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民

程天民

程天民,中國江蘇省宜興市人。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全軍複合傷研究所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1年畢業於第六軍醫大學。1958年開始研究放射病,1960年程天民開始研究放射複合傷。1986年11月擔任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995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6年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徠天民還相繼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創傷學會主任委員,總後勤衛生部專家組成員、重慶市科協副主席。

程天民曾14次參加中國核試驗,發現並命名了“骨髓巨核細胞被噬現象”,研究成果居於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首創了中國唯一的複合傷研究所,被譽為中國防原醫學特別是複合傷研究的開拓者。

人物經歷


程天民
程天民
程天民於1927年12月27日生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1徠937年“八一三”事變后,家鄉淪陷,他立下“誓死不當亡國奴”的誓言。
1942年,程天民考取因蘇州淪陷而遷至宜興的江蘇省立蘇州中學。日軍前來“掃蕩”,學校被迫流亡搬遷,三年高中,三易其址。戰火中求學的程天民再立“要愛國、要堅強”的壯志。
1945年7月,程天民高中畢業,與同學結伴徒步穿越敵偽封鎖線從宜興到達安徽屯溪(現黃山市)報考大學,被國立中正醫學院、英士大學、江蘇學院三所大學錄取。程天民選擇了國立中正醫學院,走上了學醫報國的道路。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程天民積極參加了愛國學生運動。舊中國內戰末期,國民黨軍節節敗潰,為保護學校財產,中正醫學院學生自治會成立了“非常時期理事代表聯合會”,程天民被大家一致推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和老師一起組織領導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護校運動。
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程天民伴隨中正醫學院由南昌市軍管會文教部接管、並幾度更名合併等際遇,成為人民軍隊的一員,繼續完成學業。
1951年程天民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留軍校工作。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樹立並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
1958年程天民開始研究放射病,他撰寫的《急性放射病併發感染和出血的病理形態學觀察》的學術論文參加了全國第一次放射醫學會議。
1960年程天民開始研究放射複合傷,他又撰寫了以“放射複合傷”為主題的論文,參加了1963年的中國全國第一次放射生物學放射醫學學術會議。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程天民上書總後勤部主動請纓,獲准參加核試驗。
1965年至1980年,程天民率學校參試分隊先後14次奔赴戈壁灘參加中國核試驗,實踐科研報國的理想。他在核試驗現場完成了大量效應動物病理解剖,獲取了大批珍貴的原始數據。他還擔任了總後效應大隊的指揮組組長,主持中國全軍全國核試驗動物效應醫學研究工作,參與領導核試驗醫學研究的謀划和實施。
1967年和1974年,程天民作為“老參試”全程參加了中國兩次核試驗資料大總結。他親自撰寫的十多萬字的《核武器損傷的病理變化》專題總結,成為中國國內外這一領域全面、系統、具學術權威的病理學文獻。繼而對中國多次核試驗實際資料進行再研究、再總結,由動物效應推算及人,並由此主持編著了中國首部《核武器損傷及其防護》,結合其他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中國自己的防原醫學學科內容體系,從而也奠定了他作為中國防原醫學開拓者之一的學術地位。
1986年11月,程天民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任命為第三軍醫大學校長,同時由總後勤部黨委決定宣布為校黨委書記。
1996年2月,程天民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中國仿原醫學領域僅有的兩名院士之一。

主要成就


科技成果

程天民主持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和同事們進行的“微核形成機理及其用於非整倍體檢測的研究科技成果”,有14篇論文大多數發表於國內外核心刊物上,舉辦全國性微核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學習班1次,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7)。該研究成果作為第三軍醫大學預防醫學系分子毒理研究室有關微核系列研究內容之一,於1998年與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有關核系列研究內容聯合申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1998)。
此項科技成果完成人為:程天民、曹佳、胡斌、楊明傑、劉勝學、楊錄軍。成果公布日期為 2000年1月1日。項目針對微核形成機理中的許多基本問題進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在國內使用著絲粒端粒DNA探針多彩色熒光原位雜交(FISH)和抗著絲粒抗體染色,研究了昆明山海棠、丙烯醯胺、氫醌和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4種可疑非整倍體毒劑誘發的微核的染色體組成情況,在使用該方法對流式儀分選微核的檢測中,發現檢出效率更高;提出並證明了微核不僅可以在細胞有絲分裂期形成,而且可以在間期細胞中以核芽突形式直接形成的新觀點;電觀察描述了培養人淋巴細胞和小鼠骨髓紅細胞微核超微結構的異同,並證明部分淋巴細胞微核仍具有DNA合成能力;對化學誘變劑誘發微核的染色體損傷模型和實測DNA含量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化學誘變劑誘發的微核與電離輻射微核組成基本相同,均可看成是由染色體隨機斷裂和斷片隨機重接的結果。該項研究深化了人們對微核形成機理的認識,同時有力地促進了非整倍體毒劑的篩檢。

學術貢獻

程天民和他的科研團隊
程天民和他的科研團隊
程天民的學術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累了大量的核武器損傷病理學實踐經驗。先後14次深入大漠深處,率領科研團隊較系統地研究了核武器損傷的病理變化,在中國國內首次總結出複合傷的基本病變特點,闡明了發病機理,對臨床診治提出了系列的病理學依據。
二、主編了中國首部《核武器損傷及其防護》。領導科研團隊完成《防原醫學》、《創傷戰傷病理學》、《複合傷》等16部專著。不僅為臨床診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還在中國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核防護理論體系。1989年“防原醫學”被批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
三、參與了“放燒複合傷和放沖複合傷的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的兩項國家標準的研究制定。由他主編的《核實驗技術資料彙編》創傷戰傷病理學,核武器損傷及其防護等六部專著,均為中國防原醫學領域的第一參考書。
四、創建了中國第一家複合傷研究所。1993年複合傷研究室被評為全軍重點實驗室,後來又相繼發展成為全軍“重中之重”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複合傷分室),是國內唯一的主要研究複合傷的單位。程天民科研團隊進行的複合傷系列研究,獲得以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文獻調查顯示,國際上放射複合傷的研究論文中,60%來自程天民為學術帶頭人的複合傷研究所科研團隊。
五、發現並命名了“骨髓巨核細胞被噬現象”。揭示了這一重要病理變化現象,正是嚴重創傷燒傷時血小板數量減少、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發現填補了國內醫學領域的空白。
晚年的程天民,於2011年主編了《核事件醫學應急與公眾防護》,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針對因地震、海嘯引發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條目形式介紹了核事件醫學應急與公眾防護的相關知識和方法,為消緩群眾的核恐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教育貢獻

程天民
程天民
1986年,程天民走上第三軍醫大學校長、黨委書記的領導崗位。提出了“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辦學思想,明確了全校以軍事醫學為重點,以質量和特色為中心的辦學思路。此後,“兩個取勝”的辦學思想正式確立為第三軍醫大學校訓。
1996年,程天民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次學科評議組會議上,提議將幾門課程的內容整合拓展為《軍事預防醫學》新的二級學科。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批准了將《軍事預防醫學》納入新的專業目錄,並招收該專業研究生。
1998年,程天民主編了《軍事預防醫學概論》,為“軍事預防醫學”這門新的二級學科提供了科學規範的內容體系,成為新學科的奠基性教科書,被批准為“全國研究生推薦用書”。
2006年,“軍事預防醫學”學科創建10周年之際,程天民在原有教材基礎上,結合近十年的教學實踐和科技進展,主編出版了《軍事預防醫學》。2007年,該書榮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和第六屆“中國人民解放軍圖書獎”。
程天民任期內,學校取得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形成6個“國家重點學科”;獲建軍隊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軍事醫學);產生3名院士。培養畢業的研究生中,有2人獲得國家傑出人才獎勵,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2人被評為總後勤系統科技金星,7人成為博士生導師。

藝術奉獻

程天民認為:“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雖屬不同領域,卻在更高層次上同源相通。”
他愛好詩書畫印。曾利用自己既懂病理學又能繪畫的技能,為《病理解剖學》繪製了大量真實而生動的彩色圖譜,在研究論文和學術報告中也多輔以圖表,生動簡明地演示研究結論,顯著提高了教學、科研工作的效能水平。他對書法家、繪畫家等藝術家極為敬重,時常與他們切磋交流結下深厚情誼。尹瘦石馬識途、晏濟元、倪為公、劉和璧、丁立鎮、李魯等都都曾與他交流或贈以書畫佳作。特別是在他八十華誕時,紛紛以書畫深情致賀。程天民將所珍藏的書畫佳作選匯成集出版,取名《程天民珍藏書畫選集》。2008年,程天民將自己珍藏的百餘幅書畫作品,連同自己精心創作的書畫篆刻作品,全部無償捐贈給工作了五十七年、曾擔任過校長的第三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為此專門興建了“人文藝術館”,用以展示程天民捐贈的書畫篆刻作品。
程天民的書畫藝術代表作主要有:《程天民業餘文影選集》、《程天民珍藏書畫選集》、《程天民珍藏書畫選集》、《程天民 胡友梅業餘攝影選集》、《萬紫千紅——程天民 胡友梅花卉攝影選集》。

著作論文


專業著作

軍事預防醫學概論》(人民軍醫出版社 1999年)
《創傷戰傷病理學》(解放軍出版社 1992年)

會議論文

《貧鈾的生物學效應研究》( 2004全國醫用輻射防護與安全學術研討會)
《複合傷研究的進展與思考》(中華醫學會第五屆全國創傷學術會議)
《合併放射損傷的創傷難愈與促愈研究》(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頒標準2002年醫學科學前沿"炎症與修復"高級學術研討會)
《RARE介導的視黃酸可調控的IFNα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對腫瘤細胞增殖功能的影響》(第二屆中日國際維生素學術研討會)

期刊論文

程天民多年來發表期刊論文三百多篇,後期論文主要有:
《人TALL-1可溶性功能片段在畢赤酵母中的分泌表達》( 2007年 11卷 02期 疾病控制雜誌)
《白細胞蛋白酶抑制因子促進真皮間充質幹細胞增殖的機制》( 2007年 23卷 03期 中華創傷雜誌)
《電離輻射導致左半身照射小鼠非照射區域骨髓細胞DNA損傷》( 2007年 26卷 01期 中國輻射衛生)
《神經醯胺誘導結腸癌HT-29細胞凋亡與線粒體膜電位變化的關係》( 2007年 33卷 02期 江蘇醫藥)
《組織因子在不同類型人癌組織中的表達》( 2007年 14卷 06期 中華腫瘤防治雜誌》
《Effects of serum from rats with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on the growth of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2007年 62卷 1期 JOURNAL OF TRAUMA-INJURY INFECTION AND CRITICAL CARE)
《抑鬱複合皮膚創傷對大鼠創面癒合的影響》( 2007年 9卷 6期 創傷外科雜誌)
《慢性應激抑鬱複合皮膚創傷對大鼠行為及體重的影響》( 2007年 9卷 02期 創傷外科雜誌)
《Genistein靶向多肽偶聯物的製備及體外抑瘤活性研究》( 2006年 13卷 21期 中華腫瘤防治雜誌)
《牛磺酸對60Coγ射線半身照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響》( 2006年 28卷 04期 營養學報)
《its derivative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2006年133卷 2期(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
《長期接觸貧鈾對大鼠遺傳毒性的初步研究》( 2006年 28卷 09期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燒傷后骨髓巨核細胞被噬現象機制的初步探討》(2006年 28卷 20期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燒傷流行病學特徵》( 2006年 22卷 02期 中華燒傷雜誌)
《"軍事預防醫學"新學科的創建與八年教學實踐》 (2006年 08期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γ射線與微波複合作用對小鼠造血系統功能及形態學的影響》(2006年 31卷 08期 解放軍醫學雜誌)
《防原醫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探討》(2006年 14卷 01期 西北醫學教育)

碩博培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1年至2004年期間,程天民共培養19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一名獲得碩士學位,基本情況如下:
楊崢嶸】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 rmFⅦ-Gen複合物靶向TF治療腫瘤的實驗研究
【史春夢】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真皮來源成體多能幹細胞的生物學性狀與促進創傷修復的實驗研究
吳錫南】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低強度1800MHz電磁波暴露對大鼠行為功能的影響及其遺傳毒性探討
【王 蒙】學位類別:碩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樹突狀細胞經EB病毒疫苗刺激用於EB病毒感染介導相關腫瘤治療的研究
【李建福】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0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放射性骨損傷效應與促進骨折癒合的實驗研究
陳曉紅】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0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電離輻射對傷口癒合早期中性粒細胞的影響及康復新促愈的實驗研究
【舒崇湘】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9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合併全身放射損傷的皮膚創傷難愈與促愈的實驗研究
【王 勇】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9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HPM輻射對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理的研究
【劉 勇】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8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模擬高原缺氧條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臟功能損害及其機制研究
【葉治家】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8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人醯基輔酶A:膽固醇醯基轉移酶cDNA K1的重組表達及其5'-UTR中調控元件的研究
【徐 輝】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7年11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放射損傷小鼠小腸上皮內淋巴細胞的變化及其對腸上皮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
【程 湘】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7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卵巢癌的腹腔播散機理與放化療作用的實驗研究
【宋述強】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6年11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電離輻射對創傷癒合幾個要素的影響與苯妥因鈉的促愈作用
余爭平】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6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高原缺氧複合梭曼中毒腦損傷及機制研究
【曹佳】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5年11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幾種理化因素誘導的細胞微核形成及其自動化檢測的研究
【葉本蘭】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5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放射損傷、燒傷與放燒複合傷早期心臟功能的變化及其機理的研究
閔銳】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4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T淋巴細胞表面部分活性分子的電離輻射效應及其對細胞功能的影響
【熊 業】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4年05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放射損傷、燒傷和放燒複合傷早期心肌能量代謝和形態結構的變化及其機理研究
【鄭懷恩】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2年06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燒沖複合傷肺臟病變及其發病機理的實驗研究
粟永萍】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1年11月01日;授予學位單位:第三軍醫大學
學位論文:放燒複合傷在整體和腸上皮的複合效應及其機理的實驗研究

主要榮譽


程天民獲榮譽
程天民獲榮譽
程天民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1978年被總後勤部授予“模範教育工作者”稱號。
1984年被評為“全軍後勤科技先進個人”。
199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96年被評為總後“一代名師”。
1997年,程天民主持研究的《“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新型辦學思想與十年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1年由中央軍委授記一等功
2006年,程天民以不畏艱險認真履行職責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連續獲得首屆“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第六屆“光華科技工程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三項殊榮。
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建軍80周年全軍英模,由中央軍委授記一等功。
2009年,由程天民為第一責任人完成的《創建現代軍事醫學學科體系,培養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此外,程天民還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光華科技工程獎、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全軍院校育才金獎等若干獎勵。
2017年,被授予2017年吳階平醫學獎。

外界評價


程天民
程天民
中國國內各電視台、報刊和網站相繼從不同角度,用顯著標題撰文報道了程天民的事迹,並給以高度的評價:
程天民與“國寶”及其“世界”(搜狐新聞-央視國際東方時空)
“程天民撰寫的《核實驗技術資料彙編》曾被周總理稱之為國寶。他主編的創傷戰傷病理學,核武器損傷及其防護等六部專著,均為我國防原醫學領域的第一參考書”。
他發現並命名的“骨髓巨核細胞被噬現象”,其研究成果被公認為居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在醫學界引起很大反響,英國權威《燒傷》雜誌將這一成果推向世界。
程天民,中國的核盾將軍(中國科學技術學會網)
程天民和他的同事們積累了大量的核武器損傷病理學實踐經驗,他們在核試驗場積累的防原資料和研究成果也已經成為中國防原醫學研究的重要財富。而了解這些故事之後,人們自然而習慣地開始稱呼程天民為“核盾將軍”。
程天民,中國防原醫學的拓路者(人民網)
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染霜,中國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長期承擔國家和軍隊多項重大任務,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殫精竭慮,程天民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學生和早期的病理學教師,更是中國防原醫學的主要開拓者和實踐者之一。
程天民的身後不是荒漠,而是一片森林(求是理論網)
他把培養出德才兼備、超過自己的學術接班人作為最高的職責和榮耀。他招收培養研究生不重數量而重質量,很多學生已成長為新一代學術帶頭人。他努力奮鬥一生而建立發展起來的防原醫學已經後繼有人,他的身後不是荒漠,而是一片森林。
程天民
程天民
程天民兼具科技與人文的素養(晨光快訊)
他努力學習和實踐科學與藝術、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事業觀、學術觀和生活觀,從而使他的學術發展和個人成長具有了高尚的情操境界和深邃的智慧基礎。科技思牽重任,人文引發激情。責任與激情的融合激發了他對防原醫學事業的由衷熱愛和執著追求,形成了他戰勝困難、刻苦鑽研的持久動力。他不僅14次參加核試驗,而且無論遭遇何種挫折,始終不忘初衷,無怨無悔。
程天民寓美育於智育之中(新浪網)
他把浪漫的感性思維與嚴謹的理性思維相結合,常常於潛移默化中激發科學靈感。他能用觀察書法、繪畫結構布局、形態變化的方式,對“熟視無睹、視而不見”的現象保持洞察,敏銳捕捉各種病理變化,從諸多不同的靜態形態來構思動態的發展規律,形成清晰的科研思路和獨特的技術途徑。他在教學中將科學內容與藝術表達相結合進行周密設計,圖文並茂地講授教學內容,寓美育於智育之中。
程天民走過的軍旅之路正是國家的奮鬥之路(騰訊大渝網)
他58載軍旅生涯,先後涉獵病理學、防原醫學、醫學管理和軍事預防醫學等諸多領域,創造了出色的佳績,書寫了卓越的軍旅人生。曾14次參加我國核試驗的他,為國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那一時期的科學工作者,正是中國科學界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他和戰友們走過的人生之路正是國家的奮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