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刻

中國時刻

2009年9月28日的《時代》周刊(2009年9月19日提前出版)以鮮紅的五角星作封面,“中國時刻”一詞躍然紙上,封面報道《繁榮之路》縱論新中國成立6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面臨的挑戰。文章作者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他曾於1979年首次來華,對中國改革開放后的變化感受甚深。他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抱有信心,認為那些曾經懷疑中國、預言中國崩潰的觀察家都低估了中國。中國在過去的60年裡克服了無數困難,將來也會如此引。

背景


《時代》周刊(2009年9月28日,提前出版),封面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盛讚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
文章稱,那些曾經懷疑中國、預言中國崩潰的觀察家,都低估了中國。中國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過去的60年裡克服了無數困難,將來也會如此。
中國時刻-“中國”兩漢字顯眼 紅色五角星醒目
除美國版《時代》之外,《時代》亞洲版等各版封面,均以代表中國的紅五角星作為封面,配以醒目標題——“China's Moment(中國時刻)”。
封面顯要位置用了“中國”兩個中文字體,並寫了這樣一句話:“儘管中國走了一條漫長、曲折的道路,但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昂首挺立。”處處彰顯美國媒體對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高度關注。
《時代》刊登了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撰寫的封面文章《中國60歲生日:繁榮之路》,文章闡述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經濟、政治及國際角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名字由來


自強不息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面對數十萬民眾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一刻代表著中國人的自豪和希望。文章指出,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向成為世界主要大國實現了重要進步。
新中國在幾代領導人的帶領下不斷發展,文章說,中國領袖毛澤東建立了中國工業化體系,為世界最大人口國的人民提供溫飽、住房和其他基本需求,人均壽命和人民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而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改變經濟路線,將普通中國人的創業精神釋放出來,30年後,中國社會實現全面發展。中國超過2億人走出貧困,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
經濟超日趕美
作者稱,他本人在過去30年來每年都會訪問或住在中國一段時間,因此有機會見證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1979年首次來華,對中國改革開放后的變化感受頗深。”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實現了迅速的經濟增長,世界目睹了中國非凡的成就。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2010年將會趕超日本,並且可能在2020年趕超美國。
以往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靠出口,低附加值、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居多。而中國開始提供高科技產品,正在努力在電子和生物技術方面實現技術創新。
得益於經濟的繁榮發展,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並開始向國外大量投資。
有37家中國跨國公司名列《財富》全球500強公司名單,僅有6家上榜,而《財富》美國公司500強中多達450家全球企業都在中國設有生產線和商務代表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吸納國。
加強軟實力
作者指出,“中國有太多需要慶祝的事”,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不斷走向現代化,在外交領域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廣泛尊重。
隨著國際威望的不斷上升,中國與美國、俄羅斯、歐盟等世界主要力量相處融洽,在亞洲地區外交事務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也不斷加深在全球事務中對國際組織的參與。
中國軟實力的不斷增長也得益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輝煌成功,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同樣會提升中國的軟實力。10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60周年慶祝活動、各種軍事裝備的集中亮相以及受閱士兵整齊的步伐必將讓世界印象深刻。在這些可見事實的背後,中國是從國際金融危機中復甦的第一個主要經濟體,事實上也是引領世界復甦的一個主要經濟體。
文章說,中國自1949年以來,國際地位也大幅提升。
6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只得到少數國家的外交承認
60年之後,中國已經全面融入全球化,並且以一種十分積極的態度走上國際舞台。中國和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都很好,中國的國際威望不斷上升,開始積極推動多邊外交,並且為國際社會作出了很多貢獻。
戰勝內外危機
文章在結語中指出:“新中國成立60年,戰勝了無數次嚴重內部危機、邊境戰爭和國際社會孤立,外界觀察家們對中國的國力和適應力也有所低估。”
適應性
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中國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文章說,經濟“爆炸”,往往會產生很高的環境成本。此外,與發展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各種犯罪現象捲土重來,一些城市面臨著巨大流動人口的壓力。
文章說,儘管中國問題很多,挑戰也很多,外國的中國觀察家對中國也多半持懷疑態度。但中國在過去60年中成功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包括各種危機、邊境衝突以及國際孤立,中國的力量和適應性很多次都是被國際觀察家所低估的,未來恐怕也是如此。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永遠會讓觀察家們不停地去猜她的未來。

作者簡介


沈大偉,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科學博士。在奧巴馬提名亨茨曼擔任新任駐華大使之前,沈大偉曾是候選人之一。 1983年至1985年,沈大偉作為第一位在中國學習國際政治的美國學生,在北京大學國政系(現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習。他還曾在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求學。

時代封面


2007年1月22日的封面上,紅色的長城背後,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正冉冉升起。
《時代》周刊以《中國世紀》為題指出,美國在這個世紀的相對力量會走下坡,而中國的力量將上揚,這已既成事實。
該刊還強調,中國經濟發展之快可說是首屈一指,中國更踏上國際政治舞台,積極參與外交事務,要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並不誇張。
《時代》周刊的分析還認為,中國只會和平崛起,中美間並不會出現戰爭以及失控的經濟競爭。

文章全文


站了起來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面對數十萬民眾帶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一刻給中國人帶來的是自豪和希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擊敗國民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殘忍屠殺,推翻了一個世紀以來外國人對中國領土的侵略,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執政地位主要依靠本土力量,而沒有獲得外力的支持。
毛澤東為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個願景:國家富強、領土完整以及獲得尊嚴和國際尊重,這是從19世紀晚清時代的改革者一直到中國人都夢寐以求的。從這個角度講,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將自己和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訴求綁在了一起,也因此獲得人民的擁戴以及執政地位的合法性,毛澤東的繼任者對於這一目標沒有絲毫的偏移。而且,從很多指標上講,60年來中國在現代化方面的確是進步巨大,真的站了起來。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看起來似乎有很多東西值得慶祝。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勤勉而忙碌的國家,中國和所有的鄰國都和平相處。中國的發展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北京共識”(相對於華盛頓共識),在發展中國家贏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如果拉長時間的距離來看,中國的發展勢如破竹。在過去的30年裡,在每一年裡無論是住在中國還是訪問中國,我有機會親眼目睹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當我1979年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還相當明顯,牆上文革時的標語隨處可見。之後,我在1980年代到中國后看到的是個人自由的擴展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期間也有一些雜音。到了1990年代中期,鄧小平再次啟動國內的經濟改革,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在恢復。進入21世紀之後,改革進一步向其它領域拓展。
因此,如果將這60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其成就無疑是非常巨大的,但在這些巨大成就的背後也曝露出一些矛盾。在很多領域,每一項改革都會產生新的問題和挑戰。中國已經走過一段很長的路,但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濟的巨大成就
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問題從來不是是否要現代化,而是如何現代化。60年之後,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巨大成就,中國現如今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僅僅在美國和日本之後,而就在不久前中國已經超越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國。照此發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超越日本,而在2020年將超越美國。中國也已經成為全球的一個科技創新中心,目前正在建立世界級的大學體系,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不斷現代化,在外交領域也贏得尊重。
如此強有力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出口推動的,得益於經濟中低端以及中端的技術部門,不過中國已經開始在技術等級的階梯上向上移動,在一些領域如電子產品和生物科技方面正變得越來越有創新性。中國已經成為製造業的超級大國和世界工廠,生產著全世界2/3的複印機、微波爐和鞋子,世界60%的手機,55%的DVD機,一半的數碼相機,30%的個人電腦,75%的兒童玩具,以及各種各樣的產品。
作為中國經濟繁榮的結果,中國積累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已經開始向外廣泛投資,如今,在《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企業中有37家中國企業上榜,之前只有10家。 《財富》美國500強企業中有450家在中國設有生產線或者在中國有業務。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國。
生活水平提高
60年之後,中國的社會生活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中國人今天在日常生活中享有著各種各樣的個人自由,這些自由或許是他們的祖先聞所未聞的。中國社會也沒有出現歷史斷層,今天的中國開始遵崇儒家的價值。 2億中國人脫離貧困,中產階級的數量在擴大,他們可支配的收入增長,能出國旅遊,並且投資股票市場,外出就餐已不新鮮,也有錢從宜家購買時尚潮流的傢具來裝飾自己的公寓。人們獲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容易,教育覆蓋面也越來越廣。如今中國有2100萬名學生在大學就讀,每年有30萬人出國讀書,中小學在校生有2.06億人,中國已基本掃除文盲,而在1949年時文盲率高達20%。不過,中國仍然有2.07億人生活在世界銀行公布的貧困線以下,也就是每天的生活費少於1.25美元。
伴隨著經濟發展的是人口結構的變遷和生活水平的提升,1949年時9成人口生活在農村,已有接近半數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主要體現在自由度上,他們從來沒有如此自由過,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在網路上可以進行自由討論。
儘管中國的進步很大,但問題也很多。比如各種犯罪現象捲土重來,一些城市面臨著巨大流動人口的壓力,流動人口的規模超過1億人。不過,基於中國過去30年來社會經濟領域變化史無前例的巨大規模和性質,中國社會的相對穩定仍然是值得稱讚的。
投入國際事務
任何考慮到中國自1949年以來的發展轉變都必須認識到中國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60年前中國成立時基本上與外部世界隔絕,獲得很少國家的外交承認,被排除出聯合國。除了1954年日內瓦會議之後與西歐國家之間進行一點貿易之外,中國基本上與國際貿易、援助以及融資隔絕。
60年之後,中國完全擁抱全球化,並且以一種十分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如今的中國在一些以前非常陌生的地方也有著自己的存在和利益,如拉美和中東,中國和很多國家之間的關係不錯,如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中國也改變了亞洲外交,在非洲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中國過去一直迴避多邊外交,認為多邊外交是西方的陰謀。中國正積極推動多邊外交,總體的趨勢是積極的,並且為國際社會貢獻很多。
中國在全球安全議題上也更加積極主動,當一些國家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如2004年的東南亞海嘯以及2005年的巴基斯坦大地震,中國都積極提供物質和資金援助。中國在10多個國家部署有2100人的維和人員,這在安理會五常中居首。實際上,中國是主要大國中最維護聯合國權威的國家。
軍控領域,中國也取得了很多進步並且越來越負責。中國已經簽署核不擴散條約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中國已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並且基本上遵守導彈技術控制規則,儘管還沒有加入這一組織。這不是西方國家過去所知道的中國,以前他們將中國看成是世界的不穩定力量,認為中國要推翻現行國際秩序。如今中國已深入參加全球活動,並且成為現行國際秩序的支持者和貢獻者。中國也從現行國際秩序中獲益不少。
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已經取得巨大成績,2009年10月1日的國慶閱兵中將會展示這一點。從很多方面上講,中國的軍事力量是亞洲最好的,在一些領域甚至達到北約的標準。
仍然有很多國家擔心中國的崛起,儘管到中國的發展還是和平的。在歐洲以及美國,通常媒體會報道中國的負面形象,歐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也擔心中國的經濟競爭導致失業增加,中國與其最重要的三個鄰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的關係也面臨著非常實質的問題,甚至和俄羅斯的關係也有障礙。這並不奇怪,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影響力的擴大,與別國產生摩擦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