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
7年任期內,他浚焦岡湖(漢芍陂故址),增堤防,設溝閘,興辦水利,百姓屢獲豐年。於僻遠地區設立義學,招聘良師,推廣教化。又發動百姓捕捉盜魁,察辨好壞而撫用之,“為人所喜稱”③。后因父憂離去,不再作官,主講江陰書院二十年之久。他通曉經學、音韻、訓詁、歷算、地理,以“實學”為教授內容,培養出不少人材,江陰承培元、宋景昌、繆尚誥、六承如等皆其門生。生平著有《養一齋集》、《歷代地理沿革圖》、《皇朝輿地韻編》、《皇朝一統輿圖》,纂有《皇朝文典》、《鳳台縣誌》、《駢體文鈔》等。
李氏嗜好輿地之學,他感到:“歷代地理建置沿革變化紛總,名實訛淆,或同地而異名,或同名而異地,南北相乖,東西易向,試圖史書,方隅莫辨”④。於是率同諸門人彙集歷代郡縣地名,“以韻編之,分別時代,條其異同,鉤稽今代所在之處”⑤,纂成《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一書。最初的編寫者,有徐紹堂、王渭行、夏時、陸楨、張志純、吳廷燦、曹秉純、劉純祚。參與定稿繕錄的有宋景昌、六承如、周賡良、鄭經、徐思鍇、黃志述等。李氏以六嚴為主要助手,得其力十之七八焉。⑥
按照字音編排的字典,早在魏晉時期已經出現。這類字典,首推韻書。它們大都先分四聲,次分韻部,再分韻目,用反切注音。所謂四聲,即“平、上、去、入”四聲(后因“平”聲字多,又分為上下兩部,有“上平”“下平”的分別)。所謂韻部,就是把同韻的字歸為一部,如《廣韻》分為206部、《平水韻》分為106部、《中原音韻》分為19部等等。所謂韻目,是指韻部的標目及次序,如上平聲的一東、二冬、三江、四支;去聲的一送、二宋、三絳……等。所謂反切注音,就是用上下兩字切成一個音節,取上字的聲和下字的韻,來拼合成所切字的音節。例如“中”字是“陟弓切”,取“陟(zhì)字的聲母(zh—)和“弓”(gong)字的韻母(—ong)來拼合成“中”(zhong)字的音節。“國”字是“古或切”,取“古”(gǔ)字的聲母(g—)和“或”(huò)字的韻母(—uo)來拼合成“國”(guo)字的音節。韻書便於一般人寫作詩文和應付科舉考試,所以魏晉唐宋以來特別流行。音韻處於發展變化之中,至金、元時期,韻母已逐漸簡化,形成了並韻的風氣,又因為韻書有應試作文之用,便產生了106個韻目組成的《平水韻》。這106韻,元明清時被定為政府功令,不特為製作近體詩賦時的依據,並且作為一些工具書排檢字詞的編目。李氏使用這種編目方法編排歷代地名,無疑是一種可貴的嘗試。
以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5部為綱,以《平水韻》106韻為目,全書卷次內容如下:
卷一~五:上平之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卷六~一一:下平之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卷一二~一四:上聲之一董、二腫、三講、四紙、(五尾缺)、六語、七麌、八薺、九蟹、十賄、十一軫、(十二吻缺)、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銑、十七筱、(十八巧缺)、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馬、二十二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寢、二十七感、二十八儉、二十九豏。
卷一五~一八:去聲之一送、二宋、三絳、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霽、九泰、十卦、十一隊、十二震、十三向、十四願、十五翰、十六諫、十七霰、十八嘯、十九效、(二十號無)、二十一個、二十二宥、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徑、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艷、(三十陷無)。
卷一九~二○:入聲之一屋、二沃、三覺、四質、五物、六月、七局、八黠、九屑、十葯、十一陌、十二錫、十三職、十四緝、十五合、十六葉、十七洽。
每一韻目下,同聲同韻的歷代地名彙編在一起,分別予以詮釋。其地名下小注,“以時代先後為次,郡詳其所屬州部,縣詳其所屬州郡。同地同名等以代,中隔以空圈。地異而同名者次之,隔以黑子”①。例如卷七韻目六麻下,同韻字十八,計有麻、花、霞、家、華、沙、瓜、邪、嘉、瑕、衙、巴、葭、撾、靡、吾、杷、查。其“瓜”字條地名及釋文如下:
黃瓜(北魏)縣。秦州漢陽郡。○今甘肅秦州西南。
瓜(唐)州。隴右道。○今甘肅安西州東。●(元)州。甘肅沙州路。○今甘肅安西州治。
木瓜(宋)堡。陝西永興軍路環州。○(金)鎮慶原路環州。○甘肅慶陽府環縣東北一百四十。●(明)司。貴州省貴陽府。○今闕。按當在貴州貴陽府境。
清代地名聲讀,多沿用方言土音,與通行聲讀不同。李氏編書時,凡“《漢書》有注說可據,則依注分韻。晉、宋以下,別無注證,則以通行聲讀編之字之。”②“古今異體者,悉依各史原文編入,仍歸一韻”③,如黝、黟;孤、觚、溪皆是。“若一字異音,則兩韻分收”④,如“虹”分東、送;“共”分冬、送;“與”分語、御皆是。又“字有今韻所無者,各依編旁音紐附入”①,如羨入支,■入尤,邔入紙等。
編入《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的地名,采自《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新五代史·職方考》以及宋、遼、金、元、明五史《地理志》。除州郡、府、縣外,唐、宋、金、元、明《地理志》每詳鎮、堡、羈縻州郡、長官司類,有“實地可據”者,皆“並列之”②。南北朝僑置州郡雖無實地,但“僑置之處多有可考,故即其附註在所,約略註釋”③。
本書是假眾人之手,斷斷續續編纂而成的。自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以上古《禹貢》三代、春秋、戰國為經始,年余乃成。繼檢各史地誌,別為錄副而編以歸韻,編寫凡三四年乃既。繼檢《皇輿表》及《一統志表》,詳其沿革,著之於圖,皆得其實地,則又七八年。繼會前代郡縣注之每韻下,又三四年而後成”④。先後達16年之久⑤。14部《地理志》地名繁浩,編排時又無前例可供借鑒,工作難度很大,李氏頗有“成之甚難,散失甚易”,“寫之頗難,校之尤難”⑥的感嘆。此書編成后,李氏曾打算將正史地名,“見於因事而非郡縣者,悉編出之,亦以韻類之,籍可併入上古《禹貢》三代、春秋、戰國諸地名”⑦。使諸史地名皆有歸宿。因困難甚多,後來僅徐思鍇成《晉書》一種,余皆未竟。
《史記》八書無地輿,故所載古國邑、秦郡縣皆不錄,而斷自漢始。三國及梁、陳、北齊、周諸史無志,故梓橦、朱提置於蜀,武昌、建業創於吳,而統稱晉郡。江陰、崑山,梁縣也;成安、固始,北齊縣;熊耳、靈泉,周縣也,而統稱隋縣。數代之規,二志為總匯,而《晉志》特為疏略,如南廣為蜀郡,沿於宋,《齊志》獨無之;雍州之始平,廣平之臨水,皆不言魏立;其三國增置,晉革其名,如雲陽、瑩陽、吳昌、廣魏之屬,益無所征也。又其甚者,晉代之制,如齊國有般陽,汶山之典樂本名白馬,見《太康三年地記》;晉熙之懷寧、新治,豫章之豫寧,見沈約《宋志》;隴西之蘭池,見王隱《晉書·地道記》,而志皆無征。且一書之中,傳及,地誌乃佚其名,如《陶侃傳》為樅陽令,志無樅陽縣;侃為荊州,領西陽等郡,陳頵、庾亮翼諸《傳》皆雲西陽太守,而志無有。
又況散見於他書,為《晉志》無考,如漢沙羨(音怡)縣地,晉置沌陽縣、渫陽縣,晉太康中置;越嶲、靈關、道縣,晉改護龍,見《水經注》;陰平有平武、梓橦之涪城,僑置,西充國益昌二縣,見《元和郡縣誌》,不勝屈指,頗有出於畢秋帆《尚書新補正》之外者。
其在他史,遺佚亦往往而有,如《漢志》廬江郡自注金蘭西北有東陵,《水經》、《禹貢山水釋地》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水經·沔水篇》又東過牛渚縣南,注牛渚在姑孰、烏江兩縣界中,而漢、晉、宋、齊諸《志》無金蘭及牛渚、姑孰縣名;又金女、大文、桃班、陽口、歷口之類,皆不見於諸《志》;元巴延潛兵入漢。屠沙洋,陷新郢,《宋志》乃無沙洋、新郢也。抑是篇所謂“皆得其實地者”,亦不能無憾焉。
《水經注》漢西陵在黃石磯,今黃州府東南百里也,今釋雲在黃州西北。漢南安當即今四川樂山縣治,今釋雲在夾江縣西北二十。安樂水源北經安樂縣界,又經符縣下,北入江,今釋符及安樂俱雲在瀘州合江縣西。又《舊唐書》石首舊治在石首山下,顯慶初移至陽岐山下,按酈氏石首山乃調弦口東南之東山,邑志雲縣舊址在調弦口,往東山路是也。今自晉及明,統釋雲今石首縣治①。
清代雖盛行《平水韻》,但實際讀音多以北方官話音作標準,而地名聲讀又多沿用方言土音,因此本書在編排、檢索、使用時,與實際讀音和流行讀音違礙之處不少。民國以後,廢除科舉,新文化運動肇始,新詩流傳,一般說話唱戲也多採用“普通話”讀音,聲、韻、調系統日趨簡化;加上檢索方便的各類地名工具書不斷湧現,《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遂被其它地理辭書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