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遺址

西安市地標之一

灞橋,地處隋大興唐長安城通往關東要道的灞河上,建於隋開皇三年(583年),唐至宋代沿用,元廢,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石拱橋。橋址位於西安市灞橋鎮。由於長安至關東三條要道在灞河至長安城之間並為一路,中間以灞橋連通,故地位十分重要。程大昌有言:“此地最為長安衝要,凡自西東兩方面入崤、潼關者,路必由之。”因此歷代政府都十分重視灞橋的維護,唐代還特置了勛官散官各一人專門管理。灞橋作為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長安人送客東行多在此折柳贈別,故又名消魂橋。李白有"年年柳色,霸陵傷別"的名句。每逢春季團團柳絮隨風飛舞,如風卷雪花,"灞柳風雪"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歷史沿革


隋灞橋橋墩
隋灞橋橋墩
灞河上建橋始於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於河上建橋,故稱“灞橋”,史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柱墩橋。灞橋初為木質結構,王莽時期,因木橋被火燒殆盡而用石材改建。並一直使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因都城南移,灞橋於隋開皇三年(583年)被南移重建。重建后的灞橋至北宋時仍在使用。隋唐灞橋在南宋時廢棄,元朝時,灞橋再次得到重建。明清時期,灞橋又得到多次增修和改建。

主要景觀


遺址發現

灞橋遺址於1994年在當地人在灞河取沙時意外發現。長約400米,已清理三孔橋洞(橋墩4座、殘券拱3孔),橋墩呈船形,長9.25~9.52米,寬2.4~2.53米,殘高2.68米。墩距5.14~5.76米。墩下以石條鋪成長方形底座,石板長達17米,其下布滿木樁章構成橋基。橋墩兩端設分水尖和吸水獸。出土隋唐時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維修橋身時利用的唐碑等。
由於灞橋石橋的發現意義重大,它是中國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宏偉、橋面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在橋拱腹中還清理出瓷器等一批隋至元各時期的填充物,為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史、科技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價值意義非凡,於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一步發掘

石雕龍頭
石雕龍頭
2004年國慶節前,西安秋雨連綿,灞河水量劇漲並伴隨著大量泥沙。10月1日,雨後天晴,人們發現西安東郊灞河正中出現10個橋墩。這些橋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均為青石襯底,迎水面巨龜昂首。青石之間以鉚釘連結,每個橋墩寬約3米,橋墩與橋墩之間間隔6米,東西橫跨灞河約80多米長,一千年以前的灞橋橋墩因為一場大水的沖刷完整的呈現在了世人面前!10月5日,經過前日的大雨,在距遺址300米處的河床里,當地群眾又發現了兩座保存完整的橋墩及眾多排列有序的木樁。在一排橋墩最東面的一個橋墩處,原先被一層泥沙覆蓋著的一個石刻龍頭被水沖了出來,它長約50厘米,上面圖案清晰,線條粗獷,很是威武,且龍頭朝向與水流的方向相反,千百年來,它就這麼守望著灞河奔騰不息的河水逝去。不僅如此,在東北方向約300米的河床里,還衝出眾多青石及大量木樁。河床上橫七豎八散落著一大片橋墩石塊,而且石塊上均有鉚釘相連,有兩座橋墩保存得相當完好,同時在橋墩附近還分佈有大量的木樁,經過統計,露出河床的木樁共有92根,其中有40多根排列非常整齊。此處新發現的橋墩和木樁與1日衝出的隋朝石橋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且石料也一樣,這兩處橋墩很有可能同屬一橋。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隋朝灞河橋橋長將超過300米,那是何等的壯觀!
如今,隋唐灞橋已經沒入灞河水中,也許隋唐灞橋時隔千年的現世只是一個小插曲,重新沒入水中應該是它最好的歸宿吧。

價值意義


隋唐灞橋遺址的發現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是隋唐灞橋遺址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為宏大、橋面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遺址。
二是隋唐灞橋應與隋唐長安城和隋唐兩代歷史一起進行綜合研究。
三是隋唐灞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歷史提供了實物證據。
四是隋唐灞橋的廢棄是人們破壞生態環境,大自然進行報復的生動事例。隋唐灞橋遺址的考古發掘,為中國古代橋樑史、科技史以及隋唐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歷史人物


秦穆公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灞河“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秦穆公為了顯示稱霸西戎的武功,連河名也帶上了霸權色彩。然而後世的地理學家似乎不願承認這個事實,不經意地在霸字前加了一個三點水,而成了灞水。從此,長安東部就形成了一種“灞”字文化,如“灞城”、“灞上”、“灞陵”、“灞頭”、“灞橋折柳”、“灞柳風雪”、“灞橋傷別”等等,都與灞水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

漢文帝

《史記》上說:“帝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就其水名以為陵號。”漢文帝劉恆是漢朝的第三代皇帝。呂后死,周勃等人平定了諸呂之亂,劉恆在漢惠帝絕嗣的情況下迎立為漢家天子。他在位二十三年,崇尚節儉,體恤民苦,致使社會穩定、國泰民安,與後來的漢景帝一起開創了較長時間的太平盛世局面,史家稱為“文景之治”。灞陵原正是他的無字碑。作家陳忠實寫過的“白鹿原”,古來是稱作“灞上”的,還叫“灞陵原”,以漢文帝的陵墓而得名。

王翦

公元前225年,為秦統一中國立下大功的大將王翦就是從這裡揮師東進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說:“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霸上。”

項羽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率先進入關中,攻下秦都咸陽后一無所取,“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隨後項羽強行入關,在霸上附近的新豐鴻門駐軍。有名的歷史事件“鴻門宴”就發生在這裡。

王莽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二月,灞橋遭火災,整整燒了一天,“橋盡火滅”,王莽立即下令重修,更名為長存橋。

隋文帝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面積達84平方公里的新都大興城建成,為了和都城的通化門相對應,以便利交通,把灞橋向東南移十里,並改建成石橋。

唐中宗

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長安城,人口劇增,灞橋位於潼關、蒲津關、藍田關三條道路的交會處,交通十分擁擠,於是就在隋代石橋之南另建一木橋,形成南灞橋和北灞橋。

宋哲宗

宋哲宗元祐年間(公元1086~1094年),為重修灞橋,專門拆毀唐代石碑700多通作橋基。上個世紀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舊橋遺址發現一通唐碑,上書“扶風郡王贈司徒馬府君神道碑”等字樣,證明宋代用唐碑修橋的事是確實的。

元世祖

元世祖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在大一統的元帝國里,作為西北重鎮,長安一直就是陝西行省的首府,它作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和歐亞大陸商道上的樞紐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恢復,這就迫切需要交通跟上去,這時由制車匠起家的商人劉斌捐資重修灞橋,橋長130米,寬8米,在新橋的兩端還築堤2.5公里。

文化活動


文學作品

作者時期作品
王粲東漢《七哀詩》
楊炯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李白憶秦娥》《霸陵行送別》
杜甫《懷霸上游》
李益《途中寄李二》
李商隱《灞橋》
羅隱《柳》
柳永北宋少年游·參差煙樹灞陵橋
賀鑄北宋《連理枝》
晁補之北宋摸魚兒·東皋寓居
陸遊南宋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馬致遠漢宮秋
徐復祚紅梨記·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