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鍾鵲

黑背鍾鵲

黑背鍾鵲(學名:Cracticus tibicen),又名澳大利亞鵲或澳大利亞喜鵲,是澳大利亞及新幾內亞南部特有的一種雀。它們屬燕鵙科下的鐘鵲屬。它們曾一度被認為是三個不同的物種,但現已被確認為單一個物種,而其下已知有9個亞種。成年的黑背鍾鵲長37-43厘米,羽毛呈分明的黑色及白色,有紅色的眼睛及黑白色的喙。雄雀及雌雀的外觀相近,只能從背部的斑紋來辨認。它們的腳很長,大部份時間都會在地上行走。據此很多學者都將它們分類在獨有的Gymnorhina屬中。黑背鍾鵲亦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最多才多藝的鳴禽,可以發出不同的叫聲。

正文


黑背鍾鵲
黑背鍾鵲

基本信息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燕鵙科 Artamidae
屬:鍾鵲屬 Cracticus
種:黑背鍾鵲 C. tibicen
二名法
Cracticus tibicen
(Latham, 1802)
黑背鍾鵲是雜食性的,主要吃無脊椎動物。它們一般都是留鳥及有地盤的。它們適應了人類居住的地方,如公園、花園及農地。1860年代曾將黑背鍾鵲引入到紐西蘭,但因驅除了當地的鳥類而被認為是害蟲。在索羅門群島斐濟也有引入黑背鍾鵲,但它們沒有成為入侵物種。
澳大利亞的春天是黑背鍾鵲的季節,繁殖期的黑背鍾鵲會對入侵的動物帶有攻擊性。黑背鍾鵲是很多澳大利亞運動隊伍的吉祥物。

分類


黑背鍾鵲最初是由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於1802年描述的,並分類在佛法僧屬中。黑背鍾鵲種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吹笛手”,取自它們美妙的歌聲。
黑背鍾鵲是百勞鳥及噪鍾鵲的親屬,三者於1914年就已被分類在鍾鵲科之下。美國鳥類學家查理斯·希伯利(Charles Sibley)及瓊·阿基斯特(Jon Edward Ahlquist)發現百勞鳥與燕鵙的近親關係,遂將它們一同分類在鍾鵲族下,而現在則分類在燕鵙科下。黑背鍾鵲曾擁有獨有的屬,名為Gymnorhina。但多個學者都認為其地棲性並不足以支持其獨特性,故將它們分類在百勞鳥的鐘鵲屬下。
20世紀大部份文獻都將黑背鍾鵲分為三個物種:即黑背鍾鵲(G. tibicen)、白背鍾鵲(G. hypoleuca)及西鍾鵲(G. dorsalis)。後來發現在這三個物種的地盤附近,已有它們的混種出沒。故於1969年它們被分並成為一個物種。

亞種


現時已確認有9個黑背鍾鵲的亞種,但在它們之間有大部份分佈地是重疊的,且有中間形態出現。按著分佈地的緯度增加,亞種的體型也傾向較大,但塔斯曼尼亞的例外。
原有的黑背鍾鵲(G. tibicen)形態被分為4個亞種:
黑背鵲(C. tibicen tibicen)是指名亞種,也是亞種中最大的。分佈在昆士蘭東南部,由莫瑞頓灣(Moreton Bay)附近經新南威爾士東部至莫魯亞(Moruya),接近維多利亞州邊界。它們是海岸性或近岸性的,限制在大分水嶺的東邊。
C. tibicen terraereginae是細小及中等體型的亞種,分佈在約克角半島及海灣郡(Gulf Country)南下經昆士蘭至哈利福灣(Halifax Bay)及瑪麗河(Mary River)之間的海岸、新南威爾士中西部及南澳大利亞州北部。主羽與黑背鵲相同,雌雀尾羽的黑端較短。雙翼及腳較短,喙則較長。其學名的拉丁文的翻譯意思是“昆士蘭”。在維多利亞州北部及新南威爾士南部有它們與C. tubicen tyrannica的混種出沒,混種背上的黑色斑紋大小不同。在貝加(Bega)及貝特曼斯灣(Batemans Bay)有三交育種出沒。
C. tibicen eylandtensis分佈在頂端地帶(Top End),由金伯利(Kimberley)橫跨北領地,經阿納姆地(Arnhem Land)及古魯特島(Groote Eylandt)到海灣郡。它們是最細小的亞種,喙長而幼。尾羽端的黑斑較窄,雄雀頸部的白色較多,雌雀的則呈淡灰色。在卡奔塔利亞灣東南部,它們與C. tibicen terraereginae逐漸合而為一。
C. tibicen longirostris分佈在西澳大利亞州北部,由鯊魚灣至皮爾巴拉。它們體型中等,喙長而幼。長喙可以是用來啄蠍子蜘蛛。在鯊魚灣南下至穆奇森河(Murchison River)及東至大維多利亞沙漠,有與西鍾鵲混種出沒。
白背鍾鵲被分裂成三個亞種:
C. tibicen tyrannica分佈在新南威爾士的圖佛德灣(Twofold Bay),橫跨維多利亞州南部至庫容國家公園(Coorong National Park)。它們的背部呈白色,尾羽白間較闊。
C. tibicen telonocua分佈在考維爾(Cowell),南至艾爾半島約克半島。亞種名是白背鍾鵲學名中“leuconota”變換字母次序的而成。它們非常像C. tibicen tyrannica,但雙翼較短,整體也較淡色及細小。它們的喙較短。在高山嶺(Mount Lofty Ranges)及袋鼠島有中間型態出沒。
C. tibicen hypoleuca是細小及白背的亞種,喙及翼都很短。分佈在塔斯曼尼亞的金島及弗林德斯島
西鍾鵲(C. tibicen dorsalis)最初是獨立的物種。分佈在西澳大利亞州的西南角。雄雀的背部白色,外觀像C. tibicen telonocua,但體型稍大、喙較長及尾羽黑端較窄。雌雀的背部呈黑色或黑褐色,羽毛邊呈白色。
C. tibicen papuana分佈在新幾內亞南部,但所知很少。雄雀背部呈白色,有窄的黑斑;雌雀的背部黑色。黑色的羽毛端呈白色。喙長而深。

特徵


成年黑背鍾鵲體型結實,長37-43厘米,翼展65-85厘米,重220-350克。楔狀的喙呈青白色,邊緣黑色,尖端有鉤。腳呈黑色,長而且強壯。羽毛呈純黑及白色,表面有光澤。雄雀及雌雀的頭部、雙翼及下身都是黑色,肩膀白色。尾羽末端有黑間。雄雀的頸部呈白色,雌雀的則是呈淺灰白色。眼睛呈暗紅色。亞種之間的分別主要在於背部的斑紋。黑背鍾鵲亞種的背部呈黑色。白背鍾鵲的背部連同頸部都是白色的。雄性西鍾鵲的背也是白色的,但雌雀的卻是黑色的。
幼雀在黑色及白色羽毛之間有一些淺灰及褐色的羽毛。2-3歲大的外觀很像成年的雌雀。在2歲前,眼睛是深褐色的。它們的壽命可以達25歲,也有一些年紀甚至達30歲的。它們第一次繁殖的年紀會因地方而異,平均的也有3-5歲。
黑背鍾鵲很易辨認。就算最接近的斑鍾鵲,下身的顏色也完全不同。

發聲


黑背鍾鵲是最為特別的鳴禽之一。它們可以發出多種叫聲,大部份叫聲都是十分複雜的。音調可以超逾4個八度音階,且可以模仿超過35種當地及入侵鳥類的叫聲,甚至模仿狗和馬的叫聲。它們的叫聲複雜、悅耳及有顫音,是最著名的澳大利亞鳥類叫聲之一。
黑背鍾鵲單獨時會發出一種悅耳的轉鳴聲,音調約為2-4千赫,但叫聲的音程不會很長。這種歌聲最長可以維持達70分鐘,最經常於繁殖季節后出現。黑背鍾鵲夫婦會大聲的唱歌,來顯示或保護自己的地盤;其中一隻會先開始唱歌,另一隻則會隨後加入。音調在6-8千赫間,中間有4-5個連音。它們唱歌時會有獨特的姿勢:頭向後仰,擴張胸部,將雙翼向後放。黑背鍾鵲群於冬天及春天的黎明及黃昏都會唱較短的重複版。
正在換羽的與及幼雀會發出大聲(達80分貝)、短及高音(8千赫)的叫聲。它們會拍動喙部來警告其他鳥類。當遇到入侵者或威脅時,它們會發出高音(8-10千赫)的警告聲。面對鷹及巨蜥時,它們會有特別的叫聲。

分佈及棲息地


黑背鍾鵲分佈在新幾內亞南部,並遍及整個澳大利亞(但不包括約克角半島頂端、吉布森沙漠及大沙地沙漠)及塔斯曼尼亞西南部。塔斯曼尼亞及維多利亞州的黑背鍾鵲於1860年代被引入到紐西蘭,目的是對付害蟲,自1951年起就成為受保護動物。白背形態分佈在南島東部及北島,黑背形態則分佈在豪克斯灣地區。它們影響了紐西蘭鳥類的群落,如禿兒吸蜜鳥及紐西蘭鳩,有時甚至襲擊鳥蛋及雛鳥,但這說法卻受到質疑。在索羅門群島及斯里蘭卡也有引入黑背鍾鵲,但未能成功。另外在斐濟的塔妙妮島(Taveuni)西部卻成功引入它們。
黑背鍾鵲喜歡開放遼闊的地方,如草原、農地、公園、花園、哥爾夫球場及街道,鄰近有些樹木或稀疏的森林。它們會在樹上築巢,並在地上覓食。它們也曾在松樹的種植林出沒。如在雨林及潮濕硬葉林,它們只會棲息在鄰近已伐林的地區。隨著伐林,它們的分佈地及群落反而得到發展。

行為


黑背鍾鵲差不多是完全日間活動的。天敵是巨蜥及吠鷹鴞,也有路殺、被電纜電死或間接中毒而死的。澳大利亞渡鴉會趁無看管下抓走黑背鍾鵲的雛鳥。
黑背鍾鵲在地上多是行走的,也是燕鵙科下唯一這樣行動的。它們的大腿骨很短,下肢很長,構造適合行走多於奔跑。
黑背鍾鵲是留鳥及有地盤的,喜歡群居。群落可以在同一地盤內住上好幾年。它們會花大部份精力在保護自己的地盤,免受入侵者的騷擾。面對不同的對象時也會有不同的反應。當哨雀發現猛禽時,它們會發出集合的叫聲,並圍攻入侵者,將之趕出地盤。群落會唱歌以向其他鵲顯示其擁有權。當談判時,雙方領袖會沿地盤的邊界巡行,其餘的留在後方。領袖會互相撥動對方的羽毛或不斷唱歌。當兩群的數量差不多時,它們會一列的在邊界飛行,以顯示實力。
黑背鍾鵲有多種行為表現,為群落利益時會帶有攻擊性。當屈服時,黑背鍾鵲會蹲下及發出低的衰求聲,或是會撥動雙翼的主羽,幼雀甚至會滾地或露出下身。它們在攻擊時會撥動側羽。幼雀會表現不同的玩耍行為,包括拾起東西運送到另一雀處。而這些行為往往都會由較年長的先行。它們也可能會拾起一條羽毛或葉子飛上天,讓其他的雀來追逐。它們之間也會裝作打架,跳上對方的身上。它們也可能與如藍臉吸蜜鳥及田鷚等其他鳥類玩耍。

覓食


黑背鍾鵲
黑背鍾鵲
黑背鍾鵲是雜食性的,食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如蚯蚓千足蟲蝸牛、蜘蛛、蠍子及多種昆蟲(如蟑螂螞蟻甲蟲、蛾及毛蟲等)。石龍子青蛙、鼠及其他細小動物、農作物、塊莖、無花果胡桃都是它們食物的一部份。它們懂得如何安全地食用有毒的海蟾蜍,就是將之反轉,吃其下部。它們主要是在地上覓食的,會巡行地面尋找食物。研究發現它們可以用聲音或震動來尋找金龜子。它們會將喙插入地下或翻轉垃圾來尋找食物。它們會整隻吞下較細小的獵物,但會先除去蜜蜂胡蜂的刺,后再吞下。

繁殖


不同地區的黑背鍾鵲的繁殖季節各有不同。在澳大利亞北部的會於6-9月進行繁殖;較寒冷地區的則是於8-9月開始,山區的則會延至翌年1月才結束。鳥巢呈碗狀,由樹枝、草及樹皮組成。在近人類居住的地區,它們也會拿合成的物料來築巢。只有雌雀會築巢,鳥巢一般都是築在桉樹、松樹、山楂榆樹的樹叉上。黃尾刺嘴鶯鶺鴒扇尾鶲白臉刺鶯黑頭礦鳥等其他鳥類也有可能在同一樹上築巢。頭兩類會在黑背鍾鵲鳥巢下築巢,而紋翅食蜜鳥則會在黑背鍾鵲的巢內築巢。溝嘴鵑是澳大利亞東部著名的巢寄生,黑背鍾鵲甚至會照顧它們的雛鳥。
黑背鍾鵲每次會生2-5隻蛋,蛋呈淺藍色或綠色,約有27 x 38毫米。孵化期為20日。雛鳥出生時是不能照顧自己的:身體呈粉紅色、沒有羽毛、未能看見、喙短又闊,喉嚨呈鮮紅色。10日大就可以完全打開眼睛。在第一星期,雛鳥就會在頭部、背部及雙翼長出絨毛,第二星期就會長出針羽。成長初期就已經有黑白的顏色。雛鳥只有雌鳥所餵養,而雄鳥則會餵養雌鳥。黑背鍾鵲會進行合作生殖,會有協助者幫忙餵養幼鳥。只有在非常細小的群落才沒有合作生殖。
幼鳥在離開鳥巢后3星期就會自行覓食,到了6個月大就完全獨立。有些幼鳥到了8-9個月大也會繼續要求食物的供應,但往往都不會受到理會。1歲大就已經達到成鳥的大小。幼鳥離開群落的年齡處處不同,亦要視乎領袖的攻擊性。雄鳥較早會離開。很多都是約於1歲大就離開,8個月至4歲大的也有不少。

與人類關係


急速滑降
黑背鍾鵲在整個澳大利亞十分普遍,並已適應了與人類一同生活。約9%的黑背鍾鵲在繁殖期時會變得帶有攻擊性,有時會俯衝攻擊途人。差不多所有會攻擊人的都是雄雀,只途人及騎自行車者分別進入其鳥巢50米及100米範圍內就會受到攻擊。當鳥蛋孵化時就會開始帶有攻擊性,隨著雛鳥長成攻擊性亦變得更密及厲害,直至幼鳥離開鳥巢攻擊才會停止。
黑背鍾鵲會對採取不同級別的行為來驅逐入侵者。最低層次的是發出警告及在遠足俯衝。其次是近距離的急降,甚至啄入侵者的面、頸、耳朵或眼睛。更嚴重的它們會俯衝及以其胸部撞向入侵者。
黑背鍾鵲的攻擊可以令人受傷,尤其是在頭部及眼睛,造成視網膜脫落及受到喙部的細菌感染。於1946年的新南威爾士,一個13歲的小童就曾死於因黑背鍾鵲襲擊而感染的破傷風。另外也有騎自行車者在不為意的情況受到攻擊,因失控而造成傷害。
若有必要途經黑背鍾鵲的鳥巢,最好配帶寬邊帽或打開可以驅逐鳥類的傘。途人可以在帽或頭盔上塗上眼睛的圖案,有助嚇走黑背鍾鵲。自行車頭盔並不能提供好好的保護,因為黑背鍾鵲會從側面攻擊頭部及頸部。在自行車上掛有旗子也可以有效的嚇走它們。在自行車頭盔上紮上扎線帶也是有效的方法。黑背鍾鵲會沖向頭的後部,所以只要保持與它們的視線,就可以減低被襲擊的機會。另外,一些欺騙的方法,如將護目鏡帶在頭后等,都是有效阻止它們攻擊的方法。黑背鍾鵲有時會變得極度攻擊性,會攻擊面部;這種情況是很難阻止的。一旦受到攻擊,可以大聲呼叫及擺動手臂,以阻礙第二波的攻擊。若有黑背鍾鵲經常產生滋擾,就會被捕捉及放生到人煙稀有的地區,或甚至被獵殺。這些黑背鍾鵲會被送到超過25公里的地方,以防止它們找回歸途。清除鳥巢並非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們可以再次繁殖,而且會變得更為兇殘。

文化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傳說中經常都有提及黑背鍾鵲。皮爾巴拉(Pilbara)的Yindjibarndi族將它們作為日出的訊號,因其叫聲會將他們吵醒。它們的地盤性也反映在族人的歌曲中。它們是悉尼南部愛爾瓦拉(Illawarra)人的圖騰鳥類。
哈勒姆·丁尼生,第二代丁尼生男爵於1901年將白背鍾鵲放在南澳大利亞政府徽章上,並自1904年在南澳大利亞州的旗幟上出現。它們也在澳大利亞多個運動隊伍旗幟上出現,而這些隊伍也多穿著黑白色的隊服,如哥寧伍澳式足球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