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風箏

南通風箏

南通風箏是江蘇南通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傳統節日娛樂工具。南通與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同為中國四大風箏產地,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乒乓球等製成。鷂面上並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系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隻精緻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地群眾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傳。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后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里,宛似“空中交響樂”,據說哨口有30多種型號。

南通風箏博物館


南通風箏博物館以風箏為主題,是一個動靜”結合的綜合博物館。除了館藏展示、接待遊客參觀以外,還作為南通地域文化名片,承接涉外文化交流展覽活動。讓博物館從一個高雅的文化殿堂更多地融入社會,貼近大眾。

典故傳說


南通風箏
南通風箏
風箏,中國北方稱“紙鳶”,南方稱“鷂子”。“風箏”這個名字,大約始於五代(公元907——960年)據明代郎瑛《詢匈錄》記載,五代a有位叫李鄴的,在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在紙鳶頭上系竹哨,放飛時,風入竹哨,發出象“箏”一樣的聲音,故名之為“風箏”。
風箏是怎樣發明的?有人說是我們的祖先受到風吹斗笠、樹葉的啟發,有人說是受帆或帳篷的啟發,也有人說是受了飛鳥的啟發,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最早的風箏出現在中國,卻是國際風箏界一致的公論。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墨翟(公元前 468-376年)居魯山(今山東濰坊青州西南部一帶)時曾“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就是世界最早的風箏,別具匠心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後來,墨翟把製造木鷂的方法傳給他的學生公輸班(又稱魯般、魯班),公輸班又加以改進,用竹 為材料製成“竹鵲”,能在空中飛三日之久。公輸班還曾“制木鳶以窺宋城”,把風箏用于軍事。早期的風箏還被用於傳遠消息、測量風力等。據<<獨異志>>記載,太清 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軍侯景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簡女獻計作紙鳶藏詔於中,飛空傳書,以謀援軍,因風箏被敵方射下來而不果。
風箏作為一種娛樂工具,大約從唐代開始。公元713年,唐玄軍李隆基曾在山東蓬萊宮宜春院觀看“八仙過海”風箏的放飛。宋代的<<宣和風箏譜>>有多處記載著帝王貴族玩賞風箏的情況。由於造紙述的出現,風箏改用紙糊,大大降低了費用,很快傳入民間。此後,隨著國際交往,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把風箏列為中華民族向歐洲傳播的重大科學發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國風箏專家所說的:“中國人民在兩千年前就發明了風箏,這是舉世公認的。風箏引起人類飛向天空的遐想,導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飛機的發明。”時代的進步使得風箏的作用也隨著發生的變化。在歷史上,風箏的用途曾經有過多次的轉換,其最初的功能據說是用于軍事,許多歷史資料中都曾提到:漢將韓信曾將風箏放飛到空中,根據風箏的放飛線長度來計算到未央宮的距離之事。在史書中曾經記載過,公元559年,齊文宣帝下令讓囚犯乘坐風箏,從八丈(大約26米高,今殘台高12米)高的金風台上向下飛行,能夠飛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紙鴟以飛”。結果,中有一個叫黃頭的死囚乘風箏滑翔成功,安然飄到城外一個叫紫陌的地方,但後來又被捕,餓死在獄中(見《北史 卷十九 獻文六王傳》)。
據此傳說可以推測,唐代前的風箏可能多為尺寸比較大的風箏,可以進行載人飛行,成功與否另當別論,只能推測放飛的技術已經成熟。 〈新唐書 田悅傳〉又記,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將張丕被叛軍田悅的軍隊困在臨名,情況危急,張丕“急以紙為風鳶”,其上書有“三日不解,臨名士且為悅食”之言,風鳶升空后“高百丈,過悅營上”,田悅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求救書終於由風箏送達援軍,因而解圍。到了唐代中期,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能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使得風箏的製作材料也由絲絹開始使用紙張。風箏走向民間,風箏的類型也多了起來。中唐詩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詠物詩〈有鳥二十章 紙鳶〉中寫道:“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有關全文詳見參閱風箏詩詞欄目)。其他一些詩人也在唐詩中多次寫有詠風箏詩詞。通過這些文獻記載,可以看出盛唐時期的風箏活動情況。
到了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宋徽宗便是一位風箏的熱心倡導者。他除了自已在宮中放飛風箏外,據說還曾主持編撰了一本,〈宣和風箏譜〉。因有文人的參加,象形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當時,風箏已成為兒童們的普通玩具。小兒競放風箏已成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使製作風箏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另外還出現了一種專門放風箏的職業人”趕趁人”。在當時,許多畫家也樂意取放風箏的題材入畫。宋代著名畫家、文學家郭忠恕的畫很受人們的歡迎。
而到了明清時期,風箏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由於年代距今不是太遠,有不少的文獻資料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明清時期的風箏無論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放飛技藝上都比從前有了很大的進步。明清風箏的裝飾手法上也較過去豐富。風箏和各種民間工藝開始有機地結合起來。當時的年畫作坊還用木版年畫來印刷風箏紙,民用紙紮藝人所用的裝飾手法和材料也多樣化起來:有貼紙、紙塑浮雕、剪紙、描金銀、加紙花等。在音響裝置上也有發展,除過去的響弓外,“又以竹蘆貼簧,縛鷂子之背,因風氣播響,曰‘鷂鞭’”,在沿海一帶,還有用葫蘆、白果殼做成哨子,個數、大小不一地裝在風箏 上,發音雄渾,周圍幾里均能聽到。明清時代,許多文學家、畫家還以風箏為題材,吟詩作畫,留下了不少佳作。明代畫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時畫了許多風箏畫,並題了許多風箏畫詩,據後人統計有30多首。在楊家埠和楊柳青年畫中也有以放風箏為題材的。當時,許多文人也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朋友,並認為這是件極風雅的一事。這其中以文學家、紅樓夢的作者曹雪琴最具代表。他在其作品〈南鷂北鳶考工志〉對風箏進行了極為詳盡的介紹,據傳在這部書中介紹了43種風箏的扎制技法。
近代,特別是最近二十多年來,我國的風箏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風箏作為體育運動項目和健身休閑娛樂活動開始普及,國內外的風箏比賽促進了風箏這項活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加入到這項活動家中來。
婉似“空中交響樂”。據說哨口有30多種型號

藝術風格


南通風箏的藝術風格可以概括為:簡樸的造型、高低音交響的哨笛裝置和富麗典雅的工筆彩繪。南通風箏的基本樣式可以分為"板鷂式"與"活鷂"。南通風箏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音響裝置,在風箏上,成排成行的裝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哨笛,數目從一百到三百隻不等。南通風箏被稱為"空中交響樂"。

特色


基本介紹

許多人常用板子式、帶音響,畫品多彩,平面多姿,高大魁梧,集體放飛等語言去介紹南通風箏(俗名鷂子)。這,無疑是對的。南通風箏其文化特色是什麼呢?這次幾個月的學習,我有了初步的理解。製作者的情趣、放飛者的興趣、觀賞者的樂趣,決定了風箏文化關鍵基因。因為這是人化物質的體現。從製作程序說:取料精細、繪畫多彩、雕刻技藝相融、扎糊綳、敦葫隆的知識講究,引線、尾襠的定位定量,無不與文化屬性範疇密切相聯。鷂子掛在室內,放在空中,都是靜態美,空中美的享受。尤其是葫隆在風力作用下,發出渾厚、或清脆、或婉轉的韻律規則的美妙哨音,令人心曠神怡,放風箏既是四肢肌體活動,也是心理陶冶。因此,風箏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結論是完全有依據的。
從文化的分類說,風箏文化可列入體育文化,因為體育文化包括體育觀念、體育思想、體育理論科學、體育精神、體育藝術、體育道德、體育法規、體育風尚。風箏文化的出生地是民間,風箏文化根在民間,又可稱之“民俗體育文化”。
風箏和放風箏活動有兩個不同的含意。但它們都屬於大文化範疇,又超越了這個範疇。因為,這已發展成為外事交往、經濟交流的媒介和橋樑、紐帶。
從歷史資料看,風箏在我國古代常被作為一種工具——首先,用于軍事。後來作為遊戲娛樂的工具。明代以後,又成為科學研究的工具。接著,人們又發現了放風箏的醫療保健功能。在歷史進程中,風箏和放風箏活動不斷地發展和升華,它的屬性不僅表現在以上種種。
風箏的本質特性是收藏性、體育性、媒介性。非本質屬性具有藝術性、裝飾性、禮品性、廣告性。從風箏和放風箏活動橫向坐標,縱向坐標思考都無疑地說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地域性

地域性明顯是南通風箏文化的首要特徵。從風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風屬於海風,瀕臨江海的風量,風速、風力相對勻稱,對風箏上天后平衡性、穩定性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在“和風”的等級時,即4級風時就可放小鷂子了。也就是每秒風速在5.8米至7.3米時,小樹頭有所晃動、紙片丟下可看出風飄揚的方向,風標開始工作。這些優勢是山風、谷風、陸風、山谷風所不能及的。從製作風箏形狀也有明顯的地域性。如一帶喜造型鷂,從如東掘港到通州李港,一般喜歡放六角鷂和七星鷂。從裝置葫蘆看也有明顯的地域區分,石港、劉橋、海安一帶喜歡豎排,而港閘一帶習慣於下面一對啜子、一隻大嗡聲、上方几板葫蘆不等。從“葫蘆”、“葫隆”、“哨子”的名稱也有地域差異,有的統稱“哨口”,有的地方把“葫隆”、“哨子”區分開來稱,用竹筒做身的叫“哨子”,用“葫蘆”做身子的稱“葫隆”。再如對“葫隆”的名稱,有的稱“葫嚨”等。人們的喜愛是形成地域差異的主要原因。
另外,風箏文化根生土長,與當時、當地的各種密切契合。什麼格調,都有濃郁的鄉土味,對於當時當地的個人具有十分親切的感覺,但不易超越提升,更有排他的劣根性。

複合性

複合性是南通風箏文化又一種突出表現。有人曾把風箏概括為多元的藝術娛樂品,集美術、音樂、雕刻於一體。集體參與的健身操,放風箏至少2人,多至10多人。很講協同一致,如同接力賽,任何一個動作都要保證到位。中(送上天)的定位偏移,影響頭把的運作;尾巴人跑速慢、耐力小,會前功盡棄;或者那一位拉者跌了,會影響升空。勞心結合,智力、體力並用才算得上真正好的風箏玩者。不少人文化不高,但放鷂子、扎鷂子都非常精巧,玩風箏不是只拼體力,還要靠智慧。

多利性

多利性是南通風箏文化功能性特徵。個人放鷂子,可強身健體。集體放鷂子,可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親和。製作中扎、繪、雕、綳(糊)可煉技藝。家住唐閘公園二村的一名孫姓師傅,退休后就喜歡坐桌子(賭錢),愛上放風箏、扎風箏后告別了紙牌,愛人也支持他,家庭和睦了。閘西鄉新閘村嚴漢鈞,退休后,一度患了冠心病,愛上放風箏,放飛心情,高血壓恢復到正常,冠心病也好了。他還帶動周邊鄰居家幾個貪玩遊戲機的小學生放鷂子,村民都說“放鷂子好處真多”。學田幼兒園、二中風箏走進課堂,學生參與製作放飛,勞技結合,腦體結合對開啟智力起了積極作用,家長們非常高興。

傳承


漫長的農耕文化積澱成南通風箏文化的獨特風格,蘊藏著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蘊。團結協作、志在高遠、勇於拼搏、敢於創新、人天和諧的風箏文化,滋潤著一代又一代南通人的精神世界。這種風箏文化緣何傳承千年不衰,越來越顯示出生命的活力。筆者以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認識。
忠孝觀念。忠孝本是中華民族之魂。風箏文化的傳承更顯示出“觀念”在文化傳承中基因作用。從風箏製作者、放飛者到風箏活動的組織者,無不與上一代,上幾代曾有人對風箏愛好密切相關。這裡列舉一些例證。劉橋鎮近郊的高漢文老人,是南通畫鷂著名的民間藝人。年已85歲的高漢文談起為鷂子畫畫的原因時,首先,他認為祖傳。他的祖父步連就是遠近聞名的鄉間畫匠。父親高文傑跟隨祖父學畫,雖在市工藝美術所工作,但一直沒有丟過筆畫鷂,他本人從小學畫,自己還帶個徒弟。他退休后,正逢改革開放,給農民衍生放鷂子注入了新活力。於是近20年來,他先後約畫了1000餘幅鷂畫,主要是傳統內容,南京、鹽城也有風箏愛好者慕名而來,求高老先生繪鷂畫。
今年69歲的新壩李彭林,是十里八鄉有名的雕葫蘆扎鷂子的能手。他非常樸實地說:“雕葫隆扎鷂子,是我們家的祖傳,他記得的就有三代了。”他祖父與大大(伯伯)一年總要在鄉村扎一二十隻鷂子,最大的一丈四尺五寸,要斜掛在堂屋裡。他記得他的父親和幾個堂兄還製作了90公分直徑的兩隻大嗡聲,用竹片拼接,用生漆油製成,升空后響得不得了。文化大革命被破四舊燒了,他們心裡十分難受。他還乘有風之時,偷偷在夜裡放鷂子。
陳橋鄉朱兆軍兄弟倆都齊心協力放鷂子,他們一個驅動力就是記祖爭光,幾代人都放鷂子,不能在他們這一代失傳。
生活習俗也鑄就了南通風箏文化的連綿不斷,而且又打上不同時代的烙印。南通風箏起源有多種傳說。不論是張良、韓信傳來說;還是人要生存,經濟基礎說,即農業、漁業、鹽業生產需以風箏作工具說,都證明了一條與習俗有關。放飛春天,這是第一習俗。清明節前後,放鷂子為最盛期,無論大人小孩,到空曠的田野中放鷂子,煉身心,寄託好運;在落後的農村體育環境下,放鷂子成為農民娛悅身心的主要習慣之一;幾戶拼份子扎大鷂子放放,成了凝聚一個地方人氣的習俗。每個集居的圩塘、每個不同的莊園放鷂子成為團聚那裡的人際的一個載體。而且,一談起比放鷂子,大家就齊心,渾身是勁。還習慣於評品。什麼張家“啜子”響得好,李家的“嗡聲”有力神等等。
家興人旺之習俗。放鷂子不僅是娛樂,也是家富的象徵。即使幾家窮人,也湊合份,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互助放風箏。家庭和睦是放鷂子活動的家庭基礎。有的家庭家中人常把家裡的鷂子如何是好作為自豪誇耀的語料。
南通風箏文化,是一部用人的生存行為和生存情感構成的文化史。這部生命之書、生存之書、生活之書,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和在階級鬥爭連續不斷的年代,沒有得到應有的文化尊重。改革開放后,國門大開,放風箏之風越來越興旺,充滿了野性生命的新風采。民間文化、鄉間哲學的文化符號———風箏走上國際舞台。多元傳承給南通風箏文化增添了勃勃生機。
從南通風箏文化傳承千年歷史以上的過程,不難看出,地域環境、經濟基礎、忠孝觀念、生活習俗等都是風箏文化得以傳承的“因子”。基因的概念來自生物學,是指生物體遺傳基本單位存在於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直線排列。風箏文化作為江海文化的一道景觀,研究其代代相傳的文化因子,有著重要意義。對風箏 研究,除了外部表現之外,更應該了解內在深刻的成因。只有弄清了主體基因、附體基因、混合基因以及變異基因,才能對這種文化景觀去構築保護環境,在前進中予以弘揚,在弘揚中傳承。

未來


地域文化的地緣性並不排斥時代性。相反任何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地緣性與時代性的結合,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弘揚和培育的。
弘揚和培育傳統的地域文化,不是“返本”,不是簡單的“恢復”傳統,更不是奉行文化保守主義。傳統的地域文化是把“雙刃劍”,其中保守的一面是進步的重負,所以要使風箏文化的進步,必須對其中保守方面的突破和革新;而傳統中的優秀的東西凝聚了一個地區世世代代的創造和智慧。對傳統的地域文化傳承是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和弘揚、培育。而不是“返本”式的全盤繼承。只有立足時代和實踐的需要,才能真正開闢南通風箏文化的美好未來。傳統是在繼承和變遷中演變的。早期傳統的影響力在歷史發展下不斷減弱,而新的東西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變為“舊”的,凝聚為“傳統”。整個歷史發展是個不斷突破傳統又不斷形成傳統的過程。在弘揚地域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建設,一種創新,在創造中繼承,在推陳中出新。使傳統的地域文化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繼承”不是從“錢罐”中取錢,“發展”也不是往錢罐里塞錢。南通風箏文化只有面向時代,勇於創新,才能開創燦爛的未來。
最近,我在對南通風箏文化的學習研究中,發現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從體育娛樂視角認識的多,從文化藝術視角認識的少;愛好放飛風箏的興趣者多,從學術角度去研究的少;固守傳統的多,善於創新的少。甚至個別人眼睛超過了“頂”,盲目誤為自己的風箏知識境地取代博大精深的風箏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南通的風箏活動是活躍的,風箏產業是前進的,風箏藝術是發展的。其表現是:隨著求健、求樂、求美成為民意主流時尚追求,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從農村鄉間到城市綠地,男女老幼都放風箏。過去,只是春季放飛,現在春夏秋冬,不管東西南北風,有風就放;一批風箏藝人在扎、雕、綳、畫上有了創新。摺疊式取代了過去重高大,難攜帶。造型風箏上也裝上“葫隆”、“哨子”。“複線風箏”開始在南通上空飛舞。板子式的六角鷂畫品與時俱進。放風箏的工具,如束線的自動調節盤,扎風箏的骨架都在採用新材質;在劉橋、平潮、港閘一帶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專業戶,葫蘆的種植戶。畫鷂的專業戶,一批退休職工,尤其是木工、木模工成了雕“葫隆”的骨幹。如平潮鎮近郊,徐國興師傅,從南通原航運公司退休后,他用木工手藝的一技之長,近六年中扎了近百個不同規格的鷂子,來他家求扎風箏的人越來越多。平潮鎮沈川村的顧鏡川,企業改制后,他回家恢復了雕葫隆的愛好,靠做木工的技術專雕“啜子”、“嗡聲”,五年來,先後雕了千隻以上。如東的趙志毅、李港的王澤君等一些學術研究者,寫了專論和專著。原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的徐藝乙,現南藝教授出版《風箏史話》一書,江蘇出版社、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南通風箏》等書籍;一些專業戶走向市場,在探索風箏經營,郭氏造型風箏採用公司加農戶,越做越紅火。少量靠親朋好友聯絡,南通鷂品走向海外;自從沈鵬千、朱源本等市風協領導同志組織南通舉辦多次國際風箏比賽后,南通走進風箏賽場的人越來越多,近二十年,約十多批幾十人到日本、美國、法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在國外參賽,到國內濰坊,貴陽、四川、廣東陽江等地參賽的近百人,都連連獲獎,譽滿國內外,劉橋風箏協會下設十個分會,300名會員正常活動,成為凝聚人心,構築和諧的平台,固定每年三月初一為風箏節,而且承擔了主辦通州市首屆風箏節的任務,為繁榮經濟發揮了作用。閘西鄉白龍廟村的陸寶如,自辦的家庭風箏博物館,近20隻不同時代鷂子展示。並以這個載體成立了精英風箏俱樂部,定期活動,交流放飛技術,外出參賽,成為友誼的團體。風箏走進課堂,風箏文化在校園生根,市二中體育組把風箏製作放飛引進教學,探索教學方法,在市中學系統上了公開教學課,培養學生勞技本領,開啟智力,集體放飛,陶冶情操均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舉辦的全國首屆中學生風箏賽上榮獲幾個一等獎。同時,體育老師王志祥還用教育學原理總結了風箏教學經驗,在報刊發表后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開發區天星湖中學專程前往學習取經。南通大學師院數學系學生會,2002年10月至11月上旬舉辦了以“放飛夢想”的首屆風箏文化節,通過大型風箏展,風箏知識講座、風箏製作大賽、風箏節徵文、集體放飛風箏、我與我追逐的夢等系列活動,對學生傳承民族文化、激勵自強精神,勤奮努力,立志成才起了積極作用。
作為古老的地域文化的符號———風箏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結合,成為企業文化。南通已有一批先行者作了有益的探索。紫光紅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吉華,從幼愛好風箏,他在經營紅木雕刻製品中,把風箏文化引入經營機制,聘幾名葫隆雕刻藝人專用雕鷂上的“葫隆”,因為“葫隆”雕刻藝術,不只造型美,更要發出聲音。公司組織風箏放飛隊,多次參加國際大賽,創辦了風箏藝術館,使風箏藝術助推著紅木品的營銷。平潮鎮匯盟公司何衛東董事長用風箏精神支撐企業發展做到三條:一把本企業的裝潢業務項目畫在鷂上,作為廣告品,與客戶在同樂中溝通感情;二、外出至東北、西北施工的員工,利用業餘時間,放飛心情,成為關心職工文化休閑的項目;三作為贈品,與客戶貿易,作為正常禮尚往來之物,企業跨行業,越做越強。
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是胸襟開闊的,從來都樂於吸納時代元素,從不排拒科技手段的輔助。如近年來南通人在製作風箏中採用了新技術、新材料。“葫隆”可澆注製造、碳纖維竿取代竹條,收鷂子靠機械“收鷂機”,摺疊式風箏,便攜帶好放飛。
濰坊風徽標誌。
濰坊風徽標誌。
我對南通風箏文化的認識,還只是如同幼童學語,初說“風箏文化”四字。風箏精神、風箏藝術、即風箏美術、風箏雕刻、風箏音樂、風箏醫學、風箏技術面廣量大,學問多多。對風箏文化力,即驅動力:逆風而上敢拼搏;聚合力:集體製作(扎、畫、雕、糊)多人放飛講協調;親和力:人和自然和諧、“風箏文化力”的生成發展、“家庭與風箏文化”等等課題都有待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認識。
中國文化的精神血脈,之所以能綿綿沛沛,傳揚久遠,正是在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與時俱進的優秀品格。這裡的“進”就是變。內容不變就會與時代脫節;形式不變,就要與生活錯位;手段不變,就會失去年輕人的廣泛參與。變,就是換裝、就是革新、就是升華。南通風箏不僅要在內河航行,必須勇敢地駛向蔚藍色的海洋,這樣才能在繼承燦爛的過去中創造輝煌的未來。鳶都濰坊
最近南通高則先先生在南通舉行板鷂展,最壯觀的是水滸全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