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平壤之戰的結果 展開

平壤之戰

明萬曆朝朝鮮戰爭中戰鬥

平壤之戰是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明朝在朝鮮平壤圍殲日軍的一場攻堅戰。萬曆二十年日本太政大臣關白豐臣秀吉假道伐明遭拒后,發兵14萬人進攻朝鮮短時間內朝軍被打得大肆潰敗,日軍順利侵佔平壤。小西行長領兵3萬據守平壤城。明廷應朝鮮國王李昖請求,命李如松為提督,起先率兵3000人援朝不克,復增兵至3.5萬援朝平倭。次年一月初六,明軍率兵35000餘人進圍平壤。日將小西行長率兵2.5萬餘憑堅據守。李如松採用三面圍攻,東面設伏的作戰部署攻城。初八拂曉,喬裝朝軍助攻城南門的副將祖承訓部卸裝露明軍衣甲,日軍大驚,急速調兵堵截。主攻城西門的副將楊元、李如柏乘機攻入西門。激戰至中午,三面城破,小西行長率殘部連夜過大同江東逃,沿途又遭聯軍伏兵擊殺。此戰斃日軍萬餘人,迫使日軍退縮東南沿海一隅,從而扭轉了朝鮮戰局。

戰役背景


1592年,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發動十四萬大軍,渡過朝鮮海峽,於四月十三日在朝鮮釜山登陸,開始了侵朝戰爭。日軍一路所向披靡,連克漢城、開城、平壤。朝鮮軍民望風皆潰,國王李昖放棄京城,逃到義州,接二連三地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作為朝鮮宗主國的明朝,雖然已經逐漸平息了日本海盜在沿海地區的侵擾,但是對日本仍存戒心,對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不會坐視不管,遂決定進行抗日援朝之戰,兵鋒直指平壤。
日本侵朝大軍一路攻擊前進,其中第一軍團小西行長部擊潰朝鮮臨津江防線守軍主力,佔領平壤,大明接到朝鮮告急后,不知日軍虛實,只派了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數千人馬前期入援,結果被日軍以火槍擊敗,此時萬曆皇帝方醒悟此次入侵藩邦之倭“實乃勁敵”,於是下令組建援朝東征軍,開赴朝鮮作戰。
日軍第一軍團主將小西行長由於後勤補給線拉長,加之朝鮮義軍不斷襲擊,已經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勢頭,聞之大明準備派重兵援助朝鮮,只好詐稱求和,以圖拖延時間。明東征軍總督李如松(明代著名將領李成梁之子)假意答允和談,趁敵不備包圍了平壤城,大戰一觸即發。

雙方兵力


明東征軍總兵力:
以經略大臣宋應昌、提督將軍李如松為主,兵分中左右三軍。
以副將楊元將中軍,下統:
參將楊紹先率領寧前等營馬兵339名。
標下都司王承恩領薊鎮馬兵500名。
遼鎮游擊葛逢夏領先鋒右營馬兵1300名。
保定游擊隊梁心領馬兵2500名。
大同副總兵任自強並游擊高異、高策共領馬兵5000名。
標下游擊戚金領車兵1000名。
共一萬零六百三十九名。
以副將李如柏將左軍,下統:
副將李寧、游擊張應種領遼東正兵、親兵共1189名。
宣府游擊章接領馬兵2500名。
參將李如梅領義州等營軍丁843名。
參將李芳春領馬兵1000名。
參將駱尚志領南兵六百名。
薊鎮都司方時輝領馬兵1000名。
薊鎮都司王問領車兵1000名。
宣府游擊周弘謨領馬兵2500名。
共一萬零六百三十二名。
以副將張世爵將右軍,下統:
本官並游擊劉崇正領遼陽營並開原參將營馬軍1534名;
原副總兵祖承訓領海州等處馬軍700名;
原副總兵孫守廉領瀋陽等處馬軍702名;
原加銜副總兵查大受領寬佃等處馬軍590名;
薊鎮參將吳惟忠領南兵3000名;
標下都司錢世禎領薊鎮馬兵1000名;
真定游擊趙文明領馬兵2100名;
大同游擊谷燧領馬兵1000名。
共一萬零六百二十六名。
另有續到的薊鎮步兵2800餘名,應援朝鮮軍隊3600名。
兵力總計將近四萬人。

日軍兵力


日本第一軍團:
總大將:小西行長直屬部隊7000人
宗義調部隊5000人松浦鎮信部4000人,大村純忠部隊2000人,后藤信康部隊700人,總兵力:18700人。
另有大友義統部駐鳳山:6000餘人
共計:兩萬四千餘人
明軍與日軍雙方兵力對比:1.6:1

雙方列陣部署


明軍的架火戰車
明軍的架火戰車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一月五日,明軍圍困平壤。
佛郎機
佛郎機
平壤城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台門,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城外有牡丹峰高聳,峰頂駐守日軍兩千人,與平壤日軍形成互守之勢。當時日本守軍為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共16000餘人,配備了當時先進的火繩槍。明軍輕火器以火箭和屬於火門槍系的火銃為主(丁酉再戰時明軍才普遍換裝了和日軍不相上下的火繩槍),但擁有大將軍炮等重型火器,其中有射程達數里的攻城炮一百二十門,另外還裝備了佛郎機炮及其他小型火炮。
明軍主帥李如松部署如下:薊鎮游擊吳惟忠戚繼光舊部悍將)與遼東副總兵查大受(原李成梁家丁)率軍攻打牡丹峰,另有朝鮮僧兵一部配合;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祖承訓率領明軍喬裝為朝鮮軍麻痹日軍,力攻城南蘆門。
日軍主將小西行長部署如下:城內駐守軍萬餘人,城頭設火槍弓箭、滾湯木石守衛;城外牡丹峰駐軍兩千人,列青白旗,設拒馬木,憑險呼應。

武器裝備


明軍,火力最猛的是大炮
回顧明軍與日軍作戰的歷史,不能不提起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的名將戚繼光。戚繼光曾經在浙江訓練出一支勁旅,為最終平息日本海盜對沿海地區的侵擾居功至偉,其後,他又奉命在北邊的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練兵,使這些地方軍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他還著有《紀效新書》及《練兵實紀》等兵書,對後來的明軍影響很大。而赴朝參戰的明軍,有北兵與南兵之分,北兵包括來自薊、遼等鎮的官兵,而南兵將士大部分是浙江人,由此看來,無論北兵與南兵,其都與戚繼光有很深的淵源。
當時,援朝明軍的裝備為火器與冷兵器,具體而言,火器有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冷兵器則有鐮、鉤、刀、鎲鈀、弓箭等。曾經任職經略的宋應昌認為“中國制倭長技,全恃火器。”而各類火器之中,火力最猛的是大炮,所以明軍裝備了大量火炮。例如炮身長二尺、重量達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每次可發射五錢重的鉛彈一百枚,而屬於重型炮的各類佛郎機,裝配的鉛彈從十兩至一斤不等,這些火炮比起日軍普遍使用的只能發射二錢鉛彈的鳥銃,火力要強大得多。
虎蹲炮: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遠,適用于山地作戰,機動靈活,由於前裝,可以大仰角發射和大量裝備下層部隊而與今天的迫擊炮有異曲同工的用處。
大型鳥槍
大型鳥槍:明代《天工開物》最早記載其圖片,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號“九頭鳥”,威力強勁,即便當時的戰車也無法抵擋。
明軍野戰時,軍陣前面通常由三至四排士兵分別用槍銃、火箭、大炮等各類火器輪流施放,絡繹不絕,打亂敵人的軍陣之後再與敵人貼身近戰。明軍近戰時以手持盾牌的士兵在前掩護,後面緊跟著手持鎲鈀、刀棒的士兵,組成一個個的戰鬥小組,協同作戰。

日軍的鳥銃


在平壤的日軍,其陸軍裝備有各類銃炮、倭刀、弓箭等。其中鳥銃對日軍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士兵發射鳥銃時,先用眼睛通過槍管上的準星描准敵人,再用食指向後扣板機,這時燃燒在發射裝置上面的火繩,馬上應聲而落下,點燃槍管之內的火藥,將鉛彈推送出槍管,射向敵人。
日軍與裝備了大量火炮的明軍不同,他們普遍裝備的是鳥銃,與明軍的火力相比,處於弱勢。因此,日軍便盡量躲藏在工事之內,避免與明軍進行野戰。

戰役經過


雙方首先在牡丹峰、平壤城下進行了三次小規模的衝突,相互試探。
一月八日晨,平壤攻堅戰正式打響。李如松命令各部隊專心作戰,在戰役結束前不準割取敵人首級(古代以獲得首級為戰功)。
戰鬥開始之後,明軍發炮攻城,“響振天地、山嶽皆動,大野晦冥,煙焰漲天,旁彌數十里,火箭布空如織,火烈風猛,直衝城裡,林木皆焚。”日軍在城上設立紅白旗作為聯繫信號,依託城池拚死拒戰,“彈丸如雨,刀矛向外齊刃,森如蝟毛。”
明軍攻擊受挫,李如松親率兩百親兵馳往城下,手斬一名逃跑的士卒,嚴令前進,並且大呼:“先登者賞銀五十兩(一說五千兩)!”
明軍在主帥激勵下奮勇攻擊,或仰放統炮,或攀梯亂砍守城日軍,戰鬥激烈時,李如松跳下戰馬“向前做登城狀,身邊眾將見狀一齊向前。”
神機營副總兵駱尚志外號“駱千斤”,勇猛異常,一手舉盾牌,一手持戟健步如飛,攀梯攻上含毯門城樓,日軍擲下巨石擊中其腹部,駱尚志依然奮戰不止,身後浙江兵數人緊隨上城,撥掉日軍旗幟,在城頭插上明軍大旗。
日軍輕視進攻南城門的朝鮮軍,祖承訓先以朝鮮軍打頭陣,然後率部卸裝而進,露明盔甲。日軍大驚,急忙分兵增援南門,但明軍已經攻上了城樓。
與此同時,明將張世爵用大炮撞碎城西七星門,李如栢攻破含毯門,楊元攻破普通門,各軍乘勝爭先,與日軍展開巷戰。
游擊將軍吳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時胸口中彈,仍然大呼督戰,率部攻克峰頂。
戰鬥中李如松坐騎被日軍子彈擊中,換馬再戰,戰馬墮於塹中,提韁躍出,繼續前進,日軍抵擋不住聯軍猛攻,殘部退入城內各處堡壘死守,明軍以火攻焚其密窯土堡,圍小西行長於風月亭土窟。
當時戰場情況極為複雜,在明軍背後,有日軍大友義統部6000餘人隨時可能自鳳山來襲,而平壤日軍又拚命拒戰,急切難下。在這種情況下,李如松命俘獲的日軍通譯張大膳遞信給小西行長,令其棄城投降。
小西行長請求明軍撤開包圍,以便棄城而走,李如松下令撤開一路朝鮮軍。而密令李寧、祖承訓、葛逢夏等名將率軍埋伏於要路。
半夜時分,小西行長率殘兵逃出城去,明軍半路截殺,斬獲首級359級。生擒2人。朝將鄭曄斬獲倭首級120餘級。

戰役結果


經過一天的激戰,日軍損失慘重,小西行長見援軍不至,便有意突圍,下令一位名叫大石荒河助的勇士,脫下鎧甲,身著單衣攀登上高樓,冒著明軍發射的弓矢炮彈偵察出一條具體的突圍路線來。而這時候的李如松為了避免繼續攻城而加大傷亡,也派出使者要求日軍統帥小西行長退出平壤城,小西行長隨即予以答應,率“不滿五千”的殘部退出了平壤(川口長孺《征韓偉略》卷二),狼狽南逃。明軍及朝鮮軍堵截、伏擊了一部分南逃的日軍,隨後,光復了黃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
據統計,明軍僅僅斬獲日軍的首級就達到一千六百四十七。但日軍的傷亡總數不止這些,其連同被炮火轟炸、硝煙薰燒及其它原因而死的,總損失超過萬人以上。而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受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之《敘恢復平壤開城戰功疏》)。
平壤戰役,總計斬獲日軍首級1250級,其中有倭將25名,生擒2名,並俘戰馬2985匹。救出朝鮮被虜男女1225人(朝鮮《再造藩邦志》)。日軍被火燒死的不可計數。腥臭聞於十里。其餘跳城溺水無算。
朝鮮大臣柳成龍在其著作《懲毖錄》中曾讚揚明軍此役“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收復平壤有著相當大的戰略意義,整個朝鮮半島的戰爭形勢就此逆轉。

戰役意義


平壤之戰以明軍的大勝告捷,三都之一光復。等日軍再次有機會踏進平壤,已是整整300年後的事了。
此役日本第一軍團受到重創,黃海道、開城、咸鏡道等地的日軍相繼撤往漢城,朝鮮的半壁河山因為此役的勝利而迅速光復,日軍試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大明帝國的戰略設想完全失敗。

戰役分析


平壤之役是亞洲戰役史上著名的步、炮、騎協同攻堅戰。此役明軍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公平地講,到了明朝中後期,軍隊體制和練兵手段已經很落後,而規模卻過於龐大,這就難免造成士兵素質整體低下,不像日軍經過多年的內戰打拚,兵精將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中國著名的政治家、經濟學家張居正才死幾年,他生前的改革成果仍然存留了一部分,這就使得明朝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條件,可以從全國範圍內挑選出一批能征善戰的邊防軍和高級將領組成東征軍。所以單就朝鮮戰場上來說,壬辰役時明軍戰鬥力並不低。
首先是主帥敢戰、善戰,調動部隊以正奇結合的方式攻打堅固的城池。當日軍全力抵擋明軍主力攻城時,另派一路明軍假扮朝鮮軍(日軍輕視朝軍)突然從其他方向發動奇襲,徹底打亂了日軍的城防。
明軍攻入城內,面對日軍堅固的城內堡壘時並沒有一昧的死拼,而是使用計謀誘敵突圍,然後在日軍撤退的路上又設伏兵邀擊,使其再受重創。這就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持久戰、消耗戰。
為什麼李如松在優勢兵力下不願意打持久戰,消耗戰呢?
因為當時明軍看似佔優,其實形勢險惡,日軍駐鳳山的大友義統部隨時可能從背後對明軍發動攻擊,使明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日軍黑田長政部駐開城約萬餘人馳援平壤也極有可能(鳳山、開城距平壤約三百華里,最遲兩日內可至)。
事實情況是:明軍攻打平壤城時,大友義統曾想率軍增援小西行長,但被明軍驚天動地的炮聲所震懾,不戰而退,不過事後諸葛亮誰都會做,在那個偵察手段落後的年代,我們不可能強求當時的明軍將領會預料到這一點。
這一仗,明史中記載,共得日軍首級1646顆,那麼是不是說,平壤之戰,只殺死了這1000多日本兵呢?當然不是,明史中也說了,這是除燒殺溺斃之外的統計。
另據錢一本編著的《萬曆邸鈔》[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卷]記載,平壤一戰明軍斬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淹斃溺殺五千有餘。
《萬曆邸鈔》是明朝官府間傳遞的新聞快報,屬於正史資料範圍,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平壤之戰歷時一天一夜,參戰雙方5萬多人,僅牡丹峰一役,就全殲日軍2000人,攻城時六座城門都是經過激烈戰鬥打下來的,還有城內的巷戰,然後是大同江狙擊戰,江南追擊戰,可說戰鬥無數。
以日軍的個性,只傷亡1000多人就放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不太可能的。至於那些被炮打死的、土堡中燒死的、落入江中淹死的、南岸之戰被殺死的,大多是無法找到首級的。
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消滅日軍1萬餘人,俘虜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再讓我們來看看日本相關記述:在《日本戰史朝鮮の戰》第4章97~98頁;第7章251~252頁中指出,平壤戰役后,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轉進到王京時只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
三國資料對照分析,有力說明了日軍在平壤之戰中的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