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

擬行路難·君不見河邊草

《擬行路難》是南朝傑出詩人鮑照的仿作,共有十八首,該詩是《擬行路難》組詩中的第五首。

作品賞析


這首詩歌的前兩句描述的是自然規律,草枯萎,來年就會重新生長,太陽落下,次日就會上升,跟之後一句詩人懷才不遇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希望困境只是一時的,希望終將到來,但是久久不來,自己都要步入暮年的哀嘆。“人生苦多歡樂少”把自己心中的無限哀嘆和憂愁盡情展現出來,詩人已經不是正值青年,整日的哀嘆,只好留下一些酒錢,用來迷醉自己,緩解自己憂愁。最後一句是全詩的重點,“非”和“付”這二字極度地體現了詩人對門閥壟斷的不滿,但是又無力為天的無奈感。

作者簡介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郯城,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因曾任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軍府參軍而被後人稱為“鮑參軍”。
家境貧困,因而年少時曾從事農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鮑照獻詩言志而被劉義慶擢為臨川王國侍郎,之後又先後入劉義季和劉濬幕府,隨後依隨宋孝武劉駿;大明五年(461年),鮑照出任劉子頊前軍參軍。
泰始二年(466年),劉子頊因起兵反宋明帝劉彧失敗被時,鮑照於亂軍中遇害,時年約五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