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中山區的結果 展開

中山區

遼寧省大連市下轄區

中山區,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是大連市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中山區位於大連市區東部。截至2018年,中山區總面積43.8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2.53千米,屬海洋性暖溫帶季風氣候,轄9個街道,政府駐地位於桂林街道。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中山區常住人口為388564人。

中山區應紀念孫中山先生精神而得名。中山地域最早見於史載是在東漢。明代,中山區域稱“青泥島”。1945年12月8日,更名為中山區。主要景點有老虎灘海洋公園、海之韻公園。

2017年,中山區地區生產總值732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5億元,增長18.3%。

歷史沿革


中山地域最早見於史載是在東漢。《三國志·魏書》中《邴原傳·卷十一》記載,東漢時中原著名學者邴原曾避亂遼東,“原欲歸故里,止於三山”。即邴原在遼陽(襄平)居住十餘年後,在返山東時,在“三山”又居留若干年。“三山”得名於大連灣口外的三山島,當年的“三山”泛指三山島對岸的大陸,其中包括今中山區域在內,這是中山區最早的稱謂。
唐朝初年,中山區域稱“三山浦”。唐初征高句麗收復東北地區時,唐軍曾在三山島儲備糧秣軍械,為攻取大黑山卑沙城做準備。至唐貞觀年間,中山區域稱“青泥浦”。
明代,中山區域稱“青泥島”。明天啟年間中山區域又稱“三山海口”。中山區清同治九年松山寺古剎重建碑(1870年6月)銘文中有“大清國盛京奉天府金州郡西旅安社青泥窪”字樣,可知當時中山區域稱“青泥窪”。考其源,因這裡臨海一帶地勢低洼,海灘有大片淤泥,船家向陸地看呈青烏色,故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俄國強租大連后,把租借地定名“關東州”。“州”是俄國邊疆地區的行政區劃,與省同級。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在青泥窪一帶建商港和城市。城市取名為“達里尼”市。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沙皇敕令,將達里尼市改為特別市,並設立市政廳、市參議會、港務局、警察署等統治機構。市管轄區域當時分市區、郊區兩部分。市內區有歐洲區(今二七廣場至友好廣場之間)、行政區(勝利橋鐵路以北)、中國人區(今北京街一帶);郊區分老虎灘區和沙河口區。老虎灘區包括寺兒溝、大嶺前、轉山屯、棒捶島、傅家莊、老虎灘。市政廳設在行政區之中心部位,即原大連自然博物館舊址。
日俄戰爭結束后,日本取代俄國侵佔大連,組建軍政署,實行殘酷殖民統治。日本統治當局在沿用俄國城市規劃的基礎上不斷修訂,城區規劃面積由14.5平方千米擴展到170平方千米。同時不斷擴建港口,修築道路,建設遊樂園,開闢海濱浴場。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日本當局把達里尼市改名為大連市。日本統治大連期間,統治機構幾經更迭。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9月,設大連民政署衙門在日本橋(今勝利橋)北。
民國四年(1915年)9月以後,日本統治當局對大連城市區實行“市制”統治,“城市居民自治”,即設若干町街組成街區,今中山區域大體屬於東大連區。城郊及農村實行會制,為州民政署下的第三級政權機構,中山區域農村大體屬嶺前會、老虎灘會。會下設屯、街,配屯、街長,管理日常事務。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蘇聯紅軍進駐旅大,實行軍事管制。11月8日,大連市政府成立。12月8日,改黑咀子區為中山區,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精神。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7日,大連市區政會議決定大連市內設中山、西崗、沙河口、寺兒溝、嶺前5個區,原中央區和南山區併入中山區,並於2月21日成立中山區政府。
1950年12月,中山區政府改稱中山區人民政府;在城市區公所改為區人民政府的同時,將寺兒溝的7個坊併入,共有25個坊,即:王家屯、北斗、春海、春和、春德、興和、桂林、武昌、昆明、武漢、華昌、友好廣場、解放、楓林、青泥窪橋、永和、勝利橋、友好、菜市、天津、民生、民主廣場、安樂、明澤、北海公園坊。
1953年6月,撤銷坊改建為街道居委會。
1955年4月,中山區人民政府改稱中山區人民委員會。
1954年初,將25個街道居委會,調整為18個街道,即:明澤、興和、民主、民生、永和、天津、民樂、青泥窪橋、友好廣場、解放、楓林、華樂、春德、春海、春和、昆明、華昌、桂林街道辦事處。
1959年8月,嶺前區併入中山區。
1959年9月,將原有25個街道(含嶺前區撤銷后併入的7個街道)合併為八一路、虎灘、桃源、葵英、青泥窪橋、天津、解放、民樂、春海、桂林等10個街道。
1960年4月,成立中山區公社,將10個街道調整成立青泥窪橋、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楓林6個分社。
1962年9月,撤銷城市公社,恢復街道辦事處。將6個分社改為青泥窪橋、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楓林、八一路、虎灘、明澤、桂林、春和、民樂、民主、昆明等14個街道。
1969年9月,街道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同時調整部分區劃:將八一路和民樂2個街道革委會劃歸西崗區管轄,將虎灘公社併入桃源公社、桂林公社併入楓林公社后,共轄青泥窪橋、天津、民主、明澤、春和、春海、楓林、昆明、葵英、桃源10個公社,下屬71個街道。
1978年,撤銷城市公社,恢復街道辦事處,名稱不變。其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區的擴大,增設了虎灘、桂林、轉山3個街道。
1991年末,中山區轄13個街道:楓林、桂林、春和、民主、天津街、明澤、青泥窪橋、昆明、春海、桃源、葵英、虎灘、轉山。
1998年12月末,中山區轄13個街道(春海、春和、桂林、虎灘、葵英、昆明、民主、明澤、青泥窪橋、天津、轉山、楓林、桃園),共有社區285個。
2003年底,春海街道、春和街道合併為海軍廣場街道,民主街道、明澤街道合併為人民路街道,桂林街道、楓林街道合併為桂林街道,青泥街道、天津街街道合併為青泥街道,虎灘街道、轉山街道合併為虎灘街道。葵英街道、昆明街道、桃源街道不變。
2004年1月,調整街道規模和行政區,13個街道辦事處合併為8個街道辦事處,下設5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2013年,增設東港街道。此時,中山區下轄海軍廣場、桂林、人民路、青泥窪橋、昆明、葵英、桃源、老虎灘、東港9個街道。
2019年12月,大連市政府對中山區部分行政區劃作出調整,將東港街道、桂林街道、昆明街道撤銷,分別併入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葵英街道。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中山區位於大連市區的東部,東、南、北三面臨海,西部與西崗區接壤,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1.64511°,北緯38.91864°。陸地面積為43.8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2.53千米。
地形地貌
中山區內中部、南部山崗蜿蜒,丘陵起伏,全區西北平坦,東南為低山丘陵。
氣候
中山區氣候總的特點是:氣溫偏高,但盛夏不熱,降水多,日照時數偏少,年最大凍土深度偏淺,全年無大的自然災害,屬風調雨順年。
氣溫:年平均氣溫11.8℃。年極端最高看法32.0℃,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3.6℃。
降水:年降水量為818.8毫米。
日照時數:年日照時數為2371.8小時。
大風日數:全區7級以上大風日數為28天。
水文
自由河,碧波蕩漾,自西向東注入黃海。

行政區劃


1950年12月,中山區政府改稱中山區人民政府;在城市區公所改為區人民政府的同時,將寺兒溝的7個坊併入,共有25個坊,即:王家屯、北斗、春海、春和、春德、興和、桂林、武昌、昆明、武漢、華昌、友好廣場、解放、楓林、青泥窪橋、永和、勝利橋、友好、菜市、天津、民生、民主廣場、安樂、明澤、北海公園坊。
1953年6月,撤銷坊改建為街道居委會。
1955年4月,中山區人民政府改稱中山區人民委員會。
1954年初,將25個街道居委會,調整為18個街道,即:明澤、興和、民主、民生、永和、天津、民樂、青泥窪橋、友好廣場、解放、楓林、華樂、春德、春海、春和、昆明、華昌、桂林街道辦事處。
1959年8月,嶺前區併入中山區。
1959年9月,將原有25個街道(含嶺前區撤銷后併入的7個街道)合併為八一路、虎灘、桃源、葵英、青泥窪橋、天津、解放、民樂、春海、桂林等10個街道。
1960年4月,成立中山區公社,將10個街道調整成立青泥窪橋、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楓林6個分社。
1962年9月,撤銷城市公社,恢復街道辦事處。將6個分社改為青泥窪橋、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楓林、八一路、虎灘、明澤、桂林、春和、民樂、民主、昆明等14個街道。
1969年9月,街道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同時調整部分區劃:將八一路和民樂2個街道革委會劃歸西崗區管轄,將虎灘公社併入桃源公社、桂林公社併入楓林公社后,共轄青泥窪橋、天津、民主、明澤、春和、春海、楓林、昆明、葵英、桃源10個公社,下屬71個街道。
1978年,撤銷城市公社,恢復街道辦事處,名稱不變。其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區的擴大,增設了虎灘、桂林、轉山3個街道。
1991年末,中山區轄13個街道:楓林、桂林、春和、民主、天津街、明澤、青泥窪橋、昆明、春海、桃源、葵英、虎灘、轉山。
1998年12月末,中山區轄13個街道(春海、春和、桂林、虎灘、葵英、昆明、民主、明澤、青泥窪橋、天津、轉山、楓林、桃園),共有社區285個。
2003年底,春海街道、春和街道合併為海軍廣場街道,民主街道、明澤街道合併為人民路街道,桂林街道、楓林街道合併為桂林街道,青泥街道、天津街街道合併為青泥街道,虎灘街道、轉山街道合併為虎灘街道。葵英街道、昆明街道、桃源街道不變。
2004年1月,調整街道規模和行政區,13個街道辦事處合併為8個街道辦事處,下設5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2013年,增設東港街道。此時,中山區下轄海軍廣場、桂林、人民路、青泥窪橋、昆明、葵英、桃源、老虎灘、東港9個街道。
2019年12月,大連市政府對中山區部分行政區劃作出調整,將東港街道、桂林街道、昆明街道撤銷,分別併入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葵英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2月,中山區下轄海軍廣場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灘街道6個街道,政府駐地位於青泥窪橋街道。
中山區
中山區
街道海軍廣場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
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灘街道

人口


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36.0萬人,計劃生育率89.26%,人口出生3611人,出生率為10.1‰,自然增長率為2.54‰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中山區常住人口為388564人。
全區共有16個民族。除漢族外,有15個少數民族: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錫伯族壯族侗族土家族、俄羅斯族、苗族、白族1戶、瑤族1戶、達斡爾族、傣、納西族。

經濟


綜述

2016年,中山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83.6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654.8億元,增長7.6%。二、三產業結構比為4.2:9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4.0%和96.0%。
2016年,中山區全年實現一般預算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7.1%,一般預算支出20.2億元,同比增長20.2%,稅收收入14.3億元。其中,營業稅收入2.5億元;增值稅收入4.2億元;房產稅收入1.9億元;企業所得稅收入1.5億元;個人所得稅收入2.6億元;土地增值稅0.1億元;其他稅收收入1.6億元。
2017年,中山區地區生產總值732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5億元,增長18.3%;中山地域全口徑稅收收入突破120億元,達到12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4億元,增長15%;外貿進出口總額208億元,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7億元,增長10.5%。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0966萬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9291萬元,與上年持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283萬元,比是上年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99440萬元,比上年減少1.26%;產品銷售率100.15%,比上年減少1.7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102305萬元,比上年減少2.76%;利潤總額1357萬元,比上年增加14.13%。
建築業
2016年,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58190萬元,比上年增長7.4%。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868590萬元,比上年下降4.0%;實際施工的房屋建築面積14.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3%。

第三產業

旅遊業
2016年,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70億元,接待國內遊客1145萬人次,入境過夜海外遊客15.7萬人次。(註:此組數據全部來源於大連市旅遊局,按約定比例計算出來的)
房地產開發
2016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781.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9%,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29.6萬平方米,增長15.3%。完成商品房銷售額984734萬元,比上年增長67.2%,商品房銷售面積5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8.9%。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991067萬元,比上年下降52.6%。其中,建設項目投資15460萬元,下降91.4%;房地產開發投資975607萬元,下降48.9%。
國內貿易
2016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15847萬元,比上年增長10.9%。
對外經濟
2016年,中山區新辦外商投資企業32個,外商投資企業增資項目3個,合同外資額32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000萬美元,出口創匯完成22.01億美元。

交通運輸


鐵路
大連站位於中山區,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是中國東北地區主要的客運站,承擔瀋陽鐵路局內的部分動車組以及進出大連的所有普速列車的始發和終到作業,途徑鐵路為沈大鐵路、哈大高速鐵路。
軌道交通
大連地鐵2號線途徑中山區。大連地鐵2號線全長36.56千米,於2015年5月22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機場站至會議中心站),2017年6月7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東段(東港站至海之韻站),2018年6月28日開通運營辛寨子站,標誌色為深海藍。西起甘井子區辛寨子站、東至中山區海之韻站,途經甘井子區、沙河口區、西崗區、中山區,貫穿遼寧師範大學大連交通大學、西安路商圈、人民廣場、青泥窪橋商圈、中山廣場等客流集散點,大致呈東西走向。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中山區有中、小學36所,其中,公辦小學20所、中學11所(完中3所、初中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民辦學校4所(初中2所、小學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兒園49所,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98個。共有在校生24222人(含民辦和特殊教育),中、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大專以上)。
中山區深化課程改革。升級改造16所中小學校舍。東港第三小學、青雲小學完成主體工程。2所公辦幼兒園開園。社會保障精準有力,城鎮新增就業9345人,本地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6%
科技事業
2016年,中山區引進科技企業67家,註冊資金38178萬元。其中,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46家。3家科技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完成發明專利申請201件,有效發明專利304件。
文化事業
2016年,中山區成功舉辦共116項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整理完成28處文物保護單位檔案,申報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對61處中山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進行了公示。完成了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為14處省級、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安裝保護標誌碑;全年舉辦了42場次各類展覽及藝術講座(其中,國際級展覽1次、國家級展覽15次、國家級藝術講座及活動1次、省市級展覽6次、省市級藝術講座及活動19次),接待參觀人數14.5萬人次。
截至2016年末,圖書館館藏量(含電子圖書)達321804冊,接待各類讀者11萬餘人次,外借圖書93420冊次。
2016年,文化市場管理全年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7620人次,執法車輛2480輛次,檢查圖書音像銷售單位680家次、印刷企業340家次、打字複印企業480家次、網吧654家次、電影放映場所86家次、歌舞娛樂場所742家次,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6家次、藝術品經營單位608家次、監控網上書店及各類網站3650家次,依法取締銷售盜版光碟倒騎驢6輛次、非法游商14處,收繳非法政治出版物56本,侵權盜版圖書3200冊、非法報紙刊物1200份、侵權盜版音像製品(CD、DVD)2800張。責令經營單位整改的39家次,受理舉報3件。
體育事業
2016年,中山區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50項,群眾性普及活動20項,其中活動規模大、群眾參與度高的有3項,分別是全民健身日活動、健身馬拉松、市民羽毛球大賽。全年舉辦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足球、氣排球門球、象棋、武術、健身操等比賽項目32項,298個單位、276支運動隊、4085人參加比賽;組織活動場次651場。
2016年,中山區參加上級組織業務培訓13次,其中國家級3次,省級2項,市級6項。舉辦科普講座16次,受惠人群達1000人次。承辦各類比賽、活動12項;組隊參加上級主辦活動、比賽39項,其中國家級8項,市級26項。參賽人數2614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中山區內有醫院13所。其中,三級醫院3所、二級醫院2所,其他8所;有床位5118張;療養院2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0個;有集、個體診所及衛生所、醫務室144個;門診部17個,其中綜合門診10個、中醫門診2個、專科門診5個;有采供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計生服務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共有衛生從業人員688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155人、其他人員73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含助理)2437人、註冊護士2861人、藥劑人員297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560人。

旅遊


老虎灘海洋公園中山區旅遊景觀
老虎灘海洋公園前身為大連虎灘樂園,坐落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連南部海濱的中部,2004年更名為“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大連老虎灘海洋極地動物館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屯水量最多、展示極地動物最全的場館,公園佔地面積118萬平方米,有著4000餘米的曲折海岸線。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被國家旅遊局首批評為AAAAA級景區,中國旅遊知名品牌,並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
海之韻公園
海之韻公園於1999年修建而成,原名“東海公園”,2005年7月6日起市政府將之改為“海之韻公園”,位於大連南部海邊風景名勝區濱海路的東北段,北與大連市的中山區相接,西南部便是棒棰島風景區,公園佔地450餘公頃,海岸線長達1200餘米,是大連市區東部最大的公園。
北大橋
北大橋於1984年5月1日動工,1987年5月1日竣工。是大連市與日本國北九州市結為友好城市的友誼象徵。北大橋與大北亭紀念了兩個城市人民的傳統友誼,分別在北九州市公園中建立一個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大北亭”,在大連市建一公路橋“北大橋”。該橋位於大連海濱風景區中的老虎灘景區與燕窩嶺景區之間,是一座近海臨山橫跨山谷的旱橋,是大連南部海濱風景區的一景。它是貫穿整個大連海濱風景區東西濱海路的要衝。
中山區
中山區
佔地面積11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建於1997年6月30日。中心廣場面積4.5萬平方米,這是一個紀念香港回歸的工程。廣場中心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華表底座附有八條龍,柱身雕著一條龍,九條龍寓意中國九州。華表頂端坐著金光閃閃的望天吼,高2.3米。圍繞華表的的漢白玉石柱高12.34米,各自托起的是一盞宮燈。廣場中心仿效北京天壇圜丘的設計,由999塊四川紅大理石鋪成,大理石上刻著天干地支、24節氣和12生肖,站在自己的生肖上攝影,可以帶來好運。廣場內園直徑199.9米,外圓直徑239.9米,寓意2399年大連將迎來建市500周年。環繞廣場周圍的是大型音樂噴泉,從廣場中央大道中心點北行500米是會展中心,南行500米是藍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紅磚鋪地,兩側綠草如海。星海廣場背倚都市,面臨海洋,令人心胸開闊。
海之韻公園
1999年修建而成,原名“東海公園”,從2005年7月6日起市政府已經作出決定將之改為“海之韻公園”,她位於大連南部海邊風景名勝區濱海路的東北段,北與大連市的中山區相接,西南部便是棒槌島風景區,公園佔地450餘公頃,海岸線長達1200餘米,是大連市區東部最大的公園。海之韻公園風光秀麗,景色旖旎,是山峰、森林、碧海、草地等為主要自然景觀的海濱公園。7.6公里長的遊覽路線上有兩處精彩景點:一是左右盤旋跨山過嶺的十八盤,景觀奇特,居高臨下,路面似銀帶飄向海濱,素有“海底大峽谷”之稱;二是翻過十八盤之名叫“怪坡”的景點,那裡汽車上坡與下坡呈反常狀態,妙趣橫生。此外,還有“海之韻廣場”、仿古戰艦等景觀。
海之韻廣場是入口處的全貌,也是公園的主風景區,是大連唯一的臨山觀海廣場,也是國內超現實風格雕塑最多、最大的廣場。廣場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這座雕塑名為“海之韻”,廣場的名字就是因它而得。它由五根白鋼主管構成,好似騰飛的巨龍,翻滾的波浪極富動感和通透性,是國內最大的白鋼雕塑。主管上的21隻飛翔的海鷗象徵著飛向21世紀,50個大小不同的球體寓意著新中國成立50周年。公園內的巨幅人造海岸斷壁、神奇的怪坡、曲折的十八盤、還有沿路兩側幽默精巧、匠心獨特的雕塑小品均展現了公園的獨特魅力與風格,令人過目難忘,久久回味。
位於大連市人民路西端的盡頭,是大連港客運碼頭前的交通廣場。港灣廣場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中心綠地面積5300平方米。港灣廣場建設至今經過了多次改造。最初港灣廣場是由若干個分散的花壇構成的廣場,後來改造成以中心橢圓形綠色模紋花壇為中心的植物景觀廣場,最後改造成如今的集雕塑、水景、植物景觀為一體的景觀廣場。

所獲榮譽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