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炎黃賦的結果 展開
- 2007年范曾所著的書籍
- 王宇斌賦作
炎黃賦
2007年范曾所著的書籍
炎黃賦 范曾
炎黃賦[范曾賦作]
曩昔 混沌未開之時,含哺 而無釜甑,結繩 不見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車;蠶桑未采,何來垂裳。《禮》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偉哉炎黃,據天地之大德,值陰陽之交會,通靈鬼神之際,會道五行之秀。禮行赤縣,情系蒼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寬仁恭儉,出於自然;而忠恕誠愨,始終如一。不蔽奸佞之讒,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歸,百姓安樂。是以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風雨博施,萬物得和以生,得養以成。
嫘祖,黃帝 之妃,始創黼織;倉頡,黃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 之女精衛,銜石而填滄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載遠古;是傳是說,宜輔信史。歲月遷流,窮奇 斯生,涿鹿風雲 突變,域中歸於一統,百族聚為中華,自中原而滂沛十方。從茲以還,歷三代二千餘年而入於秦,再歷二千餘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華,必不亡中華之文化。中華文化,有源以之開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黃脊樑,遍列九州;姓氏血脈,揚輝全球。龍從雲起,先民圖騰,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標識,亦茲后億萬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講信修睦,故國之興,端賴 和諧。宇內各族,世界僑屬,齊獻瓣香,恭祭先祖。歷萬萬代,共眾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駐。刻石再拜,以頌以禱,斯馨無恙。
范曾於抱沖園 丙戌冬
1.飆作:飆,疾風、狂風;作,興起。
2.邙碭:北邙(máng),山名,在洛陽北;碭(dàng)山,在河南永城縣東北。
3.昆崗:即昆崙山。邙、碭二山地處文明發軔地的中原,且山脈綿延,故云“遠連昆崗”。
5.海澨(shì):指海濱。
6.洪荒:謂遠古時代混沌、蒙昧的狀態,亦泛指遠古時代。
7.肇創:初創。
8.蒙庥(xiū):蒙受恩澤。庥,庇蔭;保護。
9.厥功:這樣的功德。
10.曩昔:指往昔。
11.含哺:口裡含著食物,語出《莊子·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形容上古時代先民們的簡樸生活。
12.釜甑(zèng):釜和甑。泛指民用的炊具。
13.結繩:上古無文字,結繩以紀事。
14.伐檀有人,莫及舟車:伐檀,即砍伐檀樹。此句表示,雖不乏伐檀之人,但僅僅以俟世用,尚未發展到“制舟車”的文明階段。
15.垂裳:語出“垂衣裳而天下治。”
16.赤縣:赤縣神州,代指中國。
19.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之一。
20.始創黼織:開始創立制衣工藝。黼(fǔ),古禮服黑青相間的花紋。
21.倉頡:創造文字之神,一作蒼頡。《世本》云:“黃帝使蒼頡作書。”《說文解字·自序》云:“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蹄坑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23.精衛:炎帝之女,游於東海,溺死海中,化為精衛,住在發鳩山上,其狀如鳥,文首、白喙、赤足。自呼其名“精衛精衛”。
24.銜石而填滄海:常銜西山之微木細石,誓欲填平奪去她生命的大海。
25.夸父:古代神話傳說中著名的巨人,炎帝之臣。據《山海經·大荒北經》及《海外北經》載,夸父以兩條黃蛇作為耳飾,手持黃蛇兩條。夸父欲追趕太陽,在禺谷趕上時,已焦渴難當,遂飲干黃河、渭河之水,仍未解渴,便欲北飲大澤;未至,中途因乾渴而死。其杖化為一片鄧林(即桃林)。
27.涿鹿風云:炎帝與黃帝各有天下半,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於涿鹿之野。又據《龍魚河圖》載:蚩尤獸身人語,率領魑魅與黃帝作戰於涿鹿。蚩尤作大霧瀰漫三日,黃帝軍皆迷失方向。黃帝令風伯作指南車以辨四方,才突破霧陣。
28.域中歸於一統:疆域內各部落終於統一。域中,中國的別稱。
29.百族聚為中華:各個民族團結在一起,稱作中華民族。
30.自中原而滂沛十方:從中原開始,人口逐漸分佈到東南西北各個地方。
31.歷三代……有今:三代指夏、商、周。夏朝(公元前2100—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1028年),周朝(約公元前1027—256年),約772年。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故云“歷三代二千餘年而入秦”。秦統一六國於公元前221年,故云“再歷二千餘年而有今”。
32.龍從雲起:中國龍要騰飛,就會駕著雲彩向高處飛升。
33.先民圖騰: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故以龍比喻中華民族。
炎黃賦碑刻照片
36.瓣香:原為佛家語,指心意虔誠,如供佛之焚香。此借喻全國人民對共同的祖先——炎黃的無上敬仰。
37.恭祭先祖:恭敬祭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黃賦[范曾賦作]
41.以頌以禱:一邊歌頌,一邊祈禱。
42.斯馨無恙:這種深厚的民族感情純真無瑕,永遠不會變。
圖中的炎黃賦碑現於炎黃廣場(鄭州)
書名:炎黃賦
作者:范曾
吟賞風雅:范曾吟賞古典文學(插圖版)
范曾白描作品精選
范曾潑墨作品精選
吾畫壺
老莊心解
莊子顯靈記
乙酉范曾新作
當代名家書畫唐詩三百首(上、下冊)
范曾先生
1962年,范曾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70年代末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後來他又籌建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范曾作畫主張用石濤“一畫論”之精義,力追天籟之境,精於白描,尤喜寫意人物。為表現歷史人物之神韻,他潛心研究歷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諸名家之作,他特別推崇陳老蓮和任伯年。范曾的歷史人物畫清新典雅,瀟灑飄逸,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風骨獨具。
1979年他首訪日本,被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他先後於香港、日本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 1989年時他曾去法國居住過一段時間,后又回到南開大學任教。范曾的繪畫作品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曾紅紅火火,一幅四尺整紙賣出過17萬元的高價。當時,日本、港台地區的畫廊投資者競相搶購范曾的作品,一時間洛陽紙貴,范曾畫作一路看漲。
在1989年5月8日,高雄名人畫廊遭竊,正在展出的“范曾畫展”作品被盜竊走廿七幅作品。九十年代初期,范曾一度飛赴法國,范曾是作品最早進入世界兩大拍賣行的中國中年畫家。1993年北京正式展開書畫拍賣活動后,他的畫也成為拍賣場的在世畫家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