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是2011年由華夏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永烈。
本書是收錄“葉永烈精品書系”的“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本書作者以翔實、流暢的筆調,並以嶄新的、特殊的“領袖史”視角,寫出了毛澤東被選擇作為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歷史必然性,以及毛澤東當年的沉浮,並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可以用葉永烈 著的“紅色三部曲”來描述。“紅色三部曲”在中國兩岸三地分別出版,產生了廣泛影響。
紅色三部曲是,中國有了共產黨——《紅色的起點》;中國有了毛澤東——《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中國人民打敗了蔣介石——《毛澤東與蔣介石》。本書是收錄“葉永烈精品書系”的“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
領袖是黨的旗幟,革命的舵手。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誕生后,到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這十四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六個領袖,即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李立三、王明、博古。直至遵義會義,才確立了毛澤東的領袖地位。
這是歷史的選擇。因為毛澤東堅持武裝鬥爭,創立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運用游擊戰術和運動戰術挫敗蔣介石的多次“圍剿”。
雖然毛澤東曾受到王明、博古“左”傾路線的殘酷打擊,被剝奪軍權達兩年零三個月之久,但是歷史證明他所確立的方針、路線、戰略是正確的。正因為這樣,他受到全黨的擁戴,成為黨的領袖……
最近,作家葉永烈就他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和《毛澤東與蔣介石》回答了編者的提問。
問:你為什麼要寫《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答:起因是我在前幾年經過多方採訪,寫出了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的三十多萬字歷史長篇《紅色的起點》,在建黨七十周年前夕印出,二十多家報刊加以連載、選載或摘載。朋友們建議我繼續寫下去,從“紅色的起點”向前進。於是,我上井岡山、入瑞金、進遵義,進行了一系列實地採訪,又寫出四十多萬字的《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可以說是《紅色的起點》的續篇;
《紅色的起點》寫的是“中國有了共產黨”;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寫的是“中國共產黨有了領袖毛澤東”。
我沿著中國革命的紅色道路繼續寫下去。我去西安、延安進行了實地採訪,還去重慶、南京、北京等有關的地方採訪,寫出五十多萬字的續篇《毛澤東與蔣介石》。這部長篇寫出“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戰勝了蔣介石”的歷程。
《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構成“紅色三部曲”,一百多萬字,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寫到新中國誕生。
問:書名為什麼叫《紅色的起點》?
答:因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紅色之路的起點。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紅色的起點》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前夕出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一部長篇如此詳盡地記述這一重大事件。
這本書一字不易,同時在香港和台灣出版,只是為了適應當地的圖書市場,改了一下書名。香港版叫《中共之初》,台灣版則叫《大機密》——因為台灣讀者幾乎不知道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誕生的,所以這本書對於他們來說是“大機密”!
《紅色的起點》是帶有鮮明政治色彩的名字,《中共之初》則是中性的書名,《大機密》則帶有濃厚的商業色彩。從兩岸三地對於同一本書的三個不同的書名,反映出兩岸三地不同的政治傾向。
中國共產黨是在上海誕生的。我作為上海的專業作家,寫作《紅色的起點》,可以說佔了“地利”的優勢。
《紅色的起點》採用T字形結構,即既以寫橫剖面為主——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斷代史,又寫及縱剖面——中共“一大”代表們的後來,這樣給人以歷史的縱深感。
問:為什麼說“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答:《歷史選擇了毛澤東》這部長篇是從特殊而新穎的視角——領袖史,來寫中國共產黨,來寫毛澤東。
領袖是黨的舵手。黨的成敗,領袖起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誕生之後,沒有成熟的領袖,因此早年“左”右搖擺不定,像走馬燈似的更換領袖:從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到瞿秋白的“左”傾盲動錯誤,到李立三的“左”傾冒險錯誤,到王明、博古的“左”傾教條主義,走過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路。
毛澤東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創始人之一。不過,在一開始,毛澤東在黨內的地位並不顯山露水。在一九二七年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排名第十二位(當然,當時排名順序並不很嚴格)。然而,他堅持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即堅持武裝鬥爭,創立紅色根據地和紅色政權,運用游擊戰術和運動戰術,粉碎了蔣介石的多次“圍剿”。雖然他多次受到“左”傾中央的批判、打擊,甚至被剝奪軍權,但實踐證明了他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九三四年冬,長征途中,在“左”傾軍事路線指揮下,紅軍大敗於湘江,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威信掃地,黨內、軍內要求毛澤東主持中央工作的呼聲日高。這樣,在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乃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事實表明了歷史對毛澤東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從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這十四年間經歷了一右三“左”的挫折;從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誕生,也是十四年,在毛澤東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打敗了蔣介石,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十四年和后十四年的鮮明對比,表明了毛澤東的正確,表明了領袖的重要作用。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正是基於以上的思索寫成的。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也分別出版了港、台版。香港版的書名是中性的,叫《毛澤東之初》,而台灣版的書名,令人不可思議,叫《毛澤東的掌權術》!不過,儘管根據台灣的市場情況改了書名,但是內文一字不易。
問:《毛澤東與蔣介石》寫些什麼呢?
答:蔣介石和毛澤東是國共兩黨的旗手,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蔣介石與毛澤東的合作和鬥爭,就是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風雲,就是國共兩黨的關係史。
誠如美國總統尼克松所言:
“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個人的歷史:一個人是毛澤東,一個人是周恩來,還有一個是蔣介石。”
我正是選擇了這麼一個特殊的視角,透過國共兩黨的領袖,即毛澤東和周恩來與蔣介石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邊談邊打、邊打邊談,把半個世紀的中國歷史風雲濃縮於本書之中。
我運用“比較政治學”的手法,不斷將毛澤東和蔣介石進行比較,比較他們的思想,比較他們的功過。從他們在二十年代初識,比較到七十年代他們相繼去世。
《毛澤東與蔣介石》同樣分別出版了港、台版。台灣版書名就叫《毛澤東與蔣介石》,分上下兩卷,而香港版書名則叫《毛蔣爭霸錄》。
《世界日報》多次以三分之一版的篇幅,刊登《毛澤東與蔣介石》台灣版廣告:
“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個人傳記多如牛毛,但將這兩位影響中國半個世紀歷史風雲的國共兩黨領袖,以比較政治學的手法合在一起來寫,本書應是第一本。正因為作者選擇了特殊的視角和人所未用的手法,使本書令讀者耳目一新。”
問:這三本書為什麼叫“紅色三部曲”呢?
答:前面已經說過。
第一部《紅色的起點》寫的是“中國有了共產黨”;
第二部《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寫的是“中國共產黨有了領袖毛澤東”;
第三部《毛澤東與蔣介石》寫的是“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戰勝了蔣介石”。
我正是用這三句話,概括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這三句話,也是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概括,所以叫“紅色三部曲”。
“紅色三部曲”是我的代表作之一。我在初版的基礎上,對全書進行修改、補充,出版新的版本。
問:“紅色三部曲”是紀實小說嗎?
答:不,不是紀實小說。“紅色三部曲”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用文學筆調寫黨史,屬於新品種——“黨史文學”。它是文學與史學的結合,講究史實的準確性。正因為這樣,我作了大量的採訪,也查閱了大量的檔案、史著。我注重“兩確”,即立論正確、史實準確。由於進行了多方採訪,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因此這本書的內容比較新鮮。
問:除了“紅色三部曲”之外,近年來你還寫了哪些作品?
答:《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和《毛澤東與蔣介石》這“紅色三部曲”屬於“紅色系列”。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五十萬字的紀實長篇——《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也屬於“紅色系列”。
。
我還寫了“黑色系列”,內中有“‘文革’人物系列”,即系列長篇“‘四人幫’興衰”——包括《張春橋傳》、《姚文元傳》、《王洪文傳》四部長篇傳記。《陳伯達傳》也屬於這一系列。此外,我寫的七十萬字紀實長篇《反“右派”始末》,同樣屬於“黑色系列”。
此外,八十四萬字的《追尋歷史真相——我的寫作生涯》、六十四萬字的《是是非非“灰姑娘”》以及即將完成的《出沒風波里》,這三部長篇構成我的“自傳三部曲”。
在二○○二年秋,我完成了政治幻想小說《毛澤東重返人間》,寫的是毛澤東回到改革開放的新世紀中國。接著,我著手創作《蔣介石重返人間》,寫的是蔣介石回到陳水扁掌權的台灣。我還創作了《斯大林重返人間》,寫的是斯大林回到早已解體的蘇聯。這三部長篇小說構成“重返人間三部曲”。
這七大系列,便是我近年來創作的概貌。在長篇創作的間隙,我寫了不少散文,《葉永烈散文選》、《葉永烈筆下風情》、《心中的花》等便是我的散文選集。
“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於二○○四年四月經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審定同意出版。
第一章 毛澤東之前
“赤色人物”從上海湧向武漢
陳獨秀的領袖地位動搖了
總書記“不光寧的結束”
瞿秋白嶄露頭角
“火爐”里的緊急會議
瞿秋白取代了陳獨秀
中共由右向“左”偏航
向忠發當上總書記
李立三日漸掌握實權
瞿秋白的復出和再度挨批
米夫和他的得意門生王明
王明成為中共新領袖
“鏟共專家”誘使顧順章叛變
向忠發的節操還不如一個妓女
盧福坦想當總書記
二十四歲的博古出任中共中央負總責
第二章 井岡風雲
歷史老人並未獨鍾毛澤東
“農民運動的王”差一點被處死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捐軀沙場
當革命的“山大王”
收編“綠林”袁文才
毛澤東智服王佐進軍井岡山
受到打擊毛澤東成了“民主人士”
朱德和毛澤東勝利會師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來歷
游擊戰“十六字訣”的誕生
“打敗江西兩隻羊”
“永新一枝花”賀珍
“欽差大臣”瞎指揮
“黃洋界上炮聲隆”
藏在傘把里的《井岡山的鬥爭》
彭德懷率紅五軍上井岡山
毛澤東提出“圍魏救趙”之計
井岡山在風雪中陷落
“紅軍舞龍頭,白軍耍龍尾”
毛澤東和彭德懷“第二次握手”
誤殺袁、王使井岡山得而復失
第三章馳騁贛南
毛澤東承受落選和疾病雙重壓力
李立三、周恩來、陳毅在滬起草“九月來信
失去毛澤東的紅四軍打了大敗仗
復出的毛澤東著力整頓紅四軍
毛澤東寫長信批評了林彪
毛澤東“春風得意”馳騁贛南
李立三猛烈抨擊毛澤東
“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偽造毛澤東親筆信差一點惹起大禍
從上海派來中央“三人團
“橫掃千軍如卷席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第四章 瑞金浮沉
紅都瑞金盛大的“提燈遊行
毛澤東在贛南會議又遭“批判
周恩來成為中央蘇區最高首長
毛澤東“退隱”東華山
贛州之敗證實了毛澤東的預言
毛澤東改“北上”為“東征”取得大勝
經周恩來力爭,毛澤東恢復總政委要職
前方和後方首腦為毛澤東產生嚴重分歧
毛澤東在寧都被剝奪軍權
遭罷官的毛澤東在汀州休養
博古從上海來到瑞金
羅明成了毛澤東的“替罪羊
挨整的“毛派”——鄧、毛、謝、古
“就要使毛澤東威信掃地
毛澤東被架空了
第五章艱難歲月
蔣介石坐鎮廬山
博古也請來了德國“高參
“獨立房子”的主人
公審蕭勁光引起的爭執
福州南較場升起“反叛”之旗
紅都瑞金在大興土木
“崽賣爺田心不痛!
毛澤東“病休”在會昌
張聞天跟毛澤東在大樟樹下傾心而談
“紅色華佗”星夜兼程為毛澤東急診
第六章 長征途中
“三人團”決策西征
“鴿子飛了!
驚動了正在北平協和醫院休養的蔣介石
蔣介石查明了“蕭克舊徑
鮮血染紅了碧綠的湘江
毛澤東說:“要討論失敗的原因!
毛澤東在“飛行會議”中重新崛起
黎平政治局會議支持毛澤東
李德終於“靠邊站”了
心慌意亂的王家烈
飛渡天險烏江
第七章遵義曙光
詐開城門智取遵義
國民黨得到“毛澤東當主席”的情報
“毛、張、王”同住古寺巷
“柏天順”醬園的小樓成了紀念地
逐步查清歷史的“黑角
對於遵義會議二十位出席者的考證
正報告·副報告·反報告
毛澤東發射重磅炮彈
博古和李德陷入四面楚歌
張聞天接替博古成為中共負總責
冒雨傾聽傳達遵義會議決議
紅軍又成了“朱毛紅軍
新的“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遵義會議和毛澤東的名字緊緊相連
第八章 黨的領袖
張國燾發起了嚴重挑戰
林育英鼎力支持毛澤東
“神仙”王明從天而降
季米特洛夫警告過王明
連王明也高呼“學習毛澤東
張聞天辭去中共負總責
凱豐制定宣傳毛澤東的計劃
鄧拓編選第一部《毛澤東選集》
“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中共“七大
“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十一歲起發表詩作,十九歲寫出第一本書,二十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二十一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
主要新著為“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運動的全過程;套書《“四人幫”興亡》(《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姚文元傳》)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鄧小平改變中國》是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景式紀實長篇。此外,還有《出沒風波里》、《陳雲之路》、《胡喬木傳》、《美國自由行》、《俄羅斯自由行》、《歐洲自由行》、《真實的朝鮮》、《今天的越南》等。作品曾獲獎八十餘次。1989年被收入美國《世界名人錄》,並被美國傳記研究所聘為顧問。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的最佳傳記文學家獎。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於2002年12月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2007年應邀赴澳大利亞、美國、台灣等地訪問並講座。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作 者:葉永烈
出 版 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2-1
字 數: 450000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頁 數: 434
印刷時間: 2005/02/01
開 本:
印 次: +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 : 978-7-220-09205-3
包 裝: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中國政治人物
一部黨史,一部革命史,一部精神奮鬥史。首部從領袖史的特殊視角解讀毛澤東的傳記經典。
揭開重重迷霧,披露中共早期領導人的沉浮命運;展現苦難輝煌,細解政治強人毛澤東的崛起之謎。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是收錄“葉永烈精品書系”的“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領袖是黨的旗幟,革命的舵手。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誕生后,到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這十四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六個領袖,即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李立三、王明、博古。直至遵義會議,才確立了毛澤東的領袖地位。
這是歷史的選擇。因為毛澤東堅持武裝鬥爭,創立紅色根據地、紅色政權,運用游擊戰術和運動戰術挫敗蔣介石的多次,圍剿”……雖然毛澤東曾受到王明、博古“左”頃路線的殘酷打擊,被剝奪軍權達兩年零三個月之久。但是,歷史證明他所確立的方針、路線、戰略是正確的。正因為這樣,他受到全黨的擁戴,成為黨的領袖。從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這十四年間取得輝煌勝利。從前十四年與后十四年的鮮明對比,足以看出為什麼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紅色三部曲2: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最新版)》作者以翔實、流暢的筆調,並以嶄新的、特殊的“領袖史”視角,寫出了毛澤東被選擇作為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歷史必然性,以及毛澤東當年的沉浮,並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