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造影
椎動脈造影
椎動脈造影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檢查方法之一。一般用於臨床上考慮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但並不十分肯定;或者當椎動脈型頸椎病保守治療無效,準備施行手術治療時,應當進行椎動脈造影,以明確椎動脈是否因椎間盤突出,鉤椎關節骨刺的壓迫或刺激,造成了椎動脈的扭曲、痙攣、變細、梗阻,或者椎動脈有無畸形及動脈硬化等,另外還可以觀察椎動脈的異常改變與頸椎活動的關係。
目前的椎動脈造影方法,大多採用從椎動脈以外的動脈穿刺插管,在電視透視監視下將插管送至椎動脈,然後注入含碘的造影劑,同時進行動態的透視觀察或者拍攝X線片。也可以在頸部向各個方向活動時,進行動態的透視觀察或者拍攝X線片,以明確椎動脈是否有扭曲、痙攣、變細、梗阻或者椎動脈有無畸形及動脈硬化等,以及椎動脈的異常改變與頸椎骨刺和頸椎活動的關係。
椎動脈造影併發症較多,包括局部血管損傷、出血、感染、全身性過敏反應以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由於造影劑對椎動脈的刺激,導致椎動脈的痙攣引起一過性腦部缺血的癥狀,包括暫時性運動障礙、視力障礙以及頭暈等。椎動脈刺激引起腦部的併發症與造影劑的濃度有關,濃度越高併發症越常見。由於無創性的核磁共振椎動脈顯影技術的出現,其椎動脈顯影清楚,而且為無創性檢查。核磁設備對於軟傷科治療頸椎病,尤其是頸椎椎管狹窄、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檢查上可以取代椎動脈造影。
椎動脈正位2
椎動脈正位1
以上為椎動脈正點陣圖
3小腦上動脈4大腦後動脈P1段
5大腦後動脈P2段6大腦後動脈P3段
7大腦後動脈P4段8椎動脈
9基底動脈
椎動脈側點陣圖1
椎動脈造影2
以上為椎動脈側點陣圖
1小腦後下動脈瘤2a小腦前下動脈和小腦後下動脈共干(2b小腦前下動脈)
3小腦上動脈4大腦後動脈P1段
5大腦後動脈P2段6大腦後動脈P3段
7大腦後動脈P4段8椎動脈
9基底動脈10小腦後下動脈延髓前段
11小腦後下動脈延髓外側段12小腦後下動脈延髓後段
13小腦後下動脈扁桃體上段
椎動脈多數起源於鎖骨下動脈,兩側椎動脈的管徑可以變化很大,一般情況下左側椎動脈管徑大於右側椎動脈管徑,但約1/4的正常人右椎動脈管徑大於左側椎動脈管徑。
小腦後下動脈是椎動脈入顱后發出的最重要的分支,在側位上顯示最清楚,分為4段2個袢。第1段也稱延髓前段,在延髓池內走行並從橄欖體下方繞過;第2段也稱延髓外段,在小腦延髓裂內走行,並形成尾側袢;第3段也稱延髓後段,為小腦後下動脈達到延髓后緣並在後髓帆后的上升部;第4段也稱扁桃體上段,為小腦後下動脈在扁桃體上方行走時形成的第二袢即頭側袢。小腦前下動脈和小腦後下動脈共干是一種較常見的變異,有時一干同時供應雙側小腦後下動脈也屬正常變異,個別情況下,椎動脈的終支延續為小腦後下動脈,此時后循環的血供主要依靠對側椎動脈。
基底動脈是由兩側椎動脈匯合而成,在正位片上位於中線或旁正中。基底動脈自橋延溝附近的起點到終端分為雙側大腦後動脈止,全長約32mm,平均管徑約3-4mm。分支主要有:從近端向遠端依次為小腦前下動脈、腦橋支、小腦上動脈、大腦後動脈。
小腦前下動脈在正位和Towne位上很易識別,起自基底動脈近端並橫行向外走行進入橋腦小腦角池,在內耳門附近形成一向外的袢捲曲進入內聽道。側位上有一特徵性單弧或雙弧彎曲,呈N形或M形。
小腦上動脈近端在正位上顯示良好,但遠端在側位上顯示清晰。小腦上動脈的起始段與大腦後動脈平行走行,二者相距僅數毫米。
腦橋支因太小,通常看不到,即使高解析度的數字造影機也很難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