萬世先師
漢語辭彙
萬世先師,漢語辭彙,拼音:wàn shì xiān shī,來源於台南市孔廟的贊孔子聯: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這是人們對孔子,或者是對行業開創者的尊稱。也稱他為素王。對聯贊曰:歷代文官祖,千古帝王師。
《中庸右第三十章》:「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悅),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莫不尊親,故曰配天」。(「貊」音「莫」。「蠻貊」古時北方的一個種族名)
中國自漢朝以來,皆尊奉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加謚為「元聖文宣王」。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改謚「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西元1307年),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題為「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清世祖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定謚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四年,(西元1657年),改稱「至聖先師孔子」。
故「至聖」二字,為孔子謚號也。(「謚」音是。古時人死後,根據其生時之行為事迹,為之立號,有勸善彰德之用)。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俄語: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孔老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孔子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后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