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湯亭亭的結果 展開

湯亭亭

美國華裔作家

湯亭亭(1940— ),女,美國華人小說家。祖籍廣東新會,1940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1962年畢業於伯克利加州大學英國文學系,1992年被選為美國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士,2008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傑出文學貢獻獎。

湯亭亭先後創作了頗具影響力的小說《女勇士》、《中國佬》、《孫行者》等,這些文學作品確立了湯亭亭在美國華裔文學史上的地位。

人物經歷


湯亭亭
湯亭亭
1940年10月27日,湯亭亭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斯托克頓市。湯亭亭的父母深感命運如輪盤賭般難測,便以當時一個以好運出名的金髮賭徒的名字瑪克辛(Maxine)作為女兒的英文名,希望她能給家庭帶來好運氣。為了讓這個娃兒顯得男性化一些,湯亭亭的父親湯恩德就給她起了一個很陽剛的中文名字——“亭亭”,是一種不依靠別人的獨立狀態,而不是“裊裊婷婷”那般的柔弱溫順。
1958年,湯亭亭獲得獎學金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先就讀於工程學系,後轉念英國文學
1962年,湯亭亭從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文學系畢業,隨即在離舊金山不遠的一個小鎮上的一所貧民窟學校擔任英文教師。
1967年,湯亭亭赴夏威夷,在夏威夷大學長期任教,后又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文系任教授。
1973年夏天,湯亭亭和丈夫在一座離檀香山不遠的小島上度假。有天晚上,夫婦倆去看電影,但放映機臨時發生故障,他們只好又回到旅館。百無聊賴中,湯亭亭拿起筆,信手寫下兩頁文字,它們後來成為《女勇士》的全書大綱。
湯亭亭回廣東新會省親時留影
湯亭亭回廣東新會省親時留影
1975年,幾經增刪之後,湯亭亭的《女勇士》終於脫稿了。
1976年,由美國諾福出版社出版處女作《女勇士》,使她一舉成名。
1980年,湯亭亭出版了第二部小說《中國佬》。
1984年,湯亭亭隨美國作家協會到北京出席中美作家會議,會後與丈夫耶爾·金斯頓到廣州和新會訪問、探親與尋根。
1989年,湯亭亭的第三部作品《孫行者》也相繼問世。
1991年10月,湯亭亭開始撰寫長篇小說《和平第四書》。
湯亭亭
湯亭亭
1992年,湯亭亭因其文學成就被選為美國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士。
1993年,《第四和平之書》毀於湯亭亭在加州奧克蘭家中的一場大火,湯亭亭在精神和物質上都受到很大打擊,以至於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法讀書寫作。
2003年3月,湯亭亭在首都華盛頓被捕,原因是她參加反對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遊行,並沖入警方設置的封鎖線。
2004年,湯亭亭撰寫的《和平第五書》出版了。
2018年4月,出版短篇小說集《女勇士》,譯者王愛燕。

個人生活


湯亭亭
湯亭亭
湯亭亭的父親湯思德是廣東省新會縣古井鎮古泗村仁和里人,1925年來到美國,在一家洗衣店打工。母親朱蘭英是一位助產護士,1939年才遠涉重洋來到丈夫的身邊。
在八個兄弟姊妹中,湯亭亭排行老三。在湯亭亭的小時候,湯家窮得叮噹響,十口之家蜷縮在一處簡陋的寓所里。為了養家糊口,湯恩德起早貪黑地打理著一個小得可憐的店面,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朱蘭英則在或近或遠的醫院裡上上下下地跑著打“短工”。即便是這樣,夫婦二人的收入還是不能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湯家的物質雖然匱乏,但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卻是很豐富的。湯恩德忙於生計,不怎麼對孩子們進行管教,但他畢竟是一個滿腹詩文的傳統知識分子,他以自己較為深厚的文學修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湯亭亭。至於朱蘭英,更是一位講故事的能手,無論是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還是程門立雪、花木蘭從軍、聊齋志異都能信手拈來、繪聲繪色地講上半天。幼小的湯亭亭雖然用著美國式的思維來理解和領悟著其中的善、惡、美、丑,但是還是很快被悠遠縹緲的傳奇色彩和精彩生動的點滴細節所折服。就這樣,湯亭亭慢慢地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62年,湯亭亭與身為演員的大學校友耶爾·金斯頓結婚,兩年後生子約瑟夫·勞倫斯·中美。

主要作品


初版時間名稱外文名
1976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1980中國佬China Men
1989孫行者Tripmaster Monkey
2004第五和平書The Fifth Book of Peace
2006戰爭的老兵,和平的老兵Veterans of War,Veterans of Peace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湯亭亭的作品所涉及的題材相當廣泛,但從其作品發表的時間先後來看,創作的主題貫穿著一條主線:女權主義(《女勇士》)→種族平等主義(《中國佬》)→構建族裔文化屬性(《孫行者》)→ 世界和平主義(《第五和平書》)。
女權主義思想對男權中心的解構
《女勇士》里,作者根據童年時母親講述的家族歷史和中國神話傳說,結合了自身的理解和想象,演繹了作者本人以及家族的一些女性親戚的生活經歷。
小說以母親的告誡開篇,“我跟你講的事,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訴任何人”。此處,母親指的是姑媽不守婦道,與人通姦,最終被迫投井的“家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不僅沒有對此事緘默不語,反而將這個故事和後來姨媽的故事經過自己的重新詮釋,將之公諸於世,在這裡,“我”違背了母親的意志,喊出了心中的聲音。對姑媽的深切同情和對父權制度的憎恨化成了“我”戰鬥的動力和勇氣,催“我”拿起紙和筆,作為武器向父權權威發出挑戰。
第二章“白虎山學道”中,“我”的故事是以中國讀者熟悉的花木蘭和岳飛的傳說為基礎的;“白虎山學道”中,湯亭亭塑造了一個最具魅力的現代神話英雄形象——花木蘭。中國版本的“花木蘭”與湯亭亭的“花木蘭”故事之間存在著反差。首先,花木蘭未婚,只有一個年幼的弟弟;而女勇士“我”不但有丈夫,有一個被征去當兵的弟弟,還有一個在戰役期間出生的兒子。其次,花木蘭是和遠離家鄉的外部敵人作戰,而“我”的敵人在國內。離家前,父母在“我”背上刺了“報仇”、“誓言和名字”以及說不盡的“怨憤”。“我”領導的子弟兵進京后殺了“皇帝”,回鄉后,“我”又殺了地方官報仇,因為那惡霸把女孩子比作“米里的蛆”,說“養女不如養鵝”,“女孩是替別人養的”。湯亭亭有意把岳母在岳飛背上刻字的故事改寫成木蘭父親給木蘭刻字,以此渴望自己能像眾多中國傳統男性英雄那樣充滿力量,成為女勇士,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女權主義觀念,英雄“花木蘭”的形象具有強烈的女權英雄主義色彩。湯亭亭反抗壓迫女性的男權統治,因而試圖將女勇士塑造成另一個自我,以傾覆整個父權傳統,向性別歧視現象發出挑戰。中國傳統文化傳說中的花木蘭英勇殺敵,建功立業是為了效忠君主,維護中國封建統治制度,而這裡的女勇士非但不忠於皇權,反而與皇帝的軍隊開戰,趕走了皇太子,砍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皇帝的腦袋,徹底推翻了當時的封建君主專制——中國傳統的父權權威基礎。湯亭亭在重構的花木蘭故事中追求的並非是傳統的忠孝節義的儒家思想,而是能夠獨立自主、男女平等的西方女權主義思想。
《女勇士》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探討了美國華裔女子所面臨的性別問題,集中批判了中國的父權文化,向父權社會和性別歧視發出了強勁的挑戰,抨擊了腐朽和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諷刺了害人的封建婚姻制度,抨擊了唐人街的中國封建父權制。為受壓迫的中國婦女鳴不平,無名姑媽、月蘭姨媽以及“我”的沉默全都因為中國的厭女文化、“重男輕女”的觀念導致的。於是“我”奮起反抗、竭力為自己爭取自由,為沉默的她們平反昭雪。湯亭亭對自己的女性立場毫不隱諱,在《美國評論家的文化誤讀》一文中明確表達,“希望讀者從女性解放的角度去閱讀《女勇士》”據張子清教授說,“記得1996年向湯亭亭購買《女勇士》中文翻譯版權時,湯亭亭很在意她中文名字的翻譯,一再關照‘亭’字不加‘女’旁。她受女權主義思想影響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遺憾的是,《女勇士》不能進一步挖掘出造成“無名女人”和“姨媽月蘭”悲慘命運的另一個元兇——美國種族歧視制度。如果沒有美國長期以來的“排華法令”,就不存在姑媽和姨媽被迫守活寡的事實,也不會有後來的悲劇。因此,《女勇士》的批判力度也就被削弱了。可幸的是,湯亭亭在1980年發表的《中國佬》中,已把筆端伸向了種族歧視。
種族平等的捍衛
湯亭亭的《中國佬》
湯亭亭的《中國佬》
湯亭亭的《中國佬》是一部華裔男子在美國排華政策迫害下的奮鬥史、血淚史,是一部華裔美國人的一部移民英雄史詩。
《中國佬》以《論發現》開篇,其中,不僅改變了武則天在位的年代,而且把在《鏡花緣》中的女兒國中受屈辱、被纏足、扎耳眼、毒打、倒吊而後被國王逼迫成親的林之洋改成了唐敖。她還增加了唐敖的手足被扣上枷鎖,雙唇被縫合,以及被迫洗滌自己裹腳布等情節。最後她說據一些學者說,女兒國在北美。無疑,此中湯亭亭仍在揭露、批判舊中國歧視、壓迫婦女的現象,同時用暗喻的手法表現華人男子在美國受屈辱、被奴役、被迫保持沉默的處境。“不能說”和“不能聽”——正因為被剝奪了這兩項權利,華人的聲音長期被關閉於美國歷史之外不為眾人所知。女兒國在北美——唐敖在異域所受到的迫害象徵了華人在美國的遭遇及種族歧視給華人男子所帶來的閹割般的侮辱,比喻性地揭露了1882年頒布的《排華法案》以及後來一系列的“排華法令”所造成的美國華人社會的畸形狀況。為了反映出華人在美國受到的種種不公正待遇,湯亭亭專門花了整整一章《法律》來列出美國政府從1868年至1978年間所制定的相關法律。由於華工在建成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后就被排出工業領域,他們只能從事洗衣、做飯等傳統上由婦女們乾的活,所以說,華人男子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被迫纏了足,是社會迫使美國華人男子“女人化”的。作者試圖將其男性同胞從文化的誤解與歷史的湮滅中彰顯出來,挖掘出那段曾被埋沒、再現不足的華人歷史,從而打破主流文化的靜音,重構美國華人、華裔歷史。
湯亭亭在《內華達山的祖父》一章中呈獻出了大量的材料,展示華工修築美洲大陸鐵路的那段血淚史。在頌揚獻身於美國西部大開發的中國男子的同時,讀者所看到的不是成功的勝利者,而是失敗的受害者。華工們戰勝了惡劣的氣候,險峻的地勢,最終與白人工人合作完成了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若是沒有中國人,就不會有這條鐵路,他們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力”。然而,在鐵路竣工后的慶祝會上,“白鬼子官員講了話:‘這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成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只有美國人才做得到。’阿公從來沒有在紀念鐵路竣工的照片里出現過,他是使這片土地連成一片並把它建設得初具規模的先驅者”。鐵路竣工后華人便遭到了驅逐。中國人在美國歷史上里程碑的成就,他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就這麼被一筆勾銷了。他們的貢獻被盜用,而合法地位卻遭到剝奪。通過《中國佬》中的楔子——“魯濱遜歷險記”,湯亭亭為華人移民先輩開發美國西部及夏威夷的歷史功績做了一個肯定性的結論,為華裔族群表達出了自己的聲音,栩栩如生地重構了華人新形象,顛覆了長期以來主流霸權文化中的華人形象。據美國尹曉煌教授講,湯亭亭最初將小說中文名定為《金山英雄》,是為了以此紀念華人先驅,“為了讓讀者明了她的心意,她以印章的形式保留了最初的書名《金山英雄》。這枚用中文刻制的印章,出現在小說的封面及全書每一章節的首頁。毫無疑問,這是她對華人男移民前輩表達敬意的重要象徵。”
誠然,湯亭亭顛覆種族歧視的目的不是為了顛覆而顛覆,美國華裔的雙重文化背景使得他們大多具備雙重文化身份和意識,如何構建自己的文化屬性,如何使“他者化”的“邊緣文化”融於主流文化之中,最終真正徹底地顛覆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構建處於“世界之間”邊緣人的文化屬性?如何進一步確立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社會的新形象和樹立起自己的國家身份?湯亭亭在其第三部作品《孫行者》中演繹著她的構思和理想。
混雜文化與族裔文化屬性的構建
湯亭亭在《孫行者——他的即興曲》中,把關注的焦點從重寫華裔歷史轉移到華裔文化屬性的構建上。
首先,書名意味深長,對書名進行簡要分析,可看出其“混雜性”。該書的英語書名是“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書名大標題具有雙重文化背景,涵蓋了中美文化中兩種反英雄形象:“tripmaster”是美國反文化運動的產物,本指一群服用迷幻藥的嬉皮士在行走中保護眾人的領路人,在書中暗指主人公阿新引導讀者穿越文本複雜情節的迷宮,跨越中西思想上不平等的旅行,而“Monkey”當然指的是《西遊記》中保唐僧西天取經的美猴王孫悟空,湯亭亭的孫悟空既是充滿反抗精神、爭取平等權益的英雄,也是個在劫難逃的悲劇形象,象徵了當代美國社會中華人的現實處境,有其身份欲求。而副標題“His Fake Book”並非是國內讀者所誤解的“他的偽書”,據廈門大學張龍海教授論述,根據湯亭亭1989年在西雅圖的採訪,它是個爵士樂術語,是“他的即興曲”,“阿新的即興曲是他的雙重文化背景:他繼承了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以此作為起點和基礎進行臨時發揮,即席創作,編寫出跨越時空的即興曲”。在書名中,湯亭亭的創作觀、人生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透過主人公惠特曼·阿新,讀者也可以強烈地體會到“混雜”的感覺。該名字顯示出作者的深刻用意,也兼具中美兩種文化傳統,是個中西結合的典範。其一,惠特曼這個名字使人聯想到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象徵著美國的自由、民主、樂觀、平凡的精神。湯亭亭利用諧音,把美國詩人的名字變成主人公的名字,達到傳承美國文化的目的,體現主人公,亦包括作者自身身上的美國性。其二,它是中國文化的體現,具有中國性。
中國人的許多名字帶有“阿”,是親熱、親近之意。Sing在英語中是演唱的意思,說明了阿新的身份和欲求:一個美國華裔第五代移民、具有雙重身份的表演藝術家,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話語挑戰美國傳統,及白人對黃種人的成見及漠視。把惠特曼放在前面,一方面遵循了美國的習慣,另一方面強調。強調作為美國華裔第五代移民,阿新完全有權利說自己是美國人,而不再是一個逗留者,金山客,而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Chinese American),而不是“在美國的中國人”(Chinese-American),要求去掉連字元號。阿新與“女勇士”、“中國佬”所體現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踏實肯干、默默無聞的傳統華裔形象截然相反。《孫行者》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舊金山。當時的舊金山正值反主流文化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也是嬉皮士們的天堂。阿新是“跨掉的一代”中的“反英雄”形象,是個徹底西化的嬉皮士。他說話像黑人,頭髮像13本武士,常穿牛仔靴。和其他大部分同時代的白人青年一樣,他憤世嫉俗、質疑一切:越戰、愛情、民權、人生等等。他自稱為善變多智的孫悟空,但卻無法擺脫族裔的束縛,他最大的抱負便是重振華裔美國戲劇,最後也確實導演羌演出了自己的劇本,並跨越種族,把中西文化中的經典人物都放在自己的獨自中。這位年輕的劇作家,既能引用美國作家的作品,也了解中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既能熟練運用美國語言,也懂唐人街的俚語,成為一個集中西文化於一身的智慧之人。這也是他名字的第三層含義,是個雙關語。全書的高潮在最後的劇場演出,它跨性別、跨種族、跨國籍、跨語言地將中國的古典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混雜起來,讓古今中外人物粉墨登場,消除一切邊界。
因此,湯亭亭在《孫行者》中,提供了一幅“混雜文化”的烏托邦圖景。“西方梨園”是一個從形式到內容都雜化了的華裔族的文化象徵。作者理想的文化解決方案是消除“文化本真主義”界限而建立不喪失族裔屬性的多元文化。宣稱華裔文化對美國的歸屬權。湯亭亭試圖構建的屬性不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主體,而是個超越國界、民族、文化的想象主體。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走向“大同”。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全球化”,而不是“西方化”或“美國化”的“全球化”仍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然而只要人類共同奮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人類就有可能在這個“地球村”上構建一個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景觀。湯亭亭在顛覆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長途跋涉中,她仍然關心著人類和平、人類的終極命運,湯亭亭在1995年Neilac Seshachafi採訪時,也坦率地宣稱自己“不是一個自私的少數民族的或女性主義的作家,而是一個人類作家”。在《孫行者》中,以一個逃避服兵役、拒絕為美國參加越戰的阿新為英雄,並高度欣賞他的決定,湯亭亭不厭其煩地對越戰進行反諷。這些也集中體現了湯亭亭的和平主義思想。顯而易見,湯亭亭已把愛延伸到全人類,邁向更廣闊的全人類的和平世界,因此,她把自己的第四部作品《第五和平之書》獻給了世界和平事業。
反對戰爭、宣揚和平
《第五和平書》的主題已經彰顯,已經從性別、種族、階級、文化身份認同擴展為反對戰爭、宣揚和平。據湯亭亭講,該作品的書名來自一部中國古書,很久以前中國曾經有過和平之書,共有三種,書名是《三平書》,告誡人們如何避免戰爭,如何和平解決衝突和爭端,但被人為地焚燒了。湯亭亭講,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在朝代更替時便要焚書。因此,和平之書也就失傳了。
20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爭使湯亭亭十分不安,她便開始寫一部宣揚和平的書,將其定名為《第四和平之書》。1993年,湯亭亭位於加利福尼亞奧克蘭的家被大火燒毀。她已經完成了156頁的《第四和平之書》也隨之化為灰燼。火災給湯亭亭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打擊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她都無法讀書、寫作。湯亭亭感覺火災帶給她的創傷與戰爭帶給人們的重創是相同的感受,便決定將對戰爭的批評和對和平的嚮往寫成一本書,希望通過寫作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時也可藉以宣傳和平的思想,這部書就是《第五和平之書》。該書由四章構成。第一章《火》講的是真實的故事。講述了湯亭亭在參加父親去世的滿月紀念之後,在返家的路上從汽車的廣播中聽到奧克蘭發生了火災。大火燒毀了奧克蘭,也燒毀了湯亭亭的房屋——所有她塵世的物質的東西。第二章《紙》講述文獻的故事、和平的故事。描述了湯亭亭如何在灰燼中竭力尋找《第四和平之書》的書稿。第三章《水》是有關“龍”的故事。龍是水裡的動物,是天上的雲霧,也是想象力的所在。湯亭亭以此質疑“火”的威力,是對被焚燒的《第四和平之書》的重寫。該章講述了一個叫惠特曼·阿新的華裔,因為反對越戰逃避服兵役,離開加州到夏威夷的故事。第四章《土》是想告訴人們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永恆。記述了湯亭亭組織退伍老兵寫作,通過寫作治癒心中戰爭留下的創傷,同時也通過反戰的書寫來宣傳和平思想。

藝術特色

首先,湯亭亭的文學作品根植於中國文化,深受中國文學的影響。和許多其他的華裔作家一樣,湯亭亭一方面接受過正規的美國教育,另一方面又接受了從先輩那裡承繼下來的中國文化傳統。湯亭亭曾讀過英譯本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讀過中國神話故事;讀過李白、杜甫詩選的英譯本;對魯迅、北斗、舒婷等很多中國現當代作家的作品,她也很熟知。因此,湯亭亭的作品雖然是用英文而寫,但其小說中的人物多是有血有肉的中國人,而且,湯亭亭對於那些浪跡異域的中國人的思想和心態能夠非常準確地把握。在其英文小說中,她又儘可能採用漢語語言節奏,故事形式也模仿中國故事的形式。在《女勇士》中,湯亭亭就真實、生動地描寫了一些中國的社會習俗,真實而又生動地描寫了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花木蘭的故事。在這部小說中,湯亭亭以蔡文姬的故事來結尾,“蔡文姬的思鄉情感成為許多華裔的精神寄託,她最終回到了故里和她熟悉的文化里,但千千萬萬的華僑卻只能漂泊他鄉”。作品《孫行者》乍一看就知道,它得名於中國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湯亭亭作品中濃厚的中國文學色彩,使它們在美國獨具特色,深深吸引讀者。湯亭亭曾說:“中國是我創作的源泉,我講得最好的故事是關於中國的”。由於其身體中流淌著的華人血液,也由於其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湯亭亭在文學創作活動中有著一種深沉的使命感。她積極為美籍華人說話,力圖糾正美國社會、尤其是美國白人對華人,對華人歷史不全面甚至錯誤的看法。在《中國佬》一書的封面,她寫道:“我用這本書表明,我是為美籍華人說話的”,她還說過:“把美籍華人的故事帶到美國文學中是我的使命,因為在美國文學中,中國人的形象被醜化了”。
其次,湯亭亭的文學創作又帶有美國本土文學的特色。湯亭亭出生於美國,又於斯地成長,並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她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她要求自己的作品能夠寫得比白人作家的更高明,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比他們更強。湯亭亭希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消除認為美籍華人只能用“洋涇浜”英語進行文學創作活動的看法。為此,湯亭亭對《中國佬》曾九易其搞,以追求完美。湯亭亭喜歡許多的美國作家,如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納撒尼爾·霍桑馬克·吐溫托尼·莫里森、格蕾斯·帕利、阿莉斯·沃克、路易斯·歐德里奇等。這些作家的文風,影響了湯亭亭的文學創作。她文學作品中的美國風格,使美國讀者容易接受進而喜愛湯亭亭的小說。
再次,湯亭亭的文學作品還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並且,也反映了作者以融入美國主流文化為人生目標。論血統,湯亭亭是華裔;論國籍,她是美國人。由於其特殊的雙重身份,以及她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美國成長經歷,使湯亭亭的文學創作具有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雙重特徵;其作品中,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與撞擊。而且這一特點在其小說創作中佔據的位置更為重要。在小說《女勇士》里,中國的神話傳說,媽媽的怪事奇聞,美國華人的現實生活,在小女孩的印象中交織,“展示了一個處於兩種文化背景、兩種民族精神影響下的小女孩的成長和反思,刻畫了她處於華人家庭的小氛圍和白人社會的大氛圍里的多重自我,反映了她在確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時的艱難歷程”。
湯亭亭[美國華裔作家]
湯亭亭[美國華裔作家]
湯亭亭的文學創作中,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將小說、自傳、神話巧妙結合。《中國佬》和《女勇士》兩部作品的主要素材來源於作者童年時期從母親那裡聽到的故事,它們都以第一人稱來講述。在這兩部自傳體小說中,作者以自身家族及其他華人的生活與命運為主線和主題,把許多中國的文化傳統、民間傳統、風俗習慣、神話傳說,通過說書的方式,把它們有機融合為一體。

獲獎記錄


小說類
▪ 2007 北加州圖書獎特別貢獻獎 《戰爭的老兵,和平的老兵》 (獲獎)
▪ 1989 美國西部國際筆會獎(小說類) 《孫行者》 (獲獎)
▪ 1981 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 《中國佬》 (獲獎)
▪ 1981 美國國家評論獎 《中國佬》 (獲獎)
▪ 1981 普利策獎 《中國佬》 (提名)
▪ 1977 70年代最優秀作品獎 《女勇士》 (獲獎)
▪ 1976 美國及全國書評界的最佳非小說獎 《女勇士》 (獲獎)
▪ 1976 安士菲爾德·任爾夫種族關係獎 《女勇士》 (獲獎)
▪ 1976 女教師雜誌獎 《女勇士》 (獲獎)
個人類
▪ 2016 賽珍珠獎(獲獎)
▪ 2008 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傑出文學貢獻獎(獲獎)
▪ 1997 國家人文獎(獲獎)

人物影響


湯亭亭[美國華裔作家]
湯亭亭[美國華裔作家]
在美國,湯亭亭的作品由於手法大膽創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作品屢次排在銷售榜的前列,並多次奪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名副其實地成為20世紀後期最有知名度的華裔作家之一。1998年,湯亭亭的作品被收錄進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諾頓美國文選集》。其成名作《女勇士》更是被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列入歐洲經典文學,並將其作品視為與荷馬喬叟、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等人的作品同等的地位,在美國大學的許多學科中都被列入必讀書目或作為教材走入大學課堂。2001年,《湯亭亭批評導讀》出版,在這部專著中詳細介紹了湯亭亭的生平,探討湯亭亭與美國亞裔文學傳統的關係,並從不同的側面剖析了其三部代表作《女勇士》、《中國佬》和《孫行者》。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中國學者張子清認為湯亭亭是最有實力的“女性主義作家”,她“不單為消音了的無名女子爭得發言權,而且使女子成為道德的楷模、衝鋒陷陣無往而不勝的勇士和英雄。”“更重要的是,她在主流社會的權力分配中,成功地獲得了當代主要的美國作家之一的榮譽,成為當今在世的美國作家之中,作品被各種文選收錄率最高、大學講壇講授得最多、大學生閱讀得最多的作家之一。”
倫道夫學院校長布蘭得利·貝特曼貝在一份聲明中說,“湯亭亭更像是位先驅者,”“上世紀70年代,她開始創作《女勇士》。她知道,當時關於亞裔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尚不普遍。湯婷婷向世界介紹了這些移民以及他們的孩子的故事。她的作品掀起了關於文化、種族和性別問題的全國性討論。”貝特曼說,他還拜讀了湯婷婷的另一部飽受讚揚的作品《中國佬》。“她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十分擅於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喚起人們的共鳴。”
美國國家基金會執行主管哈羅德·奧根布勞姆在聲明中說:“湯亭亭熔小說、回憶、民間故事和政治理念的豐富新手法,用這種嶄新的、豐富的手法呈現美國偉大的移民故事。”基金會的官方網站指出:“湯亭亭在作品中運用一系列文體和故事,創造了一種令人驚異的移民回憶錄和移民小說的新寫法,影響了兩代美國作家。”

反面評價

亞裔美國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趙建秀把湯亭亭作為已被白人同化了的華裔作家而痛加斥責,認為湯亭亭一類作家已失去了華裔族性,誤讀誤用中國經典和傳說,曲意取悅白人讀者,歪曲華裔美國人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