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弦
青海地方曲種
它又叫做“賦子”、或“賦腔”,在它的眾多曲調中,最基本的一個曲調叫做“賦子”。藝人們依照平弦題材與表達的不同,將它的段子分為“賦子”、“背工”、“雜腔”、“小點兒”等四類。平弦屬於一種聯曲體的坐唱藝術,曲調豐富,有“十八雜腔、二十四調”之說,實則加上各種曲牌,曲調共有70餘個。
目錄
青海地方曲藝: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它又叫做“賦子”、或“賦腔”,在它的眾多曲調中,最基本的一個曲調叫做“賦子”。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因其主要伴奏樂器三弦定弦格式屬於民間定弦法中的“平弦”而得名,又稱“平調”、“西寧曲子”,由於其主要唱腔為“賦子”,因此又稱為“西寧賦子”。平弦流行於以西寧為中心的湟中、平安、湟源、大通、互助等地的漢、回、土族當中。其曲牌來源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小曲,曲詞格律謹嚴精密,猶如宋詞、元曲。其歌詞講究文雅典麗,音韻圓潤,許多片斷猶如古典詩詞。它的曲調優美,典雅,曲詞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可以說是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
平弦,屬於連曲體的一種藝術形式,只唱不說,每個唱段都配有表達情緒與情節的固定的曲調,這些曲調又是早已成套的,十分豐富,被藝人們稱做“十八雜腔,二十四調”。實際上,現以記錄的各種曲調就有50多個。
藝人們依照平弦題材與表達的不同,將它的段子分為“賦子”、“背工”、“雜腔”、“小點兒”等四類。每個段子的組成,開頭的部分配有叫做“前岔”的調子,結尾的部分配有叫做“后岔”的調子。所以一首完整的平弦段子是由“前岔”加上“賦子”或“背工”,加上“雜腔”或“小點兒”,再加上“后岔”構成的。
供演唱的曲調分為四類:
1. 賦子,“單片賦子”和“三句半賦子”。
2. 背宮,一般分單背宮、雙背宮、垛字背宮、催句背宮四種。
一個完整的唱段,由前後岔、賦子或背宮、雜腔、小點並列組合而成,曲調優美,綺麗典雅,並且如前所述,其曲詞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傳統曲目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韻文,內容廣泛,多取材於元、明雜劇和民間傳說、故事及歷史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