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四海為家的結果 展開
四海為家
漢語成語
四海為家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sì hǎi wéi jiā,出自《漢書·高帝記》:“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
原指帝王佔有全國。后指什麼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戀家鄉或個人小天地。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指志在四方。
原指帝王佔有全國。后指什麼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戀家鄉或個人小天地。
詞語分開解釋:
四海 :1.古以中國四境有海環繞,各按方位為"東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時而異,說法不一。2.猶言天下,全國各處。3.指全世界各處。4.指四鄰各族居住的地域。5.喻指人氣派大,性情豪爽﹑交遊很廣泛。6.神祇名。7.中醫學認為人有髓海﹑血海﹑氣海和水谷之海,這四者與天下的"四海"相應。見《靈樞經.海論》。
《漢書•高帝記》:“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
典故
指蕭何對劉邦說:帝王應以整個天下作為家。后以此典比喻志向遠大、不戀故土,所到之處均可為家之人。蕭何(?——前193年),沛(今江蘇沛縣)人。曾為沛主吏掾(yuàn,院,主管總務、人事,與聞政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劉邦起義。劉邦率軍西入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北),諸將皆忙於分取秦府庫財物,蕭何卻收取秦王朝的文獻檔案,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及當時社會狀況。劉邦被封於偏遠的巴、蜀、漢中,與項羽的矛盾激化。蕭何說服劉邦暫作戰略退卻,以保存漢軍實力。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自以丞相身分留守漢中,輸送士卒、糧餉。漢朝建立,封酇(cuó嵯,治所今河南永城縣西北)侯。漢高祖八年(前119年),蕭何丞相主持營建未央宮,修建了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漢高祖劉邦從外地作戰回來,看到宮殿非常壯麗,生氣了,便對蕭何說:“天下大動亂,苦戰連年,成敗尚未可知,為什麼修造宮室如此豪華過度呢?”蕭何說:“正因為天下尚未安定,才可以乘此修造宮殿。帝王應以整個天下作為家,宮殿不壯麗,就不足以顯示威嚴,而且不可以讓後世的建築規模有可能超過它”。
四海為家
《史記》卷8《高祖本紀》385、386頁:“蕭丞相營作未央宮(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郊長安故城內西南角),立東闕(què雀,宮殿前高台建築物。台上起樓閣,左、右各一)、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國家京城儲糧倉庫)。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同“洶洶”,動亂)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詩詞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作謂語、定語;指志在四方。
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到處奔波,四海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