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區

四川省成都市轄區

成華區,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位於成都市城區東北部。因地處古成都縣和華陽縣之域,取兩縣名之首字而命名。東與龍泉驛區交界、南與錦江區毗鄰、西與青羊區相連、北與金牛區、新都區接壤;成華區地處成都平原的東部,區內地勢平坦;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區幅員面積110.6平方千米,轄11個街道,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1381894人。

成華區地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華陽縣,也分屬過成都市金牛區和東城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該時建立的成都市政府,把成都、華陽兩縣的城區部區合併為成都市,成、華兩縣只轄鄉區。1990年10月,析原東城區、金牛區一部分和西城區一小部分,設立成都市成華區。因地處古成都縣和華陽縣之域,取兩縣名之首字而命名。

歷史沿革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華區域最早為古蜀國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置成都縣起,至1990年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其隸屬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動頻繁。
1990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成都市原東城區和金牛區的部分地區調整組建成華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成華區位於川西平原,東與龍泉驛區交界、南與錦江區毗鄰、西與青羊區相連、北與金牛區、新都區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3°53'~104°03'、北緯30°33'~30°44'之間,地處成都市東北部。行政區域面積110.6平方千米,是成都市區面積最大的城區。

地形地貌

成華區地處軸狀凹陷構造盆地——成都平原的東部,區內地勢平坦,地質構造簡單,地貌類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紀沖積平原、丘陵和台地組成,僅東北部偏高,屬淺丘地帶。位於青龍街道石嶺社區的磨盤山海拔594米,屬龍泉山脈延伸地域,是成華區及成都市城區的海拔最高點。成華區城市部分地貌特徵總體屬於平原型,涉農部分位於龍泉山邊緣,地勢以淺丘為主,壩區約佔三分之一。

氣候

成華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常年平均氣溫16.2℃。全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毫米,年內降雨分配不均,呈現春旱少雨,秋天降溫快且多連綿雨,冬季乾旱,溫暖多霧的氣候特徵。日照偏少,年平均日照1228.3小時,太陽輻射量為90.94千卡/平方厘米,屬全國低值區。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既能滿足冬季耐寒作物的熱量要求,又能滿足喜溫作物如水稻、玉米和辣椒、番茄、黃瓜等蔬菜及其他植物對熱量的需求。

水文

成華區水源屬岷江沱江水系,地處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沙河、府河、東風渠縱橫交錯,水量充沛,區域內有眾多溪溝,境內無徑流站,地面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平原區徑流深441毫米,徑流係數0.466,徑流模數44.1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徑流深385毫米,徑流係數0.407,徑流模數38.5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總徑流量4712立方米。降雨時間分配不均,6~9月份徑流量佔全年的77.12%,故年地表水徑流大部分作為河川徑流排走。

土壤

成華區土壤肥沃,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黑色石灰土、黃棕壤、暗棕壤等多種土類,其中第四系黃色沉積物和白堊繫上統沙泥岩風化物等發育形成的姜石黃泥水稻土、姜石黃泥土、紫色土為主要土類。成華區土壤中廣布黏性土層,土層深厚,土壤有機含量佔50%以上,適宜各種作物生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成華區地下水天然存量豐富,年可開採水資源總量為4140萬平方米,其中平原區可開採量為2750萬平方米,台地區為1390萬平方米。部分深度為200~300米的深井水質較好,生化指標均達飲用標準。天然補給總量為7943.8萬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滲入量5395.03萬立方米/年,在淺層地下水天然補給量中佔主導地位,渠系滲入量為1050.28萬立方米/年。

生物資源

成華區生物資源種類多樣,動植物種類近10綱、百餘科,其中魚類有錦鯉、澎澤鯽等70多個品種,另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品種。種植業品種類型豐富,有蔬菜、果樹、花卉等。林業屬典型城市林業,天然植被茂盛,栽培植物上千種,有不少掛牌的古樹名木,如紅豆樹、香樟、銀杏、楠木、青楓柏樹黃桷樹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成華區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47.2萬,轄9街道4鄉。區政府駐一環路東三段。
2000年,成華區轄12個街道(望平、猛追灣、新鴻路、雙林路、雙橋子、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跳蹬河、萬年場、桃蹊路、站北路)、4個鄉(保和、青龍、聖燈、龍潭)。
2004年5月27日,撤銷聖燈鄉、保和鄉、青龍鄉、龍潭鄉建制,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
2004年,成華區轄14個街道(雙橋子、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保和、龍潭、青龍、新鴻路、聖燈、萬年場、桃蹊路、雙水碾),83個社區委員會、19個村委會。
2014年12月3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複成華區設立白蓮池街道;調整青龍街道管理範圍;撤銷新鴻路街道,併入雙橋子街道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華區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成府函〔2019〕122號):1、撤銷聖燈街道,劃歸二仙橋街道管轄;2、撤銷桃蹊路街道和建設路街道,將原桃蹊路街道桃源社區、桃蹊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府青路街道管轄;將原桃蹊路街道踏水社區和原建設路街道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電子科大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猛追灣街道管轄;將原建設路街道建興路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跳蹬河街道管轄。

區劃現狀

成華區轄11個街道,成華區人民政府駐地猛追灣街道一環路東三段148號。
成華區行政區劃
地名區劃代碼居(村)民委員會政府駐地
猛追灣街道510108002·建華社區·石油社區·望平社區·祥和里社區·踏水社區·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猛追灣街1號
雙橋子街道510108004·雙林社區·雙橋路北社區·水碾河路北社區·新鴻社區·新華社區·菽香里社區·萬晟社區·三街坊社區雙林中橫路12號
府青路街道510108006·李家沱社區·八里庄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桃源社區·桃蹊社區雙建路70號
二仙橋街道510108007·仙韻社區·東路社區·下澗槽社區·東華社區·長林盤社區·人民塘社區·聖燈社區·華林社區·楓景社區二仙橋北路16號
跳蹬河街道510108008·跳蹬河社區·杉板橋社區·錦繡社區·建興路社區·跳蹬村東籬路29號
雙水碾街道510108010·站北路社區·花徑路社區·荊竹社區·橫橋社區·升仙湖社區·雙水碾村站北北街1號附1號
萬年場街道510108011·槐樹店社區·聯合社區·長天路社區·紅橋社區·雙福路社區槐樹店一路333號
保和街道510108014·斑竹社區·天鵝社區·和順社區·楊柳社區·迎暉社區·勝利社區·和美社區·和欣社區長融東三路98號
青龍街道510108015·西林社區·東林社區·海濱灣社區·新山社區·昭青路社區·仁義路社區·昭覺社區·致強社區致強路266號
龍潭街道510108016·正街社區·隆興路社區·向龍社區·叢樹社區·威靈社區·同仁社區·桂林社區·同樂社區·和成社區·院山社區·高洪社區·華泰社區·華冠社區·龍瑞社區·龍馳社區·龍祥社區龍井路6號
白蓮池街道510108017·白蓮池社區·一里塘社區·獅子社區·石嶺社區·將軍碑社區熊貓大道1248號

人口民族


四川電視塔
四川電視塔
截至2017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94.65萬人。戶籍家庭總戶數306862戶,戶籍總人口76.05萬人,比上年增加2.23萬人,戶均人口為2.48人。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76.05萬人,無農業人口;男性人口為37.96萬人,女性人口為38.09萬人,性別比為99.64:100。0-17歲、18-34歲、3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分別佔總人口的16.06%、21.38%、40.20%、22.36%。全年出生人口1.01萬人,人口出生率13.48‰,比上年增加0.43個千分點;死亡人口9101人,人口死亡率12.15‰,比上年增加4.8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3‰。全區計劃生育率達99.49%。
截至2019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96.02萬人,戶籍家庭總戶數327535戶,戶籍總人口790238人,比上年增加14124人,戶均人口為2.41人。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790238人,無農業人口;男性人口為392444人,女性人口為397794人,性別比為98.66:100。0-17歲、18-34歲、3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分別佔總人口的16.89%、21.07%、39.52%、22.52%。全年出生人口12377人,人口出生率15.80‰,比上年增加3.06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2348人,人口死亡率15.77‰,比上年下降3.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3‰。全區計劃生育率達99.91%。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成華區常住人口1381894人。
成華區民族以漢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5%以上,其他民族按數量依次為蒙古族、回族、藏族、彝族、滿族、土家族羌族等。

政治


中國共產黨成華區委員會書記趙春淦
副書記蒲發友、劉蓉、袁順明
區委常委譙文成、曹曉瓊、鄭天南、劉毅、蔡達林、雷鳴、楊世映、黃慶華、袁順明
委員袁順明
成華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劉鴻
副主任劉莉、付超、蔣飈、劉方友、伍凌雲
成華區人民政府區長蒲發友
副區長劉毅、趙凱雄、周海燕、余勝、鄧旭、韓際舒、盧珺香(掛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華區委員會主席李榕
副主席趙炳榮、徐宏、張興棟、商虎軍、文兵
秘書長於偉鵬

經濟


綜述

成華區
成華區
2017年,成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4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1億元,下降9.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4.1億元,增長3.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94.2億元,增長9.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9667元,增長7.9%。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01:18.16:81.83。
2017年,成華區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7.6億元,同口徑增長8.2%;其中:稅收收入30.5億元,同口徑增長11.7%。全年地方公共財政支出75.9億元,同口徑增長23.3%。
2017年,成華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0.1億元,比上年增長23.6%。民間投資完成218.2億元,下降8.9%。全年新增固定資產135.8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0070萬元;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3.1億元,下降14.6%,其中:工業投資32.5億元,下降15.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66億元,增長27.7%。
2017年,成華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31元,同比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3659元,同比增長9.1%,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為57.4%;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3782元,同比增長5.6%;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3777元,同比增長6.5%;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為10012元,同比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841元,同比增長8.0%。
2019年,成華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6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4億元,同比下降37.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06.0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53.9億元同比增長8.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10778元,增長7.1%。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00:28.87:71.13。
財政收支運行良好。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1億元,同口徑增長2.1%。其中:稅收收入52.8億元,同口徑下降8.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6.5億元,同口徑下降3.6%。
社會就業形勢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968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24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0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20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
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5億元,同比增長2.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5.2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88.04億元,同比增長2.0%。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00:28.57:71.43。全區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 473.86億元,同比增長2.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2.9%。

第一產業

2017年,成華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484萬元(現價),比上年下降8.7%。其中種植業1484萬元,下降8.7%。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228畝,比上年減少1997畝,其中:蔬菜面積2228畝,減少1997畝。全區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中:蔬菜4067噸,同比減少38.9%;糧食166噸,同比減少45.9%;水果139噸,同比增加57.9%。
2019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94萬元(現價),比上年下降33.4%。其中:種植業794萬元,下降33.4%。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畝數92畝,畝數上年減少247蔬菜種植面積蔬菜菜種植面積692畝,減少247畝。全區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中:蔬菜1059噸,同比減少29.7%;化肥施用量17噸,同比下降65.3%。全年農村用電量2249萬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4.6%。

第二產業

2017年,成華區全年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完成131.3億元,比上年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4.8%,重工業增加值下降62.3%。規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9.5%。
2017年,成華區全年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機械產業、食品製造業、冶金建材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1%。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1733.2%,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3.7%;食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2.3%。
2017年,成華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77.3%,總資產貢獻率6.0%。實現利潤6.2億元,增長117.9%;實現利稅8.5億元,增長57.1%;企業虧損面18.5%。
2017年,成華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5.1億元,比上年下降2.8%。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193.3億元,竣工產值170.6億元,施工面積2363.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78.6萬平方米。
2019年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完成298億元,比上年增長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8.7%。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食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等三大主導行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5.75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3.8%,同比增長23.4%,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5.2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76.8%;主營業務收入100.4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利潤總額0.5億元,同比減少6.2億元,企業虧損面4行業.7%。建行穩定發展。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2.3億元,比上年增長6.4%。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273.4億元,竣工產值150.5億元,施工面積2004.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16.4萬平方米。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以有效投資優質項目為中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0.5%,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1%。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3.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60.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9%。

第三產業

2017年,成華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從行業看,商品零售額424.2億元,增長11.2%;餐費收入49.4億元,增長10.5%。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3.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9.4%,石油及製品類下降8.8%,化妝品類增長22.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0.9%,通訊器材類增長39.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9.7%,汽車類增長8.3%。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個。
2017年,成華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1692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6.5%。其中:出口總額97749萬美元,增長89.0%;進口總額19174萬美元,下降43.5%。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7014萬美元。
2017年,成華區旅遊人數共169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23%;海外遊客人數(含一日游遊客)21.1萬人,比上年下降8.83%;其中:外國人19.2萬人,比上年下降8.37%;旅遊收入總額達1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其中:國內旅遊收入總額達13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1%;星級飯店共6個,客房總數852間;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區共6個。
2017年,成華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51.3億元,比上年下降8.3%。含預售在內的商品房銷售面積267.6萬平方米,增長3.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71.9萬平方米,下降20%。實現商品房銷售額288.2億元,增長16.8%,其中:住宅銷售額187.8億元,下降12.8%。
2019年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0億元,比上年增長9.8%。從行業看,商品零售額496.5億元,增長6.9%;餐費收入74.5億元,增長33.6%。
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2.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1.5%,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5.6%,化妝品類增長219.8%,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7.2%。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個。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2785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出口總額94871萬美元,下降7.4%;進口總額32988萬美元,增長69.0%。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1898萬美元。
全域旅遊發展共計。全年旅遊人數共計計共1965.3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8%。其中:海外遊客人數(含一日游遊客)31增長了一倍萬人比之增長了一倍增長2達到.7達到旅行收入總額達315.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38%。星級飯店共6個,客房總數852間;旅遊景區共8個。

文化


移民文化

秦滅巴蜀后,秦國、楚國、魏國移民遷徙入蜀,羊子山第172號墓,留下了楚國貴族的身影;“湖廣填四川”中,閩粵一帶的客家人遷徙到東山,帶來新的物種、食物。新中國成立后,160多家工廠落戶東郊,伴隨工廠遷徙的,是十餘萬工業移民。成都是座移民城市,成華區更是移民的樂土,他們的年華紮根在這片土地上,把自己變成了成都人、成華人,天府文化也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再生與涅盤。

交通


鐵路

截至2017年,成華區擁有3個客貨集散樞紐,即成都北站(緊鄰成華區)、成都東站、成都新客站;4條高速路起點,即成綿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都第二雙流機場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4條客貨鐵路,即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成昆鐵路。

公路

成華區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為支撐,次幹道、新社區道路為補充的路網布局。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快速路、主幹道與中心城及周邊其他區縣進行快速聯接,對內主要通過服務性主幹道、次幹道以及支路實現縣與鎮、鎮與鎮、鎮與村、村與村的交通聯繫。
2017年末,全區全年境內公路總里程68.8千米,其中:等級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級公路)60.9千米,高速公路7.9千米,公路客運量1203萬人,公路貨運量380.5萬噸。公路客運周轉量140.2萬人千米,公路貨運周轉量84333萬噸。
2019年全年境內公路總里程54公里,其中:等級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級公路)54公里,高速公路7.9公里,公路客運量955.8萬人,公路貨運量380.1萬噸。公路貨運周轉量84331萬噸。

社會


科技事業

截至2017年,成華區高技術產業企業85個,總產值(當年價格)5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3%;全年專利申請數419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187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41件。
2019年全區高技術產業企業138個,總產值(當年價格)5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全年專利申請數436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291項,發明專利授權量319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成華區小學26所,在校學生總數52868人,專任教師2759人;普通中學20所,在校學生總數24453人,專任教師1976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在校學生總數6313人,專任教師30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其中:女童入學率達100%。
2019年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區小學28所,在校學生總數58935人,專任教師3146人;普通中學20所,在校學生總數25321人,專任教師1990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在校學生總數5521人,專任教師29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城市建設

2019年末轄區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09.3平方公里,建成區土地面積85.52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78.6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面積7.75平方公里。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成華區擁有劇場、影劇院12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78千冊,博物館、展覽館2個,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100%。
2019年末擁有劇場、影劇院33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471千冊,博物館、展覽館4個,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100%。

醫療事業

截至2017年,成華區有衛生機構543個,其中醫院4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793張。醫院技術人員5570人,其中:職業(助理)醫師2013人,衛生疾控人員66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96‰,新生兒死亡率2.44‰,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9.67%。
2019年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年末有衛生機構663個,其中:醫院4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6824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3910人,其中:職業(助理)醫師4165人,衛生疾控人員76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18‰,新生兒死亡率1.24‰,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9.72%。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成華區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在職213001人,退休48143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79936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6707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8632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1469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5622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57329人。
2019年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在職292979人,退休57627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83669人,比2018年同期增長13.3%;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17110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人數243020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2142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2325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21818人。

環境保護

2017年,成華區全年優良空氣天數232天。城市區域雜訊54.6分貝,受理環境投訴案件數763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數55起,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率63.6%。
2019年全年優良空氣天數278天。城市區域雜訊晝間54.8分貝,受理環境投訴案件數519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數41起,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率76.2%。

旅遊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基地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千米,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
北湖公園
北湖公園,在成都市北郊約7千米磨盤山麓。是五代十國后蜀主孟知樣(874~934)陵墓。1971年發掘。墓型特殊,分墓道及寶城兩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墓道長12.5米,由青磚砌作步梯。
龍潭水鄉
龍潭水鄉風景區位於成都市成華區龍潭總部經濟城核心區域,佔地面積220畝,總投資約20億元,於2013年4月26日正式開街運營(無需門票)。
東郊記憶
東郊記憶,原名“成都東區音樂公園”。2013年7月28日,成都東郊記憶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東郊記憶位於成都市二環路東二段外側,屬於原東郊老工業區的一部分,其前身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也稱773廠,106信箱)。
昭覺寺
昭覺寺在成都市北郊5千米。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名建元寺,宣宗時賜名“昭覺”。宋崇寧年間(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禪師)說法於寺,複名昭覺。南宋紹興初年,敕改昭覺為禪林。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蔥蘢,為成都著名古剎之一。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位於成都市建設南路,佔地74畝,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是西南首座集工業文明歷史展示和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利用舊廠房改造的主題公園式新型博物館。
建設路
工業文明和現代時尚完美結合。建設路商業大街一環路入口處橫跨著一個巨型工業廠房行車架,鑲嵌著“建設路——1958”的字樣。人行道以黑、灰色花崗岩為主材,並布置彩色玻璃加發光裝置,增加水景雕塑、沙河休閑小廣場。
玉雙路
玉雙路美食區是成都較早形成的美食區之一,也是成都城東地區餐飲酒樓最集中的美食街。玉雙路上聚集了眾多酒樓、火鍋店以及酒吧。
成都市動物園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與川西名寺昭覺寺隔牆相望,是經成都市編委批准的差額預算事業單位。30餘組各種造型新穎別緻的動物館舍散落於17.342公頃的綠樹、翠竹、花叢之中,共展出動物300餘種3000多隻。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物園、全國十佳動物園之一。

獲得榮譽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2020年6月9日,成華區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2020年2月,獲“2020中國食品安全百佳縣市”榮譽稱號。
2020年6月,成華區入選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名單。
2020年7月,成華區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閑百佳縣市名單。
2020年6月9日,成華區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2020年6月29日,入選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閑百佳縣市;入選2020年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
2020年9月10日,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中名列第92位。
2020年11月17日,榮獲2020中國樓宇經濟領軍發展城區獎。
2020年12月,入選“2020中國城市創新百佳示範縣市”第50名。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3月,入選“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
2021年3月18日,入選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
2021年8月17日,位列2021年賽迪百強區榜單第9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