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湯

中醫方劑名

安眠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孔伯華驗方》。為劑,具有鎮心安神,交通心腎之功效。主治心腎不交之不寐。症見徹夜失眠,腦力遲鈍,頭昏少寐,耳鳴重聽,腰酸膝軟,舌紅少苔,脈細疾數。

組成


磁石9g,知母9g,黃柏9g,生龍牡、石決明各12g,膽草、六曲、柏子仁、代赭石、焦梔子、厚朴花各9g,朱蓮心6g,鮮石斛15g,茯神45g,首烏藤60g,旋復花12g,藕30g,雞內金12g,荷葉1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用


鎮心安神,交通心腎。

主治


心腎不交之不寐。症見徹夜失眠,腦力遲鈍,頭昏少寐,耳鳴重聽,腰酸膝軟,舌紅少苔,脈細疾數。

方義


本方以磁石、代赭石、龍牡、石決明鎮心;柏子仁、首烏藤養神;知柏、石斛滋腎水;梔子、蓮心降心火,與上藥合用,上清下滋,使心腎相交。全方配合共起鎮心安神、交通心腎之功。

運用


本方臨床以徹夜失眠,腦力遲鈍,頭昏少寐,耳鳴重聽,腰酸膝軟,舌紅少苔,脈細疾數為辯證特點。臨床主要用於不寐、心悸、郁證、癲癇等治療。

附註


同名方1 安眠湯

組成 夜交藤15g,合歡花9g,炒棗仁12g,龍齒9g,茯神9g,麥冬9g,石斛12g,珍珠母(先煎)30g,白芍9g,夏枯草9g,硃砂(沖)1g,琥珀(沖)1.5g。
功用 鎮靜、安神。
主治失眠。症見不易入睡,夢多,頭昏、頭脹。脈細數,舌質紅。
出處 《孫一民方》

同名方2 安眠湯

組成 款冬花、麥門冬、烏梅肉、佛耳草各1.2g,橘紅1.5g,炙甘草0.9g,粟殼(蜜炙)3g。
功用 潤肺止咳。
主治 咳嗽久而不止。
出處 《景岳全書》

同名方3 安眠湯

組成 當歸20g,白芍30g,酸棗仁50g,珍珠母50g,夜交藤50g,生地30g,生龜板20g,知母10g,黃柏10g。
功用 補肝血,滋肝陰,平肝潛陽,鎮靜安神。
主治 乙型肝炎肝血虛火合肝腎陰虛(不寐)症。
出處 《乙型肝炎驗方釋義》

附方4百合安眠湯

組成 百合制首烏、龜板(先煎)各20g,龍骨(先煎)、熟地黃、生黃芪各12g,炒酸棗仁10g,柏子仁、遠志、當歸、冬葵子各9g,五味子陳皮各6g。
功用 滋陰清熱,交通心腎。
主治 勞倦內傷,腎陰虛虧,水火不濟,心腎不交所致經常失眠,深夜難入睡,入睡片刻即驚醒,醒后心悸心煩,不能再入睡,嚴重時徹夜不眠,頭暈神疲,面色不華,飲食不佳。
出處 《千家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