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九華詩
壺中九華詩
《壺中九華詩》是宋代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首聯將南遷旅途寫成一次美妙的遊歷。頷聯寫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深情神往。頸聯正面描寫壺中九華形象,寫山石層疊多姿,玲瓏宛轉有如窗欞。尾聯傾吐欲買壺中九華之意。這首詩有高視人間、洒然超脫的氣度,有虛無縹緲、優美神奇的意境,有玲瓏宛轉、層層顯現的結構。
這首詩題材本身十分狹窄,詩人運用自己奔放的想象力,小題大做,加以開掘,寫下了自己南遷生活的一段感情經歷。這正是黃庭堅所謂“棘端可以破鏃,如甘蠅、飛衛之射”,“詩之奇也”。
詩人從實際生活、從大處遠處落墨:“清溪電轉失雲峰,夢裡猶驚翠掃空。”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轉如電,舟行疾速,岸上入雲的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而詩人愛山之情,夢寐不忘,在夢中仍時時看見那蒼翠橫空的山色,為之驚嘆。二句想象飛越,感情濃烈。蘇軾此次南遷,自陳留以下沿汴河、泗水舟行,過揚州,越長江泊金陵,背離中原,遠至南荒,“兄弟俱竄,家屬流離”,其心情是凄苦的。詩中通過景物描寫,透露了對中原山水的依戀之情。
三四句承接上文借山之意,一氣旋轉而下:“五嶺莫愁千嶂外,丸華今在一壺中。”微露主旨,點醒題目。言“莫愁”,正見五嶺千嶂之外之可愁;說“莫愁”,是由於“九華今在一壺中”,足以稍慰遷客寂寞之情。強作歡顏,聊以自慰,露中有含,透中有皺,最是抒情上乘。蘇軾以六十高齡,萬里投荒,其愁苦是深重的,但他沒有把自己的痛苦直白地傾吐出來,他輕輕地提出“莫愁”二字,從反面著筆,而這小小拳石,竟成了詩人此際的唯一安慰,則其心中的空虛、孤苦,不言而喻。詩句表現出一個老年詩人面對著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形象。“一壺中”的“壺”,不過是盛放山石的盆盂之類,但由於“壺中”二字在文學上的傳統用法,卻給人帶來一種靈異之感。《神仙傳》說:一個叫壺公的人,“常懸一壺空屋上”,每天“日入之後”,他就“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只有一個叫費長房的有道術的人能看見他,“知其非凡人也”。趙次公註解說:“壺公之壺也,中別有天地山川,故云耳。”有此二字,便把現實山石仙境化了,並為下文“天池水”、“玉女窗”作好準備,把讀者帶入一個虛無飄渺的神仙世界。
“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明處處通。”正面描寫壺中九華形象。“層層見”言山石的層疊多姿,隨著水落,一層層地顯現出來。“處處通”,寫山石“玲瓏宛轉若窗欞然”的特點。“天池”只是泛指天上之池,不必坐實去找它在什麼地方,舊注拘泥於出處,或說在青城,或說在廬山,或說在皖山,這是不必要的。“玉女窗”是文學上常用的典故,李商隱詩中“玉女窗虛五夜風”是其例,用“天池水”、“玉女窗”構成一個優美的、惝恍迷離的仙境情調,詩人的想象力是十分活躍的。
結尾“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說的是詩人慾買之意。這個仇池石是蘇軾心愛之物,他稱之為“希代之寶”。為了它,曾和王晉卿一起寫了好幾首詩,討論以石易畫問題,傳為藝林佳話。這裡“太孤絕”三字,和前面第三句“千嶂外”一層映帶生情,使全詩內在的抒情脈絡貫串一氣,縈拂有致,再一次抒寫了詩人的孤憤之情。
這首詩通過一個狹小的題材,銘記了詩人南遷途中的一段感情經歷。全篇有高視人間、洒然超脫的氣度,有虛無縹緲、優美神奇的意境,有玲瓏宛轉、層層顯現的結構。
清·查慎行《初白蒼詩評》:“三句帶南遷意不覺。”
這首詩這是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六十歲時南遷途中寫的詩。前一年,即元祐八年(1093年)六月,蘇軾出知定州,九月,主持“元祐更化”的高太后病逝,宋哲宗親政,朝局再次發生變化。紹聖元年(1097年)四月,蘇軾因“坐前掌制命語涉譏訕”的罪名,責知英洲軍州事,途中三改謫令,六月至安徽當塗,再次接到“責授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的謫令。他遣長子蘇邁帶領家屬去常州就食,奔赴惠州貶所。七月,行至湖口,寫了這首詩。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四月十六日,蘇軾自海外遇赦放還,重經湖口,特意訪問了石的下落,得知已為好事者所取去。蘇軾於是自和前韻再次寫了一首詩。次年,即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二十日,黃庭堅自荊南放還,系舟湖口,李正臣持蘇軾詩來見,當時蘇軾已去世,石亦不可復見了。黃庭堅也次韻和了蘇軾此詩。經過兩位大詩人前後十年間反覆題詠,這個壺中九華石也和仇池石一樣傳為石中珍寶了。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