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八六子·洞房深
《八六子·洞房深》是唐代詩人杜牧的詞作。全詞雙片九十字,通過描寫宮中的環境,宮女從盼望到失望的心理過程,表現了宮女的孤獨和寂寞。
杜牧的這首八六子是一首宮怨詞,詞的上片著力刻畫環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與景交錯而行,寫出棄妃心中的希望、惆帳、寂寞與無奈,整首詞鋪敘委婉,時而抒情,時而布景,井然有致。
“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起拍三句,寫居室所在庭院深深,室內陳設華麗、氣氛凄清。“燈照”,點明此處所寫為夜間景況;畫屏,指屏風,在燈光映照之下,上面所畫山水色調顯得凝重沉著。“深”、“凝”、“沉沉”四字,渲染了夜中女主人公居室氛圍的典雅凝重的特徵。
“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綉衾。”三句,寫出客觀環境的幽靜清涼。“冷滴”一語,寫出女主人公的神經極其敏感,若為無牽無掛之人,縱使雨打芭蕉,也不至於轉眼便被驚醒;“紅窗”之“紅”字,色彩明亮,同前所寫“深”、“凝”、“沉”等字形成對照,象徵凝重的壓抑的氛圍中主人公孤獨的心理只有在“紅窗好夢”中才有片時解脫;被相思之苦所纏繞的女主人公剛剛幸得入眠,可作好合之夢,不料竟被雨打芭蕉驚斷,此種心境可想而知。而夢醒之後,但見那龍形香爐中冒出的煙霧瀰漫室內、沾滿錦被,無限哀思有如裊裊薰煙不斷上升消散,愈見其凄清之意。“龍煙”是指攀龍香爐內所燃香料之煙,飄渺而至,籠罩綉衾,若有若無,虛虛實實。這高貴典雅的環境襯托出女主人公的身份,也襯托出其心境。
“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椒殿閑扇。”點明女主人公身份是已失寵之宮妃。“長信宮”多為失寵后妃居處代稱,屢屢出現於唐人詩中。詞中的“久歸”,點明自己失寵日久,因而“鳳帳”形同虛設、宮門常關閉不開。“椒殿閑扇”是說她至長信宮后,原來居處已被鎖起閑置。
“輦路苔侵。”過片一句,青苔長滿了皇帝車駕的必行之路,說明皇帝久已不行幸,與上片之”辭恩久歸長信”相呼應,以形象的畫面揭示宮妃的冷落處境。
“綉簾垂,遲遲漏傳丹禁。”一句,無疑是渲染之筆,與上片之“聽夜雨冷滴芭蕉”遙相呼應;“漏”是宮中計時器具,銅壺滴漏;“丹禁”指宮中,因孤獨難眠,便覺得那宮中傳來滴潺之計時聲間隔很長,實際上是反映孤獨的主人公難挨長夜之永。
“葬華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處,金輿漸遠,何時彩仗重臨?”就進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這一心態。“葬華”,本指木槿花,這裡以“葬華”喻指女主人公雖容貌姣美,但如木槿花一樣,轉瞬即逝,悄然而落。青春年華一旦流逝,便色衰愛弛,更無受寵之日了,所以也就無心梳理打扮,只是愁悶呆坐,眼睜睜看著“金輿漸遠”;“何時彩仗重臨?”似乎於無望中還留有餘地,卻更顯低沉哀怨。
“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陰”一句結語,雖未點明這種企望又要落空,但時光不待,桐陰轉移,女主人公仍陷在心馳神往的一廂情願悲苦之中。
全詞所寫雖不過是描繪宮妃失寵望幸的情態,但其藉助環境渲染烘托表述人物心態的手法卻很有獨特之處。其形象細膩的描繪筆觸顯示了作者狀物摹情的藝術功力,通篇讀來婉轉纏綿,曲折幽深。
洪邁《容齋四筆》卷十三:秦少游《八六子》詞云:“片片飛花弄晚,瀠漾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語句清峭,為名流推激。予家舊有建本《蘭畹曲集》,載杜牧之一詞,但記其末句云:“正銷魂,梧桐又移翠陰。”秦公蓋效之,似差不及也。
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一:少游《八六子》尾闋云:“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唐杜牧之一詞,其末云:“正銷魂,梧桐又移翠陰。”秦詞全用杜格。然秦首句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盡還生。”二語妙甚,故非杜可及也。
萬樹《詞律》卷十三:此詞字數,雖較多於秦觀詞,亦有訛處。前段當於“綉衾”分住。“鳳帳”至“苔侵”十二字,自應與前詞“夜月”十二字相合。該在“殿”字分句,蓋此處是六字兩句,況“扃”字不是閉口韻,非葉也。至“侵”字方是葉耳,以下俱與前合矣。總之,此兩篇,恐俱有誤。觀后所載諸作可知。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