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河戲
流傳於江西省廣昌縣的古老劇種
因該劇種只流行於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為盱河戲,並建立了廣昌縣盱河戲劇團。主要招式有起霸、撈劍尋月、金錢跑馬、觀音觀掌、落馬擒王、團牌擺陣、長棍開操、花槍對打等。其特點為,原專唱高腔,后以唱皮黃腔為主,表演豪放而凝重,熾烈而規範,是古老而傳統的民間藝術。重視面部的表情——“八掛”的功夫,強調眼神的表現,有“對眼”、“笑眼”、“威眼”、“媚眼”等眼法。
任何一個劇種的確立,都有其獨特的音樂唱腔和表演程式。廣昌旴河戲在這兩方面都呈現出獨特的
盱河戲
旴河戲有獨特的的臉譜和表演程式。最初的演出形式是全部角色都戴面具,酷似儺舞的表演,故稱儺戲,剛勁粗獷,熾熱奔放。後來卸下面具(部分角色仍保留面具),在真臉上化妝,臉譜獨特,保留了原始的遺風餘韻。表演行當由早期的三生、三旦、三花臉組成,稱“九門樓”。以後生、旦花臉各增一角色,發展“十二門樓”。舞台美術最早為一桌二椅,以布幔代城樓的裝置。專業劇團成立后,舞美裝置有布景、有燈光、有道具,虛實結合,效果更為逼真。
廣昌旴河戲,作為百花園中的藝術奇葩,散發著泥土的芬香,有著無限美好的前景。願這塊源旴蓮鄉而屬於祖國、屬於民族的傳統瑰寶,光芒四射,綿延不斷。
盱河戲的表演熾熱、豪放,顯露出儺舞的遺風。由於長期作為宗族性的演出,因而形成了一
盱河戲
起霸──盱河戲稱之為“跳合”。在“急急風”鑼經中上場,接“擺格”、“演身段”、“扯四門”、“拉盔”、“拉甲”、“扎袖”(或加“擦須”)等身段表演,然後再定場“表白”。在“起霸”中,聽穿服飾不同(著大靠、著軟靠、著半邊靠、半邊蟒),對身段表演的處理也不同。
撈劍尋月──盱河戲武打招式。佩長劍者乘對方不備,悄悄拔劍而猛襲之。左掌握劍柄,用巧勁扭動,甩出大劍絲花,就勢交劍柄轉藏身後,右手旋臂於背後接執劍柄,左掌退抓鞘口,右手將劍抽出,劍尖朝下作弧線運動,尖下柄上剛成垂直時,右腕用力下按,劍尖猛然上挑,虛晃一圈,造成刀光劍影,並直刺對方要害。這一招式可見於《叭蠟廟》之賀仁傑。不佩劍者,仿此套數作相同動作。
金錢跑馬──盱河戲武打招式。短打中,兵器(多為匕首)脫手落地,敵對雙方同時搶先奪取兵器時所用的身段和步法。例如《武松打店》中孫二娘以匕首暗刺武松,被武松抓住手腕,強扭反刺,孫則奮力回扭。爭奪中匕首插入地面(合板),孫欲拔起,被武松猛拉後退,同時,武松亦因勢失控仰身後跌,孫乘機撲向匕首。武松情急之下急以右腿微屈穩住身軀,隨即雙腳交叉一跳,出右腳平地伸直,身軀前栽,同時出右手伸前與右腳尖齊,利用左腿的后蹬力,驅使全身平穩輕捷勢同滑雪溜冰直線疾射,先達目標。這一行進距離,通常在四、五尺之間。如舞台鋪有地毯,有礙牛皮靴底的滑行,這一招式即以其它動作替換。
觀音觀掌──盱河戲武打招式。徒手短打中,出擊者首先佯裝不欲打鬥,以水袖或衣
盱河戲
落馬擒王──盱河戲武打招式。常用於長靠戲。例如《羅成降唐》中,羅成與尉遲恭交鋒時,尉一鞭擊向羅之頭部,羅成耍雉尾“鳳點頭”躲開;尉第二鞭擊向羅之腰部,羅以槍格鞭,同時側身前俯作“鞍里藏身”;緊接尉第三鞭已到,羅佯裝被擊,突然急轉180度“硬殭屍”落地(馬),尉一驚,收鞭前視;與此同時,羅“硬殭屍”落地卻收腿坐起改成“劈叉”,隨即躍起,乘其不備,直取尉遲恭。這一招式,講究落地時需要靠旗分向鋪開,雉尾伸直平落,收腿改“劈叉”時講究動作迅速不露坐改痕迹。
團牌擺陣、長棍開操、花槍對打──盱河戲中操兵演陣的幾個群體場面。見盱河戲傳統劇目劉家《孟戲》之《如珠生反》一折:由長棍手四員,團牌手四員,花槍手(女將)四員,表演長棍、團牌、花槍的各種單操、對操和混合對操等布陣演習。在民間燈彩鑼鼓“蛤蟆跳井”和嗩吶曲牌“陰陽別”的伴奏下,各種兵器的操練動作和進退迂迴的調度方位,均極矯健利索,洗鍊規整。這一場面,舞蹈風味特強,大異於廝殺搏鬥的喧囂氣氛和強鑼重鼓的緊張節奏。
盱河戲還特別重視“八掛”的功夫(即面部的表情),尤其強調眼神的作用。其眼法有:“對眼”、“分眼”、“瞞眼”、“曹眼”、“威眼”、“冷眼”、“笑眼”、“媚眼”等。
盱河戲的傳統劇目,現僅發現《孟姜女》 、 《目連救母》兩種是唱高腔的。盱河戲
盱河戲
據廣昌縣甘竹舍上曾氏族譜、甘竹大路背劉氏族譜和曾以清公祠內木匾記載: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甘竹舍上曾家出現了一個專演《孟姜女》的宗族戲班──孟戲班。明弘治年間(1488-1505),甘竹大路背劉家又興起了另一種《孟戲》宗族戲班──劉家孟戲班。曾、劉兩家戲班儘管《孟戲》腳本截然不同(曾家《孟戲》為六十四齣關目的二夜本,劉家《孟戲》為七十齣關目的三夜本),但兩個戲班均用盱河高腔演唱,都是每年正月演一次,用於本宗族的酬神祭祖之用。所不同的是:曾家唱腔一唱眾和,以鑼鼓伴奏;劉家唱腔,多在後句下半句幫腔,用小鑼小鼓過門,用廣昌官話道白,雜白混唱。據調查考證,《孟戲》高腔有一部分是明代南戲海鹽腔的遺音。后業,甘竹舍上曾家又分支黃泥排和赤溪兩處,成立兩個孟戲班,遂成鼎足而立的三個孟戲班社。劉家孟戲班原也不接受外姓參加演出,迨至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始吸收外姓人參加劉家孟戲班演出。
甘竹《孟戲》班社一直只唱盱河高腔,不唱其它腔調。但到道光年間,在廖、王兩姓合組的唱皮黃腔的“合盛班”、大株職業戲班以及其它的影響下,民間戲班紛紛成立,他們還請京劇、漢劇、祁劇、撫河戲等劇種的師傅傳授劇目,《孟戲》班社才開始兼唱彈腔、吹腔等聲腔,成為一個以孟戲為基調,也演唱高腔、崑腔、彈腔、吹腔等諸腔的地方大劇種。
廣昌盱河戲源遠流長。創始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歷經近六百年延續至今,
盱河戲
[1]江西與台灣http://www.huaxia.com/jx-tw/2007/00606758.html
[2]韶關文化長廊http://www.sg.ccoo.cn/culture/cultureShow.asp?id=22825
[3]廣昌縣人民政府http://xxgk.jxfz.gov.cn/gc/bmgkxx/gzz/gkxx/bjzfbmjs/200804/t20080429_5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