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魚

鱸形目鱧科動物

雷龍魚是屬於脊索動物門,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鱧亞目,鱧科的一種魚類。該類群分佈於我國的常見種,是一種十分普遍的食用魚。作為觀賞魚,較為人熟知的則從巨大的鉛筆魚到嬌小的七彩雷龍均屬此類。

分佈範圍


雷龍魚
雷龍魚
中國的鱧科魚類共有6個品種,它們分別是烏鱧、月鱧、寬額鱧斑鱧紋鱧和長身鱧。其中只有烏鱧是一個廣布種,分佈於全國各大水系,產量也最大,斑鱧、月鱧和寬額鱧僅分佈在華南地區,包括台灣省和海南省;而紋鱧和長身鱧則相當少見,分佈區十分狹窄,僅見於雲南省的怒江、瀾滄江水系,經濟價值小。人們習慣於將鱧科魚類通稱為烏魚黑魚(北方和華東地區)、才魚(湖北、湖南)、生魚(廣東、香港地區)、烏棒(西南地區),此外還有斑魚、孝魚、蛇頭魚、文魚等地方名。

非洲分佈

副鱧屬(Parachanna)是鱧科下的一個屬,其下有4個種,全部位於非洲。其中有一個是化石種,即ParachannafayumensisMurray,2006,發現於埃及,其歷史可追溯到上始新世和晚漸新世。
該屬現存的種只有三個:
非洲鱧(Parachannaafricana(Steindachner,1879))
真副鱧(Parachannainsignis(Sauvage,1884))
暗副鱧(Parachannaobscura(Günther,1861))

生長繁殖


養護措施

1、缸養注意加蓋等防護措施,雷龍愛越獄。
2、盡量不要混養不同品種的雷龍,雷龍領域意識超強,爭地盤會打的你死我活的。
3、缸內飼養盡量選擇草缸,草缸養殖更利發色。水流避免過急。如果要養一隻以上的話(非對魚不建議同缸飼養1隻以上),應在魚缸里多放一些障礙物讓它們躲藏。雷龍普遍有喜陰暗、愛打洞、穴居、集居的生活習性。
4、飼料以青島大蝦、紅蟲麵包蟲、小魚、人工飼料(建議餵食動物性飼料)為主,青島大蝦記得去頭,不然魚容易卡死,尖銳的外殼容易刺破魚類腸胃,造成腸炎等疾病,部分雷龍餵食人工飼料需訓食。
5、換水水溫不要誤差2度以上,飼養溫度在20~28攝氏度,最適合溫度是24~26度。
6、雷龍大多是營底棲性魚類,時常潛於水底層,部分雷龍魚具有巡遊性(麥克雷龍、七彩海象雷龍等)。
7、雷龍魚具有有輔助的呼吸器官,可以生活於混濁或溶氧量低的環境,短時間離水不會死亡。
8、水質無特別要求,最適合水質為弱酸性軟水(各地區水質不同,具體請自行測量)。

亞種分化


烏鱧

別名:北方蛇頭魚、黑魚、生魚、烏魚、烏棒、蛇頭魚、文魚和才魚,中國常見的食用魚,一般來源野采,超市和菜市場有賣。
特徵:烏鱧的口部延伸至眼部後方。體色是其最明顯的特徵,一般大多為棕色,不過有少數部位可能為金色或蒼白色,烏鱧身體兩側的斑點呈現鞍狀排列。雄性體型大於雌性。
身高體重:美國漁民凱勒伯·牛頓捕獲到一條巨型烏魚,重約17.8公斤,打破世界紀錄。
烏鱧
烏鱧
生長繁殖:烏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可吃下體型一半的魚。喜歡在水面捕食,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蛙、水生昆蟲等水聲動物為食;隨魚體大小、季節和水體環境的不同所攝取的食物的具體種類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其肉食性營養類型的性質。烏魚要少吃多餐,由於該魚有攝食貪婪,暴食的不良習慣,如一次投餵過多,會引起暴食死亡。烏鱧生長速度相當快,烏鱧當年孵出的魚苗,年終平均體長可達15厘米,體重50克左右。根據在太湖採集的標本,各年齡組體長和體重為:1冬令魚體長14.2—19.2厘米,體重115—428克;2冬令魚體長24—28厘米,體重350—760克;3冬令魚體長32厘米,體重605—1000克。在人工養條件下,當年個體重可達250克,翌年達500—1000克。烏鱧的產卵季節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在華南地區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烏鱧性成熟年齡,在不同的地區也略有差異。在華南地區通常體長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魚性腺已成熟,而長江流域一帶則需要2冬令和體長30厘米左右才能產卵。烏鱧能在池塘、河溝及水庫等水域內自然繁殖,產卵場一般分佈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懷卵量、產卵量與親體個體大小有關。烏鱧的懷卵量通常每公斤體重約為2—3萬粒.0.5公斤重斑鱧產卵量一般為0.8—1萬粒,個別可達1.1—1.2萬粒。產卵方式是營造巢類型,產卵前,性成熟的雌雄親魚成對地遊動在產卵場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營築略呈環形、直徑約0.5—1米、漂浮於水面的魚巢。巢築成后,在風平浪靜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魚相互追逐、發情,然後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腹部向上呈仰卧狀態,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於巢上。與此同時,雄魚以同樣姿態射精於此。魚分多次產卵。產卵后親魚守於巢底,保護魚卵,免受侵害。烏鱧的卵金黃色,有油球,為浮性卵,卵徑2毫米左右。鱧黑龍江亞種卵徑略小,約1.5毫米。精卵的孵化時間與水溫有關:水溫較低時,孵化化時間較長;水溫較高,則孵化時間短些。剛孵出的魚苗全長3.8—4.3毫米,體遍布黑色素細胞,胸鰭原基出現,油球和卵黃囊使體部明顯膨大,外形象蝌蚪,常側卧漂浮於近水面,運動能差,依靠吸收卵黃而生。苗全長達6.1—6.2毫米時,胸鰭、鰓裂和口均已出現,卵黃內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狀態於水面,並能向下作短程垂直運動。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7.4—7.5毫米時,全身黑色,卵黃囊消失,集群遊動,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15.5毫米時,體呈黃色,奇鰭末端呈黑色,背鰭、胸鰭和臀鰭已具鰭條,腹鰭則始現鰭條,開始分散遊動,親魚亦停止護幼。
人工改良:白烏魚,又叫白甲烏鱧,俗稱白烏棒。此魚種獨產於~中國四川資陽地區已有幾百年歷史,在野外已不適應生存。白甲烏鱧有3個品種:金邊白甲,純白,灰邊白甲。白烏魚生存適溫0~39℃。最佳生長水溫25~28℃,12℃基本不攝食。具鰓上輔助呼吸器官,適宜pH值為6.0~9.0,喜集群,善跳躍,易鑽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為3%。生活習性和烏鱧差不多。
白甲烏鱧
白甲烏鱧
註: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瘡的人忌。有些人會對黑魚過敏,食用后癥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癥狀。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食用后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若出現過敏癥狀,可以服用抗過敏葯來緩解,通常24小時內會緩解;若癥狀較為嚴重,請去醫院就診,遵醫囑。
題外話:作為食用魚,烏鱧曾在美國,紐約、休士頓、奧蘭多、聖路易等城市有大量販賣,但因有部份烏鱧流出,在野外大量繁衍,成為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2007年7月29日,美國當局禁止了烏鱧的進口。

月鱧

別名:珍珠赤雷龍。廣東稱:七星魚山花魚、山斑魚、點秤魚、秤星魚、星光魚;廣西稱:星魚、張公魚。食用魚類。
特徵:頭大而寬扁,吻短而圓鈍,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過上唇。鱗較大,頭頂鱗片擴大,但不規則;頭側鱗片也較大。體側有7—11條“<”形銀灰色斑紋。雄魚體形略大,全身特別是臀鰭及泄殖孔周圍分佈著密集的小斑點,腹部色澤較深,而雌魚腹部柔軟、膨大,淺淡色,有彈性,頭部略圓鈍,全身星點較少。
月鱧
月鱧
身高體重:最長30公分左右,體重一般為100一250克生長繁殖:月鱧為廣溫性魚類,適應性強,生存水溫為1-38℃,攝食水溫為12-32℃,生長水溫為13-30℃,最適生長水溫15一30℃,水溫降到12℃開始不吃食。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喜食配合飼料和冰凍鮮魚。初次性成熟年齡為2冬齡,人工養殖的魚類為1冬齡,相對懷卵量為500粒左右。生殖期為4-6月,5-7月份為產卵盛期,繁殖水溫為18-28℃,親魚有配對、築巢、護幼的本能。冬季寒冷多潛入洞穴或鑽入泥層中避寒越冬。仔魚孵出2天後即開口攝食外界食物,仔魚開口餌料為輪蟲。隨著魚體的生長,攝食枝角類、橈足類和搖蚊幼蟲的比例迅速增加。魚缸養殖月鱧10cm左右最好,易訓易開口。可與成年鬥魚鰟鮍,小䰾,錦鯉等等系列魚混養
題外話:月鱧體表有白色星斑和紅色星斑之分,某些人把月鱧取名為珍珠白雷龍和珍珠赤雷龍,其實都是月鱧,原來只有珍珠赤雷龍的叫法。

寬額鱧

別名:南鱧、彩虹雷龍、白邊烏鱧、大頭魚、馬鬃魚、蛇頭魚等。
長相:體形呈棒狀,頭部的鱗片比軀幹部上的大些,鼻孔有管膜,全身各鱗片上有灰色小斑點。各鰭上的斑點比較分散。最特殊者,各奇鰭的邊緣上有顯明的白色邊,尾鰭上者尤為顯明。體圓筒形,後部側扁。頭大,極寬扁,其寬大於體寬。吻頗短,圓鈍。口大,近端位,頜具細齒,前鼻管懸垂過上唇。體被鱗,頭部鱗大,且不規則。側線斷折。胸鰭長;腹鰭甚小;尾鰭圓形;背、臀鰭基部長,幼年時顏色單調,成年以後背鰭顏色亮麗呈金屬藍綠色,邊緣呈橙紅色、藍色、黑色(根據不同亞種表現形式不同)
彩虹雷龍
彩虹雷龍
身高體重:體長最大20cm,背鰭有淡淡的蘭色,尾鰭有淡淡的紅色
生長繁殖:約2齡性成熟,產卵期4~6月。親魚有宮巢、護卵、護幼的習性。產卵於水草叢生的岸邊。懷卵量約1萬粒,卵鮮黃色,浮性、卵徑約2毫米。
超級變幻形態
1:寮國火背,寮國特產
2,酒紅雷龍,Channaorientalisvar!也是廣泛分佈在東南的一種最大僅為20cm的小型雷龍。遍身充斥著或淡或暗的紅色,是小型雷龍中最為漂亮的一種!
3,血斑雷龍,血斑分血斑1型和血斑2型。血斑2型,成體20+,特點眼部有血斑
4,阿薩姆雷龍
題外話:彩虹雷龍是雷龍觀賞魚當中最便宜的,體長中等,適合缸養。

斑鱧

俗稱:豺魚
長相:斑鱧體近圓筒狀,尾柄粗短。頭長,吻短,略平扁。口大,下頜稍突出,頜具尖齒。有鰓輔助呼吸器官。頭、體均被鱗,側線在體前斷(彎)折。背、臀鰭基部甚長。胸鰭圓;腹鰭小,前位。尾鰭圓形。體具多數不規則大小黑斑。它與烏鱧同屬不同種,形態、習性均極相似。斑鱧頭部紋近似“一八八”形,而烏鱧則為七星狀斑塊。
身高體重:最大個體體重達5kg以上,體長80cm左右。
生長繁殖:僅分佈於長江以南。水溫20-28℃生長速度最快,降至15℃以下時幾乎不攝食,基本停止生長。斑鱧的跳能力很強,成魚能躍出水面1.5米,幾厘米的魚種也能躍出水面0.3-0.4米。斑鱧源於熱帶,喜歡較高的溫度,在水溫20~28℃,斑鱧生長速度最快,夏季能耐高達39—40℃的水溫。當溫度升高或降低,則生長速度減慢,秋季當水溫降到12℃時,即停止攝食,但它也能忍耐低溫,冬季潛伏於泥中停食靜止越冬。開春后,水溫回升至15℃以上時,又開始攝食生長。在自然條件下,2齡前,為斑鱧體長加速生長階段,2齡后,體長增長減慢,體重增長較快。一般一冬齡魚的魚體長約19~39.8cm,體重95~760克;二冬齡魚的魚體長約38.5~40cm,體重625~1395克;三冬齡魚的魚體長約45~59cm,體重1467~2031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魚體生長更加快速。斑鱧的性成熟年齡,隨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一冬齡魚體長約20cm左右,體重130克以上就能繁殖產卵,沿長江地區,二冬齡體長30cm左右,方能繁殖。成熟的斑鱧親魚懷卵量與親魚個體大小有關。成熟的雌魚腹部膨大突出,胸部豐滿圓滑,胸鱗白嫩微黃,生殖孔大而突出,呈三角形。成熟的雄魚體側呈紫紅色,腹部肥軟、生殖孔稍呈粉紅色。
斑鱧
斑鱧
經濟價值:食用型經濟魚,和烏魚類似。

紋鱧

紋鱧和線鱧同義。最大長度:31.0厘米
非洲雷龍,我習慣叫它非洲黑魚,因為它們的體色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非洲雷龍脾氣溫馴,最大才能到40cm
黃金眼鏡蛇雷龍,學名橙斑鱧。2000年被發現,生活在與雅魯藏布江毗鄰的溪流、池塘和沼澤地,以及印度阿薩姆邦北部亞熱帶雨林,體長40厘米,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們比較喜歡較冷的水,大約18-24°C。產地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淡水流域中。體長80cm,超大的個體和非常漂亮的體色是該魚最吸引人的地方,但美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兇猛的個性,比其身體小的魚通通拿下,而且生長迅速!也許幾個月前還和眼鏡蛇雷龍個頭相仿的玩伴幾個月後便會成為它的腹中餐,因此也有人稱它為混養者的噩夢!黃金眼鏡蛇雷龍,
酒紅雷龍,Channaorientalisvar!也是廣泛分佈在東南亞的一種最大僅為20cm的小型雷龍。遍身充斥著或淡或暗的紅色,是小型雷龍中最為漂亮的一種!
巴卡雷龍分佈:印度及孟加拉的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中國雅魯藏布江)巴卡雷龍是非常稀有的大型觀賞鱧科魚類,在其發源地也是嚴禁捕獵的保護物種。成魚體型龐大,體色艷麗多彩,是許多雷龍魚友們眼中的夢幻品種,然而其昂貴的價格讓許多魚友望而卻步,是絕對的奢侈品。
巴卡雷龍
眼鏡蛇雷龍
藍閃電皇后,也叫藍寶石雷龍,巴卡二型
鬼王雷龍!總所周知的巴卡2型雷龍魚!它也可以叫藍寶石,鬼王雷龍此名來自台灣Channastewartii不同流域的藍寶石雷龍。
橙斑鱧
遼國火背
血斑2型
七星鱧Channaasiatica珍珠赤雷龍
七彩雷龍魚
七彩雷龍魚分佈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七彩雷龍是在1991年被一位名為HeikoBleheri的德國熱帶魚採集家發現的,隨後便把它引入水族市場,由於七彩雷龍魚的色彩斑斕、顏色豐富,所以一推出市場后便得到極大的反響,不過由於當時七彩雷龍魚的價位並不低,所以當時並不是十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