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諾酮

化學合成抗菌葯

氟喹諾酮屬於喹諾酮類,又稱吡啶酮酸類,屬化學合成抗菌葯。臨床用於治療尿路、腸道、呼吸道以及皮膚軟組織、腹腔、骨關節等感染,取得良好療效。

藥物介紹


藥物概述

由於該類藥物中均具有喹諾酮的基本結構,故由此而命名。本類藥物按其發明先後、結構及抗菌譜的不同,分為一、二、三代、四代。
自1962年合成第一個喹諾酮類藥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為第一代,只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克雷白桿菌等少數G-桿菌有效,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僅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藥物歷史

氟喹諾酮
氟喹諾酮
1974年合成第二代喹諾酮類代表葯吡哌酸(pipemidic Acid),對G-桿菌的作用也包括了部分綠膿桿菌,抗菌活性較前者提高,口服少量吸收,但可達到有效尿葯濃度,不良反應明顯減少,因此用於尿路和腸道感染
1979年合成第三代喹諾酮葯:諾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它是4-Quinolone結構改造衍生物,在6位上加上一個氟(F)后,增加了脂溶性,增強了對組織細胞的穿透力,因而吸收好,組織濃度高,半衰期長,更大大增加了抗菌譜和殺菌效果。構效關係的研究進一步展開,新的氟喹諾酮類藥物如雨後春筍,成為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氟喹諾酮類對G-桿菌,包括綠膿桿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對G+球菌也具一定抗菌活性,尤其對耐葯G-桿菌,仍可呈現敏感。

臨床用於治療

臨床上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氟羅沙星
臨床上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氟羅沙星
臨床上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主要有諾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 xacin甲氟哌酸)、依諾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和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環丙氟哌酸)。近幾年,又不斷研製並上市多氟化喹諾酮類新品種。如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羅沙星(Fleroxacin多氟哌酸)和二氟沙星(Difloxacin雙氟哌酸)等。其主要特點是長效,如以上三個藥物其消除半衰期分別達8 h,10~12 h和20~25 h,抗菌譜進一步擴大,增強了對G+球菌和厭氧菌以及衣原體支原體的抗菌作用,以及吸收更好,組織濃度更高,不良反應更少等優點。
喹諾酮類藥物的作用機製為抑制細菌的DNA旋轉酶(desoxyribonucleic acid gyrase),從而影響DNA的正常形態與功能,阻礙DNA的正常複製、轉錄、轉運與重組,從而產生快速殺菌作用。

藥物特點


氟喹諾酮類藥物濃度和發光強度回歸曲線
氟喹諾酮類藥物濃度和發光強度回歸曲線
① 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尤其對G-桿菌的抗菌活性 高,包括對許多耐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② 耐葯發生率低,目前已有質粒介導的耐藥性發生;
③ 體內分佈廣,組織濃度高,可達有效抑菌或殺菌濃度;
④ 大多數系口服製劑,亦有注射劑,半衰期較長,用藥次數少,使用方便;
⑤ 為全化學合成藥,價格比療效相當的抗生素低廉,性能穩定,不良反應較少。因而本類葯成為化學合成抗感染藥物中發展最為迅速,已成為臨床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化療藥物。
6喹諾酮類和其他抗菌葯的作用點不同,它們以細菌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為靶。細菌的雙股DNA扭曲成為袢狀或螺旋狀(稱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稱為DNA迴旋酶,喹諾酮類妨礙此種酶,進一步造成染色體的不可逆損害,而使細菌細胞不再分裂。它們對細菌顯示選擇性毒性。當前,一些細菌對許多抗生素的耐藥性可因質粒傳導而廣泛傳布。本類藥物則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的影響,因此,本類藥物與許多抗菌藥物間無交叉耐藥性。

藥物作用


在氟喹諾酮類較廣泛使用的品種中,對綠膿桿菌作用較強的為環丙氟哌酸,MIC90為1 mg.L-1,其次為氟嗪酸MIC90為2 mg.L-1。氟哌酸抗綠膿桿菌MIC90雖為2 mg.L-1,但其吸收差,血葯濃度低,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故環丙氟派酸為應用較好品種。氟嗪酸對一般陰性桿菌的作用與環丙氟哌酸相仿或稍弱,90年代后開發的新品種多氟哌酸類某些品種,不僅抗G-桿菌活性與環丙氟哌酸相似,而且抗G+球菌作用加強,對MRSA有效,對衣原體、支原體、厭氧菌亦有一定作用,明顯優於環丙沙星。另據國外報導,此類葯已突破抗菌概念,在抗病毒、抗腫瘤方面亦有新進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預計本世紀末到下世紀初,本類藥物會有更多有希望的新品種問世。

不良反應


隨著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耐葯和不良反應也相繼發生。新上市氟喹諾酮類如替馬沙星(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國上市僅15周后,因發現有過敏、溢血、腎衰等不良反應而停用。故亦不是脂溶性越高,半衰期越長就越好,還應從葯動學及臨床利弊綜合考慮。本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為:
1 中樞神經系統 因能較好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而引起,發生率1%~5%,輕者失眠、頭暈、頭痛,重者可誘發驚厥。故精神病及癲癇患者禁用。
2 關節病變 動物實驗中,所有喹諾酮類都可以引起未成年動物關節組織中軟骨損傷,狗最為敏感,在人類尚未發現,但為確保用藥安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禁用,十八歲以下青少年慎用為宜。
3 皮膚及光毒性 我國皮疹報道較多,發生率0%~2%,均屬可逆性。光毒性國外報道多,發生率可達28%,與藥物劑量有關,可通過穿衣防晒預防。
4 消化道反應 噁心、嘔吐、胃部不適、腹瀉、腹痛等,發生率3%~5%。
5 肝腎毒性 有0.8%~4.3%患者可出現肝腎功能異常,故肝腎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6 血液系統毒性 可有血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也有再障報道。
除以上不良反應外,還應注意配伍用藥,如與抗酸葯合用可減少喹諾酮類葯的吸收;與非甾體抗炎葯合用可增加神經系統毒性;與咖啡及茶鹼合用可減少後者代謝及消除而出現茶鹼毒性反應等。
氟喹諾酮
氟喹諾酮
作者單位:武漢市第二醫院 武漢4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