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aland Energy Engineering BJUT)是北京工業大學二級學院。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是在原化學與環境工程學系和熱能工程學系的基礎上,於1999年1月組建而成的。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歷史沿革


1999年1月,在原化學與環境工程學系和熱能工程 學系的基礎上組建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2001年,學院分別經國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批准建立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005年,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獲得北京市品牌專業稱號。
2008年,學院環境工程專業被評為北京市特色專業。
2011年,學院獲得“污水脫氮除磷處理與過程式控制制”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3年,學院建立了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2016年,學院獲批“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科研基地,經國家外專局教育部批准建設“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科學研究


截至2017年5月,學院有北京市品牌專業1個,北京市特色專業1個,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資源共享課2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4門。
北京市品牌專業:環境工程
北京市特色專業:環境工程
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視頻公開課:《污水處理新理論》、《新技術
國家資源共享課:《水質工程學》、《環境保護概論》
精品課程 
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負責人批準時間
國家級精品課程水質工程學彭永臻2005年
國家級精品課程環境保護概論王淑瑩2007年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化學與環境康天放2004年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水質工程學彭永臻2005年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環境保護概論王淑瑩2007年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環境質量評價程水源2009年
截至2017年5月,學院有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個。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二級學科博士點: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
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
二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化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工業催化、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動力工程
工程碩士培養領域:環境工程、動力工程、化學工程
• 重點學科
北京市重點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熱能工程二級學科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5月,學院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北京市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國際科研合作基地1個,北京實驗室1個。
國家工程實驗室: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傳熱與能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區域大氣複合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綠色催化與分離”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水質科學與水環境恢復工程”重點實驗室(與建築工程學院聯合建設)
北京市研究中心:北京市“污水脫氮除磷處理與過程式控制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國際科研合作基地:北京市“污水生物處理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國際科研合作基地
北京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建設)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學院合同經費200萬元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6項,合同經費100~200萬元項目立項2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項,其中,科技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1項,國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國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1項,國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3項。2014年——2016年,學院科研到款1.5122億元,發表SCI論文 445篇,授權發明專利235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

教育教學


辦學條件

截至2017年5月,學院設有能源科學與工程系、環境工程研究所、化學化工系、環境科學系、汽車工程系、製冷與低溫工程系6個教學機構,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應用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5個本科專業。

辦學實力

截至2017年5月,學院有教職工131人,其中專任教師 90人,博士生導師39人,正高職稱40人,副高職稱3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9人,有外專1人,“”長期項目2人,短期項目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團隊(2007年)專職院士:彭永臻(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院士倪維斗(中國工程院院士)、過增元中國科學院院士)、任陣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彭永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汪夏燕、郭航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汪夏燕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汪夏燕等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陳東升孫治榮、郭航、鄧積光、張國俊陳戈等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陳東升等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孫治榮等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孫治榮、王淑瑩等 汪夏燕等
學校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應用化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及化學工程與技術3個博士后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化學工程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物理化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環境工程、動力工程和化學工程3個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及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熱能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擁有教育部“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重點實驗室(同時也是北京市“傳熱與能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區域大氣複合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綠色催化與分離”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水質科學與水環境恢復工程”重點實驗室(與建築工程學院聯合建設)、北京市“污水脫氮除磷處理與過程式控制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污水生物處理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國際科研合作基地、“新能源汽車”北京實驗室(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建設),2016年獲批“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科研基地。

辦學規模

2017年畢業303人,其中研究生137人(博士研究生14人,碩士研究生123人),本科生166人;招生397人,其中,研究生199人(博士研究生30,碩士研究生169人),本科生198人,共9個班,其中3+1中國農業大學雙培計劃18人,1+2+1北大高精尖計劃15人;在校生1503人,其中研究生704人(博士研究生109人,碩士研究生472人,工程碩士123人),本科生799人。

合作交流


2016年學院在推進國際化進程中所開展的工作如下:學院大力推行學生國際交流計劃,鼓勵導師帶領研究生到國外進行學習和交流。2016年,學院有14名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到國外進行學習交流,其中3+1長期項目4人。通過國際交流,學生的國際化視野逐步提高。同時,學院規範留學生工作,目前共有本科留學生5人,研究生留學生6人。學院邀請多位國外知名大學教授來我學院進行交流與合作,通過學術報告、學術討論、短期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提升了我院師生的國際化視野。2016年,學院共舉辦國際學術會議1次,共組織舉辦國外知名學者講座10餘場,覆蓋學院師生600餘人次。學院大力推進國際科研合作與交流,積極承擔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承建國際科研合作基地。2016年學院承擔國際科研合作項目1項,本年度到校經費6萬餘元。 2月,李艷霞副教授在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下赴美國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Missouri)作為訪問學者工作交流一年。 3月,葉芳副教授在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下赴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作為訪問學者工作交流一年。 3月和6月,美國內華達拉斯維加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ChenYitung)來我校及“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主要進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人工仿生制氫中敏化鈦基電極的界面行為與建模調控”的合作交流,各為期4天。 3月、6月和11月,美國艾默生(Emerson)集團氣候變化公司的三人代表團先後三次到重點實驗室進行了交流和訪問,並簽署了合作備忘錄。3月,郭航教授參加了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舉行的界面現象與傳熱國際研討會並被邀請做大會主題報告。在會議期間,還作為編委參加了Interfacial Phenomena and Heat Transfer期刊編委會會議。 5月,應桑麗霞研究員邀請,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的Burda教授來訪併合作交流,為期4天。 5月,苑中顯教授到台北參加第8屆亞洲製冷與空調學術會議(The 8th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並宣讀論文。 5月,苑中顯教授、孫晗老師和研究生李曉紅一起赴台北參加了第八屆亞洲製冷大會The 8th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ACRA2016), 並各自宣讀了論文。會議期間與來自東京大學黨超鑌教授針對吸收式製冷方面的科研進行了學術交流。 6月,劉中良教授赴英國參加“2016年國際傳熱學術研討會和國際熱動力循環大會”(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Symposium & HeatPowered Cycles Conference 2016,IHTS-HPC 2016),並宣讀論文。 6月,吳玉庭研究員、桑麗霞研究員和張曉明博士參加了英國第二屆英-中儲熱研討會 (2ND UK-CHINA Thermal Energy Storage Workshop)並宣讀論文,參加了課題交流。 7月,王景甫教授到美國參加參加2016壓縮機工程國際會議“2016 International compressor engineering conference”,並宣讀論文。 7月,吳玉庭研究員邀請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禹志斌教授前來交流,並做“Research on heat pump and organic rankine cycle”報告。10月,陳永昌教授赴日本橫濱參加第11屆亞洲熱物性會議(The 11th Asian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Conference)進行學術交流。 10月,高景峰教授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高級水管理中心(Advanced WaterManagement Centre,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交流訪問,為期6天。 11月,在中國工程院的支持下,由北京工業大學“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的第239 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城市水科學論壇(Science Summit on Urban Water)在學校國際合作交流中心成功舉行。共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內外參會代表200餘人。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彭永臻院士在在大會做主題報告。 12月,王淑瑩教授、曾薇教授、李夕耀博士、張瓊博士受“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創新引智基地”海外合作人員National University ofSingapore的Jianzhong He教授邀請,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市政環境學院進行交流合作。

學校文化


• 院徽
院徽
院徽
學院院徽底色為藍色,中心圖案為“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拼音首寫字母“H”,圖案下方為學院中文名稱。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夏國棟
黨委副書記:李建榮、李承傑
院長:李建榮
副院長:鹿院衛、安全福、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