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是由武漢大學一批對國學感興趣的同學於07年3月成立的全校性的學術性學生社團,以研究國學,弘揚國學,傳播國學,復興國學為己任。

概況


由武漢大學一批對國學感興趣的同學於07年3月成立的全校性的學術性學生社團。她在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何德章教授、丁四新教授等的指導下,以研究國學,弘揚國學,傳播國學,復興國學為己任。
力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亦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以光大國學為己任;自強弘毅求是拓新,以有為將來而後圖。”珞源國學社以光大國學為己任,以構建國學的交流平台為中心。

社團社長


第一任社長:吳瓊
第二任社長:張鈺
第三任社長:姚慶濤
第四任社長:隋植球
第五任社長:馮曉夢

社名由來


珞源國學社於07年3月17日正式成立。珞源國學社之珞,取自珞珈山,指代武大;源,源頭、活力、發展之意。總意解為:珞珈山下的武大學子,將環聚國學社,汲取國學之源頭活水,求得國學之細水長流。所有加入國學社之成員,將聚集在珞珈山環抱之幽園,學文以會友,作文以成仁,保留國民之源頭,保持國學之活力,促進國學之發展。國學乃中國國民之根本、中國文化之源泉、華夏民族之靈魂。沒有源頭,將沒有華夏之一族,傲立於世界東方;沒有活力,將沒有中華之發展;沒有發展,將沒有國學之明天。國學,不僅是一種已經存在僅僅需要我們去繼承的國之精髓,而且是一種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之中不斷循著古人的足跡發展升華的國之學術。國學,作為國民最內在的身份證,由她為源起,生國民之精神,生國民之素質,生國民之內涵,生華夏之萬物,一切皆以國學為之根本。國學社之人,始終對傳統文化、對國學抱有虔誠之心。力爭把愛好變成一種信仰,讓追求成為理想。堅持國學社的學術性,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做事第一,靜默為先。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裡,通過講座、沙龍、晨讀、傳統節日聚會等各種方式身體力行的普及傳統文化。自07年10月起,珞源國學社的會員便率先在學校開展了以“誦讀傳統經典,重振民族之魂,弘揚華夏文化,復新國學之光”為目標的國學經典晨讀活動。只要天氣狀況良好,每周一三五早晨,總能在奧場主席台上看到少則三五成群、多則數十有餘的人,手捧經典,朗朗書聲伴著珞珈山巔的太陽一起呈現出青年人的朝氣和魅力。以求養身、養心、養性。珞源國學講壇自國學社成立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59場,雖很少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但是它已經成為了我國學社會員及全校師生共享傳統文化的平台。郭齊勇、徐少華、陳偉、何德章、駱瑞鶴、張健柏等多位名師登台開講,為武大學子奉獻了一場又一場的文化與思想的盛宴。珞源國學講壇,堅持學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讓武大的名師走近學生,讓校外的學者走進武大,給每一個有思想的師生一個與他人交流的機會。讓文化歷久彌新,使國學流傳千古。除了上述活動,珞源國學社還曾多次舉辦傳統節日聚會、舉辦學術沙龍。我們儘可能地用多樣的方式,給大家展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源遠流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武大學子,肩負創新猷之重任,開未來之職責。惟有繼往聖之絕學,才能開一代之太平。珞源國學社兼承傳播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精華之宗旨。山高水長,讓我們攜手同行。國學興亡,我輩擔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等攜手上下而求索……

社團活動


1、義教
義教活動最初由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時任院長郭齊勇教授發起,並帶領其研究生親自前往武漢大學第二附屬小學講授《論語》。2007年02月27日起,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開始組織社員去武漢大學第二附屬小學講授《論語》,每周三、周五各一節課。通過義務講授的方式傳播了儒學知識,為國學的傳承與發展播撒下了希望之種。同時,我社成員也通過這種方式加深了對儒家思想的了解,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2、晨讀
武漢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學院的指導和九位知名教授凍國棟、郭齊勇、李建中覃啟勛吳根友、徐少華、謝貴安楊果楊華先生的聯合署名倡議下,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主辦的晨讀活動於2007年10月19日早晨6:50在武漢大學九一二操場主席台上正式啟動,特別邀請了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國學教研室主任覃啟勛教授致辭,並帶領大家誦讀了《大學》的前三章。
3、珞源國學講壇
講座是珞源國學社的重點項目,並為此打造出了我們珞源國學社的品牌項目——“珞源國學講壇”。“珞源國學講壇”始終堅持學術性、思想性宗旨,立足武大校內,展示名師數十年來學術思想的結晶,啟迪珞珈學子熱愛國學關注國學,傳承民族文化,吸收傳統精粹。每次活動舉辦之前,國學社成員都熱情宣傳;講座結束之後,大家認真總結。“珞源國學講壇”的舉辦提高了國學社的知名度,傳播了名師的學術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們奉獻給了全校同學五十九場高水平的講座,受到了武大和其他武漢高校學子的熱烈歡迎和支持。
4、讀書會
從2007年10月11日起,每周六下午三點到五點,我們都會在理學樓開展讀書會。讀書會旨在帶領社員直面經典,回歸元典,同時希望大家可以再交流中共同進步。目前讀書會請過的有:08年以專業課成績第一的成績考進中哲研究生而又家學深厚的楊柳岸(楊樹達楊伯峻兩位先生的後人),07年就為數理金融授課《中國哲學史》的向珂等。讀書會講授過的內容有:《論語》、《顏氏家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後來形式變得多樣,話題變多,如民國學者、漢服、墓葬形式等等。我們的讀書會更像是一個交流會,社員在晨讀和課前都對文本有比較好的把握,在課上主要是相互交流。多則六七十,少則二三十,每周六我們相約理學樓
5、國學知識競賽
國學知識競賽每年舉行一次,是一場面向全校的國學知識盛宴,團委老師給予了我們悉心的指導和幫助。第二屆國學知識競賽聯合華中國學聯盟共同組織。2008年11月8日晚:國學知識競賽初賽在理學樓舉辦,參賽選手為來自全校各院的一百多名國學愛好者,其中有十五名選手晉級複賽。2008年11月15日晚:國學知識競賽複賽在哲學院報告廳舉行,與初賽的筆試形式不同的是,複賽採取現場答題的方式,我們還邀請了國學班的班導秦平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對我們的選手進行現場點評,此外邀請了來自文史哲三院的五位博士生作為評委,賽后也都進行了精彩點評。其中有三名選手晉級決賽。2008年11月23日下午:三位選手代表武大和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進行國學知識競賽決賽,最終武漢大學代表隊取得了總分第二的好成績。2009年11月27日晚,由武漢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主辦、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承辦的武漢大學第三屆國學知識競賽決賽在教五多功能報告廳拉開帷幕。擔任比賽評委的有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文學院教授萬獻初,中國圖書館協會委員、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王三山、武漢大學對外漢語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留學生學院教授張傑。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社員、湖北大學國學社代表以及其它國學愛好者們都來到了比賽現場。最後,王利、孫立、曾也魯三位同學榮獲一等獎,並代表武漢大學參加華中地區的國學知識競賽,獲得最佳風采獎,再次為武漢大學爭得榮譽。2010年11月,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主辦了第四屆華中高校國學知識競賽。
6、社員素質拓展
我們國學社是學術性社團,但是在學習國學中也必須要身體力行地去感知傳統文化的。除了祭孔以外,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我們都會舉行大型的社內聚會,社員在一起把酒論詩、暢談學術、理想。另外,近年來,珞源國學社已多次組織社員前往湖北省京劇院湖北省博物館等地遊覽學習。

社刊


珞源國學社從2010年11月開始籌備社刊,歷經半年時間,珞源國學社創刊號已經完成。

社團榮譽


近年來,珞源國學社舉辦的晨讀、東湖祭祀屈原、漢服成人禮、珞源國學講壇等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活動情況曾被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青年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
2009年12月,珞源國學社被共青團武漢大學委員會授予“2009年度‘最佳人氣社團’”榮譽稱號。2010年4月,珞源國學社被共青團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優秀社團標兵”稱號。在同月舉行的武漢大學第四屆學生社團代表大會上,珞源國學社當選為20個常任代表社團之一。

社團網路信息公布平台


新浪博客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搜狐博客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騰訊微博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新浪微博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
人人網公共主頁 武漢大學珞源國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