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植物

藻類、菌類和地衣的合稱

低等植物指是與高等植物相對,藻類、菌類和地衣的合稱。低等植物與高等植物的區別在於,高等植物有胚的結構,而低等植物在發育過程中不出現胚。

演化歷史


(一)藻類植物的發生和演化
太古代(約34億年前)出現了原核生物細菌和藍藻,元古代晚期(15~14 億年前)出現了真核藻類;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出現了褐藻紅藻等高等海生藻類,古生代志留紀是地球上海洋分佈最廣,海藻最繁盛時期。一般認為,真核藻類由原核藻類進化而來。單細胞真核藻類逐漸演化出群體、多細胞和絲狀體類型。真核藻類可能經三條演化路線。①葉綠素a +d路線(紅藍路線),紅藻可能是由原核藍藻演化而來,或二者有共同祖先。其他真核藻類可能是從原鞭藻類演化而來。②葉綠素a+e(雜色路線),可能原鞭藻先演化出中核藻類,再進化到真核藻類。③葉綠素a+b (綠色路線),可能原鞭藻演化出原綠藻類,再進化到其他含葉綠素a、b的真核藻類,古代綠藻、輪藻可能演化出苔蘚蕨類
(二)菌類和地衣的發生和演化
化石證據表明,前寒武紀就已出現了真菌,但其起源尚無定論,許多學者認為由藻類等多元演化而來。黏菌因兼有動物的某些特性,其化石更為罕見。菌藻共生體的地衣化石較少,2005 年在我國貴州省甕安磷礦(產生於約6億年前)的黑色磷塊岩石中,發現了球狀藍藻和真菌組成的地衣化石。 

植物特點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構造上一般無組織分化,單細胞生殖器官,合子離開母體后發育,不形成胚,故又稱無胚植物。像衣藻就是低等植物。低等植物有中心體和細胞壁。 低等植物植物體構造簡單細胞,單細胞的群體或多細胞組成的無根、莖、葉等分化的枝狀或片狀體(通稱葉狀體),有性生殖的性“器官”是單細胞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合子直接發育成新的植物體,不經過胚的階段。低等植物分為藻類、菌類、地衣類

藻類植物


藻類含葉綠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能獨立生活。根據植物體的形態,細胞壁的組成物質,色素體的形態和主要色素的種類,繁殖方式,貯藏物質等的不同分為6門。
綠藻門:多生於淡水,少數生於海水,陸生者多分佈於陰濕環境。植物體多種多樣,有單細胞的,如小球藻屬,單細胞群體的,如盤藻屬;多細胞絲狀體而不分枝的,如水綿屬,多細胞絲狀體而分枝的,如剛。此外還有膜狀的,如石zhuan屬(Ulva)或非細胞結構的,如管藻目。綠藻的細胞壁分內外二層,外層由果膠質組成,內層由纖維素構成。每個細胞通常只有一個細胞核。色素體1~多個,形狀有杯狀,網狀、片狀、帶狀等。色素體主要含葉綠素,其它還有胡蘿蔔素、葉黃素等。故呈草綠色。澱粉核埋在色素體里,數目隨種類而不同。貯藏之物是澱粉。繁殖時形成的遊動孢子具有等長的鞭毛2或4條。
綠藻門
綠藻門
不等鞭毛藻門:生於淡水、土壤表面或土壤中。植物體的形態和組成與綠藻門相同。 不等鞭毛藻的細胞壁通常是果膠質或含有硅質,絲狀體者含纖維素。色素體盤狀,1至多個,含葉黃素比葉綠素多,故呈黃綠色。澱粉核1個,常裸露無澱粉包被或無澱粉核。貯藏物質是脂肪和麥白蛋白。多數種類每個細胞中只有一個細胞核。遊動孢子有不等長的鞭毛2條。
硅藻門:生於淡水及海水中。一般是單細胞或單細胞的群體。硅藻的細胞壁由硅質和果膠質組成,果膠層常相粘結,形成群體。壁分兩瓣套合,蓋合的一瓣稱為上殼,被蓋合的一瓣稱為下殼,瓣的上面稱為瓣面,瓣面上有左右對稱或輻射對稱的花紋,兩瓣的側面,套合成雙層的部分稱為帶面。有的硅藻,兩瓣面的中部各有一條裂縫,稱為脊,脊的兩端和中央各有一環狀增厚部分,稱為節。細胞中僅含一細胞核。色素體的形狀和數目隨種類而不同,含葉黃素、胡蘿蔔素、葉綠素和藻黃素,故呈黃褐色、綠色或藍色。貯藏的物為脂肪和沃露汀,散生在原生質中。有性繁殖時,配子同型,具2條不等長的鞭毛。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
褐藻門:多數生長於較寒冷的海水中。植物體是藻類中分化最複雜和體形最大的種類。高級的種類體形上有類似根、莖、葉的分化形態,內部結構有同化、貯藏、機械和分生細胞的初步分化,低級的種類有分枝的絲狀體或片狀體,分枝為二歧分枝式。
有時植物體上有或大或小的囊狀物,裡面貯有氣體,所以稱為氣囊。褐藻主要含褐色的褐藻素,也含有葉黃素、胡蘿蔔素和葉綠素,故通常呈褐色。色素體的形狀不規則。不含澱粉核。光合作用產物有單糖類和多糖類。遊動孢子具不等長側生的鞭毛2條。本門重要藥用植物有海帶、昆布、海藻屬植物等。
紅藻門:生長於海水中。植物的外形和內部構造似褐藻,也有類似的分化,但植物體較小。同一植物有三種植物體:孢子體、雌配子體和雄配子體,三種植物體在外形上沒有什麼區別。
紅藻主要含有藻紅素和葉綠素,也含有藻藍素、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因而很多種類呈紅色;光合產物為紅藻澱粉,一般散生在原生質里或呈顆粒狀,無澱粉核;無著生鞭毛的遊動孢子。藥用植物有石花菜,海人草等。 

菌類


植物體的營養細胞內無葉綠素及其它光合色素,一般營寄生或腐生生活,寄生就是從活的有機體中獲得營養物質;腐生就是從有機體的殘骸上獲得營養物質。也有兼營寄生和腐生的種類。菌類植物共分三門:細菌門、粘菌門和真菌門
細菌門:分佈很廣,是一群低等的、微小的單細胞植物,單獨生存,有時成群體(菌落),存在,沒有明顯的細胞核。不含葉綠素,少數種類合有其它色素,大多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細菌的外部形態有三類:①球菌,常呈球形,直徑1-2μm,球菌又分細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四球菌、八球菌和葡萄球菌、②桿菌,桿形,長1~4μm,寬1/2~1μm,有者生有鞭毛;③螺旋菌,細胞長形而彎曲,略彎曲者稱為弧菌,彎曲成幾個波紋者,稱為螺旋菌和螺旋體,螺旋菌也有著生鞭毛者。
粘菌門:粘菌的營養體是裸露的原生質體,稱為變形體。變形體通常是不規則的網狀,直徑大者可達數厘米,灰色、黃色、紅色或其它顏色,無葉綠素,內含多數細胞核。
由於原生質的流動,因而能蠕行在附著物上,並能吞食固體食物。變形體也有感光作用,平時移向避光的一面,繁殖時移向光亮的地方。粘菌營養體的結構,行動和攝食方式與原生動物相似,其繁殖方式又與植物相同,故粘菌兼有動物和植物的特性。除少數寄生在種子植物上外其餘都是腐生。
真菌門:多數種類營養體的構造為分枝或不分枝的絲狀體,每一條絲稱為菌絲,組成一個植物體所有的菌絲稱為菌絲體。高級的種類菌絲體在有性繁殖時形成各種子實體,如常見的銀耳、菌靈芝、蘑菇等都是子實體。真菌的細胞壁大多由幾丁質構成,細胞內常有多個細胞核。不含葉綠素。寄生或腐生或兼營寄生和腐生生活。貯藏物質以肝糖為主,也常含有油脂,但不含澱粉。藥用植物較多。 

地衣類


地衣門類只有1門,是植物界中最特殊的類型,是菌類和藻類的共生體。共生體由藻類行光合作用製造營養物質供給全體,而菌類主要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植物體主要由菌絲體組成,以子囊菌最多;藻類多分佈在表面以下的1至數層,以綠藻或藍藻為多。常見的地衣有:
①殼狀地衣,植物體緊貼子附著物上,不能分離。這類地衣上層為交錯緊密的菌絲層,中間為藻類和菌類混生,最下面為疏鬆的菌絲貼在附著物上。
②葉狀地衣,植物體扁平,由成束的菌絲與附著物相連,能與附著物分離。上層為緊密組合的菌絲,中層為藻菌混生,下層與上層相同但較薄。葉狀地衣可以長得很大。
③枝狀地衣,植物體直立或懸垂,圓柱狀或扁平,有分枝。其中心是菌絲,中間層為藻類,最外層又為菌絲。藥用有松蘿屬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