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布列茲

法國作曲家、指揮家

皮埃爾·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2016年1月6日),法國作曲家、指揮家。

皮埃爾·布列茲首先是優秀的現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揮家。布列茲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期間,拜梅西安為師,隨他學和聲,隨萊博維茨學十二音技法,隨奧涅格的妻子沃拉布爾學對位。布列茲在指揮中強調節奏的魅力,強調現代作品在節奏中呈現的色彩感,也強調音響效果。他演繹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貝爾格的作品,都堪稱為權威。而他最輝煌的成就,應該說是1976年在拜羅伊特指揮《尼伯龍根的指環》百年紀念演出,對這部宏大史詩給予了全新的現代性解釋。

個人簡介


皮埃爾·布列茲
皮埃爾·布列茲
皮埃爾·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年–2016年),法國指揮家、作曲家。他以善於準確清晰地詮釋20世紀音樂而著稱,較為出名的作品包括:《沒有主人的琴錘》(Le Marteau sans Maitre)(1955年),《爆炸-固定》(Explosantel-fixe)(1973年)。和《儀式》(1975年)等先鋒音樂。布列茲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後來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1971–75年他擔任BBC交響樂團指揮長,同時於1971–77年兼任或專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1977年他回到巴黎,擔任從事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研究的“聲學/音樂協作研究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主任。不過他的指揮生涯並未中斷,繼續客座指揮歐美著名管弦樂團。1995年,他被任命為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家。2016年當地時間1月5日,法國作曲家、指揮家布列茲在位於德國巴登巴登的家中逝世,享年90歲。

個人生平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
皮埃爾·布列茲生於1925年3月26日。他本來打算和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工程師。有些人也贊成,一個來自法國省份的中產階級青年就應該繼承父業,在鋼鐵這一行業工作。他在學校成績很好,特別是數學。他還因此而被聖安堤雅的天主教學院送往里昂一個理科課程學習。如果不是後來遷往了巴黎,布列茲可能就會這麼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位工程師了。18歲的他就決然離家到法國的首都,並且在那裡走上了另一條人生道路。
1968年照片
1968年照片
1944年10月他登記到音樂學院和聲課程的老師梅西昂下去學習。七歲的時候布列茲就出於興趣學習過鋼琴,還參加過學校合唱,後來興緻越來越高。通過梅西昂他認識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新舊維也納學派的音樂世界。通過梅西昂,他還知道了不但要學會怎樣思考音樂,還要懂得怎樣用音樂去思考。作為對他的測試,法國廣播放送了他的三首鋼琴讚美詩(1945)和一些帶有老師的風格的學生習作,上面還有勛伯格式的抽象語言。不久后,這位實習生儼然就已經是一個成熟的作曲家。通過瑞雷·萊波維茲的課,布列茲接觸到了十二音序列,無調性音樂和電聲實驗。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在Renaud-Barrault公司當領導,他接觸到了室內樂。1954年他為新音樂創立了系列音樂會 "Concerts du Petit Marigny / Domaine Musicale"。接著的一年裡他的作品《沒有主人的鎚子》獲得國際性的成功,標誌著他的作曲家身份獲得承認。與此同時,他作為指揮家也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布列茲在1958年開始其指揮生涯,當時是作為西南無線電樂團的常任客席指揮。從1960年到1962年,布列茲在巴塞爾音樂學院教授作曲,同時擔任克利夫蘭樂團首席客座指揮(1967-72),BBC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1971-75)還有紐約愛樂的首席指揮(1971-77)。1977年起布列茲的工作重心就移到了巴黎蓬皮杜中心“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 (IRCAM) ,該學院由法國政府資助。直到1992年他才IRCAM退下一線工作,但他仍一直是藝術家合奏團的主席,這個樂團由他本人一手創立,是一支享譽國際的以演奏同時代作品出名的樂隊。1995年布列茲被任命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客籍指揮。他在拜魯伊特有三次出位的登場,分別是1979年的帕西法爾,1976年指環百年誌慶和2004年再一次把帕西法爾搬上舞台,而這一次的演繹引起很大的爭議,導演是克利斯朵夫·史令根斯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
2008年的布列茲在指揮
2008年的布列茲在指揮
早在70年代,布列茲就已經是同輩音樂家的最重要代言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不斷地碰上各式各樣的矛盾。但他並不想成為什麼典範,只是想走自己的路,跟著自己腦海中的音樂闊步前進。作為指揮家,他指揮過很多有名的交響樂團,其成就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他獲得過26個格萊美獎項和其他無數的名譽。他於1979年獲得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獎。1989年他成為日本藝術協會第一位“帝國獎”得主。為了表揚他對20世紀音樂的貢獻,1995年獲得德國唱片評論獎,英國音樂雜誌《留聲機》“本年度藝術家”,接著在他70大壽的時候還獲得了法國 Victoires de la Musique一項特別的獎項。1996年獲得柏林藝術獎,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授予他Polar Music Prize。最後他在2004年1月還在他的真正故鄉巴登-巴登獲得金獎牌。布列茲於2016年1月6日逝世。

音樂成就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布列茲1943年在巴黎音樂學院梅西昂門下,1945/46在奧涅格的妻子安德雷·瓦拉伯格和內雷·雷波維茲底下學習。1946-56年間他是馬林斯基劇院 Madeleine Renaud/Jean-Louis合奏團的音樂指導。1951年他在皮埃爾·沙弗的音樂研究小組工作。1952年到達姆斯達德新音樂國際假期課程進修。在那裡1955-67年間他成為了導師之一,並且是達姆斯達德室內合奏團的指揮。1954年他在巴黎成立Domaine musical音樂會系列,並且擔任其指導直至1967年,又成為了巴登巴登的西南放送樂團的客席指揮。除此之外他還於1960-63年間在巴塞爾,1963年馬薩諸塞劍橋哈佛大學講課。1966年在拜魯伊特音樂節上首次指揮瓦格納,曲目是帕西法爾,1976-80年上演備受爭議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導演是帕退冊·些勞。
1967-72年他成為克利夫蘭樂團客席指揮。1971-75他指導了BBC交響樂團,1971-77接替伯恩斯坦到紐約愛樂上任。他在巴黎成立了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並在1976-92年間擔任該學院的指導。同樣在巴黎,他是藝術家合奏團的創立者兼1976-79的指導。進入90年代后,他更多的是與頂尖的傳統管弦樂隊,如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舉辦音樂會和錄製唱片, 2004和05年他回到了拜魯伊特指揮。
自50年代中起,布列茲就和卡爾海茲·施托克豪森,路易吉·諾諾並稱為先鋒派三大代表,特別是在序列音樂方面。在他的作品中,法國音樂的抒情性(特別是印象派音樂里的)和理智邏輯融為一體。他對待自己的作品總是帶著一種批判的眼光看待,就像他對待別人的作品一樣。因此他總是修改自己早期的作品,所以這些作品始終沒有定稿,有的只是階段性的版本。

個人作品


第一鋼琴協奏曲(1946)
長笛與鋼琴奏鳴曲(1946)
Le visage nuptial (根據瑞內·查的作品) 位女高音,女中音和室內樂團(1946; 1950-51修改為大管弦樂隊版本)
第二鋼琴奏鳴曲(1947)
Le soleil des eaux (根據查的作品).廣播劇配樂(1948; 1950修改為康塔塔
Polyphonie X 為18件樂器而寫(1951)
皮埃爾·布列茲作品練習曲 為錄音帶而寫(1952)
Structures,Livre I 為雙鋼琴而作(1952)
Le marteau sans ma?tre (根據查的作品)為女中音和室內樂團而作(1952-54; 修改 1957)
第三鋼琴奏鳴曲(1955-57)
Improvisations sur Mallarmé I & Ⅱ 為女高音和室內樂團而作(1957)
Strophes 為管弦樂團而作(1957; 1960-62 重新作曲,更名為:唐)
Doubles 為管弦樂團而作(1958; 1964 擴展)
Improvisation sur Mallarmé Ⅲ 為女高音和室內樂團而作(1959)
Tombeau 為女高音和管弦樂團而作(1959)
Structures,Livre Ⅱ 為雙鋼琴而作(1956-61)
Don (du poème) 為女高音和管弦樂團而作(1960-62)
Pli selon pli (1957-62; 改編自 Don,Improvisations sur Mallarmé I-Ⅲ 和 Tombeau)
Eclat 為15件樂器而寫(1965 ff.)
Domaines 為單簧管和21件樂器而寫(1968)
Livre pour cordes 為弦樂隊而寫(1968 ff.)
über das,über ein Verschwinden 為合唱團而作(1969)
e. e. cummings ist der Dichter 為16位獨唱音樂家和24件樂器而寫(1970 ff.)
Multiples (1970 ff.)
?...explosante-fixe...‘ 為不同樂器而寫(1971)
Ainsi parla Zarathoustra. 戲劇音樂(1974)
Mémoriales 為管弦樂隊而寫(1973-75)
Rituel in memoriam Maderna 為管弦樂隊而寫(1975)
Messagesquisse 為7把大提琴而寫(1977)
Notations 為管弦樂隊而寫(1978 ff.)
Répons 為6位樂器獨奏者,室內樂團,電腦音響和電聲樂器而寫(1983)
Dérive I 為6件樂器而寫(1984)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為單簧管和電聲樂器而寫(1985)
Dérive Ⅱ 為11件樂器而寫(1988/89)
Sur Incises 為3架鋼琴,3把豎琴和3款打擊樂器而寫(1994-96)

個人評價


皮埃爾·布列茲是20世紀音樂與文化領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作為一個作曲家,他在五十年的光陰里書寫了音樂史的嶄新篇章,並以代表作品《無主之錘》樹立了自己的先鋒地位。作為一位指揮家,他使現代音樂獲得了應有的關注,並重新演繹了交響樂與歌劇中的多部大師之作(其中包括了瓦格納、布魯克納馬勒、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等人的作品)。作為一名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他多年教授音樂分析、創作與指揮藝術,是一位 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為一位研究者,他創建了一家聲學與音樂的研究機構,並撰寫了大量書籍和文章。這是一位西方現代音樂中的潮流人物,這是一位依然活躍在人們中間的大師。
皮埃爾·布列茲是20世紀西方音樂發展歷程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作為先鋒派作曲家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音樂作品結合了嚴密的數學構思與自由、主觀、甚至狂暴的情感表達,但他制訂音樂規則時數學般的嚴格給了這些狂暴情感以必要的補償。同時,他的作品在呈現韋伯恩式的高度組織化的明晰織體的同時,又充分表現出德彪西式的精緻敏銳的強烈色彩感,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德彪西式的韋伯恩”或“抽象的印象主義”。
作為一位著名的指揮家,布列茲在CBS及DG公司錄製的唱片多次獲得包括1995年度留聲機大獎在國內的國際著名唱片獎項,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的巴托克的《世俗康塔塔》則四次獲得格萊美大獎。布列茲的批揮富有創造性,尤其以精準著稱,通過本片中貝爾格的成名作《三首管弦樂曲》和布列茲自己創作的《記譜法I-Ⅳ》兩部作品的排練實況,人們可以對布列茲的精準風格略見一斑,樂隊演奏中一個和弦、甚至一個半音的音準錯誤,都逃不過布列茲這位精明的音樂家敏銳的耳朵,這種高度的精準性,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