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呂洪年的結果 展開
- 浙江民間文學研究專家
- 四川書法藝術家
呂洪年
四川書法藝術家
呂洪年,四川書法藝術家,字穰之,號息翁,別署常精進齋主,祖籍四川省仁壽縣,一九一一年出生於成都,卒於一九九四年六月,享年八十四歲。
目錄
呂洪年(1911-1994),字穰之,號息翁,別署常精進齋主,祖籍四川省仁壽縣,一九一一年出生於成都,卒 於一九九四年六月,享年八十四歲。民國年間曾任成都市政府秘書長,國民政府參軍處薦任官,四川省高等法院首席書記官,四川省圖書館首創人之一,四川省資中縣、安徽省鳳陽縣中學校長。解放後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他的耿介絕俗在成都文人圈頗有名氣,許多人常常因為他的直率坦陳而窘迫不已。少年時入受湘人王闓運影響較大的四川國學院,使他的學術起步就有相當的高度,而後來師從晚清舉人徐炯和進士宋育仁又使他辭賦見長,蜀中碩儒楊滄白、謝無量等人的指授更是他後來成就的助緣。他青少年時期的同學中,蒙文通為鼎鼎大名的學者,
周菊吾為著名學者、篆刻家。馮建吳曾為其刻〖息翁呂氏〗、〖仁壽呂氏〗,周菊吾為其刻〖呂洪年印〗。與他樣一批學者的先後交往無疑會影響到他的學業與書法。如果以二十世紀上半葉成都文化圈的影響而論,呂洪年應該為西蜀文化圈中的典型之一。就入世的事功論,其參與創立四川省圖書館等,已經是填補空白的成就了,而於經學、書法、詩詞、文物等的研究賞鑒更是他不應該被人忘記的重要理由。
![呂洪年先生生前留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2/ma26194e41d06211b1634ee195decb60c.jpg)
呂洪年先生生前留影
洪年先生精通經文,涵泳書林,研詩詞,擅書法,對文物收藏與鑒賞亦頗有造詣。先生少好吟詠,髦齔之年唐詩多能上口,十六歲就入四川國學院學習,習詩奉王湘琦格,以三唐為宗。年十八執贄於徐子休和宋育仁先生門下研習詞賦。所作詩詞曾蒙楊滄白和謝無量先生嗟賞。少年時與曾宇康、蒙文通、周菊吾、伍瘦梅等皆為同學。先生與謝無量先生有師友之誼,交情甚篤。一九五八年謝無量先生去蜀赴京任中國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北京故宮博物館館長之際,與彭雲生、曾宇康、蒙文通諸學長為無量先生餞行,席間無量先生吟詩作別,先生當即唱和一首:“莫為分攜黯素襟,廿年情事乍來侵。已無文學甄玄詣,但有樽??浚道心。坐想風微勞引領,若為標格自沉吟。他年錦里傳耆舊,此日低回意倍深。”先生的詩詞學養與師友交誼於此可見一斑。也正因為如此,從他的作品中便不難看出流露在字裡行間的那股子淡雅的書卷氣息。
洪年先生最初亦受時風熏染,習練篆隸真書與各種碑刻,中年以後始擺脫碑派末流之累,擯棄篆隸,專心致志地攻習章草與狂草,卅年來未有間斷。先生晚年遍覽古代草書碑帖,並耗時十年之巨,校對、批註、書寫了草書法式五種:草書千字文、草訣百韻歌、章草千字文、校訓急就章、稿訣。正是在深厚學養的支撐下,先生積數十年之功,使自己的書法創作達到了古雅流麗的藝術境界。其草書作品揮灑無礙,高逸超妙,神行氣駛,點畫生姿,師古而又不泥古。高古與淡雅正是解讀呂洪年先生章草作品的兩個關鍵。
他是一位有研究、不盲從的書法學者。姑引其一九七一年所作《寫定<草訣百韻歌引>》為證:《草訣百韻歌》舊偽題王右軍撰,或書宋米芾撰。歌曰:〖習觀二王跡〗,其非羲獻所作,明矣。元章詞翰秀髮,何事為此拙劣之文?然明人範文明作《草書辨疑》,多引此訣,以辨草法,則其來舊矣。揚升庵《丹鉛錄》雲乃宋人編成以示初學者,託名於羲之,信然,信然。歌括之作,肇於口方,本不可以言文,而作者思滯比擬,牽強成句,遂於草法轉有所失,近人王魯生作《稿訣》以糾之,良是。然歌中時存古字古義,蓋有所承授,固非率爾之作也……於是稽法帖、審異文,發憤寫定,更其誤謬,間有所明,別下批註,庶幾使轉有則,下筆有由,以為後生軌範雲爾。
![書法著作](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8/md8d9a44d0a2d47e88a440fc3c19f622e.jpg)
書法著作
![書法手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9/mb95463603fa647aa41e4878e1f87681b.jpg)
書法手稿
![書法作品](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3/ma366affd4484af98ed54241247aec0b6.jpg)
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