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攝血

氣不攝血

氣不攝血是對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而見各種出血的病機的描述,臨床可見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等症,治宜益氣攝血,方可用歸脾湯等加減。

解讀


氣不攝血為氣與血關係的失調的一種,氣和血之間具有相互資生、相互依存和相互為用的關係。氣對於血,具有推動、溫煦化生統攝的作用;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等作用。
氣不攝血,是指由於氣虛不足,統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血不循經,逸出脈外,而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中醫應用


1、氣不攝血的病因
由於脾主統血,所以氣不攝血的病變,主要表現為中氣不足,氣不攝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時兼見面色不華、疲乏倦怠、脈虛無力、舌淡等氣虛的表現。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主升,所以脾不統血的病機,易見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證。
氣攝血的功能,雖以脾之統血功能為主,但亦與其他臟腑之氣的盛衰有關。比如肺氣肝氣腎氣以及胃氣虧虛,也可減弱氣之統攝功能而發生出血。
氣不攝血證,是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而見失血的證候。多由久病氣虛,或慢性失血,氣隨血耗,轉而氣虛不能攝血所致。
臨床表現: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氣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無華,舌淡,脈細弱等。
證候分析:氣不攝血證,以出血和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血液能循行脈內而不溢於脈外,全賴氣的統攝作用,如氣虛統攝無權,血即離經而外溢,溢於胃腸,便為吐血、便血;溢於肌膚,則見皮下瘀斑;脾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漸成月經過多或崩漏;氣虛則氣短,倦怠乏力,血虛則面白無華;舌淡,脈細弱,皆為氣血不足之徵。
治療原則:補氣攝血。
方葯:歸脾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