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禿亥鄉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下轄鄉
上禿亥鄉因所在地在上禿亥村而得名,禿亥是蒙語意為“拐彎子”。1936年,成立了義和鄉,建國后劃歸廠漢木台鄉管轄,1962年,成立上禿亥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上禿亥鄉。2006年,東土城、廠漢木台2鄉併入上禿亥鄉。面積129.0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轄上禿亥、小西灘、黑沙圖、東房子4個行政村。
上禿亥鄉位於武川縣中部丘陵區,東與廠漢木台鄉接壤,西南分別與中后河鄉、東土城鄉交界。面積119.5平方千米。轄上禿亥、東方子、小西灘、黑少兔4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農業人口8209人。(約2002年)
上禿亥鄉
原東土城鄉為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轄鄉。位於縣境中西部,距縣城15千米。集(寧)固(陽)公路過境。1958年設東土城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25.1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枳機灘、馬王廟、三間房、烏蘭桃力蓋、五家村、南土城、三道河、蒙獨腦包8個行政村。2002年?,面積225平方千米,人口10906人,轄馬王廟、三間房、蒙獨腦包、桃力蓋、五家、三道河6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2006年撤銷併入上禿亥鄉。
2011年,上禿亥鄉下轄上禿亥、東房子、黑沙兔、小西灘、馬王廟、三間房、三道河、蒙獨腦包、桃力蓋、五家村、六合營、白泥壕、七號、劉家、圪奔、麻迷兔16個行政村。
2019年,上禿亥鄉下轄上禿亥村、東方子村、小西灘村、黑沙圖村、馬王廟村、三間房村、蒙獨腦包村、烏蘭桃力蓋村、五家村村、三道河村、陸合營村、白泥壕村、七號村、劉家村、圪奔村、麻迷圖村1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上禿亥村。
轄16個行政村,161個自然村。地處陰山北麓丘陵區。搶盤河流經鄉境。呼(和浩特)百(靈廟)公路過境。
上禿亥鄉地處武川縣北部,東鄰哈樂鎮,東南與可可以力更鎮接壤,南與得勝溝鄉毗連,西接西烏蘭不浪鎮,北與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希拉穆仁鎮交界,距縣城15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498.4平方千米。
上禿亥鄉地處內蒙古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丘陵和平原,北部、東部、東南部、西部為丘陵區,中部為平原區,西南部與得勝溝鄉接壤處有小面積山區,海拔在1591—1700米。
上禿亥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熱,寒暑變化劇烈,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3.3℃。無霜期年平均110—11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952小時;年平均風速2.5米/秒;年平均降水量300—350毫米。
上禿亥鄉境內主要河流搶盤河發源於得水泉村,流經后馬王廟、上禿亥、下烏蘭,於搶盤村流向得勝溝鄉,充字五號村是錫拉木倫河的源頭之一,於西什大估流出縣境后在希拉穆仁蘇木四隊同錫拉木倫河的另一源頭相匯。
2022年2月18日,武川縣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上禿亥鄉人口數為7929人。
2011年,上禿亥鄉總人口300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69人,城鎮化率1.9%;總人口中,男性15667人,佔52.2%;女性14355人,佔47.8%;14歲以下3682人,佔12.3%;15—64歲22578人,佔75.2%;65歲以上3762人,佔12.5%;以漢族為主,達28781人,佔95.9%;有蒙古、回、滿、朝鮮、壯、藏、苗、土家、彝、拉祜、佤11個少數民族,共1241人,佔4.1%,其中蒙古族86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69.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1人。
截至2018年末,上禿亥鄉戶籍人口為29734人。
2011年末,上禿亥鄉有小學3所,在校生101人,專任教師77人,有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5人,專任教師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末,上禿亥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室2個;有農家書屋12個,藏書24000冊。2011年末,上禿亥鄉有1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2011年末,上禿亥鄉16個行政村、161個自然村全部通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2011年末,上禿亥鄉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3個;專業衛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人。2011年,上禿亥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42萬人,參合率96.3%。
2011年,上禿亥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20戶,人數2176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8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12人。
全鄉共有勞動力10000多人,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剩餘勞動力有所增加。
該鄉物產資源豐富,農產品除馬鈴薯、油菜籽兩大品種外,蕎麥、莜麥也鮮為人知,隨著武川馬鈴薯申報2008年奧運會指定專用薯的不斷成熟,該鄉的馬鈴薯也正在走向世界。畜產品有牛、羊、豬、雞等,依託地域優勢,牛羊育肥、奶牛養殖已初具規模,按照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要求,養殖大戶已在“牲畜、飼草、棚圈、貯窖、畜種改良、疫病防治”六配套上做出了表率,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該鄉的生態畜牧業走上了“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良性發展軌道。
1、建成馬鈴薯種薯繁育中心一處,年繁育原原種500萬粒、原種300萬斤;全鄉馬鈴薯已全部通過無公害認證,正在申請畝的有機食品基地建設。
2、建成奶站12座,標準化棚圈2350個。
3、配套各類機電井400多眼,發展水澆地5萬多畝;
4、村村通電、通訊、通廣播電視的“三通”工程已全部實現,建成2008奧運會合作夥伴信息村兩個,移動和聯通信息網路覆蓋全鄉95%的村莊。
2006年撤鄉並鎮后重新組建的上禿亥鄉人民政府,由原來的、廠漢木台、上禿亥三鄉合併而成,現有幹部58人,下設“三辦、兩站、一中心”。
1、黨政綜合辦公室
職責:負責黨委、政府的文件起草、檔案管理、農情信息搜集整理、農林牧水有關數據統計、維護社會穩定和機關的日常事務等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
職責:負責全鄉招商引資、財政稅收、發改、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日常財務收支等工作;
3、社會事務辦公室
4、農林牧水科技綜合服務站
職責:負責農業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培育,林木栽植和管護,畜種改良和動物防疫,水利設施配套及人畜飲水工程等工作;
5、文化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
職責:負責文化、衛生、體育及人口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工作;
6、東土城區域服務中心
職責:負責轄區內國有資產管理、勞動力轉移培訓、“三農”工作、種養業及特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基地的規劃建設和服務工作等。
上禿亥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呼—百公路縱貫上禿亥境內30km,哈—西路橫穿該鄉境內長達20多公里,途經該鄉的很多村莊,更有通往武川縣西部紅色旅遊得勝溝的交通幹線集---固公路途經該鄉30多公里,這些主要的交通幹道與通往各行政村的沙石路一起構成了該鄉便利的交通網。
(1)鐵礦資源
(2)褐煤資源
枳機灘村有大量的褐煤資源,佔地面積約18平方公里,儲層淺,易開發,據有關資料考證,該煤熱量達5000大卡左右。
(3)腐植酸資源
該礦位於枳機灘村,距地表3—5米深,據有關資料記載含量高,易開採。
(4)純凈水資源
該鄉黑八盤、六合營自然村,地下有大量的純凈水,出水量80T/H,隔水層80米,待開發。
(5)礦泉水資源
沙塔子村東有一已探明礦泉水資源地,出水量80T/h,隔水層20米,待開發。
(6)粘土資源
全鄉粘土資源較為豐富,窯村、后渠子、爾扣不浪、二道窪村土質好,儲量多,交通便利,水電條件較為優越,是辦磚瓦廠的好廠址。
2011年,上禿亥鄉農業總產值2.72億元,農業耕地面積37.2萬畝,生產糧食5395噸。2011年,上禿亥鄉生豬出欄6240頭。2011年,上禿亥鄉生產肉類290噸。2011年,上禿亥鄉農民人均純收入7130元。2011年,上禿亥鄉財政總收入1050萬元,比2006年增加470萬元。
2018年,上禿亥鄉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招商引資
擬招商以下項目:
1、充分利用腐植酸資源,擬引進一家化肥加工廠。
2、利用豐富的礦泉水資源,擬引進一家大型礦泉水加工廠,在此基礎上,再引進一條制酒生產線。
3、擬引資新建肉食品深加工廠一處,讓全鄉的畜禽產品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創造更大的價值。
4、擬引資新建飼料加工廠一處,使剩餘的農作物秸桿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5、利用豐富的粘土資源,擬引資新建磚瓦加工廠幾處。
6、利用該鄉土壤適宜馬鈴薯種植的優勢,擬引資新建馬鈴薯深加工廠一處,解決群眾賣薯難的問題。
7、擬引資新建大型油料深加工廠一處,讓全鄉產量最高的經濟作物油菜籽得到充分、有效的轉化利用。
● 地名由來
上禿亥鄉因鄉政府駐上禿亥村而得名,“禿亥”為蒙古語,意為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