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淤血
眼睛淤血
眼睛淤血是眼睛周圍出現腫脹淤血的癥狀。
眼出血包括眼瞼出血、結膜出血、角膜(內)出血、眼眶出血、眼睛充血,視神經出血、前房出血、玻璃狀體出血、虹膜出血、睫狀體出血、脈絡膜出血、視網膜出血等。
因出血部位和性質不同,可出現視力障礙、復視、疼痛、羞明等癥狀。
眼底出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徵。常見於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及腎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此外還有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盤血管炎以及血液病引起視網膜病變、眼外傷性眼底出血。
眼睛外觀
中醫理論認為眼底出血的病因病機與熱、氣、瘀三者密切相關。
熱:《濟生方·吐衄》云:“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為熱之所發”。火熱有六氣化火,五志之火,也有陰虛內熱化火,火熱上炎灼傷目絡,而血溢脈外。
氣:氣血相互為用,若因精神因素致氣機不利,郁於目絡,造成氣滯血瘀,或氣血升降失常,氣行逆亂,上沖目絡,則絡破血瘀或氣虛不能懾血。血溢脈外,或氣虛無力推動血液,血行緩慢,致氣滯血瘀,瘀則血泛溢於目絡。
眼睛淤血了,眼皮下方有青腫,但並不是被利物撞擊出的。而是平白無故的出現來紅腫淤血.,用雞蛋敷也不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有病例顯示,摔到、碰到、利物均可引起結膜下出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通常在輕微外傷、過勞、噴嚏或咳嗽后出現,偶為自發的,除少數因伴有血液病外,均無病理意義。
是血液滲入玻璃體,檢眼鏡檢查時呈黑色反射。玻璃體積血可發生在下列情況中: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后脫離,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視網膜裂孔或眼外傷;后五種情況還可發生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吸收很慢。
眼底鏡觀察
在表淺神經纖維層者呈火焰狀,如高血壓或靜脈阻塞中所見;出血在深層者則呈圓形(點狀和斑狀),見於糖尿病和膿毒性梗塞中。所有視網膜出血,都反映全身性血管疾病,故有重要意義。
寧血益氣是治療血症的關鍵,根據是"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的理論。用寧血益氣法,可以標本兼治。寧血益氣不是用於消瘀之後,而是用於治療的全程。因為視網膜出血是以反覆出血為特徵。很多病例首次出血,吸收較快,視力恢復也較明顯,但以後反覆多次出血,不僅瘀血難治,而且可發生嚴重併發症。為了防止眼底反覆出血,所以用藥安之,此法對眼科血證尤為重要。根據眼底出血的時間,血的顏色以及改變規律,分為出血期、瘀血期,吸收與機化期,每一期各有病理上的特點,所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還要分期論治,以求迅速全效。
一、出血期:採用止血化瘀法
特點:出血開始或有反覆出血傾向,發病時間多在15天內,視網膜上點片狀出血或以視乳頭為中心,放射狀出血,顏色鮮紅。
二、瘀血期:採用活血化瘀,行氣通絡
特點:發病於出血后的15-45天之間,無新鮮出血,眼底可見暗紅色出血及滲出灶。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主。
三、吸收與機化期採用:活血化瘀,利濕散結
特點:發病於45天以後,病積日久,眼底出血黯黑,有黃白色滲出病灶,黃斑束樣水腫,視網膜色澤呈暗黃穢濁,或見脈絡膜閉塞呈白線狀,有增殖機化物。
採用活血化瘀法有很好的療效,但眼睛結構精緻而脆弱,祛瘀之葯,可消除離經之血,但用之不當會發生副作用,易引起再次出血。應結合現代中醫藥研究藥理,組方選葯以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根據病情的不同,病程的長短,採用調和五臟六腑,塞流止血,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等方法,由於活血化瘀葯有兩重性,少用能活血,多用能破血,對血管脆弱與動脈硬化嚴重的病例,以及反覆出血的視網膜血管病,在應用活血葯的同時佐以止血藥以監製。
眼部穴位
此外,後期調理可以藉助於針灸、按摩等以配合恢復進程。
熱(冷)敷
先冷敷,消除皮下出血,然後熱敷,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塗上厚厚一層凡士林,然後用一小張保鮮膜包住,並固定好,20分鐘取下來出血初期,可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冷敷。眼出血停止后,可用熱水毛巾或熱水袋熱敷。方法:先用凡士林或消炎眼藥膏塗在眼瞼皮膚上,並閉目,然後用小毛巾浸於70~80℃的熱水內,擰乾后摺疊起來,襯兩層干紗布,敷在眼部。毛巾要每3~4 分鐘更換1 次,以確保一定溫度。每日敷眼3 次,每次15~20 分鐘。冷敷方法同上,換上冷水或冰水即可。
發生淤血24小時后,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一般皮下淤血機體會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兩周左右。可以拿熟雞蛋在上面滾,可以縮短淤血消除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