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湖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小北湖自然保護區地處張廣才嶺中段,地理座標為東經128°33´07"~128°45´48",北緯44°03´16"~44°18´59"。南北長28 公里,東西寬17 公里,總面積為20834 公頃。
在地貌類型屬於東北東部山地,是發育在地台隆起帶上,新生代斷裂升降,有強烈火山作用的低山丘陵區,是長白山北部支脈張廣才嶺中段東坡的一部分,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在360~1260m之間,平均海拔高度810m,屬於中低山丘陵區。
氣候
小北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因受海洋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冷空氣的雙重影響,四季氣候變化明顯。主要表現為春季風大幹旱,夏季溫濕多雨,秋季多風乾燥,冬季寒冷而漫長。年平均氣溫在2.5℃左右,年降水量平均在65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無霜期90~100天。
小北湖保護區土地總面積66,080公頃,總蓄積580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面積為57,833公頃;林間濕地6483公頃分佈於各溝谷之間,海拔最高1,260米,最低370米,平均海拔高度810米。
1988年林業部種子公司把林場確定為最佳種源區,並且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小北湖、鑽心湖蒼鷺島、鴛鴦池等主要景區。主要保護對象:東北虎、豹、紫貂、原麝、棕熊、黑熊、香鼬、猞猁、馬鹿、青羊、丹頂鶴、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金雕、雀鷹、紅隼、鴛鴦、花尾榛雞等。
小北湖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小北湖自然保護區濕地屬於低山地貌,平均海拔420米。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夏季溫熱多雨,冬長寒冷。年均氣溫2.5℃,無霜期130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多者可達700毫米(1960年),年日照時數為2600~2700小時。暗棕壤是本區的地帶性土壤,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白漿土、草甸土、河淤土、沼澤土和石質土。
該保護區內自然保護區內生態系統類型豐富,生境特異,森林、灌叢、草甸、沼澤、水塘鑲嵌分佈,構成了複雜、多樣的森林景觀。區內豐富的生物物種多樣性、特殊的火山岩地貌以及高生產力、高種質資源的種源基地,說明了該保護區是一個重要的物種遺傳“基因庫”,是進行森林生態系統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的理想基地,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科學意義。
水資源
黑龍江小北湖自然保護區濕地屬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石頭河、小柳樹河、大柳樹河、蛤蟆河等,各河流均流入鏡泊湖后匯入牡丹江。小北湖是小北湖自然保護區濕地最大的明水面,水資源豐富,水資源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地表水ph值7.0,礦化度分級為淡水,水質級別為2級。地下水ph值7.1左右,礦化度分級為淡水,水質級別為2級。
動物種類
黑龍江小北湖自然保護區濕地共有脊椎動物381種,圓口綱1綱2種、魚綱52綱103種,兩棲綱12綱16種,爬行綱12綱12種,鳥綱255綱361種,哺乳綱381綱581種。據調查,小北湖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種類有3種,分別為紫貂、豹、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種類有7種,分別為棕熊、黑熊、香鼬、猞猁、原麝,馬鹿、青羊。近幾年林場經營區內多次發現野生東北虎活動。保護區內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4種分別是中華秋沙、單頂鶴、東方白鴨、金雕,二級保護鳥類有32種,二級保護鳥類中雀鷹、紅隼、鴛鴦、花尾榛雞等較常見。
植物種類
動物
脊椎動物共有379種,其中魚類有5目11科52種;兩棲類有2目6科11種;爬行類共有3目4科12種;鳥類17目50科255種;獸類6目15科49種。國家I級保護動物8種 ,國家II級保護動物43種。此外,還有昆蟲動物12目98科379種。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