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森

何寶森

何寶森於1938年12月出生,雲南昆明人現任中國工藝雕塑專業委員會曾任會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


1905年5月25日生於廣州,名應能,乳名阿能。父親是香港的一名西餐廚師。生長於廣州手工業區,其中金屬工藝、牙雕、玉器等傳統工藝美術較為發達。
1909年父親死於鼠疫,家境轉為困頓。
1913年入私塾,尤喜讀陶潛的詩文。
1921年考入廣州市聖心中學,這是一所法國教會學校。每日步行上學,早晚兩餐,中午留連於手工藝作坊,較早的接觸了紅木傢具、貝雕、牙雕、玉器等多種工藝美術,並懂得了許多製作工藝。
1922年與麥君瑞合作設計製造了一隻竹殼船,船中的鍋爐蒸汽機等均為鄭可製作,這可以算作是其第一件作品。喜愛音樂,是聖心中學樂隊的薩克管手。同年,拜廣州牙雕藝人潘亮為師,學習象牙雕刻。
1924年與鄭厚湖(志聲)、羅廣洪共同發起創辦“中華音樂會”,以廣州維新路的一個大茶館為會址,參加的人約有30多人,冼星海也在其中。同期還常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經私塾同學伍千里介紹認識了李樺(后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版畫系主任),對美術有了新的認識,並開始系統自學。
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他曾用照相腐蝕法製作金屬紀念章,並在中華書局廣州分局售賣。同年,考入廣州工業專科學校,學習了一年機械,這奠定了他後來從事金屬工藝製作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同時他還在中山大學農學院學習法文。
1927年通過中山大學簽證去法國勤工儉學,乘船從香港到里昂中法大學。同行四人均為中山大學的學生:鄭厚湖(志聲)學音樂,陳節堅學哲學,李子翔學水利,黃士輝學農學。簽證填表時改名為鄭可。不久後去哥倫諾布學習法文。
1928年5月轉入哥倫諾布美術職業中學,學習繪畫基礎(素描、構圖、色彩、臨摹、寫生)、傢具木雕、建築雕塑等課程。老師為貝利。
1929年夏,去巴黎勤工儉學。
1930年考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著名雕塑家布歇。同時,在巴黎市立裝飾美術學院學習傢具設計、染織、陶瓷、玻璃工藝、金屬工藝等等。老師是巴黎染織學會主席弗路。此時,在夜校和私人畫室繼續繪畫基礎的學習。
1931年春,其為同學廖新學和另一個義大利人雕塑的兩件人物半身塑像獲法國沙龍獎。
1933年參觀德國包豪斯在巴黎舉辦的展覽。
3月與常書鴻共同起草擬定“中國留法藝術學會”之名,4月學會正式成立,任第一屆展覽股股長。
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原軍需處處長找到鄭可,要他學習室內裝飾,並供給以生活費。當時十九路軍供給中國留法學生生活費的共有三人,即鄭可、冼星海和馬思聰(后曾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目的是回國后在十九路軍將要興辦的大學內任教。
1934年初,十九路軍在福建失敗,主要領導人撤入香港。
夏,鄭可學成回到廣州,任勷勤大學建築系教授,教室內設計,並在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兼教素描課。
同年,與李樺共同主持《現代版畫》的編輯出版工作,十八期《現代版畫》中約有十期的書籍裝幀是他設計的。
與蘇淑嫻女士相識。
設計了廣州、香港的幾個大廈、劇場、樂園、舞廳的建築裝飾,其中以愛群大廈、百樂門舞廳最為著名。
1935、1936年在廣州大維路舉辦了兩次個人作品展,一次以浮雕和圓雕人像為主,一次以陶瓷雕塑為主,其中大部分作品具有實用功能。部分作品曾在《良友》畫刊上發表。
再度赴法,參加以“藝術與生活”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並對包豪斯體系進行深入考察。
1937年回國途中廣州失陷,留法同學張汝器留其在新加坡的一家傢具公司從事設計工作。參與新加坡大酒店的室內設計。
同年,結識了愛國華僑陳嘉庚。為支援國內抗戰募捐,設計了大型浮雕,送往香港鑄造(此作品后因香港失陷而沒有鑄成)。
與蘇淑嫻女士結婚。
1938年遷居香港,創辦“鄭可美術供應廠”。
1942年香港失陷,經伍千里介紹去往廣西柳州,在國民黨將領張發奎處成立“鄭可工作室”,學生有高永堅(后曾任廣州美術學院院長)、尹積昌(后曾任廣州雕塑創作室主任),許家先(美國新澤西州美術學院教授)。曾為張發奎塑像,並設計鑄造了“光復桂南紀念碑”(鑄銅)。
結識了劇作家夏衍
拒絕了張道藩相邀去重慶的引誘。
柳州失陷后輾轉逃至湘桂邊界的象縣,自製“紅娘”牌香煙度日。
1945年回到廣州,參加“黃土展覽”。不久,受十九路軍舊部和民革中央的委託,去香港創辦了幾個工廠。同時,與早在法國時就已經認識的何香凝聯繫頻繁。
此間,與留居香港的張光宇、黃苗子、郁風葉淺予廖冰兄、丁聰、黃永玉等藝術家交往甚密。
1950年5月隨第一批“港澳同胞回國觀光團”回大陸參觀,廖承志邀請他回國參加建設,並給予具體安排。
1951年下半年,他帶著在香港的機器、工人和家眷回到祖國,定居北京,主持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美術工廠的工作。
1952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任教授,講授雕塑和素描等課程。
同年,主持新僑飯店的室內裝飾的設計與製作,並設計雕塑與成套餐具。
1956年參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建立,並轉入任教授。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北京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在此期間,他和郭效儒等人共同把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的工藝美術生產相結合,創造了“電動磨玉”、“超聲波雕刻玉器”、“電成型”、“石蠟鑄造”、“旋壓成型”、“滾胎成型”等新工藝。
1958年初,調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李葆年共同主持陶瓷雕塑專業的教學工作,學生有何寶森、申勇等。
此後,還曾擔任過玻璃工藝、工業產品設計、裝飾雕塑、金屬工藝、金銀幣紙幣設計等專業的教學。
1961年對現代工藝美術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撰寫了許多教案和文章,並起草了“現代工藝設計教學綱要”與“成立現代工藝系的建議書”。自費請人合譯外國現代工藝設計理論著作,如《現代設計》、《現代工藝簡史》、《工業設計總論》、《設計教育》、《美國美術中心學校的設計教育》等,共一百多萬字。但由於當時的政治原因和國內對現代設計認識的局限,這些譯著和他自己撰寫的文章均未能發表。
1962年陶瓷雕塑專業撤消。
1970年下放到石家莊部隊農場,期間畫了大量的素描。
1971年在邯鄲利用花釉設計製作了一大批陶瓷製品。
1977年主持財政部紀念幣設計製作培訓班工作。
1978年9月主持78級裝飾雕塑班的教學。
同年,“鄭可工作室”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
1979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有張錩、陸盛章、杜宏宇任世民
擔任首都機場壁畫《科學的春天》的藝術顧問,指導陶瓷壁畫的燒制工藝。
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198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我是黨的人啦》。
1982年7月7日隻身一人前往南斯拉夫阿蘭傑洛瓦茨,參加“大理石和聲音”學會舉辦的藝術節,創作了兩件作品:陶雕“鍾馗”和一座噴水池。
南斯拉夫報刊曾發表專文對其進行評論。
同年,發明了燒陶新工藝“麻布造型法”。
1984年主持“金屬工藝大專班”的教學工作。
與何寶森、吳少湘共同設計山東淄博市紀念碑——大型煅銅金屬雕塑“奔馬”。
主持北京工藝美術總公司“金屬模具培訓班”的教學工作。
1985年裝飾藝術系成立五個工作室,第四工作室為“鄭可工作室”。
主持“造幣班”的教學工作。
1987年9月22日因心肌梗塞醫治無效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八十三歲。

介紹


男,1938年12月生,雲南昆明人。教授。民盟。196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中國工藝雕塑專業委員會曾任會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老教授團負責人,1970年於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創辦工人美術訓練班,填補了當時美術教育空白,其事績載入《80年北京文藝年鑒》,1985年創辦《民辦北京藝術大學》、《民辦北京民族大學》美術系,分別任校長、系主任,在首都成人教育上做出貢獻。80年代於中央工藝美院開創裝飾雕塑、金屬雕刻、首飾設計新學科,為國內外培養研究生、留學生。多年從事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研究,曾參與了《香港天壇大佛》的投標設計,親手為日本東京八王寺創作的《牛頭明王》鑄銅佛像深受讚譽。90年代專門研究中國畫之中西結合,創"光墨畫"法,參加了1994、1995、1996、1997四屆"中國藝術博覽會",作品受到國內外廣泛注目。近年為日本東京明星保育園總《彌勒百字圖》壁畫,為中南海紫光閣設計《彩陶藝術》壁畫為河北樂亭"李大釗紀念館"創作"李大釗雕像"受到好評。學術論文有《論裝飾畫的形式美》、《裝飾雕塑》、《首飾與美》。1999年榮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世界傑出人士雕塑大師金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