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明溪縣的結果 展開
- 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 明朝歸化縣(今三明市明溪縣)
明溪縣
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明溪縣,明成化六年(1470年)置歸化縣,隸屬福建布政司汀州府。1933年更名為明溪縣,1983年始隸屬三明市,位於三明市中部、武夷山脈東南麓,與三明市的9個縣(市、區)交界, 全縣總面積1730平方公里,轄4鎮5鄉、96個村(居),總人口11.9萬人。
明溪是重點革命老區縣和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央蘇區21個基點縣之一,全縣有76個老區行政村(居)。
明溪縣交通便捷,有G72泉州—南寧高速公路 、534國道等穿過。
明溪是傳統的客家居住地,解放后多次接納了國家和省級移民安置,相對移入人口超過50%,全縣出國人員1.32萬人,約佔全縣總人口的11%,主要分佈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等國,僑眷約5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福建旅歐第一縣”和“海西內陸新僑鄉”。 2020年4月,達到脫貧退出條件,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明溪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漁塘溪一帶繁衍生息,創造自己的文明。
縣境秦屬閩中郡,西漢屬閩越地,東漢為會稽南郡。三國屬吳建安郡,晉屬晉安郡,隋代屬邵武、綏城地域,唐、五代至宋代屬汀州和南劍州及邵武地,宋設清流縣明溪鎮(驛)。
明溪縣建縣前,疆域分屬清流、寧化、將樂、沙縣。
明成化六年(1470年)同知程熙以“地曠遠,民梗難治”為由,奏准析清流縣的歸上、歸下里,寧化縣的柳楊、下覺里(含泰寧縣沂州的一帶村莊),將樂縣的興善、中和里,沙縣的沙陽里合置歸化縣。隸屬福建布政司汀州府。初名歸化是“因有古歸化地在其中”及歸順朝廷成化之意。
在這前後,由於戰亂、災荒等諸多因素,大舉南遷的中原漢人,歷經長途跋涉,幾經輾轉之後,陸續在縣境內居住,這裡因而成為中原漢人的聚居地。客家人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發達的文化,促進明溪地方農業和冶鍊業的發展。
清歸化縣隸屬汀漳龍道汀州府。
民國3年(1914年)6月,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歸化縣隸屬汀漳道。
民國14年(1925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歸化縣直屬福建省。
民國20年(1931年),工農紅軍解放歸化縣,歸化成為中央蘇區廿一縣之一。1931—1934年,后隸屬閩粵贛省、福建省、閩贛省。
民國22年(1933年)4月,因與綏遠省歸化城同名,奉民國政府令改名明溪縣。以境內的漁塘溪將城區分成大小阜,兩阜相對如“明”字,故更名明溪縣。同年11月,以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為核心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2月11日人民政府第十一次中委會決議將福建劃為閩海、延津、興泉、龍汀四省及福州、廈門二特別市。明溪縣划屬龍汀省。次年1月“閩變”失敗,復屬福建省。
民國23年(1934年)7月,南昌行營訓令,省以下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受省政府指揮監督。福建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明溪縣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區治在長汀。
民國24年(1935年)10月,福建省行政督察區縮編為7個,明溪縣隸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區治在民國29年6月1日,吉口、吉溪、岩上、岩下、烏龍等5保53甲劃分給新建的三元縣。
民國32年(1943年)9月,全省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明溪仍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區治在長汀。
明溪縣
民國36年(1947年)4月,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全省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明溪划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區治在永安。
1949年10月24日,明溪縣成立自動解放委員會,宣布起義。隸屬永安專員公署(專署駐永安)。
1956年10月,明溪和三元兩縣合併為三明縣,隸屬南平專員公署(專署設南平)。同年10月,原蓋洋區的夏坊、鰲坑、鄧珩、楓溪、小珩、李沂6鄉劃出歸寧化縣。
1957年,原胡坊區福西鄉的沙蕪坑(即黃沙坑)划人三明縣增坊鄉。
1958年7月,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成立,三明縣屬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及南平專員公署雙重領導。
同年7月,沙溪併入岩前公社。
1959年2月,三明縣與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合併,成立三明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原三元縣域設三明市,原明溪縣域改稱三明縣(包括原三元縣的岩前、吉口)。三明縣隸屬三明市。
1962年9月1日,岩前公社析為岩前、沙溪兩個公社。
同年12月,夏坊、楓溪2個公社從寧化縣復劃歸三明縣。
1963年,岩前公社復劃歸三明市。
1964年4月,國務院批複,將三明縣改名為明溪縣,隸屬三明行政專員公署。
1966年,建寧縣均口公社黃天嶺、划坪2自然村划人明溪縣夏坊公社。
1970年10月29日,蓋洋公社大洋大隊的蓋竹洋、黃沙坑2自然村划給清流縣林畲公社。
同年10月29日,清流縣林畲公社曾坊大隊無上坑生產隊及嶺頭村4戶農民划人蓋洋公社大洋大隊。
1980年,三明市岩前公社增坊大隊黃沙坑生產隊划人沙溪公社六合大隊。
1983年5月,三明專員公署改為三明市人民政府,實行市帶縣新體制。明溪縣隸屬三明市。
沙縣,以夏陽鄉倒馬嶺東南,北緯26°29′,東經117°35′為界;西接寧化縣,以楓溪鄉箭竹坑西,北緯26°31′,東經118°47′為界;南毗永安市,以胡坊鎮大南坑南,北緯26°8′,東經117°11′為界;北連將樂縣,以瀚仙鎮鐵嶺北,北緯26°25′,東經117°18′為界;北鄰泰寧縣,以蓋洋鎮水口村北,北緯26°33′,東經117°4′為界;東南接三元區,以沙溪鄉瑤奢南,北緯26°19′,東經117°24′為界;北鄰將樂縣,以夏陽鄉燒香岐,北緯26°32′,東經117°35′為界,西北連建寧縣,以夏坊鄉蓮花崬,北緯26°39′,東經117°55′為界;西南毗清流縣,以城關鄉五通壩西,北緯26°19′,東經117°6′為界。
明溪縣自然風光
明溪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61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
有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複雜多樣,生物多樣性豐富,明溪全縣有野生和可見栽培的藥用植物資源1380種,41變種,有國家級保護植物24種。
明溪縣行政區劃
雪峰鎮轄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城西村、城東村;城南社區、紫嶺社區、中山社區、城北社區、城東社區、城西社區。
城關鄉轄9個行政村:上坊、坪埠、王橋、獅窠、羅翠、余坊、下汴、大坪,大富。(註:城關鄉政府駐雪峰鎮北左路;坪埠、王橋、大富、上坊四村都分別與雪峰鎮城區相連)
蓋洋鎮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蓋洋、湖上、村頭、雷西、葫蘆形、溫庄、灣內、衢地、白葉、白嵐、桂林、畫橋、大坑、常坪、姜坊、大洋、楊地、林地等村及蓋洋社區。
胡坊鎮轄10個行政村:胡坊、瓦口、柏亨、朱南、眉溪、奮發、福西、洋地、馮厝、肖家山。
瀚仙鎮轄11個行政村:瀚仙、王陂、大焦、石珩、龍湖、連厝、岩里、坪地、洋龍、花園、小眉溪。
沙溪鄉轄6個行政村:沙溪、永溪、六合、梓口坊、瑤奢、碧州。
夏陽鄉轄16個行政村:夏陽、杏村、御簾、長興、地美、嶺頭、下坂、瓦溪、溪邊、俞雲坂、陳坊、旦上、紫雲、后洋、良村、新坊。
夏坊鄉轄9個行政村:夏坊、高洋、鰲坑、龍坑、新建、中溪、李沂、薴畲、黃地。
楓溪鄉轄7個行政村:楓溪、小珩、官坊、大雅、華山、鄧家、熊地。
明溪縣過去交通閉塞,生產力落後,農業耕作粗放;加上舊官吏橫徵暴斂,土豪劣紳無惡不作,土匪猖獗,社會混亂,至解放前夕,農村瀕臨破產,城鎮經濟蕭條,人民生活極度困苦。
解放后,明溪經濟迅速發展,但也有過曲折。1950~1957年,全縣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實現農業合作化和城鎮工商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濟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957年10月建成荊西—謝坊公路,結束明溪無公路歷史。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左”的失誤和自然災害,導致1959~1961年的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當時市場供應緊張,物價大幅度上漲,城鄉人民生活困難。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壓縮基本建設規模,“關、停、並、轉”部分企業,集中精力辦農業,國民經濟迅速恢復。1966~1970年,由於“文化大革命”影響,工廠半停產,農業發展緩慢,明溪國民經濟再次遭到挫折。1971年後,全縣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農業“三改三化”等先進生產技術,糧食產量有較大幅度提高。工業上,大力發展“五小”工業,創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企業,全縣的工業實力有較大提高。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經濟體制統得過死的弊端逐漸顯露:在農業上強調“以糧為綱”,忽視“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在工業生產上片面追求產值和速度,忽視成本和效益,結果是高投入,低產出;而城鄉個體經濟則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尾巴”而被取締。
1978年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通過撥亂反正,積極開展多種經營,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堅持改革開放,積極發展商品生產,明溪國民經濟逐步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首先是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林、牧、副、漁五業興旺。農業結束多年徘徊的局面,至1990年糧食總產達84120噸,比1949年的16767噸,增加4倍有餘,比1978年翻了近一番。在此基礎上,農村又開始以調整產業結構為重點的第二步改革,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的轉變,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明溪農村脫貧致富注入新的活力。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鄉鎮企業蓬勃發展。1990年,鄉鎮企業產值在農村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為73.69%,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為41.23%,鄉鎮企業在明溪國民經濟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民純收入大幅度增加,在解決溫飽問題后,許多農戶正步入小康,走向富裕。
明溪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尤其改革開放12年來,工業注重產值與效益同步增長,注重產品結構,注重資源開發、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形成一批以膠合板、裝飾板、木碗、水泥等為龍頭產品的企業。至1990年,工業總產值達23463.5萬元(1980年不變價),比1978年增長4.36倍。縣無線電二廠、縣人造板廠等企業創部優、省優產品。標誌著明溪工業生產的新水平。明溪在對外開放中邁開嶄新的步伐,通過外引內聯,興辦6家“三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達11.53萬美元,並有16個企業出口創匯,出口商品收購總值達1162.14萬元。
交通運輸、郵電事業、商業服務業等在改革開放中都有長足的發展。至1990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772.2公里,比1978年增長52.52%,實現縣與縣、鄉與鄉,各行政村通公路。郵電相繼開通電報自動轉報,長途半自動、全自動撥號,電話進入全國自動網,縣、鄉全部實現半自動接續。商業轉換經營機制后,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8262萬元,比1978年增加3.87倍。
201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9.29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一產增加值211億元,同比增長4.2%;二產增加值684.84億元,同比增長16.9%;三產增加值443.45億元,同比增長8.3%。三產比重為16.1:50.4:33.5;我縣生產總值實現44.83億元,同比增長12.1%,比全市平均增幅低0.1個百分點,比全市最高增幅低3.3個百分點,居全市第9位。其中:一產增加值12.33億元,同比增長3.7%;二產增加值19.33億元,同比增長20.6%;三產增加值13.18億元,同比增長7.8%。三產比重為27.5:43.1:29.4。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60.12億元,增長8.6%;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83億元,增長6.47%;固定資產投資77.78億元,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65億元,增長10%;外貿出口1.05億美元,增長10.9%;實際利用外資1008萬美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9億元,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7元,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0元,增長11.5%。
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71.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3個百分點,居全市第9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5.81億元,同比增長3.7%,居全市第10位;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1.14億元,同比增長6.1%,居全市第10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4.48億元,同比增長12.3%,居全市第5位。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的24.0:43.3:32.7調整為22.1:43.6:34.3。
2020年4月29日,明溪等6個縣均達到脫貧退出條件,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明溪為山區農業縣,農產品以稻穀為主,次為大豆、油菜、甘薯。糧食除自給外,尚有餘糧銷往永安、三元等縣。解放后,1953~1990年完成國家徵購(定購)糧食482091.5噸(缺1956~1961年與三元並縣材料),是本省和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之一。
解放前,由於封建制度對生產力的束縛,農業設施簡陋,耕作粗放,生產落後,抗禦災害能力差,僅能維持簡單再生產。1949年耕地複種指數僅120.1%,糧食總產16767噸,人均佔有糧食487.8公斤。解放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接著又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把個體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1950~1957年農業生產直線上升,糧食產量年遞增3.83%。1958~1959年受“大躍進”影響和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受“文化大革命”干擾,農業處於徘徊狀態,12年中糧食總產僅增長16.74%,年遞增1.3%。但在“文化大革命”後期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由於貫徹“以糧為綱”,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農業“三改三化”(即高桿改矮桿、單季改雙季、稀植改密植;稻作雙季化、品種矮桿化、密植規格化),發展農業機械化,建立四級農科網,普及科學種田,糧食生產較大幅度上升,1978年糧食產量比1969年增長88.09%,年遞增7.3%,但農產品結構單一,農業整體經濟未得到同步發展,經濟效益不高。1979年後,隨著農業體制改革,特別是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調整了農業結構,農業經濟健康發展。1990年耕地面積複種指數達到185.86%,農業總產值達7743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增加11.91倍,農業種植業總產值達3766.5萬元,比1949年增加8.22倍,糧食總產量達84120噸,比1949年增加4.02倍,人均擁有糧食776公斤,比1949年增長59.1%,糧食畝產303公斤,比1949年畝產76.5公斤增加2.9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911元。種植業中,經濟作物面積產量有顯著增加,1990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由1980年的14.3%上升到27%,產值由8.1%上升為36.1%。
2012年,農業產值為13.46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4.1%。
明清時期,明溪只有手工業作坊,主要是制陶瓷、造紙、紡織、印染、竹木製品及副食品加工等行業,規模小,產品產量和銷路有限。清末,李家生產的脫胎漆器、馮新輝生產的烏桕牛油蠟燭、葉桂恩生產的鞭炮盛譽一時。土特產肉脯干、色紙、錫箔、玉扣紙、蘇木紅紙馳名省內外。
民國時期,私營工場手工業得到發展,機械紡織、石板印刷、機器碾米、機械縫紉等近代工業興起。至民國38年(1949年),全縣經縣政府登記註冊的手工業戶約100戶,行業門類有造紙、迷信品製作、染布、補鞋、燒磚瓦、燒石灰、棕棉加工、鑄鍋、縫紉、刻印、制陶瓷、金銀首飾加工、打銅錫、釀酒、色紙染制及木器、竹器、鐵器製作等20多個。手工業生產工具簡陋,以手工操作進行生產,資金少,技術落後,產品數量少,多數銷於縣內。
解放后,中共明溪縣委、縣人民政府積極扶持工業,地方工業發展較快。在引導手工業者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的同時,積極創辦地方國營工業和集體工業。1957年,全縣有個體手工業46戶,集體工業企業15個,國營工業企業4個,總產值4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比1950年的15萬元增長2.07倍。
1958年,由於“大躍進”盲目大辦地方工業,將個體手工業戶、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變成合作小組或工廠企業,造成計劃生產失調、經濟管理混亂、生產不計成本、勞動生產率下降等一系列嚴重後果。1961年起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城鄉手工業若干問題的規定》和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陸續關、停、並、轉一些不具備辦廠條件的國營企業和大批社辦手工業企業,工業生產有了新的轉機。1965年,全縣工業企業42家,工業總產值219萬元,比1962年增長3.13倍,手工業已實現半機械化生產。
1966~1976年,儘管經歷“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但廣大幹部、職工能堅持生產,加上省、地屬企業響應中央提出的“備戰、備荒”、“靠山分散隱蔽”的原則,先後到境內辦廠,全縣工業總產值仍以年均遞增15.53%的速度增長。1976年,全縣工業已發展到有電力、煤炭、化工、機械、建材、森工、食品、縫紉、造紙等10多個工業門類,共50個企業,固定資產原值2758.58萬元,總產值5064.57萬元,利潤總額189.12萬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以地方資源優勢為主的林產化工、竹木加工、造紙、建材等工業蓬勃發展。至1985年,全縣工業門類發展到16個,有107家工業企業,固定資產7069.6萬元,總產值7496萬元,利潤總額817.7萬元,上交稅金292.6萬元。
1990年,全縣有煤炭、建材、竹木採運、自來水生產供應、食品、飲料、煙草、飼料、縫紉、皮革、造紙、印刷、電力、化工、橡膠、塑料、機械、電子等27個行業門類368個工業企業(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30個、集體所有制企業334個、中外合資企業4個),總產值23463.5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75.19%。全縣工業企業職工8102人,擁有固定資產11432萬元,利潤總額779.3萬元,上交稅金653萬元,產品種類、產量、質量均有提高,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有:松香、松節油、松焦油、厘竹、木碗、木珠簾系列、砩石、鎢砂、結晶硅、鏈條、電子原件、膠合板等,主要銷往香港、日本、歐美等地。
2012年,明溪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28億元,比增20.5%,增幅居三明市第2位,比2011年同期上升8位。增長幅度比三明市平均增幅高3個百分點,比三明市最高增幅低1.5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8.74%,比三明市平均高1.25個百分點,居三明市第1位,與2011年同期比增加1.34個百分點,增幅居三明市第1位。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達385.33%,比三明市平均高109.48個百分點,居三明市第1位,與2011年同期比增加36.89個百分點,增幅居三明市第1位。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明溪縣在其中 。
明溪是全國體育先進縣,明溪明溪全縣體育場館設施布局合理,體育設施用地總面積達9.6萬平方米,人均佔有0.82平方米。明溪全縣縣一級設有二場、二館、一池、二房、一道、七條的訓練比賽場所。
明溪縣體育中心是目前閩西北最大的縣級體育中心,佔地總面積5.5萬平方米,總投資3100多萬元,擁有標準田徑場、體育館、健身房、舉重房、乒乓球館、訓練房、網球場、燈光球場等場館設施。同時,集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現代展館為一體的縣宣傳文化中心已開始投入使用。
綠色家園
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和網吧、電子遊戲機等專項治理工作,努力營造文化市場發展寬鬆環境,不斷引進和開展新的文化娛樂項目,培育了較為完善成熟的文化市場。明溪縣率先在三明市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
明溪明溪全縣共有普通高中2所,其中省二級達標學校1所(縣一中),共43個教學班、學生2295人;職業高中一所,在校生577人;初級中學9所,教學班97個,在校生4067人;小學58所,278個教學班,學生6511人,幼兒園52所,90個教學班,在園幼兒2305人。明溪明溪全縣普通中學專任教師497人,職業中學專任教師22人,小學專任教師616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34人。
縣委、縣政府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優先發展教育,教育事業取得發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十五”期間,明溪明溪全縣教育投資累計3248萬元。建教學樓26幢,教學用房423餘間,建高標準語音室4個、微機室11個、計算機520台,購置投影儀32台。2006年明溪明溪全縣理工、文史類考生770人,達到省定專科最低錄取線以上的有680人,達到省定本科最低錄取線以上的有453人,達到省定本一最低錄取線以上的有87人。考生上線率為88.31%,本科上線率58.83%,本一上線率11.3%,萬人本科上線率39.25%,均位居三明市前列。高職單招上線率為100%,7位考生進入全省前50名。
全縣現有各類學校2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高中1所,初級中學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18所(城區小學2所、中心小學6所、村級完小5所、農村教學點5個),小學附設特教班1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個,幼兒園20所(其中公辦14所、民辦6所),小學附設幼兒班7個,支教點11個。在園幼兒3068人(其中3-5周歲2998人)。在校小學生5694人、初中2194人、普高1641人、職高1322人(其中全日制212人)。留守兒童1385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772人。全縣普通中學教職工507人(專任教師428人),職業中學教職工65人(專任教師62人),小學教職工550人(專任教師440人),幼兒園教職工245人(園長17人,專任教師165人),教師進修學校教職工30人(專任教師25人)。
明溪縣與三明市9個縣(市、區)交界,南北伸延58公里,東西相距97公里,縣城距三明市區69公里,距福州市區400公里,是省中部通外省的重要通道之一。
明溪縣境內共有兩條省道穿過,分別是嶺文線和秀里線。縣道共6條,有夏梓線、白蓋線、新明線、蓋寧線、瀚大線和長楓線,明溪境內全長144.324公里。
明溪衛生工作始終堅持以農村衛生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深化衛生改革,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明溪人民健康服務,為明溪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明溪縣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明溪明溪全縣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1家,其中縣醫院、縣中醫院達到二級乙等醫院標準。公立醫療衛生單位擁有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92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76人。明溪明溪全縣衛生機構擁有固定資產4679萬元,其中專業設備總值1232萬元。使明溪縣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醫療衛生服務診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一些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麻風病、絲蟲病、碘缺乏病等達到基本消滅標準,沒有發生重大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開展,2008年明溪明溪全縣農民參保率達89%。以運動為載體,人人參與、人人動手,改善環境衛生,社會群眾文明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通過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組織實施“全民衛生月”和“除四害”活動,“省級衛生縣城”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
楊時是北宋著名理學家,號龜山,曾受業於程灝、程頤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學傳入福建,開創理學的“道南系”。楊時之後,有羅從彥、李侗、朱熹相繼承傳。至朱熹時,發展為與“濂學”、“洛學”、“關學”並稱的“閩學”。因此,楊時被尊為“閩學鼻祖”。龜山故里始建於宋,后毀於火,僅存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所建欞星門石牌坊、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建的德星坊石碑及“楊龜山故里”、“德配天地”、“倡道東南”等石碑和匾額。楊時少時常讀書於龜山。
明溪縣聚龍禪寺
在明溪縣北郊二公里黃坡山下。相傳古時這裡龍蛇作祟被玉虛仙翁鎮服得名。玉虛洞分為明洞、暗洞、外景三個遊覽點。明洞前有“觀音殿”,面積約150平方米,由三根天然石柱支撐。洞口有明代鐫刻“玉虛洞天”、“玉虛仙洞”、“玉宇天漿”等擘窠大字。洞口下方新建檐歇山式天柱閣。
2019年11月14日,被生態環境部正式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