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交民巷天主堂

北京市東城區的教堂

交民巷天主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法國教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是一座建於1901年的兩層哥特式建築。東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門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聞名。

簡介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又稱聖彌厄爾教堂。聖彌厄爾,意謂:“誰如天主”。在聖經中,他是保護以色列子民的總領天使(達10:13,21:1)。他曾戰勝代表魔鬼的大龍,即遠古的蛇和他的使者(默12:7)。教會尊他為新約子民的護守天使。東交民巷天主堂始建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座落在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佔地面積2656.4平方米。教堂為哥特式建築,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交民巷舊稱江米巷,該地原屬法國領事館,因當時外僑教徒多,請求建堂。法國主教樊國梁與法國領事協商轉讓該地建造教堂,由法國遣使會撥款,法國司鐸高嘉理負責建造,后又由法國人斬利國擴建。教堂建成后,本堂神父為法籍人柯來盟,副本堂神父為法籍人賈廷坤。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和北京其它四大教堂相比,它的規模雖然小,但是它綜合了其它四座教堂的優點,在造型上別具特色,小巧玲瓏,建築風格卻非常講究。聖堂東西兩面牆上裝有清末從法國進口的彩色花玻璃。堂內頂部為斜坡型,上覆灰筒瓦,均為琉璃瓦。堂頂部用肋狀拱券以增加高度,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聖堂東西寬三間,南北進深十四間,內有圓柱支撐,地板也為花磚甬道。從建成至今近100年來,未遭到任何災害性破壞,保存的比較完好。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1951年以後,由天主教北堂管理,本堂神父姚光裕和副本堂神父張永善主持教務。1952年王師德、殿滌凡兩位神父又在此就任本堂。1954年則由王基廳出任本堂神父。1958年由於天主教活動場所壓縮,該堂關閉,後為台基廠小學使用。
1986年為全面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台基廠小學從教堂遷出,教堂經過再次整修,於1989年12月23日重新開堂,定名為北京教區東交民巷天主堂。此後,高陽神父、王學群神父曾先後在這裡出任本堂。當世紀的腳步踏入又一個新千年的時候,教堂再一次進行了全面整修,並於2001年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開堂。

詳情


意義

東交民巷天主堂不僅立足福傳事業,而且也積極投身於兩個文明的建設中。本堂教友在神父的引導和帶領下,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經常組織信徒參與扶貧、賑災等公益事業,並努力把溫暖和關懷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由於教堂的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歷史內涵,許多國際友人常來這裡參加宗教活動或旅遊觀光。通過這一渠道,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在中國宗教信仰是自由的,甚而願意有機會來華投資。這也充分證明東交民巷天主堂在獨特的領域裡,以優異而嶄新的姿態為中國的對外交往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歷史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是北京建造較晚的一所教堂,其所在地在建築教堂以前屬於法國領事館的範圍。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之後,定居北京並且居住在東交民巷使館區的歐洲人顯著增加,這些僑民要求就近修建教堂以進行宗教活動。經過法國主教樊國梁與法國駐華領事協商,法國領事館將地皮轉讓,由法國遣使會撥款,法國籍神甫高嘉理負責,在現在的位置修建東交民巷天主堂。後期的建築工作轉由法國人斬利國負責。
1904年,教堂建築竣工,正式開堂。開堂后的東交民巷天主堂以在華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主堂神甫和輔助神職人員均為法國籍人士,並歸法國教會管理。
1949年後,天主教北京教區接管了東交民巷天主堂的建築和地產,東交民巷天主堂被劃歸北堂管理,1958年由於政府政策的變化天主教會的活動受到限制,東交民巷天主堂被關閉,建築與地產被政府沒收,劃歸台基場小學,教堂成為小學的禮堂,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損害。
1986年台基廠小學從東交民巷天主堂完全遷出,教堂被發還北京教會,1989年12月23日教堂重新開堂。1995年10月20日東交民巷天主堂列名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相比於天主教在北京的四大教堂:南堂、北堂、東堂西堂,東交民巷天主堂的歷史很短,規模很小,但東交民巷天主堂的建築小巧精緻,同時也是北京市區內少有的沒有經過徹底毀壞和重建的天主教堂。
教堂現存建築佔地面積2656.4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典型的哥特式風格,高二層,坐北朝南,東西面闊三開間,南北進深十四開間;堂內為木結構,頂部用肋狀拱券,以圓柱支撐,地板鋪有花磚甬道;教堂東西兩側裝飾有在法國定做的玻璃花窗,但在教堂被台基廠小學佔用作為禮堂期間,這些花窗大多被打破了。聖堂正門上方為教堂主保聖彌厄爾的雕像,他是聖經中保護以色列子民的總領天使,被教會視為新約子民的護守天使,這尊天使像雕刻精美,細節鮮明;天使造像和精美的玻璃花窗是東交民巷建築中最引人矚目的兩大亮點。
除了哥特式的教堂主體建築之外,在聖堂北側還有一幢西洋風格的二層小樓,是本堂神甫的居所,教堂東側有十間磚砌平房,平面布局均用北京傳統民居的格式,但門窗卻施以拱券結構,堪為中西合璧之作。

建築風格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北京是一個胸襟開闊,脾氣和善,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自元朝在此建都至今數百年來,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源自不同地域的宗教,都在這裡找到了一片沃土,紮下了根,並保持著繁榮。老北京人於習慣中略帶好奇地看著大街上葛衣麻履的和尚、老道,或者白巾黑袍的修女,不時向他們投去一個和善的微笑。而夾雜在四合院中古樸的寺廟,矗立在街道旁邊雄偉的教堂,也都早己融入了北京的風景,為這座古城增添著帶有異國情調的絢麗。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據查,門頭溝的后桑峪村在1294年就曾來過兩個外國傳教士,他們不知為什麼要跑到老遠的那個小山村去傳教,1334年,在幾間民房裡建立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明末的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中國傳教。接著,日耳曼傳教士湯若望於明末天啟二年(1622年)來到北京。自此,天主教堂在北京建了起來。目前城內屬北京教區的有8座天主教堂:東堂,西堂,南堂,北堂,東交民巷堂,南崗子堂,平房堂,東管頭堂。還有9座在郊區。總共是17座。
由於天主教源於西方,因此北京的教堂建築形式皆與西方教堂相似,即以羅馬式,哥特式為主。只是朝向按照中國“坐北朝南為尊”的習慣,大多數天主教堂都是正立面朝南(而外國則是坐西朝東的)。其中,哥特式建築高聳的尖塔和內部挺拔的尖拱券頂所烘托出的向上感,以及刻意追求的悠長的交混迴響使神父的聲音聽起來充滿神秘感,因而特別受到教堂建造者的青睞。不少教堂的建築形式都受到哥特式的影響。天主教信奉聖母瑪利亞。在這十幾座教堂外都有為她修建的“聖母山”或“聖母亭”。山是中國園林特有的假山,聖母安立在山洞之中。紅柱琉璃瓦頂的中式亭子與潔白的聖母像顯得十分和諧。其中永寧堂的“聖母亭”,考慮到聖母像比較高大,特意將柱子拔高了許多,這是很有意思的。

有關資料


天主教在中國
天主教在元代已傳入中國。當時雖然也曾在北京興建教堂,但隨著元朝的覆亡,天主教的發展也隨之中斷,一直到16世紀后,由於新航路的開闢與西方殖民政策的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開展,才又逐漸熱絡起來。明萬曆十年(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中國傳教,並於次年在廣東肇慶建立傳教會所,天主教於是逐步深入中國,並在內地紮根。
清初,天主教在中國得到較順利的發展,神職人員像湯若望、南懷仁等,都受到朝廷相當的禮遇,甚至封為朝臣。但由於與中國政治文化的矛盾和衝突,再加上是否允許中國教民祭祖祀孔的禮儀之爭,導致了從康熙後期開始的百年禁教,使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極大的打擊和挫折。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后,清廷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才解開天主教在中國被禁教的束縛。此後,隨著列強對中國的政治及軍事干預,天主教在中國得到快速的發展,到19世紀末,各國傳教士已在多數府、州、縣建立教堂,特別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全國各式教堂已急遽增加至4000餘處,教民約有近100萬人。
東交民巷天主堂
東交民巷天主堂
宗教的信仰,本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本國的歷史及習俗有極大的相關性,但由於各國國情的不同與文化差異的影響,有時會造成令人無法彌補的遺憾和災難。1900年義和團和天主教間的衝突所引發的“庚子事變”,就是這種遺憾的具體史實。
在“庚子事變”中,北京包括東堂、南堂、西堂和北堂在內的多座教堂,均遭義和團團民焚毀攻擊。特別是在1900年6月21日,當慈禧對各國下達“宣戰諭旨”后,清軍亦協助團民攻擊教堂和使館,而其中以攻打北堂西什庫教堂最為慘烈,團民和防守在教堂的教民,均有極大的死傷。
從1900年6月16日開始至8月14日為止,約10000名義和團團民和清軍,聯合攻打由法國天主教駐京總主教樊國梁所服務的西什庫教堂。在事件發生后,他從法國及義大利公使館借來部分水兵,連同當時大約3000多名的華人信徒在內,以武裝抵抗義和團的攻擊。由於他與當時權傾一時的軍機大臣榮祿關係甚篤,在榮祿的授意下,命清軍不必猛攻,並在調撥攻擊的炮彈中,混入整批的廢品,致使手持大刀長刃、奮力攻擊教堂的團民在法、意軍隊機槍的掃射下,傷亡極重。連續數十日的圍攻,義和團始終沒有辦法攻入教堂,只是讓更多的團民和教民在這一場誰也說不清對錯的事件中含怨犧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