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術語,升,即上升之意,清,指水谷精微指脾能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與胃主降濁的功能相對而言。脾胃對飲食物消化吸收輸布的過程是:食糜入胃,下灌入腸,脾則將精微上輸心肺。故脾的特點是升清。
指脾能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
脾主升清,指脾能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與胃主降濁的功能相對而言。《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有兩層含義:1、將其運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轉輸至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2、維持腹腔的內臟位置相對固定。如:脾氣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導致泄瀉或
內臟下垂等病症。
脾主升清主要強調了脾氣的運行是以上升為主的。
1、升輸精微,實際是
脾主運化功能的具體體現。故脾氣健運,則能將水谷精微上輸心肺,充養全身;若
脾失健運,升輸無力,則致水谷精微不能上輸,心肺頭目失養,則見心悸氣短,
頭暈目眩等證;
清氣不升,阻滯於中,或氣流於下,則見
脘腹脹滿,食少納氣,或泄瀉便溏等證。即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飱泄。”而同時,脾主升清與胃主降濁是相對而言的,二者相互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則健,胃宜降為和。”
脾胃升降協調,納運相和,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故多以健脾補氣,
補中益氣恢復脾升清運化的功能。
2、
升舉內臟,人體內臟居於體內,位置相對恆定,依賴於氣的升舉作用。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是臟腑升降之樞。
脾氣主升,升舉內臟,從而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恆定。若脾氣虛弱,升舉無力,常可導致內臟下垂,如
胃下垂、
腎下垂、
子宮脫垂,或久瀉脫肛等,稱為
中氣下陷,或脾氣下陷。治療上當給予益氣升提。明代醫家
張景岳認為
淋濁、
亡陽、血脫等病症均與
脾氣不升、氣虛下陷有關,並創立“
舉元煎”;如屬濕濁困阻,脾運不健,清氣不升反下泄,出現泄瀉等病症,則當運脾化濕為主,脾健濕化,自能恢復升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