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c間期

反映心臟去極化和復極作用的指標

QTc間期是按心率校正的QT間期,是反映心臟去極化和復極作用的指標。QTc間期延長表示心臟復極延遲,反映了心電異常,通常與心律失常敏感性增高密切相關。

計算方法


QTc間期
QTc間期
由於QT間期與心率成反比,常通過各種計算轉 換成非心率依賴的校正值,即QTc間期:
Bazetts公式
該公式最常用,計算方法為QTcB = QT/(RR^0.5),RR為標準化的心率值,根據60除以心率得到。
Fridericia公式
計算方法為QTcF = QT/(RR^0.33),RR為標準化的心率值,根據60除以心率而得。當心率超過60次/min時,Bazetts法對QT的校正程度超過Fridericia法,即QT/QTc臨床試驗出現陽性結論的可能性增加。反之,當心率低於60次/min時,Fridericia法與Bazett法相比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校正不足。

判斷標準


男性女性
正常範圍<430ms<450ms
臨界值431-450ms451-470ms
延長>450ms>470ms

間期延長


常見藥物

i) 抗心律失常葯: 常見於Ia類和III類抗心律失常葯,前者包括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後者包括胺碘酮索他洛爾等。
ii) 非抗心律失常葯: 對各個系統的治療藥物均有,主要通過心臟毒性作用導致的心傳導延緩或阻滯,進而引起QTc間期延長。例如: 抗感染藥物中的紅黴素莫西沙星,抗精神分裂症葯氯丙嗪利培酮抗組胺葯氯馬斯汀,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尼卡地平等。

危害性

QTc間期延長發生率不高,但潛在危害性大,大多數表現為顯著的尖端扭轉型心動過速(TdP),嚴重時可誘發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影響因素

i) 患者因素: 藥物所致QTc間期延長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存在差異,調查顯示,女性患者QTc間期延長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包括TdP)發生率高於男性。對於一些疾病自身導致QTc間期延長的患者,引發QTc間期延長的藥物應該禁用,比如急性心肌缺血患者。
ii) 代謝因素: 主要為抑制或誘導肝葯酶CYP450的藥物。例如,對於引起QTc延長的藥物,如果它們經CYP3A4代謝, 應用CYP3A4抑製劑會增加該葯的致心律失常危險性。此外,如果由於藥物代謝物造成QTc間期延長, 應用酶誘導劑可能增加藥品的心臟毒性。
iii) 過高劑量: 過量服用致QTc間期延長的藥物后, 應立即進行心血管檢查, 包括連續的心電監測。可產生QTc間期延長相加的藥物盡量避免高劑量服用。

臨床評價


ICH於2005年頒布了非抗心律失常葯致QT/QTc間期延長及潛在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臨床評價指導原則,其中規定: 採用對比時間分析QT數據,該法是指處理組在每一時間點的QT值和基線相應時間點QT值作對比得到QT差異,並按心率校正,即ΔQTc。QT/QTc試驗要觀察的參數是藥物組與安慰劑組在同一時間點的ΔQTc差異(即最大差異參數-ΔΔQTc)。當ΔΔQTc值的95%置信區間單側上限不超過10ms時,則該葯與安慰劑相比對QTc的影響為陰性,否則認為該葯與安慰劑相比對QTc間期具有延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