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

二級甲等專科醫院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是原白求恩醫科大學與吉林大學等五校合併後於2000年命名的。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始建於1985年,是國家衛生部所屬的一所專科醫學院。地處吉林省省會長春市的市區中心,是吉林省及鄰近地區口腔醫學教育、科研和口腔病防治的中心。

醫院概況


2009年8月吉林大學口腔醫院新醫療樓落成使用,佔地面積1.5公頃,建築面積2.3萬平方。“天山石”石材的大樓外掛表面,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挺拔身姿,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樓內環境明亮溫馨,從遠大系統中央空調的安裝,到自動升降扶梯的採用,以及細微處的飲水杯、指示牌,吉林大學口腔醫院都在盡最大努力照顧到患者的需求。新醫療樓同時擁有開放病床100張,吉林大學口腔醫院特意為新醫療樓購進了義大利產“安福斯”綜合治療機(牙椅)180台。日門診量600人次左右,年收容住院患者1000人次左右。目前為東三省及內蒙古地區設備最先進、規模最大的口腔醫學院。
口腔醫學研究所自1976年組建以來,已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95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3項、部級9項。
學院現為“中華口腔醫學會”、“全國牙防組”、“全國口腔醫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中國口腔信息網落”等機構的成員單位。參加了全國統編教材《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正畸學》和《口腔設備學》的編寫工作。還與湖北口腔醫學院等兄弟院系合辦了《口腔醫學縱橫》雜誌。

辦學規模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301人,其中教授(含相應職稱、下同)12人、副教授34人、講師134人。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及多個碩士點。在校學生180人,設有口腔內科學教研室、口腔外科學教研室、口腔修復學教研室、口腔正畸學教研室,口腔預防學教研室、口腔基礎教研室和口腔放射線學教研室。並設有與之相適應的7個臨床科室。現為吉林省牙病防治指導組的常務辦公機構。

發展前景


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繼承和發揚黨和人民軍隊辦學的革命傳統和創業精神,以培養“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為目標。正在為全國各地輸送合格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圍繞醫、教、研的主旋律,努力向口腔病患者提供“精湛的醫術、親情的服務、優美的環境”,創建“院有特色、科有特點、人有特長”的專科醫學院。

對外合作


學院與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院校建立友好關係。1993年同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齒學部建立了姊妹關係。1994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建立了“口腔種植研究中心”。

歷史沿革


概述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原名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從 建系、建院、成立學院、合併到吉林大學,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籌建口腔醫學系
1970年為適應當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原吉林醫科大學黨委決定開設口腔醫學專業,當年在省內統紹決定口腔醫學專業學員24名。
1978年在全國科技、教育大會東風的鼓舞下,為辦好口腔專業,不斷提高教學及師資水平,1978年7月29日校黨委決定:“籌建工作由二院黨委統一領導、口腔系人員設備可以逐漸加以補充,招生規模每年50名,從1979年開始招生“。與此同時批准口腔醫學成立了四個教研室,確定了各教研室成員和負責人。
1979年6月恢復校名后的白求恩醫科大學黨委為加強對口腔專業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任命何廷貴同志為口腔專業主任(兼),王化岐同志為口腔專業副主任,任命曹樹民同志為口腔外科教研室主任;孫清穆同志為口腔內科教研室主任,張斌同志為口腔矯形科主任,梁儻同志為副主任;歐陽喈同志為口腔基礎教研室副主任。
成立口腔醫院
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口腔醫學事業,控制口腔疾病的發生,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識,學校黨委決定在口腔系的基礎上,成立口腔醫院,故學校在1984年3月任命歐陽喈同志為口腔系主任。1984年7月任命梁儻同志為口腔系副主任,在1984年12月任命歐陽喈同志為口腔醫院副院長。
1985年1月5日學校黨委決定“口腔系從二院分出成立口腔醫院,經一年的籌備,口腔醫院於1986年1月21日在新建大樓正式開診。
更名為口腔醫學院
口腔醫院在85年成立后,在校黨委的領導和關懷下,經全院教職工的努力,學科發展較快,特別是口腔基礎醫學各學科的建立,為口腔醫學院的命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黨委決定將口腔醫院命名為口腔醫學院。
1989年9月11日在院門前舉行了口腔醫學院命名典禮。
1992年3月為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不斷提高口腔醫學教育水平,學校黨委決定:“在口腔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第四臨床學院“。即“一個班子,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由於院址及經費等種種原因,於95年第四臨床學院下馬。
命(易)名為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
白求恩醫科大學60周年校慶后的第二年隨著全國教育形勢的發展,根據教育部的決定:吉林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郵電學院,長春大科技大學等五校合併命名為吉林大學,故於2000年6月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易名為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
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

科室設置


口腔正畸科
口腔正畸科始建於1986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學科。著名口腔醫學專家梁儻教授是該科室的創建者。
孫新華,教 授、博士生導師。
陳遠萍,教授、口腔醫學碩士、碩士生導師。
科室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治醫師1人,住院醫師2人,護士3人,具有博士學歷者4人,碩士學歷者4人。有5名醫生曾在日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進修學習,另有2人正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現有兩個診療室,共9台椅位。
開展的治療項目:兒童各類錯?畸形的矯正治療;.成人錯?畸形的矯正治療;頜骨正畸術前、術后矯正治療;牙周病正畸治療;兒童唇齶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的矯治。
開展的矯正技術:、直絲弓矯正技術, 標準方絲弓矯正技術、活動矯治器矯正、功能性矯治器矯正等。
科內有碩士生導師3人:孫新華教授、陳遠萍教授、胡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正畸牙齒移動生物機械原理、正畸牙槽骨改建機制、牙齒移動生物力學研究等,每年計劃招收2-4名碩士研究生,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承擔吉林大學口腔醫學專業本科生口腔正畸學理論課授課,學時為60學時。每年在3月、9月招收進修醫生10-20名,在口腔正畸學理論、臨床操作、矯治器製作等方面進行系統訓練,開設專題講座,介紹國內外正畸臨床新技術、新療法。
兒童牙病科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兒童牙病科成立於1989年,前身是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內科。是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臨床科室,也是目前吉林省唯一的專門治療兒童和青少年口腔疾病的科室。現在有醫務人員12名,其中副教授3名,主治醫師3名,醫師2名,主管護師4名。具有碩士學位醫師5名(其中再讀博士3名)。該科現有吉林省和長春市已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2名,吉林省司法廳特邀鑒定專家1名。每年招收一定數量的碩士研究生和進修生。擁有綜合治療台7台和口腔無痛局部麻醉儀、光敏固化機、根管測量儀、兒童口腔專用手機、根管預備減數手機等先進儀器。技術力量雄厚。
科室主要診治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齲病、非齲性疾病、牙髓疾病、根尖周疾病、前牙外傷、牙周黏膜疾病和開展兒童及青少年咬合誘導。積極開展國內、國際交流,與日本昭和大學小兒齒科和國內著名的口腔院校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兒童口腔科等學科建立友好協作關係。在省內率先開展兒童無痛麻醉技術、咬合誘導、銀粉玻璃離子充填、氟保護漆治療大面積淺齲、注射式根管糊劑充填乳牙等新技術、新療法。獲吉林省衛生廳醫療成果獎一項,白求恩醫科大學校級醫療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1988年在吉林省牙病防治指導組領導下,對吉林省5000名青少年的齲病進行了普查,在省內率先應用“護齒寶”防齲凝膠對長春市3000名青少年進行齲病預防。2002年引進口腔消毒設備,實現一患一機一高壓消毒,徹底解決了交叉感染問題。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未成年,膽小恐懼的特點,醫務人員在開展牙病治療的同時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治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口腔放射科
口腔放射科工作人員共7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1名,其中博士1名。副主任技師1名,主管技師2名,技師2名。工作人員素質高,技術精湛,長期從事口腔X線投照及X線診斷工作,有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及X線診斷經驗,在國家核心雜誌及省市級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承擔了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本科生、專升本、留學生等的口腔醫學影像專業的教學任務。擁有日本島津800mAX光機1台,法國產牙科X光機2台。X線計算機成像系統(RVG)及日本朝日的多功能曲面斷層、頭影測量X光機1台,可拍攝根尖片、咬牙合片、全頜曲面斷層片、頭顱定位片、顳頜關節開閉口片及各種口外片等。即將配備數字化口內X線成像系統,使患者接受的X線劑量僅為傳統牙科X光機的20%-30%,投照完后立刻成像於電腦屏幕上,既大大減少X線劑量又節約患者的就診等候時間。
麻醉科及手術室
現有醫護人員12人,承擔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臨床麻醉及手術配合。對口腔頜面外科領域如:先天畸形、創傷、腫瘤及美容等手術的麻醉均全面開展。特別是對各種原因所致的氣管插管困難的處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明顯優勢的操作技巧,獲得了肯定的臨床效果。建院以來,總計完成手術一萬餘例。服務質量評價良好。
口腔種植中心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種植中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種植專業化科室之一, 1994年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攜手組建的“美國慶瑞——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種植中心”是其發展的前身,歷經十幾載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設備先進、技術精湛、服務優良的種植專業化科室,在東北及內蒙地區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心引進Branemark、ITI、BLB、Replace、Lifecore、3I等國際一流的種植系統,配備國際一流的專用消毒設備和水準一流的專業技工修復加工室,開展GBR(引導骨再生技術)、修補骨缺損、骨擠壓、骨劈開、上頜竇提升、各種骨移植技術,即刻種植、即刻負重、精密附著體種植義齒等技術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種植及修復醫療服務。
中心擁有一支由國內知名專家周延民院長、孟維艷主任領導下的種植專業化技術團隊,現有醫生10名,護士4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導師1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名,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積極學習新技術,開展新療法,參加國內、外的技術培訓達30餘人次,在省級、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獲得吉林省科技成果獎一項,教學成果獎一項,醫療成果獎4項,項目資助十餘項,是一個技術儲備和技術力量極為雄厚的專業化種植中心。集臨床、科研、教學於一體也是本中心的一大特色,中心多次舉辦種植培訓班,培養了大批的種植專業人才,為種植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傑出貢獻。
牙體牙髓病科
吉林大學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是吉林大學口腔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之一,該科室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在東三省乃至全國均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現有碩士導師5名,正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名,副高級職稱醫務人員7名,主治醫師3名,醫師6名;其中博士2名,碩士8名,在讀碩士研究生5名。護士7名,其中高級2名,中級5名。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1名,《口腔醫學研究》雜誌編委2名,吉林省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3名。在崗醫生均已熟練掌握齲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最新治療方法。
該科室擁有口腔綜合治療台20台,OPMI®PROergo根管顯微鏡,配備減速手機、Profile、HERO542鎳鈦根管擴大系統、奧丹和P5、PMAX等多台超聲波根管治療儀、RootZX電根管長度測量儀、逐步後退法擴大針測量器、思樂固體核根管充填系統和牙髓活力測驗儀、熱牙膠根管充填等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療的先進設備。並配有K、H型等多種型號的擴孔鑽以及G、P型的根管預備器械。配備了各種充填材料,多種光固化複合樹脂、玻璃離子複合體、銀汞合金等治療齲病及牙體缺損的先進和普通修復材料,可滿足不同層次的患者需求。另外擁有氟樹脂漆、電凝等治療牙本質過敏症的材料及儀器。還擁有超聲波潔牙和噴砂設備,具有在牙體牙髓病治療過程中牙周處理和軟組織保護的能力。
該科室主要治療齲病、非齲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對牙髓病實行無痛治療,根尖周病的治療90%以上的病例採用根管治療術,成功率達90%以上。並開展顯微根管外科手術。具有解決牙體大面積缺損修復、複雜的根管治療等牙體牙髓病的診斷和治療的能力。開展了6大項35小項新技術、新療法,應用鎳鈦合金根管銼預備彎曲根管,臨床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固體核牙膠、垂直加壓、熱牙膠連續波技術充填側枝根管及副根管,減少微滲漏,提高了治療水平;超聲根管治療儀去除根管內斷樁、斷針及根管再治療,解決了臨床上的疑難問題;髓室底穿孔及根管側穿修補術,保留了許多應該拔除的牙齒。
該科室病人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嚴格執行三級醫師負責制,採取首診負責制和上級醫生會診制度,保證了醫療質量。治療手機及其它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了交叉感染。科內設有專職分診護士,為病人提供諮詢、安排就診。護理工作逐漸與國際接軌,現實行椅旁護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患者的不適和痛苦。實行醫療質量承諾制,半年內充填物脫落免費重新治療;醫務工作人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嚴格執行物價收費標準,使病人免除後顧之憂。
該科室先後承擔了20餘項省、市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各類雜誌上發表大量科研論文,有5篇論文被SCI索引。同時還承擔著吉林大學口腔系研究生、本科生和長學制學生及留學生的各類教學任務,均採用多媒體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口腔醫療人才。
牙周病科
牙周病科成立於1989年,現有醫護人員9名,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人,中級職稱人員4人,初級醫師1人,2人為碩士生指導教師。擁有5台綜合牙科治療椅,先進的EMS超聲波潔牙機、噴沙機,以及STROBEX型高頻電刀等牙周病治療設備,並配有成套的Gracey型齦下刮治器和牙周外科手術器械,所有牙周器械均採用嚴格消毒,做到一人一用。
我科主要開展牙周病治療,包括單純性齦炎、青春期齦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進展型牙周炎、青春前期牙周炎、成人型牙周炎等,在國內率先開展松牙磨槽固定術,即通過固定保留鬆動患牙,採用牙周正畸美容治療前牙扇形移位,同時開展各種牙周外科手術,切除牙齦瘤及牙齦增生,對破壞嚴重的牙周病進行牙周翻瓣術和引導牙周組織再生術,另外開展因牙周病引起的根面齲、逆行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的治療。
科室主要科研成果:國內首創“牙周病連續磨槽固定術”,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同行專家及病人好評,並在1989年獲吉林省新科技成果二等獎,分別在1983年和1998年二次獲吉林省科委在臨床牙周病方面的中標科題。東北地區率先開展引導再生術,治療重症牙周病及根分叉病變,取得較好效果。該成果獲吉林大學醫療成果獎。全科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申請國家部委、省科委科研課題四項,科研經費近20萬元,碩士研究生導師2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在讀碩士研究生5名。
口腔預防科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保健科,是一個集預防和治療口腔常見病為一體的口腔臨床科室。工作範圍包括:齲齒和牙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牙本質過敏症的治療及兒童牙病的預防等。以齲齒防治為重點,並為兒童提供窩溝封閉、局部用氟等防齲措施和自我口腔保健指導。並承擔我院口腔預防醫學的醫、教、研工作和社區口腔保健、學校口腔保健、下鄉扶貧、“愛牙日”活動等任務。
主要為患者提供:1.兒童牙病的診療、成人牙體牙髓病的診療,老年人牙本質過敏的診治。2.齲病的預防,窩溝封閉、局部塗氟,含氟牙膏、非創傷性充填等預防保健服務。3.牙周病的預防,預防性潔治、正確刷牙、牙線的正確使用、牙間的清潔等。4.口腔健康教育諮詢、口腔衛生指導、菌斑控制、口腔衛生狀況評價、推薦口腔保健用品、介紹口腔保健教材與器械等。
中華醫學會口腔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程敏教授是該科室的學科帶頭人,承擔研究生、本科生、專升本、韓國留學生等多個軌道的口腔醫學導論、口腔預防醫學、口腔預防醫學新進展等科目的教學任務。
口腔粘膜病科
口腔粘膜科是以診斷、治療和預防口腔粘膜病為主的一門學科。口腔粘膜病是指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潰瘍、糜爛、白色條紋、丘疹、斑塊等病症。常見的口腔粘膜病有複發性口瘡、扁平苔蘚、白塞綜合征、白斑等。由於口腔粘膜病的專業性比較強,一般的口腔科門診不能診治粘膜病,廣大粘膜病患者存在著就醫難的問題。自1976年成立口腔醫學系以來,培養的口腔學子已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對數以萬計的全國各地來我院就診的患者進行了診斷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深受廣大患者的信賴,在東北地區率先成立了口腔粘膜病專科,在全國口腔粘膜病界也有很重要的位置。現有教授、主任醫師2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講師、主治醫師2名,經治醫師1名,主管護師2名,博士1人,碩士3人,其中魏秀峰主任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陳英新教授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西醫專業委員會委員,王雷博士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除對常見的口腔粘膜病進行診治外,對較疑難的口腔粘膜病如口腔粘膜癌前病變方面也有較深的研究。曾多次獲得省衛生廳、市衛生局、省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及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大學的醫療、教學、科研成果獎。現承擔“十一五”國家攻課題1項、吉林省科技廳課題2項,市科委課1項,吉林大學課題1項。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已成為一支成熟的高學歷、高素質的口腔粘膜病醫療隊伍,在口腔粘膜病領域中已跨入國內先進行列。同時,還不斷加強與國外口腔界的交流,與國際接軌。
口腔頜面外科
吉大口腔頜面外科發展史:吉林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是一個具有50年歷史的臨床科室,最早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后經歷了吉林醫科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大學。50年代初,學科建設伊始,作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後方醫院,國內著名的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都曾在我科指導過工作,從此奠定了口腔頜面外科堅實的醫療工作基礎,60年代我科開展了頭頸部惡性腫瘤的聯合根治術,70年代開展了嬰幼兒腮腺血管瘤手術治療,及利用Le—fort Ⅰ型截骨治療上頜骨陳舊性骨折,80年代開展了正頜外科以及面部惡性腫瘤手術治療后組織器官的功能性再造,經過歷代口腔醫學先輩們的努力,目前的口腔頜面外科有15名醫生,擁有54張病床的住院部,17台牙椅的頜面外科門診及門診小手術室以及輔助頜面外科工作的麻醉科與手術室,年均收治住院病人1000餘例,完成病房各類手術年均900餘例,門診年均接診患者15000人次。
頜面外科人員組成:口腔頜面外科現已是口腔醫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是口腔臨床醫學博士點、碩士點,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一名、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正高職人員4名,副高職人員5名。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4名,目前正在攻讀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5名。
護士13名,其中護理本科生3名。
口腔頜面外科診療內容:口腔頜面外科實際上是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是以外科的手段診治口腔器官、面部軟、硬組織、顳下頜關節、唾液腺及頸部某些疾病為主要內容的學科。
疾病類別如下:
牙槽外科:拔牙及門診小手術。
口腔頜面部感染性疾病:面頸部淋巴結炎 頜骨骨髓炎 頜面部間隙感染等。
口腔頜面部損傷:軟組織損傷 涎腺及顏面部神經損傷 頜骨、顴骨及顴弓骨折等口腔頜面部腫瘤:位於唇、頰、舌、口底、牙齦、頜骨及面頸部等的良、惡性腫瘤。
涎腺及顳下頜關節疾病: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的炎症、腫瘤,顳頜關節疾病等。
頜面部畸形:先天性唇、齶裂 頜骨發育畸形(下頜前突、偏頜畸形、小頦症 等)軟組織、頜骨等後天畸形的整復。
根據診治內容,頜面外科本著為患者提供最專業和優質服務的精神,發展學科建設,培養專門人才,將外科醫生分成5個疾病治療組:
腫瘤組為兩組 損傷組 畸形組 整形組 為方便患者,提高醫療水平,科室採用門診與病房統一管理,各醫療組輪流出門診,為患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醫生及醫療組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並且為落實三級醫師負責制,各醫療組均有高級職稱人員負責,病人到組、責任到人。

獲得榮譽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歷年獲獎情況
2004年我院申報的口腔組織病理學課程被批准為2004年度吉林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2004年孫宏晨教授負責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血管化人工骨的體外構建與應用基礎研究”被批准。
2004年於維先副教授負責申請的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牙齦卟啉單胞菌FtsZ體外集合機制的探討”被批准。
2003年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獲吉林省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2002年獲長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星級文明服務單位”
2000年獲長春市委市政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十杯競賽文明單位”
2000年在長春市衛生局“白求恩杯”競賽活動中,獲“優勝單位”
2000年獲長春市高校工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9年獲白求恩醫科大學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9年獲長春市高校工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8年獲長春市高校工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8年被吉林省政府評為“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1998年獲白求恩醫科大學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7年獲吉林省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996年獲白求恩醫科大學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1996年院黨委被省委組織部、宣傳部、高工委聯合授予“優秀黨委”
1996年在長春市衛生局“白求恩杯”競賽活動中,獲“達標單位”稱號
1994年在長春市衛生局醫德醫風建設中,被評為“優勝單位”
1994年在長春市衛生局“白求恩杯”競賽活動中,獲“達標單位”稱號
1993年在長春市衛生局“白求恩杯”競賽活動中,獲“達標單位”稱號
1992年在長春市衛生局“白求恩杯”競賽活動中,獲“達標單位”稱號
1990年在長春市衛生局“金杯一一紅旗賽”中,以總分第一名獲“最佳單位”
1989年在長春市衛生局“五好達標”活動中,獲“優勝單位”
1988年在“住長二十八家醫院社會評議”活動中,以總分第一名獲“最佳”單位
1988年被衛生部和省衛生廳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1985年被衛生部和省衛生廳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醫院地址


長春市南關區自強街1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