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

《下途歸石門舊居》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詩分三段:第一段回憶了他和友人在越中和長安的生活與友誼,第二段寫重遊舊地及重逢老友的親切感受,第三段寫詩人認識到求仙學道和追求榮華富貴的虛幻。全詩寫得清新脫俗,富於浪漫主義特色。郭沫若對此詩評價極高,視之為李白的覺醒之作和一生的總結。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別情之詩,全詩可分為三段。
前十九句為第一段,詩人回憶了和友人在越中和長安的生活與友誼。詩的開頭五句,是寫李白與元丹丘茅山告別的情形。“吳山高,越水清。”這是點出告別的地理環境,在吳山越水之際。此五句說,在吳山越水之間的茅山,李白緊緊握著老友元丹丘的手,在默默無言地告別,馬上就要乘船離去了,但是他的心還縈繞在老友的身邊不忍離去,河岸邊但見煙繞郊樹,情景凄迷,一派黯然傷別的氣氛。“此心郁悵”以下十句是李白和元丹丘在長安交遊的回憶。元丹丘入長安為西京大昭成觀威儀,他曾通過玉真公主將李白推薦給唐玄宗。李白對元丹丘這一推薦之恩,終生都沒有忘記,在這首詩中,首先就提到這件事。當時二人同在長安。春天,他們一同在長安酒市中飲酒;年節時,他們又一同到王公顯貴家裡去赴宴。接著又回憶他們一同求仙學道的事。“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這段文字是李白當時熱衷道教神仙的忠實寫照。“壺中”句是引用了一則道教神仙故事。有一個叫施存的人學道,邂見一個叫張申的老人。此老人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能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可宿壺內。此人自號為“壺天”,別人稱他為“壺公”。這裡“壺中”指的是不同於人世間的神仙世界,所以說是“別有日月天”。他在政治上遭到慘重的失敗才不得不遁入道流;另一方面是道教的神仙世界,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對於在現實中遭受挫折,受到壓抑的人們,道教的神仙世界無疑是他們展現精神自由的理想天國。從“俯仰人間”以下四句,寫的是李白與元丹丘從嵩山分別以來到今日茅山相逢的經歷。“易凋朽”句,是感嘆人生時光易失,二人相別之久;“鍾峰五雲”句是即目抒情,同時以青山的不朽感慨人生的易朽。
從“隱居寺”至“遙相待”十一句,是此詩的第二段,描寫回憶詩人與老朋友重逢、重遊舊地的情景和感慨。“隱居寺,隱居山。陶公煉液棲其間。”隱居寺和隱居山都在茅山。此句中的陶公,當也有暗喻元丹丘的意思,說他在茅山修道煉丹。“靈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此二句是說李白年輕時曾攀登過茅山,那時是步履輕健,如走平地,覺得非常輕鬆。言外之意是說自己的腰腳如今已大不如昔了。“數人不知幾甲子,昨來猶帶冰霜顏。”此二句是指此次重見面的茅山幾個老朋友,他們如今也都是滿頭霜雪,鬢髮皆白了。說不知道他們有“幾甲子”,是故意神而奇之。猶如說他們是“老神仙”,不知道他們有多大歲數。“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瞭然識所在。”此二句說離開這裡的年歲已久,雖然時過景遷,許多地方和景物都改變了模樣,但是,對以前的舊遊處,還是能清楚地辨認出來。“別君莫遭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意即這次重遊雖然時間倉促,旋即告別,請友人不要因沒有盡歡而感到歉意,自己對他的好客之情是早就預料到的。
從“石門流水”以下的十三句,是此詩的第三段,寫李白辭別元丹丘將要回到石門舊居的情況和感想,詩人認識到求仙學道和追求榮華富貴的虛幻。這一段緊扣此詩題目。詩中寫道:“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詩中的石門,顯然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的翻版。李白所說的“秦人家”當是指桃花源一類的避世之所。所以詩中說;“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就是說他要逃遁世事,遠離人間,乘鸞駕鶴,遠遠地飛向神仙世界。詩中的“石門”,應是桃源仙境、神仙洞天的永嘉石門。這樣,詩題中的“下途”二字也好解釋了,就是離開茅山李白所要去的下一站,就是永嘉“石門舊居”,因李白多次在浙東漫遊,永嘉石門也有他的舊居,是極可能的。“何必”二句,顯示李白藐視權貴、輕視富貴的思想,表現了李白受道家影響所形成的曠達超脫、不受外物所役的自由人格。“揖君去,長相思。雲遊雨散從此辭。”李白的意思是與老朋友元丹丘揖別而去,從此他們就像雲飛雨散一樣,天各一方,彼此只有兩地長相思了。此詩最後“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二句,是說他相思別離之情思,綿綿不絕,如同春天的柳絲一樣堅韌,不易折斷,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此詩寫別情,顯示了李白藐視權貴、輕視富貴的思想,表現了詩人受道家影響所形成的曠達超脫、不受外物所役的自由人格。

創作背景


李白天寶九載(750)曾隱居在此石門,故稱石門舊居,此詩為天寶十三載(754)在金陵時作。王琦註:“題下似缺別人字。”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曾認為此詩為李白逝世之年與吳筠訣別之作。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編年註釋》又認為是李白別其友人元丹丘所作。但都不能作為確論。

作品評價


明代文學家、藏書家胡震亨《李杜詩通》:“留別詩,題似不全。”
中國科學院原院長郭沫若《李白與杜甫》:“這不僅是對於吳筠的訣別,而是對於神仙迷信的訣別。……更可以是說對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整個市儈社會的訣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資中筠《老生常談》:“篇中多用格句,太白詩(中)未可多得,最宜師法。‘將欲辭君掛帆去’二語,是太白本色。‘俯仰人間易凋朽’,亦突接硬轉法也。‘我離雖則歲物改’四句,當玩其轉筆之捷,真能如風掃籜。再接‘石門流水舊桃花’四句,益覺得氣味濃厚,文境寬綽有餘。將到結尾,又用‘何必常從七貴游’二語一夾,可雲到底不懈。選本不登此種,美不勝收也。從此問津,覺武陵仙源尚在人世。”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漢飛將軍李廣後裔,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李謫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