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蔡州的結果 展開

蔡州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隋大業元年把溱州改名蔡州,大業三年為汝南郡。唐朝復為豫州,后避代宗諱改為蔡州。

北朝也曾設置蔡州,治所在蔡陽,就是今日的湖北棗陽西南。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也就是今日的河南省新蔡縣
隋朝把溱州改名上蔡,唐朝改名汝陰。北朝也曾設置蔡州,治所在蔡陽,就是今日的湖北棗陽西南。
一、東魏置,治新蔡(今屬河南)。北齊廢。
二、西魏置。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冬,魏師攻取襄陽,設蔡州治蔡陽(棗陽市西界滾河邊蔡陽店),領蔡陽、千金2郡;北周因之,隋大業三年(607年)廢蔡州。
三,唐置。
583年,隋文帝廢汝南郡,改設豫州,不久為溱州.大業元年(605)又改蔡州。大業三年為汝南郡。
唐武德四年復豫州,代宗李豫即位,避諱改為蔡州。屬淮西節度使。
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襲取蔡州,擒獲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之役后,蔡州歸唐中央直屬。
宋置“淮康軍”,金設“鎮南軍”,蔡州屬之。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因斷汝河上源之水經郾城入潁河,汝南水患大減,人民稍得安寧,改蔡州為汝寧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
豫州、溱州、汝南郡、蔡州、淮西節度使、淮康軍、鎮南軍、汝寧府均治今河南汝南縣。
民國三年(1914)廢府為汝南縣。

古籍記載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蔡州,緊。汝南。開元戶五萬一千二百一十。鄉一百七。元和戶一萬二百六十三。今為蔡州節度使理所。
管州二:蔡州,申州,光州。縣二十。
古豫州之域。春秋時為蔡、江、黃、道、柏、胡、蓼、沈、頓、項、息、房、呂十三國之地,七國時屬魏。秦並天下,為三川、河東、南陽潁川、碭、泗水、薛七郡之地。漢立汝南郡,領二十七縣,理平輿。宋元嘉中,後魏太武帝率兵圍汝南,郡守陳憲守所四十餘日,魏人積屍與城齊,不拔而退。宋文帝又於懸瓠城置司州,其後太武帝收河南地,獻文帝改司州為豫州。周大象二年,改為舒州。
隋文帝改為豫州,移入懸瓠城,今理是也。仁壽四年改為溱州,大業二年改蔡州,三年罷州為汝南郡。武德四年,復置豫州,寶應元年以避代宗廟諱,復改為蔡州。
州境:東西四百一十七里。南北五百一十三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六百二十里。南至申州二百五十里。西至唐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陳州二百二十里。北至潁州三百六十里。
東南至光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龜甲,雙??綾,長安四年改為四窠?綾。賦:綾,綿。
管縣十二:汝陽,汝南,闕。平輿,吳房、西平,朗山,新息,真陽,上蔡,新蔡,褒信,郾城。
汝陽縣,望。郭下。本漢舊縣地,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宋屬汝陽郡。隋開皇二年罷郡,縣屬豫州。仁壽四年改豫州為溱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又移於今理,屬蔡州。
汝水,經縣西南二里。
州理城,古懸瓠城也。汝水屈曲形若垂瓠,故城取名焉。
平輿故城,漢縣也,古沈子國,在縣東北六十里。
鴻郄陂,在縣東一十里。漢成帝時,陂溢為害,翟方進為丞相,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是防之費,遂奏罷之。王莽時,嘗枯旱,郡人追怨方進,童謠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雲者?兩黃鵠。”
及建武中,太守鄧晨使許陽為都水掾,令復鴻郄陂。陽曰:“昔成帝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壞我濯龍池?’”於是乃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立。
今廢。
汝南縣,闕。
平輿縣,中。西至州六十二里。本漢平輿縣地,屬汝南郡。高齊廢,隋大業二年重置。十三年陷王世充,置輿州,管平輿一縣。武德中屬蔡州。貞觀元年廢,天授二年重置。
汝水,在縣南四十二里。
葛陂,在縣東北四十里。周回三十里。費長房投杖成龍處。
吳房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後魏置襄城郡,仍立遂寧縣以屬焉。隋改為濯陽縣,大業二年改為吳房縣。
西平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後魏置。即春秋時柏國也,古韓地之分。蘇秦說韓王曰:“韓有劍戟,出於棠?。”今此縣西界有棠?村,是也。縣又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劍。自漢至後魏皆為西平縣地。隋末廢,天授三年復置。
朗山縣,上。東北至州九十一里。本漢安昌縣地,屬汝南郡。東漢省。後魏太平真君二年,於朗陵故城復置。隋開皇三年移於今理,屬豫州,十六年改為朗山縣。
朗陵山,一名大朗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淮水,經縣理南,去縣一百二十里。
道城,古道國也,在縣東北二十里。
朗陵故城,漢縣也,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晉何曾所封之邑也。
四望故城,在縣東南七十里。後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肅於四望陂南筑之以御梁。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鴉仁以二魏交逼,糧運懸斷,乃棄懸瓠歸於義陽上表曰:“臣輒率所領,縮還舊鎮,仍留夏紹等停四望城防備。”即此城也。
新息縣,上。西北至州二百里。本息侯國,為楚所滅。漢以為新息縣,屬汝南郡。周武帝於此置息州,領此縣。隋大業二年州廢,改屬豫州。武德四年,於此重置息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豫州。
淮水,自西流入,經縣南,去縣五里。
汝水,自西流入,經縣北,去縣八十里。
王梁渠,在縣西北五十里。隋仁壽中修築,開元中縣令薛務更加疏導,兩岸通官陂一十六所,利田三千餘頃。
珉玉坑,在古息城東南五步,周回一百八十步,深三尺。其玉顏色潔白,堪為器物,隋朝官採用,貞觀中亦令採取。其後為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珉坑重出,其玉溫潤倍勝昔時,蔡州至今以為厥貢之首。
賈君祠,在縣北一里。名彪,字偉節,後漢時為新息長,時小民多不養子,彪嚴其制,所活數千,僉曰賈父,後為立祠。
新息故城,在縣西南一十里。
真陽縣,中。北至州一百里。本漢慎陽縣地,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後魏改為真陽縣,高齊改為保城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真丘縣,大業二年復為真陽縣,因慎水為名也。
淮水,經縣南,去縣八十里。
慎水,出縣西南二十里。
上蔡縣,上。南至州七十里。本漢舊縣也。古蔡國。晉上蔡縣,屬汝南國。
後魏神龜三年,於此置臨蔡縣,高齊廢。隋文帝開皇十二年,移於今理,為上蔡縣。
蔡岡,在縣東一十里。周回五十里。
汝水,西去縣一十五里。
新蔡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舊縣,古呂國也。漢屬汝南郡,晉屬汝陰郡,宋屬新蔡郡。東魏孝靜帝於此置蔡州。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舒州,領廣寧縣,仁壽二年改縣為汝北,大業二年改為新蔡縣,屬蔡州。
汝水,經縣南,去縣二里。
褒信縣,中。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分立褒信縣,屬汝南郡。晉屬汝陰郡。宋改為褒信縣,隋大業二年,改褒信縣屬蔡州。
淮水,經縣南,去縣七十五里。
汝水,經縣東北,去縣五十五里。
白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左傳》楚白公勝所封之地。
郾城縣,緊。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縣。七國時魏之下邑,《史記》“楚昭陽伐魏,取郾。”兩漢以為縣,屬潁川郡。光武謂賈復曰:“郾最大,宛次之。”復曰:“臣請擊郾。”帝執復手曰:“執金吾擊郾,吾復何憂。”謂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將軍劉緬說曰:“郾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敵也。”
遂遣將軍殷祖焚其倉儲。高齊於今縣置臨潁郡,隋開皇三年廢。五年,又於廢郡城中置郾城縣,屬許州。武德四年,於此置道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豫州。
汝水,經縣西北,去縣七十八里。
大氵殷水,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額城分流,南為汝水,北為氵殷水。
小氵殷水,縣西北六十里。至縣合為大氵殷水。
邵陵故城,在縣東四十五里。《春秋》齊桓公帥諸侯之師盟於召陵,即此處也。漢置邵陵縣,屬汝南郡,隋廢入郾城。
征羌故城,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縣,建武十二年,來歙征西羌有功,故改名以封之。

蔡州之戰


唐朝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隨鄧節度使李愬在宰相裴度支持下,採用歸唐大將李祐之計,於雪夜引兵奇襲吳元濟總部所在地蔡州城(今河南汝南),擒獲吳元濟,徹底摧垮淮西叛軍的一次著名奇襲戰。
背景
是年正月,朝廷免去原彰義節度、申光蔡唐隨鄧觀察使袁滋的職務,貶其為撫州刺史。以太子詹事李愬為唐隨鄧節度使。他到唐州后,軍中為接連吃敗仗,士兵怕打仗,沒有必勝的勇氣和信心。李愬故意示弱,藏鋒不露;對部屬則存恤傷病者,不事威嚴。淮西叛軍自認為曾擊敗過高霞寓、袁滋二帥,輕視李愬名位素微,毫不戒備。
過程及結局
是年二月,李愬開始謀划襲擊蔡州作戰方案,要求增兵。憲宗詔以昭義、河中、鄜坊步騎2000人馬給他。二月初七李愬十將馬少良俘獲吳軍捉生虞侯丁士良。丁是吳元濟驍將,經常騷擾唐、鄧二州東邊,唐軍上下都恨他,要求挖其心。李愬為丁鬆綁,還給他衣物器械,任命丁為唐軍捉生將。丁士良感激不盡,主動建議進攻文城柵,捉獲該據守謀主陳光洽。
三月初五,李愬將其指揮部從唐州前移到宜陽柵,二十八日又接收文城柵守將吳秀琳的投降,慰勞倒戈將士,重用其忠勇之士,佔據了文城柵。按照各人的志願,改編了這支部隊,願走的送給粟帛遣返;願留的委以重任,使倒戈將士感激泣零。這時,各路官軍也相繼向前推進。陳許兵馬使王沛率部5000渡過溵水,據要地為城,接著河陽、宣武、河東、魏博等軍相繼渡過溵水,進逼郾城(唐屬豫州,今郾城)。李光顏在郾城擊敗淮西軍3萬人,趕走其將張伯良,殺死士卒十分之二、三,對吳元濟軍震攝很大。二十九日李愬派遣山河十將董少玢等分兵攻諸柵。當天,少玢部攻馬鞍山路口柵;
四月初二,山河十將馬少良攻佔馬嵖岈山,擒獲淮西將柳子野。初六淮西郾城縣令董昌齡和守城將鄧懷金舉城投降,李光顏率部佔據該城。李愬山河十將媯雅、田智榮又佔據治爐城。初七,十將閻士榮攻佔白狗、汶港二柵,十四日,媯雅、田智榮攻破西平,十七日,游弈兵馬使王義攻破楚城。
是年五月初二,李愬派部將柳子野、李忠義襲占朗山(今河南確山),對豫州城形成包圍之勢。二十一日,李愬又計擒淮西重要騎將李祐,待之以客禮。李愬召集李祐、李忠義等知情降將徹夜研究襲擊蔡州作戰方案。當時,有人提醒李愬,怕李祐等人復叛為敵內應。李愬上表朝廷開釋祐等罪過,並任命李祐為其精銳牙隊300人的六院兵馬使。又收買間諜,弄清蔡州城的虛實情況,招募3000人的敢死隊,朝夕訓練,做好各種準備。當時,連天降雨,唐軍所在積水難行,稍為推遲進攻。
這時,吳元濟見部屬相繼背叛,兵勢一天不如一天,六月初四主動上表謝罪,願束身自歸。憲宗派使賜詔,答應不處死刑,但派去的敕使卻被吳元濟的大將扣押,不得返回,當時,諸軍征討吳元濟已達四年之久,運輸困難,士兵和民眾都很疲憊,憲宗與宰相相議,李逢吉等人主張罷兵,斐度卻力主徹底摧毀這個叛逆據點,並請求親自到前線去督戰,憲宗為他的忠勇行為所感動,討平淮蔡決心不變。任命裴度兼彰義節度使仍充淮西宜慰招討處置使。裴度下到部隊,發現諸道皆設中使監陣,不利於主將作用發揮,迅速奏明聖上,撤銷這一虛職,使各路官兵都能專心從事軍事,戰多有功。是年九月,雙方開始激戰。二十八日,在攻打吳房的戰鬥中,李愬示弱擊強,攻敵不備,取得成功。李祐獻計說,蔡之精兵皆在洄曲一線,城池四周及守城者,皆老弱病殘之卒,可乘虛直抵其城。當其叛將獲得消息,吳元濟已被官軍擒獲了。李愬正是要採取這個襲擊的方略。
十月初八,李愬派掌書記鄭澥親自到郾城,向裴度報告了這一機密作戰方案,獲得批准。十五日李愬命令馬前都虞侯、隨州刺史留鎮文城柵;命李祐、李忠義率3000名突將前驅先行,親自與監軍率3000人馬為中軍;命田進誠率3000人馬殿後以備不測。其軍拉出城池,只知東行,具體路線保密。行軍60里,夜至張柴村,盡殺守柵的叛軍戍卒及烽子,佔據其柵。吃罷晚飯,少事休息,便備好乾糧,整修馬具,留義誠軍500人鎮守,以斷朗山方向來兵,又引大部隊出城門。這時,部屬請示到那裡去,李愬才告訴大家,入蔡州襲取吳元濟。諸將聽罷大吃一驚。監軍哭著說果然中李祐的奸計。當時大風雪,旌旗破裂,人馬凍傷死者相望,從張柴村到蔡州東行的道路,官軍從未行過,夜半行軍,部將以為此行必死元疑。雪越下越大,夜行軍70里,到達蔡州城下。自吳少誠對抗朝廷以來,此城已有30多年沒官軍到達了。守城人壓根不會想到雪夜還來官軍,疏於防守。十六日深夜四鼓,李愬至城下無一人知曉。李祐、李忠義率7000突擊隊直登城,殺死守門士卒,當雞鳴天亮,大雪初止時,李愬已入住吳元濟外宅。李愬親自訪問淮蔡重要將領董重質的家,厚禮安撫。當時,董重質擁精兵萬餘人佔據洄曲,聽到其子傳書,隻身騎馬回城面見李愬投降。吳元濟在牙城上請罪,被檻車送押京師,且向裴度報告。當天,申、光二州及諸鎮兵2萬餘人相繼投降朝廷。歷時四年的憲宗平淮西征討戰役,在李愬雪夜奔襲中勝利結束了。

宋朝

宋紹定六年(金天興二年,1233年)十月至宋瑞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一月,蒙宋聯軍與金軍在蔡州(今河南汝南)進行的一次攻防戰。
背景
金軍在蒙軍攻擊下,節節敗退,金哀宗完顏守緒以東京(今河南開封)殘破難以固守,被迫棄城遷至城池堅固的蔡州,並徵集精兵萬餘,馬乾余匹,企圖固守蔡州以挽回敗局。
戰役過程
蒙古為消滅金朝,遣使聯宋攻金。十月,宋派孟珙等率軍2萬,北上與蒙將塔察兒合師圍蔡州。十一月,金以萬餘人自東門出戰,孟珙率部邀其歸路,掩殺至汝水,從被俘軍士處得知城中斷糧,遂與塔察兒分別加強防禦,以防金軍突圍。塔察兒遣部將張柔率精兵5000攻城受挫,張柔中箭,孟珙遣先鋒將其救出。十二月,孟珙率部敗金軍於石橋,進克柴潭樓,斬俘金軍500餘。翌年一月,蒙宋聯軍向蔡州發起總攻。金哀宗完顏守緒見勢危急傳位完顏承麟。蒙古塔察兒率部攻西城,孟珙攻南門,經激戰,塔察兒和孟珙兩部先後攻入城內,金完顏仲德率千餘人巷戰抵抗,敗赴水死。蒙宋聯軍乘勢進克內城,金哀宗自謚,完顏承麟被殺,金朝遂亡。
結果
此戰,金軍雖有固池堅城為依託,但勢為孤城,軍心渙散,鬥志低沉,加之糧草不繼,終為蒙宋聯軍擊敗。蒙宋聯軍在攻堅不利的情況下,積極出擊,創造戰機,利用軍心士氣,一舉攻克堅城攻滅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