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劑
滴鼻劑
滴鼻劑系指藥材提取物或藥物用適宜的溶劑製成的供滴入鼻腔用的液體製劑,分為溶液型、混懸型和乳濁型三種。
滴鼻劑
、除另規,藥材按各該品項規提取、純化。
4、滴鼻劑應在清潔避菌的環境中配製,及時灌裝於無菌的潔凈乾燥容器中。
5、溶液型滴鼻劑應澄清,不得有沉澱和異物。混懸型滴鼻劑中的顆粒應細膩,均勻分散,放置后其沉澱物不得結塊,振搖后一般應在數分鐘內不分層。乳濁型滴 鼻劑應分佈均勻。
6、除另有規定外,滴鼻劑應制定相對密度、pH值等檢查項目。
7、除另有規定外,每一容器的裝量應不超過10ml。
8、除另有規定外,滴鼻劑應密封,置陰涼處貯藏。
滴鼻劑
選擇滴鼻劑要注意,滴鼻劑的品種很多,作用也各不相同,各類滴鼻劑中最常用的品種如下:
1.血管收縮劑:最常用的為鹽酸麻黃素滴鼻液,成人用的濃度為1%,兒童用的濃度以0.5%為宜;其次是滴眼凈,有0.1%及0。05%兩種濃度,前者用於成人,後者用於兒童。這兩種葯都能收縮黏膜血管,消除鼻黏膜充血腫脹,解除鼻塞,改善通氣,作用迅速而持久。用藥1分鐘內即可見效,藥效能持續2小時左右,且不會發生繼發性充血。可用於治療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鼻少量出血時,用藥棉蘸少許麻黃素滴鼻液塞於出血側鼻內,有止血作用。
3.抗菌素與磺胺類滴鼻劑:如麻黃鹼新黴素滴鼻液,0.3%~0.5%鏈黴素滴鼻液等,用於鼻塞伴膿涕的病人。這些葯能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又能減輕充血,使通氣順暢。
4.鼻黏膜刺激劑和潤滑劑:常用的刺激劑有復方薄荷油,1%碘甘油等,能使鼻黏膜血管擴張、分泌增加、減輕乾燥癥狀、恢復黏膜功能,可用於萎縮性鼻炎。常用的黏膜潤滑劑有清魚肝油、石蠟油、復方弱蛋白銀塗鼻膏等,能促進黏膜潤滑,發揮機械性保護作用。對於乾燥性鼻炎有一定治療作用。
5.黏膜腐蝕劑和黏膜硬化劑:黏膜腐蝕劑主要有5%硝酸銀、純石炭酸等,用於治療黏膜局部糜爛、出血。黏膜硬化劑常用的是5%的魚肝油酸鈉、80%甘油等,用於鼻甲黏膜內注射,治療慢性單鼻炎。這類藥物作用強烈,應由專科醫生應用。
滴鼻劑
使用滴鼻劑時可用兩種姿勢:一種是仰卧向後垂頭式,即患者在滴葯時仰卧於床上,肩部墊一軟枕,使頭部盡量向後仰,使鼻腔低於口咽部。滴葯時,滴鼻劑應距鼻孔1—2厘米。每次滴葯3—4滴。讓藥液順著鼻孔一側慢慢流下,讓鼻腔側壁對藥液起到緩衝作用,以免使藥液直接流入咽部,讓苦味難忍。滴完葯后,用手指輕按幾下鼻翼,使藥液布滿鼻腔。然後,保持滴葯姿勢3—5分鐘,再坐起。鼻粘膜炎,喋竇炎、篩竇炎、額竇炎的患者,採用此法較好。二是側卧側下垂頭式,即讓病人側卧,讓頭部偏向需要用藥的鼻腔那側,頭部向肩部下垂,使頭部低於肩部,然後滴葯。滴葯的方法同上文所述的方法相同。如果雙側鼻腔都需滴葯,則在一側鼻腔滴葯5分鐘后,把身體和頭偏向另一側,再滴葯。上額竇炎的患者採用此種方法較好。
如果需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滴鼻劑時,使用兩葯的時間應間隔3分鐘以上,以免降低藥物的療效或引起不良反應。如同時使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縮的滴鼻劑和消炎的滴鼻劑,則應先用前者,後用後者。
長期使用滴鼻劑,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因此,使用滴鼻劑一般不可超過兩周。嬰幼兒應盡量不用滴鼻劑,以免影響其鼻粘膜的發育。高血壓患者應慎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縮的滴鼻劑,以防用藥后加速血壓升高。向鼻腔里滴葯是治療鼻炎、鼻竇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使用滴鼻劑時注意只有正確的滴鼻方法,才能保證藥物到達病變部位,發揮治療作用。常用滴藥方法有兩種:一是頭后伸位滴葯法。患者後仰,頭向後垂使鼻孔朝天,將藥液滴入患側或雙側,每側4--5滴,滴后輕捏鼻翼數次,休息5分鐘再起來,使藥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觸。每日滴葯3--4次。二是頭低側向位滴葯法:患者側仰,頭偏向患側並向肩部垂下,使頭低於肩部,滴入藥液5分鐘后坐起。雙側可交換滴入,方法同上。
1、向鼻內滴葯時,滴管頭應懸空,不要觸及鼻部,以免污染藥液。
2、滴葯后將頭部略向兩側輕輕轉動,以使藥液均勻分佈。
3、不能長期擅自依靠滴鼻液來改善鼻腔疾病,當藥液使用效果越來越差時,應停止繼續使用,及時查找原因並請專科醫生診治,以免喪失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