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街道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轄街道

沿江街道隸屬於南京市浦口區,位於浦口區東北部,東臨長江,南與泰山街道接壤,西以龍王山為界與永豐為鄰,北與盤城街道和南京鋼鐵集團公司相連,有晉王塔、金庄河、石頭河、穿心河等旅遊景點。

2013年,沿江街道總面積30.9平方公里,下轄5個社區,有40個居民小組、38個居民小區。總人口115312人,其中戶籍人口59397人,流動人口55915人。地區生產總值25.6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78億元。

歷史沿革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西周靈王元年(前571年)地屬棠邑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棠邑屬吳。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棠邑屬越。
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棠邑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更行郡縣制,置棠邑縣,屬九江郡
楚漢相爭時,棠邑屬漢淮南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陳嬰為棠邑侯,棠邑為侯國。
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改棠邑為堂邑。
三國時期,魏黃初二年(221年)堂邑屬魏。
吳赤烏十三年(250年)堂邑屬吳。
東晉隆安元年(397年),中原之亂,秦地之民南流,寄居堂邑,更堂邑為秦郡,置秦縣。
隋開皇四年(584年)置六合縣,地屬之。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六合屬江寧府
宋政和七年(1117年)六合屬儀真郡。高宗南渡后,復改儀真郡為真州,六合屬之。
元初,六合屬揚州大都督府。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六合改屬應天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六合屬之。
清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軍攻克六合,洪秀全把江北一帶劃歸天浦省,清軍攻陷天京后,六合復屬江寧府。
清光緒十年(1884年),地隸屬六合縣上三都一圖,今沿江境內划有新桃河保、梅觀保、窯灣保。
民國時期縣以下設區、鎮、鄉、保、甲等。
民國元年(1912年),六合縣直屬江蘇省。
民國八年(1919年),六合縣設8個區,區下設鄉,鄉下設保、甲編製,地屬第三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六合縣並編區、鄉鎮,六合縣區劃調整,沿江地區大部分歸龍山鄉,少部分在新河鄉境內。屬六合縣第四區龍山鄉,歸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龍山鄉與新渡鄉合併改為龍渡鄉,隸屬葛塘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六合縣屬皖北行政區滁縣專區。
新中國建立初期,廢除保、甲,鄉以下建立村、組基層組織。
1949年12月復屬龍山鄉。
1950年地屬蘇北行政公署揚州分區,后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專區,撤消保、甲編製,鄉以下設村、組編製。
1952年4月,龍山鄉劃出寶塔、路西(馮牆村劃出)、馮牆、復興(含京新)、新化等村成立沿江鄉,隸屬六合縣葛塘區。鄉政府駐馮牆村馬庄組。此為沿江建制之始。
1956年2月,沿江鄉划入南京市浦口區管轄,山區三個村相繼成立寶塔、路西、馮牆三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以社為核算單位。
1958年8月底,成立沿江人民公社,撤消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同年,籌建地方國營浦口畜牧農場,並把馮牆村和路西村全部納入其農場管轄,作為生產基地,改稱為馮牆生產管理區和路西生產管理區。同年10月,沿江人民公社更名為紅星人民公社,洲區為沿江大隊。
1959年沿江公社撤銷,成立新化蔬菜大隊和復興大隊。
1960年3月紅星人民公社易名為卸甲甸人民公社。旋即,卸甲甸人民公社與葛塘人民公社合併,改稱葛塘人民公社。后一度又稱八一人民公社。
1961年確定葛塘人民公社作為推行“農業六十條“的試點單位,同年8月原盤城人民公社(原龍山公社改稱)內的龍山大隊整體划入沿江人民公社,同時浦鎮人民公社桃園大隊部分也划入沿江人民公社,重新恢復沿江人民公社建置。
1963年6月重新調整公社規模,沿江人民公社劃分為:寶塔人民公社;龍山、路西與馮牆一起被稱之為馮牆人民公社;洲區仍稱沿江人民公社。此時取消大隊建置,公社直接領導生產隊。
1964年4月,寶塔公社和沿江公社的南方埂隊、山口隊、鄧窪隊和武庄隊四個隊划入三河人民公社。
1965年5月調整公社規模。洲區的沿江人民公社和山區的馮牆人民公社合併為沿江人民公社。恢復大隊一級組織建置。此時寶塔劃出余留部分生產隊,加上路西的范窪、陳窪、管揚組建湯庄大隊,龍山大隊的7隊(陳庄)划入路西大隊。
1969年2月建立沿江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1年上壩和下壩2個大隊合併,更名為戰鬥大隊。
1973年底沿江人民公社劃歸大廠區管轄。
1975年撤銷戰鬥大隊,恢復上壩和下壩2個大隊。同年10月大廠區與浦口區合併,沿江人民公社復歸浦口區管轄。
1976年5月上壩和下壩重新合併,恢復戰鬥大隊,此時全社共有7個大隊、61個小隊。
1981年5月撤銷沿江公社革命委員會,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實行政、社分開的體制,恢復鄉一級行政機構,不再使用“公社”名稱,復以鄉、村、組為基層建置。同年10月撤銷沿江人民公社,恢復鄉建置。改公社管理委員會為鄉經濟聯合管理委員會。
1984年大隊更名為行政村,生產小隊改為生產組;戰鬥大隊撤消,分為上壩村和新化村,全鄉劃為8個行政村。
1985年改行政村為村民委員會。
1989年10月撤沿江鄉建制,改為沿江鎮建制。
1993年建馮牆居民委員會(原金陵廠居民委員基礎上改建)和學府路居民委員會。
1997年10月學府路居民委員會歸路西村民委員會管轄。
1998年5月馮牆村民委員會和龍山村民委員會合併為馮牆村民委員會。路西村民委員會和湯庄村民委員會合併為路西村民委員會。
1999年4月上壩村民委員會和新化村民委員會合併為新化村民委員會。
2002年5月,浦口區與江浦縣合併為新浦口區,沿江屬之。
2002年11月撤銷沿江鎮建制,改為浦口區人民政府沿江街道辦事處。
2003年4月村民委員會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馮牆居民委員會更名為泰馮路居民委員會。
2003年學府路居民委員會併入路西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7年,沿江街道辦事處下轄6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沿江街道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東北,東臨長江,南與泰山街道接壤,西以龍王山為界與永豐為鄰,北與盤城街道和南京鋼鐵集團公司相連。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2°10′,東經118°42′,總面積30.9平方公里。

地貌

沿江街道境內集低山、丘陵、平原、河流為一體。洲區為長江泥沙淤積形成的油沙土平原,山區屬龍王山余脈形成的丘陵山崗坡地。

氣候

沿江街道氣候為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230天,年平均溫度15.3度,降水量989毫米。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截至2007年,沿江街道動物資源包括狐狸、豬獾等野獸;畫眉、百舌子、白頭翁、叱刺郎等鳥類;鯽魚、白魚青魚鯿魚、鯰魚、翹嘴白等魚類;烏鳳蛇、火練蛇、青鞘蛇、黃領蛇、竹竿青蛇等蛇類以及各種昆蟲。

植物資源

截至2007年,沿江街道植樹資源包括榆樹、楝樹、楊樹、銀杏、柳樹、龍柏等樹木類;君子蘭、月季、薔薇、玫瑰、菊花、牡丹等花卉類;大青麻、紅花草、薄荷等經濟作物;各種蔬菜、瓜類;桃、杏、石榴等果類;金錢草、蒲公英、車前草、枸杞、虎杖、夏枯草、馬鞭草等藥材類植物。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沿江街道下轄5個社區,有40個居民小組,38個居民小區。政府駐地南京市浦口區泰馮路104號。
社區京新社區復興社區新化社區馮牆社區路西社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7年,沿江街道總人口17743人; 2012年,沿江街道常住人口79884人,戶籍人口44421人; 2013年,沿江街道總人口115312人,其中戶籍人口59397人,流動人口55915人。

民族

沿江街道自古以漢族為主。2007年,全街道少數民族有14個,分別是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朝鮮族、土家族錫伯族傣族仫佬族畲族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經濟


綜述

沿江街道在南京鎮街分類考核中,定位為先進位造業主導型。
2012年,沿江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7億元,比2011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2萬元,比2011年增長12.7%;第二產業增加值17.02億元,比2011年增長16.8%;第三產業增加值4.8億元,比2011年增長22.6%。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3億元,比2011年增長26.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44.7億元,比2011年增長20.2%,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3.6億元,比2011年增長22.3%。實際利用外資1023萬美元,比2011年增長2.3%;出口創匯完成2512萬美元,比2011年增長9.22%。財政收入7.31億元,比2011年增長10.33%。
2013年,沿江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65億元,比2012年增長16.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0萬元,比2012年增長3.99%;第二產業增加值19.71億元,比2012年增長15.81%;第三產業增加值5.78億元,比2012年增長20.37%。實現財政收入9.76億元,比2012年增長35.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24億元,比2012年增長14.63%。農民人均純收入18393元,比2012年增長13.57%。

第一產業

2012年,沿江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2568萬元,比2011年增長12.2%,其中農業產值1707萬元,林業產值72萬元,牧業產值494萬元,漁業產值230萬元,服務業產值65萬元。農業增加值1452萬元,比2011年增長12.7%,其中農業增加值1101萬元,林業增加值51萬元,牧業增加值118萬元,漁業增加值182萬元。
2013年,沿江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2671萬元,比2012年增長4.01%。其中,農業產值1819萬元,比2012年增長6.56%;林業產值97萬元,比2012年增長34.72%;牧業產值510萬元,比2012年增長3.24%;漁業產值245萬元,比2012年增長6.52%。

第二產業

2012年,沿江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52.26億元,比2011年增長17.43%;銷售收入47.94億元,比2011年增長17.65%;利稅4.79億元,比2011年增長18.58%。規模工業總產值41.98億元,比2011年增長17.8%;增加值10.67億元,比2011年增長18.3%,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52.5%;利稅4.54億元,比2011年增長20.38%。
2013年,沿江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60.94億元,比2012年增長16.61%;工業銷售收入56.67億元,比2012年增長18.22%。規模工業總產值52.37億元,比2012年增長24.75%;規模工業增加值13.08億元,比2012年增長22.59%;規模工業利稅5.35億元,比2012年增長17.84%。實際利用外資1215萬美元,出口創匯2900美元。

第三產業

2012年,沿江街道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億元,比2011年增長18.3%。第三產業商品銷售總額6.66億元,比2011年增長11.7%;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約1931人,個體經營戶約887家。
2013年,沿江街道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78億元,比2012年增長20.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億元,比2012年增長17.14%;固定資產投入20.3億元;從業人員1786人,個體經營戶938家。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交通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交通便利。寧連、寧通、浦泗路和規劃的浦儀高速從境內穿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南京地鐵3號線可與主城區快速相連,南京地鐵S8號線貫穿街區。到2004年,沿江境內水泥(含瀝青)路面里程已達50多公里。

社會


教育

2007年,沿江街道有各類學校(含駐街學校)7所,其中幼兒園1所、小學2所、中學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大專院校2所。
2013年,沿江街道有小學5所,教職工233人,在校學生3779人;中學2所,教職工95人,在校學生1238人。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天潤城分校落成開學,佔地46574平方米,建築面積33446平方米。

文化事業

1990年底,沿江文化站擁有電影院一座(原政府禮堂)、活動室兩間、遊藝室一間、錄像室兩間、電影放映機兩套、收錄機一台、照相機三部、電子琴一台、三玄一把、二胡四把、圖書藏書4000冊、訂閱報刊雜誌26種,工作人員8名。1991年,獲市先進文化站稱號。
2001年文化站遷址,將政府綜合樓改建成沿江鎮文化娛樂中心。一樓(129.6平方米)作多功能廳和營業部,二樓(155.5平方米)作電子閱覽室、閱覽室、藏書室、老人活動室,三樓(155.5平方米)作有線電視牆、儲藏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四樓(140平方米)作會議室、培訓室,總面積580.6平方米。
截至2013年,街道圖書室藏書1.7萬冊,征訂報紙雜誌30種,有體育健身站點12個、群眾文藝隊伍20支。安排活動經費30萬元,用於建設標準化電子閱覽室。組織各類文化活動120場。

醫療

2007年,沿江境內有衛生室6所;衛生院1所,沿江街道衛生院建築面積3576平方米,其中住院用房1050平方米;骨傷科醫院1所,南京張文新骨傷科醫院,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年門診量2.1萬人次。
2012年,沿江境內有衛生機構5家,年門診量10.21萬人次,設病床位120張。
2015年,沿江街道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衛生服務站2所。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旅遊


沿江街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轄區內曾有寶塔山明墓、晉王塔、張耀墓、金淳墓、儒林郞吳庚墓、國門關碑、金石橋、瓢舀井等眾多遺址。
金庄河
金庄河於1978年冬開挖,金庄堤也同時築建,主要是改造原禾木橋堤改道取直,便於能排、能灌。金庄河東起金庄組南鋼鐵路橋,西至寧揚高速公路橋,通過金庄組、羅庄組和柏巷組,全長1.3公里,河開后,山洪水可直接通過金庄河流入長江(包括山區的生活用水)。在乾旱年份,缺水山區可以通過復興排灌站直接提水進入滾水壩上段流入金庄河提水供山區灌溉使用。
石頭河
石頭河西起馮牆村金庄鐵路橋,北至南鋼四號崗入江。系山洪流入長江而自然形成的淺水河,全長2.1公里。1948年、1951年、1957年和1982年冬,先後四次從石頭河中取土築堤。1982年,為加固新化、復興段山洪埂,山洪埂加寬8米,堤埂高達12米,累計完成土方42.6萬立方米。
沿江街道圖片
沿江街道圖片
穿心河
穿心河是長江淤積成灘時自然形成的淺水夾江灘,南從橋北村北方埂,北至新化村六組。河段總長5.3公里,大小彎道5處,河面寬窄不等,最寬處有40多米,最窄處有25米左右。1957年冬,人工開挖加深,對彎小的地方進行取直。1968年、1998年兩次清淤深挖。穿心河開挖累計完成土方量19.8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