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仁燦
盧仁燦
盧仁燦(1915年-2007年),福建省永定縣坎市鎮人。盧仁燦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共青團太平區委書記。一九三一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進入瑞金紅軍學校政治營學習,後任公略步兵學校政治部幹事、代總支書記、政治教員,紅軍幹部團上級幹部隊政治科學員,陝甘支隊第二縱隊連政治指導員,第四師政治部科長,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政治部副主任兼宣傳科科長,紅三十一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三至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參加了遵義等戰鬥。到達陝北后,參加了吳起鎮、直羅鎮等戰役以及東征、西征、山城堡等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弟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團政治處教育股股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第三八六旅政治部主任,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參加了百團大戰以及太行山區的歷次反“掃蕩”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川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十軍政治委員,海軍青島基地政治委員,北海艦隊政治委員,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逝世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3月12日12時58分在北京逝世,終年92歲
1929年,參加革命工作,任兒童團長鄉團長。
193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1年,5月,選為共青團區委書記,轉為中共正式中國共產黨員。同年秋轉入中國工農紅軍。
1932年,2月,永定縣、區獨立營合編為杭永岩軍分區獨立第一團,這是地方紅軍的又一次升級。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盧仁燦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跟隨革命隊伍征戰南北,四海為家。
1932年,5月,盧仁燦調任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不久,部隊改編為福建軍區獨立第八師,盧仁燦改任師政治部宣傳科幹事。
1932年,10月,盧仁燦奉命調入紅軍學校政治營學習,被選為二連團支書。
1933年,2月,盧仁燦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被留校工作,先任校政治部組織部幹事,后調任政治團二連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
1934年,9月,紅軍學校在瑞金九堡整編為中央軍委幹部團,下轄上級幹部隊和四個建制營。盧仁燦被分配到軍委總直屬隊政治處當技術書記。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長征。盧仁燦參加了長征,成為了這次偉大的歷史壯舉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1935年,9月,部隊走到甘肅省的通渭時,盧仁燦被調到陝甘支隊第二縱隊十二大隊三連當指導員。
1936年,春節后,部隊得到了難能可貴的幾天休整時間,也就在此時,盧仁燦接到了調任第四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的命令。
1940年,3月,師里命令盧仁燦調往三八五旅任政治部主任。
1941年,盧仁燦被安排到北方局黨校學習,主要學“聯共黨史簡明教程”第四章哲學部分、中共中央關於增強黨性決定,提高基本理論水平和學習理論的自覺性。
1943年,年初,盧仁燦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車敏樵任政治部副主任。
1944年,盧仁燦接任六分區政委兼地委書記。
1947年,盧仁燦在晉冀魯豫中央局黨校學習,任學員隊太行支部書記。
1948年,元旦,盧仁燦聽說皖西一分區政委尚無人選,就致電劉鄧首長,主動請纓。3天後,首長們同意了盧仁燦的要求,任命其為皖西一分區政委並且暫時兼任代理地委書記。
1949年,10月,在組織西南服務團的時候,盧仁燦被任命為幹部支隊政委。
盧仁燦將軍
1952年,4月,奉中央軍委的命令,十軍進行整編。團以上黨委都召開了黨代表會議或黨委擴大會議進行動員,軍里成立了整編委員會,盧仁燦為委員會主任,主持整編工作。
1955年,盧仁燦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200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盧仁燦在十一屆三中全會被選為中紀委委員,他秉公執法,恪盡職守,竭心儘力地為黨盡到了自己應盡的義務。
離休之後,他仍然在為黨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無愧是一個將終生獻給革命事業的共產黨員,無愧於他自己面對黨旗許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