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身由基礎部植物、生理、生化等三個教研室和農學院遺傳、微生物等二個教研室及微生物專科專業組成,於1994年獨立成立生物工程系,2004年安徽農業大學院系調整時蠶桑專業併入,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下設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生物製藥系、蠶學與經濟動物系4個系。現有生物科學(省級改革試點專業)、生物技術、生物製藥、應用生物科學(國家改革試點專業)4個本科專業;1個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生物學博士點(含6個二級博士點)、作物生物技術二級博士點、1個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含4個學科方向),作物生物技術和特種經濟動物飼養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1個生物與醫藥工程類專業碩士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生物學一級學科獲評B檔,佔比20.5%,在安徽省省屬高校生物學學科中排名第一。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527人,其中本科生1102人、碩士研究生331人、博士研究生66人、留學生28人。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5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59人,專任教師79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86%。學院現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應用生物科學)。學院教師近五年來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及12項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學院介紹


生命科學學院始建於1994年,現有在校學生近1300人,其中本科生900多人,碩士生、博士生300多人;學院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教授、講席教授共15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共33人,省學術帶頭人2人,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學科帶頭人3人;教師中博士和在讀博士生40人,碩士以上學位55人,留學回國人員10多人。

專業設置


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生態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生態學),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應用生物科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建有安徽省生物質改良與轉化、安徽省作物生物學、離子束生物工程、安徽省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蠶絲生物技術、生物物理實驗室等2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擁有生物物理學、遺傳學、作物遺傳育種學(聯合)和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聯合)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一個蠶學省級特色專業。學院近5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項目32項,轉基因重大專項、支撐計劃、科技成果轉化等重大項目26項,總經費達4800多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出版學術專著10部,發表SCI源論文41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5項。在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螺旋藻的遺傳操作、優良作物品系篩選、新品種的培育、活性物質分離純化、功能基因克隆表達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先後培育出2個家蠶新品種,2個桑樹新品種,3個玉米新品種,並在GenBank中登錄100多個全基因序列。
學院高度重視“雙創型”人才培養,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學校率先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共同開展“2+2”聯合培養雙學士學位項目,學生畢業即可獲得我校學位和畢業文憑以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學士學位。自2011年開始,率先推進“優秀本科生培養計劃”,在低年級本科生中選拔優秀學生,成立創新實驗班,每人配備導師進行專業化、個性化培養,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交流合作


學院十分重視與國內外企業和教學科研機構交流與合作,企業在學院設立“曙光獎學金”(每年10萬元)和“山崎獎學金”(每年2萬元)。近年來學院先後與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墨爾本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北海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信州大學和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等國外著名大學與研究機構開展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並與國內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先後有十多人赴日、英、美、德、法、澳、以色列等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學習和合作研究。
展望未來,學院將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契機,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雙創型”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院領導


朱紹友
黨委書記
全面負責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分管成人教育及離退休教職工工作。
吳國卿
黨委副書記
分管學院學生思想教育、組織發展、群團和專兼職輔導員工作。
陳大華
院長
全面負責學院工作,分管科研和學科建設。
蔡永萍
常務副院長
負責學院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科研成果


近年來,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職工緻力於生命科學的教學、研究、開發和人才培養,充分利用我校農林學科特長,發揮資源優勢,堅持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學科相結合,先後主持國家948、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及省部級攻關等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獲省級以上成果獎28項,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有六篇論文被SCI和EI收錄。出版教材、專著30餘部。在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螺旋藻的遺傳操作、優良作物品系篩選、新品種的培育、活性物質分離純化、功能基因克隆表達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先後培育出1個家蠶新品種,2個桑樹新品種,3個玉米新品種,並在GenBank中登錄4個全基因序。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霍山石斛研究課題組”自1982年成立以來,從事石斛基礎研究工作20餘年未曾間斷。在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的資助下,進行“霍山石斛人工繁育、種質改良和產業化技術”的研究,研究工作達國內領先水平,研究成果“霍山石斛種苗、天麻種麻脫毒快繁和工廠化繁育技術的研究”項目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蠶絲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有一個團結協作的科研隊伍,現有在研人員12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9人,留學回國博士3人,碩士學位6人,本科3人,日本客座教授2人。03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省自然基金、省人才基金、省教育廳基金等17項,獲基金資助近百萬元。獲省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市、校科技獎及鑒定成果等十多項,“家蠶品種選育新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合作)院生物物理省級重點學科為安徽省“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現有教學研究人員16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員)8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其中博士8人,已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為主的學術梯隊。
近年來主持國家“863”、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部級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獎10項,發明專利6項,出版教材1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40多名。低能離子和激光農業生物學及中草藥有效成份的生物物理化學研究,在國內有明顯的優勢和較高的學術地位。“低能離子注入棉花生物效應及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擔農業部立項總投資810萬元的“抗黃麴黴天然香精複合油及其製劑”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實驗室建設


生物質改良與轉化實驗室
生物質改良與轉化實驗室是安徽省教育廳07年批准建設,近年來,實驗室在生物質遺傳資源發掘與改良、生物質材料研究與利用、生物質能源轉化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先後承擔國家“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十五”攻關以及省部級攻關等50多個相關項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經過多年的建設該實驗室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為主體的學術梯隊,具有較好的研究平台和實驗條件。
實驗室形成了單個具有明顯特點的研究方向:
1、生物質遺傳資源發掘與改良方向,建立了生物質材料和能源生物遺傳改良的新技術與新方法。率先將低能離子束技術應用於玉米、棉花、能源藻及PHA、L-乳酸、D-乳酸及甲烷微生物菌種的誘變和遺傳轉化,並將分子標記技術應用於玉米對生性狀基因、高直鏈澱粉ae基因等基因定位和輔助選擇。發掘和創建了一批能源和材料生物新種質。先後收集和發掘玉米、棉花、甜高粱蓖麻等能源和材料作物種質2000餘份,篩選PHA、乳酸、纖維素酶、脂肪酶、氫和甲烷產生菌等微生物菌種和能源藻種質100餘份。
2、生物質材料研究與利用方向,突出農用生物質功能材料研究與利用。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方面,先後開展了魔芋飛粉、殼聚糖、澱粉的輻照和化學改性的研究。強化澱粉和纖維基材料的創製,以玉米等澱粉、彩色棉纖維和蠶絲的材料特性和輻照與化學改性研究為基礎,開展了澱粉基材料在食品上的應用研究,探討了以純直鏈澱粉或高直鏈澱粉直接為原料的全澱粉基可降解塑料生產關鍵技術,特別是玉米澱粉輻照改性技術,進行了熱塑性澱粉塑料和農用地膜、食品包裝膜等產品的創製。
3、生物質能源轉化理論與技術方向,利用廢棄生物質發展農村能源。立足農村富足的秸桿等有機廢棄物轉化,開展了作物秸桿和農林廢棄物生物質氣化和熱解液化製備生物油的關鍵技術研究。突出生物轉化減少環境污染。先後開展了澱粉乙醇發酵工藝、藻類和微生物產油代謝途徑的研究;還開展了澱粉質原料生產乙醇新型工程菌的構建,該工程菌可望減少乙醇生產步聚,縮短髮酵時間,減少能源消耗,節省成本,形成新的工藝技術。
實驗室總面積達7100平方米(含輻照中心4000平方米、天然大分子分離加工中試基地2000平方米),擁有生物物理省級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生物技術和微生物三個博士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等多個碩士點,建有國家林業輻照中心,以及聯合共建的“離子束生物工程”省部級實驗室。
實驗室擁有用於遺傳改良的離子注入機、10多種激光器、100萬居里的鈷源、基因槍、熒光定量PCR儀、激光動態散射儀、細胞遺傳工作站、脈衝電泳轉基因系統等;有用於材料和能源研究的鈷源、高效液相分析儀,熒光分析儀、色質聯用分析儀、原子力顯微鏡、超臨界萃取儀、柱層析系統、發酵罐、冷凍乾燥儀、掃描電子顯微鏡、三維成像,儀器設備總值達2000多萬元。
2005-2010年以來,實驗室共承擔國家“863”計劃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轉基因專項和農業部、科技部成果轉化資金等重大課題20項,安徽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安徽省人才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其它各級各類省級科研項目達30多項,科研經費總額達1200餘萬元。五年來參與完成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成果工作,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四項,選育了玉米、棉花和麻類等作物新品種6個,篩選微生物菌種300多份,開發農用功能材料、新型生物質材料和生物質能源轉化新產品及新裝置20餘項,申請專利14項,通過省級成果鑒定12項,出版專著及教材12本,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300餘篇。
作物生物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依託於安徽農業大學作物學,生物學兩個一個博士學科點以及博士后流動站和安徽省作物遺傳育種,作物耕作栽培學,遺傳學,生物物理學等省級重點學科於2008年10月被批准建設,蓋均益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農業部玉米專家組成員,安徽省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玉米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安徽省玉米遺傳改良以及產業化技術研究“115”創新團隊帶頭人程備久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8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2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6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為主體的作物遺傳育種和產業化研發隊伍。
重點圍繞“作物分子生物學”,“作物種質創新和品種改良”,“作物生理生態”等三大方向開展研究工作。近年來,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成果轉化基金等國家級項目40餘項,省級以及各類攻關計劃項目30多項,獲得省部以上獎勵1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選育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1個,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60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論文50多篇。為安徽省“三大糧食行動”,糧食增產計劃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在作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方向。本年度重點圍繞玉米、小麥、水稻、大麥等農作物開展了生物信息學和重要性狀基因克隆與功能分析。先後從玉米、水稻等作物里克隆出與產量性狀、光合效率、品質和抗逆等相關的基因40多個,並對部分基因進行了功能驗證。尤其是利用已公布的玉米基因組資料庫,系統分析了玉米全基因組抗病基因、WRKY調控因子、細胞分裂素調控基因等數十個基因家族,形成在玉米基因組學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中的優勢,發表SCI論文2篇,投稿SCI論文7篇。建立玉米等作物基因功能體外驗證的大腸桿菌分析的技術體系,開發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作物轉基因安全高效的篩選標記技術,構建了利用玉米紅色熒光蛋白CobA以及綠色熒光蛋白的突變體的廉價通用T載體。進行了天然彩色棉彩色纖維形成機理和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棉花新品種研究。
玉米基因組學研究和小麥優質、高產、抗逆等重要性狀的分子基礎研究:
重點研究玉米全基因組的結構,功能,進化,通過比較基因組學,分析玉米基因家族的特點,為玉米基因家族功能分析研究和新基因的發掘提供依據。研究了130個基因家族的15000個基因的特點,建立了資料庫,開展玉米全基因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與進化研究,分析了玉米NBS基因、WRKY基因、HSFs基因等120多個基因家族一萬餘個基因的特徵、分類、染色體定位和表達模式,以及與近緣物種高粱、水稻等比較基因組學和進化,發現了玉米基因家族的進化特點。已發表SCI論文20餘篇。
玉米分子育種和小麥優質、高產、抗逆育種材料篩選及種質創新:
率先在國內建立了玉米原位轉化、低能離子束轉基因新技術,提出了低能離子束介導的棉花轉基因技術,選育了一批新的棉花基因型材料和品系。開展了玉米、水稻澱粉、抗病、木質素和纖維素等代謝調控的轉基因研究,獲得高直鏈澱粉、低木質素和抗病毒等重要的玉米、水稻轉基因材料。利用低能離子束誘變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創建了一批高澱粉、高直鏈澱粉和甜糯玉米新種質,選育高澱粉和優質甜糯玉米新品種8個。建立了完善的高效簡便的玉米IN PLANTA 轉化體系。
利用生理選擇技術、抗性鑒定技術、品質分析技術、養分利用分析技術和分子標記技術,常規育種方法與分子育種手段相結合,開展優質、高產、抗逆、高效小麥新品種選育研究,培育出適合於我省淮北麥區及長江中下游麥區大面積種植的小麥新品種。同時,育種過程中積極開展先進育種理論的研究,促進現代小麥育種理論的突破。
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和小麥新品種選育及育種理論創新:
高澱粉玉米組合安隆4號,推廣種植50萬畝,產生經濟效益5億元;3個甜玉米品種,推廣種植6.59萬畝,直接經濟效益1.62億元;利用傳統育種結合生物技術選育出三個各具特點的優質、高產、多抗甜玉米新組合。皖玉10—早熟、多抗(抗旱、耐澇、抗大小斑病)優質、高產,雙穗多穗率較高,適宜於鮮棒、凍粒和筍加工。皖玉14--早熟、多抗(抗倒、抗逆、抗小斑病和玉米螟)優質、高產、大粒型,適宜於凍粒和凍棒加工。皖玉15--優質高產多抗型加強甜玉米組合,適宜凍棒加工。是安徽省近年來自育並率先審定的甜玉米新品種,在品質、抗逆適應性、早熟性和鮮粒加工特性上優於目前安徽生產上推廣品種。
同時,建立了三個組合雜交種高產制種的良種繁育技術體系;形成了甜玉米新品種無公害安全栽培技術規程;建立了甜玉米種子質量和品質鑒定技術;研製出以甜玉米芯以芯代木培養香菇培養基配方和培養平菇的培養技術;建立了鮮棒保鮮技術和凍粒凍棒加工工藝並開發出凍粒凍棒新產品。
皖玉系列甜糯玉米新品種平均畝產鮮穗900公斤,生育期短約80天左右,各類可溶性多糖、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份含量豐富,可作為是一種優質的“水果玉米”和健康食品開發利用。目前,在安徽境內示範推廣面積超過10萬畝,直接經濟效益達4億元以上。
培育小麥新品種7個,分別為安農92484(國審)、皖麥33、皖麥41、皖麥42、皖麥48(國審)、皖麥49、安農0305。其中皖麥48、皖麥49獲得國家新品種保護。篩選和創製了一批小麥優異育種材料,目前申報新品種省級區試及國家預試7個,分別為安農0807、安農0818、安農0822、安農0826、安農0849、安農0850和安農0711,4個品種進入生產試驗。
玉米高產高效生產關鍵工程技術和新品種高效栽培技術體系研發:
緊緊圍繞安徽省玉米振興計劃和“四良工程”,加強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提出了三大農機農藝相結合的技術,研製的相關產品,並進行了推廣和示範。
根據新品種農藝性狀、適應性、抗逆性、產量水平等特點,研發高效的配套技術體系,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研究,並進行推廣和應用,提高新品種的生產效益。

人才培養


學院高度重視“雙創型”人才培養,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參加學校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共同開展“2+2”聯合培養雙學士學位項目。自2011年開始,率先推進“優秀本科生培養計劃”,在低年級本科生中選拔優秀學生,成立創新實驗班,實施小班教學,固定教室安排早晚自習,採取“厚固基礎、強化實踐、著重創新、寓教於研”的培養模式,創新“引導式、啟髮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側重於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優化創新課程體系,全面實行導師制,並集中優勢教學資源,積極藉助社會資源,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學習發展平台。學院歷屆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學院在保證畢業生較高質量就業的同時,鼓勵學生繼續考研深造,考研成績突出。2017屆、2018屆、2019屆考研率分為38.83%,32.56%,35.06%,其中一半以上學生考取985、211工程院校生物相關專業研究生。通過多年創新模式培養,我院2017、2018、2019屆生物類創新實驗班共有63名同學錄取成為研究生,其中有44名同學通過推薦獲得免試研究生資格。近三年生物類創新實驗班研究生錄取率達77.22%,其中51人被985、211院校錄取,錄取到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的同學佔大多數。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十分重視與國內外企業和教學科研機構交流與合作,企業在學院設立“曙光獎學金”(每年10萬元)和“山崎獎學金”(每年2萬元)。近年來學院先後與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墨爾本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北海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信州大學和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等國外著名大學與研究機構開展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並與國內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先後有十多人赴日、英、美、德、法、澳、以色列等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學習和合作研究。
展望未來,學院將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契機,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雙創型”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重點學科建設


生物物理重點學科
一、基本概況
本學科點於1996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批准為安徽省級重點學科,學科所依託的實驗室為安徽省“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安徽省教育廳“生物質改良與轉化”重點實驗室。現有教學研究人員32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員)14人,副教授10人,講師8人,其中博士16人,已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為主的學術梯隊。近年來主持國家“863”、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部級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獎10項,發明專利15項,出版教材1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科研工作積極面向地方經濟建設,成果轉化效益顯著,科研經費較充足。其低能離子和激光農業生物學及中草藥有效成份的生物物理化學研究,在國內有明顯的優勢和較高的學術地位。經過幾年的建設已形成了“環境生物物理、生物物理化學、生物信息與分子育種、應用生物物理”四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環境生物物理
該方向主要研究環境因子和各種輻射源的生物學效應及其應用技術。重點研究低能離子束與生物體相互作用的機制,低能離子的生物學效應和誘變育種技術,低能離子束生物工程技術及其應用,有益突變體的遺傳分析與利用,開闢了低能離子農業生物學研究新領域。將突變體創建和理論應用研究相結合,凸顯優勢和特色。
(2)生物物理化學
生物物理化學,主要研究生物活性物質和生物大分子的代謝、分離提取技術、結構和生物物理化學特性及其生物學作用的細胞分子機制,開發新產品。
(3)生物信息學和分子育種
主要開展動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研究和轉基因研究,通過比較基因組學,功能基因預測和進化分析,開展分子群體遺傳學、分子進化和微生物、作物的重要性狀的分子設計研究。
(4)應用生物物理
主要進行細胞生物物理和生物物理新技術與新方法在農產品無損檢測、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改性和農業生物優質高產安全調控的應用研究,拓展生物物理學科與農業、材料和食品的交叉研究。
三、科研條件
本學科和所依託的生命科學學院儀器設備和實驗條件較好,與中科院等離子所和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分別聯合建有中科院和安徽省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省級同步輻射農業實驗室,並擁有全國林業輻照中心(裝源100萬居里)和生物質改良與轉化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作物生物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基地。
四、科研成果
學科點近年來先後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Protei.Expre.Purif,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等國際刊物和《科學通報》、《微生物學報》、《遺傳學報》、《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和《作物學報》等國家核心刊物上共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共收錄15篇,主編和參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8部,出版學術專著12部。申請和授權的專利19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轉基因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40餘項,近五年總經費約2000餘萬元,獲得新品種權9項。
五、對外合作交流
本學科十分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先後與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墨爾本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日本國立岐阜大學、北海道大學和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等國外著名大學與研究機構開展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並與國內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植物所、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專業介紹


生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生物科學基礎知識,具有現代生物工程專業技能,可從事生物技術的開發研究和推廣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生理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蛋白質與酶工程、組織培養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食品、飲料、保健品、製藥、商檢、環保、現代高科技農業、生物工程,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門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專業特色和優勢:掌握現代生物技術技能,就業面廣。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實驗技能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生物信息學等。
就業方向:可以在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高等學校、行政部門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專業特色和優勢:具備較全面的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專業技能。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在工業、醫藥、食品、環保、檢測、商業、農林等涉及現代微生物學技術的行業及教學、科研機構從事技術和管理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化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等。
就業方向:在工業發酵、生物製藥、生物化工、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環保、質量檢驗、商業、農林、土肥等相關行業,或教學、科研、行業管理、技術推廣等部門工作。
專業特色和優勢:掌握較全面的現代微生物學理論和技術,就業面廣。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中草藥資源開發、栽培、病蟲害防治和中藥製劑提取加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中藥藥理學、藥物分析、生物技術、中藥學、中藥資源學、中草藥栽培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學、天然產物分離製備學等。
就業方向:可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從事中藥資源的教學、科研、生產、開發和管理工作。
專業特色和優勢:採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利用傳統的中藥資源
蠶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蠶桑生產、科研、絲綢生產及其進出口貿易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生化、桑樹栽培及育種學、桑樹病蟲害防治學、蠶體解剖生理學、養蠶學、蠶病學、蠶種學、蠶業資源綜合利用、蠶桑生物技術、繭絲學、絲綢化學、絲綢材料學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蠶桑經營、科研、教育工作、生絲、絲綢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絲綢服裝設計、農業生物技術及產品加工工藝等工作。
專業特色和優勢:具備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知識和廣泛、堅實的蠶絲業專業技能。
中藥製藥專業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始建於1994年,現有在校學生近1300人,其中本科生860多人,碩士生、博士生400多人;學院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教授、講席教授共15人。學院設有生物技術、生物科學、應用生物科學、蠶學和中藥資源與開發五個本科專業;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應用生物科學國家級教學團隊。生命科學學院設立中藥教研室,開辦全日制本科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經過9年時間的專業建設,教學實踐和改革探索,已經初步形成較合理的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基本形成了正高、副高、講師梯隊合理。特別是安徽省共有11位現代中藥材產業體系崗位專家,而學院就有四位教授名列其中。學院專門設立“安徽省中藥材產業規範化種植研究室”。同時,作為安徽省唯一的一所農業院校,學院在藥用植物栽培、天然產物分析、生物製藥領域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處於全省領先水平。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中醫藥基礎理論;中藥製藥和製劑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能夠獨立解決製劑生產中的一般技術問題,具有一線生產管理基本能力。能從事中藥貯藏、加工、營銷、中藥原輔料與成品質量檢測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