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允和
程允和
程允和(1844-1922)字平齋,別號“四列相”,原安徽省阜陽縣人,(今阜陽市潁東區棗莊鎮海子村)。十九歲入軍界,每戰必先。忠勇有嘉。先後奏保千總、都司、參將、副將,均奉旨允准並賞戴花翎,賞給克勇巴圖魯名號,二品封典加總兵銜。后及並賞加提督銜。宣統二年,程文炳去世后,接任長江水師提督。民國三年即1913年莊稼大欠及民國十年1920年各方水災,阜陽境內尤甚。程允和身在北平心繫鄉梓,立即出捐現洋數千元並由銀行籌借兩萬元,遣人回鄉賑濟,地方賴以維持,家鄉災民受益。
《潁東程氏支譜》記載:程允和(1844-1922)字平齋,安徽省阜陽縣人,世居潁東柳溝邨(今棗莊鎮海子村),譜傳載他“幼歧嶷,性誠樸,慷慨好施”。(《潁東程氏支譜 程府君平齋公傳》下同)年十九入軍界,從宋忠勤公慶毅軍效戎,行為百夫長,每戰必先。忠勤公知其勇,有將才,依之如左右手。轉戰豫、直、山、陝、蒙古等省,將才時中原無事,允和駐兵河南,軍紀嚴明,軍民相安,嵩、洛之間,頌聲嘖嘖。迄光緒七年,忠勤公檄調允和移防旅順,令下之日,豫民挽留,攀轅遮道,十里相送,其情其景,令人感佩。后二年,升毅軍後路統領;又數年,轉調朝陽練軍,武衛左軍、武衛新軍各統領總統等職,並賞頭品頂戴,補授松藩鎮總兵。旋以庚子之變,聯軍內逼,兩宮西巡,以護駕有功,授四川提督。越年,調授廣東陸路提督。既抵任,因與粵督意見偶不相合,遂去任,回北洋,復統朝陽練軍。經年,廷命會辦沿江巡防;宣統二年,程文炳去世后,接任長江水師提督。廷命未下,允和以年老告休,未獲旨允。適逢辛亥革命,民軍起義,正擬整兵以固防圍,乃廷諭飛下,飭各將領一律停戰議和。宣統遜位,允和亦解甲歸隱,避居北平,一切悉委詣天意人心之所向背,清末民初,未做保皇派。
程允和雖久歷戎行,位居疆臣,然核其一生,溫恭慈祥、藹然可親;及對於鄉里故舊,更為寬厚;每聞歲飢,輒捐廉賑濟。民國三年(1913),潁州大欠,允和正值家居,出資為辦平糴,倡阜東貧民,均賴以活。民國十年(1920)各方水災,阜境尤甚。允和身在北平,心繫鄉梓,立即出捐現洋數千元,並由銀行籌借兩萬元,遣人齎回賑濟,地方賴以維持,家鄉災民受益。
程允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履歷檔案:程允和,現年五十七歲,系安徽阜陽縣人。由武童同治三年投效毅軍,於河南、直隸、山東、運河、蒙古等處,迭剿捻匪、游匪出力各案,歷經前陝甘總督左宗棠、調任湖廣總督李鴻章、前河南巡撫李鶴年、前綏遠城將軍定安,先後奏保千總、都司、參將、副將,均奉旨允准並賞戴花翎,賞給克勇巴圖魯名號,二品封典加總兵銜。九年,在蒙古等處剿辦回匪案內出力,復經前綏遠城將軍定安等保奏,奉旨以總兵記名簡放,並賞加提督銜。十年,又於蒙古地方暨米脂一帶剿匪,並波羅營迪西剿平馬賊案內,保奏奉旨以提督記名簡放。光緒八年,經四川提督宋慶委統毅后軍。十七年,海軍大閱,奉旨賞加二級。二十年,經直隸總督李鴻章委募和字營駐防旅順,接仗失利,奉旨革職,准其暫留宋慶軍營圖效。二十一年,統領新毅右軍,在大平山、田莊台等處接仗獲勝,經四川提督宋慶保奏,奉旨加一級。二十三年,經前直隸提督聶士成調赴行營,委辦武毅全軍營務處,統古北口提標練軍馬步等營,搜剿昭烏達盟馬賊,駐防朝陽,屢經擊獲匪首朝建平、赤肅清。二十四年,經前熱河都統壽陰保准,送部引見,旋奉諭旨,令裕祿傳知來京,預備召見。十二月仰蒙召見二次,奉旨開復原官,賞還銜翎,交宋慶差遣委用。經宋慶奏派分統毅前軍等營。二十五年,因海防兩次屆滿,在事尤為出力案內,經欽差大臣、節制武衛全軍大學士榮祿等保奏,奉旨:賞給正一品封典。因剿辦錦寶盜匪並拏獲首逆,在事尤為出力,經欽差大臣、節制武衛全軍大學士榮祿保奏,奉旨:賞給頭品頂戴。二十六年,因拳匪事起,六月奉旨令添募四營駐紮通州,旋令再添十營訓練成軍。六月十九日,奉旨:補授四川松潘鎮總兵。旋經欽差、幫辦北洋軍務大臣宋慶照會,遣散十營,餘留四營保護左軍,餉械繞道關外,轉運山西,行抵太原。即將統帶四營並歸左軍,後奏准留營,俟防務事竣,再行詣關,跪聆聖訓。現於本月初二日行抵開封,恭迎聖駕。(《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六冊、原件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日甲午戰爭中
程允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曾入朝作戰,是一位著名抗日將領。1894年3月29日(光緒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朝鮮東學道大舉起義后,清廷應朝鮮政府之請,派軍隊入朝助剿,他奉命隨太原鎮總兵聶士成赴朝鮮牙山。6月12日,委前敵營務處。23日,率天津武備學堂學生於光炘等赴漢城,偵察地形。7月4日,奉聶士成令移駐天安。29日在成歡戰敗后,退往公州。不久回國,募和字步隊4營,分駐旅順陸軍炮台。11月18日,日本第二軍向旅順進犯。與徐邦道等率軍於旅順北土城子阻擊日軍,擊退日軍騎兵隊獲勝。21日7時,日軍分兵3路,以數十門大炮狂轟濫炸旅順北案子山、椅子山一線堡壘,立即指揮所部用各種炮火猛烈還擊,打退日軍正面衝鋒。7時30分,當日軍接近案子山炮台僅100米時,指揮守軍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抵抗,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激戰1個小時左右,由於力量相差懸殊,案子山炮台失守。守軍退到黃金山炮台。日軍攻入旅順市區的當晚,與徐邦道、張光前、薑桂題等率領潰軍走金州到宋慶軍中。后以失守旅順罪被革職留營。旋隨宋慶退守大平山。1895年2月24日,日軍進犯大平山,立即與宋慶、馬玉崑、薑桂題等部迎戰日軍於大平山。因由旅順撤出獲譴革職,深自愧奮,戰鬥中異常出力。故賞還頂翎,仍以提督記名簡放。3月7日和9日,隨宋慶參與營口、田莊台之戰。戰敗后,渡過遼河,退往石山、閭陽驛一線直至議和簽約。
1894年6月
朝鮮東學道起義爆發,朝鮮政府籲請清軍入朝助剿。6月7日,程允和隨太原總兵聶士成以下1500人乘“圖南號”由大沽口出發,赴朝鮮京城漢城以南的牙山。到朝鮮牙山後,他在前敵營務處任職,與天津武備學堂學生於光炘等赴漢城察看地形,描畫圖標。這時,日本軍隊突然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由大量進入朝鮮,6月10日佔領了漢城。
1894年7月25日
日本不宣而戰,首先在牙山口外的豐島海上擊沉、擊傷、俘獲清軍艦船,繼而在牙山附近的成歡驛向清軍進攻。聶士成的部隊與日軍稍一接觸,即狼狽敗退。程允和隨清兵敗退到平壤后,回國募和字新兵4營,駐防旅順。
1894年10月24日
日軍第二軍由庄河花園口登陸,先後攻佔金州、大連灣。
1894年11月18日
日軍向旅順進犯,程允和跟隨徐邦道等人,率領清軍於旅順北土城子一帶阻擊日軍,獲得勝利。
1894年11月21日
日軍分三路直攻旅順口後路各炮台。程允和率步兵防守旅順西北案子山、椅子山堡壘。早晨,日軍開始對案子山堡壘發起進攻。日軍先以數十門山炮、野炮、攻城炮向程軍進行猛烈轟擊,然後步兵、騎兵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案子山堡壘發起衝鋒。當日軍衝到堡壘前300米處時,程允和命令所有炮火猛烈射擊,將日軍衝鋒打退。日軍不甘正面衝鋒失敗,又冒死迂迴到案子山西側猛衝。7時半,日軍接近炮台,程允和指揮守軍冒著彈雨衝出堡壘,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終因敵眾我寡,案子山堡壘被攻破。午後,日軍攻入旅順市區,程允和指揮所部與敵展開巷戰。當晚,程允和、徐邦道和薑桂題率敗兵沿西海岸北撤。
旅順失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