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雲鎮

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下轄鎮

中雲鎮位於婺源縣西南部,地處景白線兩側,其中東鄰紫陽,南接太白,西連許村,北靠清華、思口,西北隅與賦春毗連。鎮區距縣城19公里,至景德鎮70公里,距景婺黃(常)高速公路出口18公里,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是婺源西南鄉的重點集鎮。全鎮下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9個自然村,鎮域面積233.52平方公里,總人口26218人。

歷史沿革


唐廣明元年(880年),王雲由歙縣篁墩徒此,望龍泉井,氣上騰為雲,凝成彩色,謂然曰:“此祥雲所鍾也。”自忖已名隱符其瑞,水曰雲川、山曰云川、村曰鍾雲(俗稱中雲)。建國前夕屬中雲鄉。建國初分屬中雲區中雲鄉和賦春區黃崗鄉,1950年改屬第六區中雲、霞港、橫槎、方村等鄉,1956年撤區並鄉時屬中雲鄉。1958年成立中雲公社,1984年改稱中雲鄉,1993年撤鄉設鎮。1997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中雲、下港、橫槎、方村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中雲。中雲1993年3月撤鄉設鎮,2001年12月原曉林鄉併入,2005年4月龍山鄉併入。
附:曉林鄉位於婺源縣南部,距縣城13千米。有簡易公路斜貫鄉境,北接白景公路,南交店(埠)太(白)公路。樂安河支流縱貫鄉境。文公山南宋淳熙三年(1176)朱熹手植16株杉樹,均高十數米,現為省古杉自然保護點。1966年置曉林墾殖場,1985年改鄉。1997年,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羅田、江村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曉林。2001年12月3日,撤銷曉林鄉,劃歸中雲鎮(贛民字[2001]570號批複)。
附:龍山鄉位於婺源縣中部、高砂水上游,距縣城17千米。有公路南接白景公路。1972年置龍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龍山、豸峰、孔村、坑頭、橋下、銀豐、長饒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龍山。2005年3月17日,撤銷龍山鄉,成建制劃歸中雲鎮管轄(贛民字[2005]26號批複)。

行政區劃


中雲鎮位於婺源縣西南部,橫槎水中游,距縣城17千米。面積233.52k㎡,人口26218人(2017年)。轄曉林居委會,中雲、下港、橫槎、方村、曉林、桃溪、長堯、龍山等8個行政村。白景公路橫貫中部。福山總靈洞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雲附近有商周文化遺址。
郵編]333209[2008年代碼]361130110:~001曉林居委會~200中雲村~201下港村~202橫槎村~203方村村~206龍山村~210長堯村~211桃溪村~212曉林村[2006年代碼]361130110:~001曉林居委會~200中雲村~201霞港村~202橫槎村~203方村村~204羅田村~205江村村~206龍山村~210長堯村~211排溪村。

地理位置


中雲鎮地處省際景白公路幹線兩側,距縣城18公里,至景德鎮市70公里,距景婺黃(常)高速公路出口僅2公里。

氣候環境


中雲鎮地處中亞熱帶,屬東南季風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6.7℃,年平均降水量1790.7毫米,無霜期約252天。

自然資源


木材資源

中雲鎮是婺源縣的重點林區之一,全鎮現有林地面積27.9萬畝,樹木以馬尾松杉木和常綠闊葉樹為主,樹種共有200多種,竹類有20多種。

漁業資源

中雲鎮有“一紅一青”之稱。紅,素來有“紅魚之鄉”美譽的中雲鎮有荷包紅魚精養魚池100畝,苗種池10畝,群眾性養魚100餘畝;青,坑頭村的冷水塘魚,該魚肉質鮮養、營養豐富,有滋補用和保健功能,食用價值極高。

礦產資源

中雲鎮礦區出落地層主要為中元古界雙橋山群和碳繫上統,其中碳繫上統黃龍組為塊狀緻密灰岩,含白雲質灰岩,為主礦床層位,儲量達6億立方米以上,可供長期開採。

經濟發展


便民辦事大廳
便民辦事大廳
2007年,中雲鎮共完成財政總收入751.8萬元,完成率達246.1%,同比增長188.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74.7萬元,完成率達154.1%,同比增長78.8%,完成國稅609.2萬元,地稅131.9萬元,財政10.7萬元,人均純收入2600元,人平增收150元。財政總收入在婺源縣的排名中躍居第二,僅次於紫陽鎮。中雲鎮全力實施“大開放、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優化投資環境,拓寬利用外資領域。一是寧波鄞州區政府投資1.5億元、年產生豬10萬頭以上的婺鄞生豬產銷合作項目正在動工建設;二是廣豐客商投資8000萬的豐泰實業,2009年6月正式投產,實現稅收600餘萬元;三是浙江常山客商投資1億元的隆泰實業有限公司,於2008年1月落戶縣工業園,已創稅400萬元。為實現經濟上跨躍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雲鎮緊密結合中雲鎮農業發展的實際,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公司+農戶”和“五專”帶農戶,大力發展“兩高一優”的特色農業,優質稻、果林、優質西瓜、良種仔豬、小家禽畜“五大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得到發展,並形成了以中綠髮展有限公司和青松養殖場為龍頭的農業生產企業,到2007年底中雲鎮種養殖業和專業加工戶已發展到287戶,其中,年純收入超過3萬元的專業養殖大戶已達55戶。中雲鎮耕地面積26888畝,水田面積24892.14畝,糧食產量不但加大。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穩步推進,2006年以來,中雲有20個自然村被列為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各村嚴格按有關要求操作,共籌資600多萬元,進行了“三清六改四普及”,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中雲鎮緊緊圍繞著“富民強鎮”的目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進取,銳意創新,團結和帶領中雲鎮人民,實現了中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0年財政收入從2006年的266萬元增加到1244萬元,增長367%。2010年實現一般預算收入327.88萬元,比2006年的153.63萬元增長113.4%。
2011年,我鎮累積完成財政收入3003.8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31%,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70.5萬元,完成全年的130.3%,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8.3%。
2013年,我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70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71%,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068.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35%。其中完成總部經濟稅收484.1萬元、金屬企業稅收143.7萬元、實體經濟稅收1077.5萬元。
中雲鎮通過多種途徑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好現代農業。重點推廣有機茶有機稻大棚蔬菜的種植,擴大冷水塘魚的養殖規模,加大對坑頭水酒作坊進行改造力度。截止2010年底,有機稻種植面積2200畝,“雙優”油菜種植面積8000畝,新建蔬菜基地500畝,發展袋料香菇種植10萬袋,龍蝦養殖300畝,發展標準化良種茶園1500畝,新增苗圃基地200畝,促進了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社會事業


衛生

中雲鎮計生工作穩步提高,2009年計劃生育率達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3.2‰以內。衛生保健工作卓有成效,中心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重大疫情、疾病防控和監督體系已經形成。中雲衛生院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中雲鎮醫院在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同時,對100多種藥品進行大幅度讓利,殘疾人患者治療費優惠20%。

教育

中雲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教育完成率達98%以上,校舍危房改造力度不斷加大。曉林小學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中小學嚴格按照“一費制”收取學費,不向群眾多收一分錢。中雲現有中學2所,初中附小1所,完小2所,初小33所,教職員工217人,在校學生2299人。

民生

雲中鎮
雲中鎮
中雲鎮黨委、政府積極向省市縣等部門申請衛生飲水、村鎮建設、水利供水等專項補助資金,發動村民義務投工投勞支持引水工程的實施。兩個多月就完成投資60萬元的引水工程第三期工程,自來水流進了每家每戶,中雲人告別了多年來喝“石灰水”的歷史。群眾反映的就是幹部管的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中,中雲鎮黨員幹部切實轉變作風,真心真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實行“首接制”,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杯熱茶問候,一把椅子讓座,一顆真心辦事”,讓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群眾交心談心,傾聽民聲,體察民情。百米商業街“三通一平”遺留問題,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鎮里發動幹部借出三個月工資,完成了工程,群眾得實惠。

基礎設施

小巷
小巷
中雲鎮創新思路,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集鎮街道、供排水、鄉村公路、政府辦公場所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善和提升,使小城鎮功能逐步完善。其中:投資200萬元完成中雲集鎮2公里水泥路面改造、街道兩邊人行道及綠化亮化工程;投資120萬元完成了自來水引水工程和凈化池建設,徹底結束了中雲群眾用水困難的歷史;投資40餘萬元新建中雲車站,改善了道路擁擠的狀況;投資35萬元完成敬老院的改建工程,使中雲鎮孤寡老人老有所養;因撤鄉並鎮的需要,投資201萬元完成鎮政府辦公場所的擴建工程,優化了辦公環境;投資近10萬元購置了衛生保潔設施,聘用了專職管理人員和保潔員,鎮區面貌煥然一新。七個村委會已完成通村公路改造,最後一家通村公路年內即將動工,四通八達的鎮村交通網路正在形成。
中雲鎮加大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強化對集鎮秩序的管理,成立中雲城管中隊和街道辦,加強鎮區管理和鎮區街道衛生保潔。完成中雲集鎮2公里水泥路面改造、街道兩邊人行道綠化亮化工程;投資30萬元,完成新建南路硬化、綠化、亮化。因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及服務水平的提高,鎮區集鎮效應越來越來明顯,吸引了曉林、龍山、橫槎等偏遠村的村民來鎮區落戶,鎮區人口變多,鎮區範圍變大,鎮區建設變美。方村村委會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
中雲鎮實施水利冬修,加大對病、險山塘水庫維修,完成水渠、河壩石碣水毀工程修復。對80餘座山塘、水庫實施了溢洪道拓挖整治,減輕防洪壓力。每年按時按質完成縣級、鎮級主戰場及水利冬修工作,實施了桃溪、霞港小型農田專項工程建設,提高了農業生產抗災防禦能力,改善了生產條件。
中雲鎮共完成硬化路面60公里,路基改造30公里,先後完成中雲至霞港公路、中雲至方村公路、豸峰至坑頭公路、龍山至江村公路,中雲至梅家公路、石亭至曹坑公路、西坑黃崗廟公路等30餘條村級公路硬化,實現了村村通工程,促進村級經濟快速發展。
自2008年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以來,共完成山上造林面積6716畝,完成山下造林綠化3768畝,村莊綠化1646畝,路溝渠1218畝,天然闊葉林十年禁伐工程紮實推進。
每年逐級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健全了鎮村兩級森林防火指揮體系,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機制,明確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同時,在重點防火期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提倡文明祭祖移風易俗,嚴格執行24小時防火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有效地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建立分片包乾的責任倒查追究制,在大力懲治林業不法分子的同時,積極推行一套人馬管理、一盤棋管護、一張網布控,共處罰濫伐林木67起、立案偵查13人、刑拘11人,全鎮林業秩序得到根本好轉。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確保了社會穩定。
中雲鎮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農村清潔工程為抓手,以建設“優美和諧人居環境”為目標,早規劃、早實施、早見效,重點打造了碧山生態景觀村,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五年時間共投入資金1200餘萬元完成建設點32個,村民的參與意識得到增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文化


中雲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桃溪村這裡風光旖旎,文風昌盛,民風純樸,人才輩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便是該地輝煌歷史的真實寫照,明清時期曾出過潘潢潘珍潘鐸、潘珏等尚書,其中潘潢曾代天三日,鎮內還較完好地保存著三十六座半橋、太宰讀書處、成義堂、資深堂、雙獅戲珠民居等眾多古建築。
文公湖
文公湖
文公湖景區坐落在中雲鎮曉林村,湖面正常水位面積約800畝,水庫集雨面積3.8平方公里。因處在朱熹故里文公山西麓山腳邊,故稱文公湖。文公湖儲水約417萬立方米,水質清澈,三面群山環抱,湖中有小島。自然風光秀麗,綠色蔥籠。湖邊水鴨、山雞,林中飛禽走獸,湖中魚兒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許多遊客和垂釣愛好者。十八里桃溪景區以豸峰村明清古建築群為主、由豸峰—孔村—坑頭三個古村落群分佈桃溪兩岸而名。位於江西省婺源縣中部,屬中雲鎮桃溪村下轄三個自然村,即豸峰、孔村、坑頭,人口2300人,距縣城28公里,是婺源縣西部旅遊線上一個融古建築、古文化、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豸峰村為十八里桃溪的第一村,名為“桃溪初步村”。豸峰村景點有:寨崗文筆,田心石印,耀潭雲景,東岸春蔭,水口浩軸,船漕山庵,倒地文筆,雞冠水石,筆架文案,回龍顧祖等十景。村內古建頗多,建築規模宏大,大街小巷深出寧靜,青石鋪路曲徑通幽;粉牆黛瓦鱗次櫛比,飛檐翹角突兀多姿;徽派建築古樸典雅,磚木石雕精美細琢;明清民居富麗堂皇,雕樑畫棟飛彩描金。現保存完好的宗祠成義堂、資深堂歷史悠久,建築氣勢宏偉,博大精深,雕刻精絕,神奇傳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常令遊客百看不厭,贊聲叫好,留連忘返。還有涵廬、雙獅戲球民居20餘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