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族

印度斯坦族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是印度的主體民族,又譯“興都斯坦人”。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1947年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

簡介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主要分佈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沐浴恆河水的印度斯坦人
沐浴恆河水的印度斯坦人
印度斯坦族人口約為3億,約佔印度人口總數的30%,系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主要分佈於恆河中上游的印地語地區和印度斯坦語地區,主要操印地語。印度斯坦族支系眾多,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可見,印度斯坦族是一個總的稱謂。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遠古時代部落生活的信息,說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統一的程度。
印度斯坦族
印度斯坦族
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從中亞草原地區經帕米爾—興都庫什山諸山遷往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古代印歐人種雅利安游牧民族與當地的棕膚色人種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
聯繫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其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
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21世紀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在21世紀的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佔據統治地位。21世紀,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餘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1757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佔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1947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文化


吉祥痣
吉祥痣
印度斯坦人歷史文化悠久,從公元前2世紀起就一直同中國人民友好往來。古印度的文字除了極少數是刻在石頭、竹片、木片或銅器上之外,大量的文字則是書寫在白樺樹皮和樹葉子上的。古時的喜馬拉雅山脈下有很大的一片樺樹林,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紀,古印度人就把他們的梵文寫在這種樹皮或樹葉上。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幾乎都是寫在這種白樺樹皮或樹葉上的。大約在公元7世紀末,中國發明的紙才傳到印度,直到公元11世紀以後,印度才有了自己用紙寫的典籍。古印度人很早就開始了天文曆法的研究,吠陀時代,他們已有不少天文曆法知識。那時,他們把一年定為360日,分為12個月,也有置閏的方法。我國唐代時,古印度家後裔瞿曇悉達著有《天元占經》一書。這部書里所介紹的“九執歷”是那時印度較先進的曆法。這部曆法規定,一恆星年為365.2726日(今測值為365.25636日),一朔望日為29.530583日(今測值為29.530589日),採用了19年7閏的置閏方法。古印度比較著名的天文歷史著作,是公元前6世紀形成的《太陽悉檀多》。這部著作講述了時間的測量、分至點、日月食、行星的運動和測量儀器等許多問題。這部書成為古印度天文學家著作的範本,它同時還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數學著作之一,對古印度天文學和數學有很大的影響。古印度人對恆星也作了許多細緻的觀測。早在吠陀時代,就把黃道附近的恆星劃分為27宿,“宿”的梵文就是“月站”之意。就是說,把月亮在天空的位置劃為27處,每一處都是月亮之站台。
古印度有一部傑出的天文學著作,是公元前5世紀後期聖使所著的《聖使集》。其中提到天球運動是地球繞地軸旋轉而見到的現象,這一超時代的正確見解,並沒有受到當時的人接受。在這部天文學著作中,還討論了日、月和行星的運動,以及推算日月食的方法等。公元505年,古印度就有了綜合性的天文學著作《五大曆數全書)。此書是Varahami—hira彙集了古印度五種最重要的天文學曆法著作。這部書在天文學史上很有參考價值,作者雖沒有什麼自己的見解,但卻把前人的成果闡述得很系統很清晰。古印度人在天文曆法方面雖然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但是他們不十分注重實際的天文觀測,因此在長時間內都還只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觀測儀器,直至18世紀才在德里等地建立起一些有較為複雜的觀測儀器的天文台。在古印度,不同時代的人對宇宙有著不同的看法。如吠陀時代,人們認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叫須彌山的大山,日、月都繞此山運行,太陽繞行一周即為一晝夜。而《太陽悉檀多》則認為大地是球形,北極是山頂,此山名叫墨路山,那是神的住所,日、月和五星的運行是一股宇宙風所驅使,一股更大的宇宙風則使所有天體一起旋轉。而古印度著名的天文學家作明(1114—?)在他的《曆數全書頭珠》的著作中,主張地球是靠自身的力量固定於宇宙之中,其上有七重氣,分別推動日月和五星的運行。
印度斯坦人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也發展了自己的茶文化。在印度斯坦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茶,印度人傳統飲茶方式很特別,把茶倒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另外,絕不用左手遞送茶具,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很是講究的。
在印度斯坦人看來喝茶有助於凝神定性,提升精神,能使飲者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現代科學研究已證實,茶中含有咖啡因、可可鹼和茶鹼。它們都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可可鹼和茶鹼還能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利尿作用。
印度斯坦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先在鍋里煮上茶葉,然後加入牛奶和糖。還有的喝法是在茶里加入丁香小豆蔻,熬上一會兒,把裡面的茶葉和香料過濾掉,倒入細小的玻璃杯里。趁熱喝上一杯,可以提神解乏
印度斯坦人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薩馬拉茶”,之所以要“拉”茶,乃因為他們相信有助於完美地混合煉乳於茶中,從而帶出奶茶濃郁的茶香。印度拉茶有一種很獨特的濃醇香味,非常吸引人。

風俗


鼻飾面具
鼻飾面具
印度斯坦人在人種上大體可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 大類,不過,無論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還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世世代代以來,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其風俗習慣亦各不相同。
印度斯坦人進廚房一定要脫鞋,這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印度教徒把廚房視為神聖的地方之一,凡到神聖的地方都要脫鞋。做飯時,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炊具來品嘗飯菜的味道與生熟。只能憑眼睛觀察,或者用手輕輕撮一點放進嘴裡品嘗。印度斯坦人夫妻禁忌直呼對方姓名。平時妻子不叫丈夫的姓名,即使是在緊急時刻,或者丈夫不在面前,也忌諱直呼其名。丈夫也不叫妻子的名字,因此產生了孩子不知父母姓名的現象。

阿黑爾人

“阿黑爾”一詞來自梵語的阿辟爾,意思是“有奶者”。但有的人認為摩赫的意思是酸牛奶,由摩赫先變成摩赫爾,後來又由摩赫爾變成阿黑爾。印度四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都提到阿黑爾。阿黑爾人最先的居住地是馬土臘,後來才遍布到印度各地。
阿黑爾族中也有三個分支,即蘭德族、葉督族和戈瓦爾族。
阿黑爾人笑容可掬,勤勞勇敢,然而又非常自負。很少相信命運,更多地相信實幹。非常直率、單純,很注意品行,認為沒有好的品德就不會有善良的行為。對一個人來說,為了保持身心健康,應該吃乾淨的和有營養的食物。姑娘出嫁的場面十分動人,村中左鄰右舍的婦女們在歡送新娘時要邊唱邊哭,直哭得全村人都為之眼淚汪汪。新娘的父親不時地用頭巾擦淚,新娘的母親則靠牆站著不住地抽泣。就在這樣令人心碎的氣氛下,新郎高興地把新娘領回自己家去。寡婦再嫁在印度不少地方要受到非議,但在阿黑爾人看來卻不成問題。丈夫死後,寡婦可以嫁給小叔子,不過先要守寡一年;不再舉行結婚儀式,也不需辦理任何手續,只要全家人坐在一起,寡婦接過新丈夫送的手鐲,戴在自己手腕上就算成禮。現今由於“雅利安社”的改良主義影響、不崇拜偶像,也不再講種姓的高低貴賤,逢到節日,全村人一起唱歌跳舞,縱情歡樂。

高爾人

其社會形態落後,不少尚處於夫權社會,一男可娶幾妻。婚姻為一種杜特勞達那婚,即姑舅表婚。另外在一些地方,也時興試婚,婚前將小伙招來,住上三年五載,其間“他”被稱為“勒穆賽恩”(上門女婿),得拚命幹活,待姑娘的父親對他的勞動感到滿意時,才讓女兒和他成婚。高爾人的喪葬儀式別有風趣。一般讓死者的腳朝南頭朝北埋葬,到了21世紀也開始實行火葬。人死後九天,死者家裡的婦女把骨灰拿到河邊去拋撒。到了河邊,大聲呼喚死者的名字,然後將骨灰拋進河裡,隨便抓一條魚或一個蟲子帶回家,作為死者的象徵物存放起來。認為,這樣死者的靈魂就會回到家裡,而且死者將由那個最先在河裡捉到魚和蟲子的婦女再生出來。另外,根據習慣,人死後還要舉喪、敬祖、念咒、喝酒、跳舞和唱歌。自稱不信教,但實際上,印度教徒所敬的神一般都信,例如濕婆神、羅其密女神等。還相信地神、雷神、雨神、霍亂女神、發燒女神、咳嗽女神以及將死者帶到祖先那去的引路神布塔德瓦等等。總而言之,村裡的每一個衚衕,甚至每一簇樹叢下都有神存在。

混血人

達羅毗荼人作為印度的原始居民,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比哈爾,但雅利安人征服了他們,列為劣等民族。當然,這不是全部。下面介紹的好幾個民族都是混合後裔。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綿延數百年,加上雅利安人不是作為整體侵入,而是部落狀態分散進入,難免有些部落選擇和達羅毗荼人和平共處乃至通婚。

文明


印度斯坦人,是亞洲南部印度的居民,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約有1.8億人(1978),使用印度斯坦語。印度斯坦人是印度次大陸文明的創造者之一。《吠陀》《奧義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等著作是印度斯坦人在文學、歷史、思想等方面成就的標誌。在雕刻、繪畫、音樂、舞蹈、天文及自然科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對東南亞和中國的文化有較大的影響。印度斯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根據印度教的傳說,恆河是天上的神女下凡,沐浴恆河水,飲用恆河水,可以沖滌身上的罪惡,死後可以升入天堂。因此,印度斯坦人常要到恆河沐浴,虔誠的教徒終身只飲恆河水,死後將骨灰撒入恆河。他們所喜愛的舞蹈、音樂,內容也多與宗教有關。印度斯坦人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圍褲或寬大的褲子。女子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和彩色紗麗,腰身袒露。女子喜佩首飾,戴鼻飾。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恆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棉紡織和傳統手工業水平很高。

節日舞蹈


舞蹈
舞蹈
印度斯坦人能歌善舞,民歌、民間舞蹈享有盛名。節日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印度斯坦人的節日大致可分為4類:政治性節日、季節性節日、歷史性節日和宗教性節日。每逢節日,人們不分高低貴賤,盡情唱歌跳舞,縱情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