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寺

隋唐洛陽皇家寺院

洛陽安國寺,又稱大安國寺,位於洛陽老城西南隅敦志街南頭路東側,它是洛陽老城現存唯一的佛教寺院。這座建於隋唐的皇家寺院,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安國寺現存南北兩座大殿。南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四周檐下用斗拱,耍頭作龍頭;殿內數根紅柱力托殿頂,柱礎為石鼓徠柱礎,上部梁枋因幕席遮蔽不明。該殿在幾十年前改作車間,屋頂已遭破壞。北殿保存基本完好,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四面檐部皆斗拱,斗距明顯,用磚砌拱眼壁,施有花草紋彩繪,是安國寺的大雄寶殿。該建築屬我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建築規格很高,雖然歷經多次大修,建築木構已是明清遺留,早期營造手法無從尋覓,但是殿內保存的蓮花覆盆式柱礎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是洛陽老城現存最早的建築遺跡。

歷史


歷史文獻對安國寺的記載是非常混亂的。關於這處古寺的最早記載是《元河南志》的“宣風坊”條:“安國寺,舊在水南宣風坊,本隋楊文思宅,后賜樊子蓋。唐為宗楚客宅,楚客流嶺南,為節愍(mǐn)太子宅。太子升儲,神龍三年建為崇因尼寺,復改衛國寺。景雲元年改安國寺,會昌中廢,后復葺之,改為僧居諸院,牡丹特盛。今徙東城承福門內,為祝厘之所,內有八思巴帝師殿。”
這段文獻的意思是,安國寺(原為隋朝貴族楊文思宅第),位於洛河南部的宣風坊,楊文思去世后,隋煬帝將此宅賜給東都留守樊子蓋。唐朝時,此宅歸戶部侍郎宗楚客,宗楚客被流放嶺南后,此宅歸唐中宗太子李重俊所有。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李重俊死於宮廷政變,此宅改為皇家寺院崇因尼寺,景雲元年改名為安國寺,唐武宗會昌滅佛”,此寺被拆除,以後又重新尊佛,但此寺只復原了一小部分,為僧人居住的幾個院子,院內種植了很多牡丹。現在安國寺遷到東城承福門內,為祈福之所,內有八思巴帝師殿。八思巴,是元朝國師。

布局結構


北殿保存基本完好,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四面檐部皆斗拱,斗距明顯,用磚砌拱眼壁,施有花草紋彩繪。斗拱為三踩單昂,正心拱足踩,耍頭開龍頭轉,明間兩攢,次間梢間各一攢;廂拱上承托替木;大額枋、平板枋呈丁字形捲雲狀,平板枋出頭平齊,明間柱頭履盆,前沿二角斗拱昂嘴扁瘦,基本成三角形。殿內五架梁,前後對單步梁立四柱,柱礎為青石蓮花柱礎。頂部琉璃瓦與吻脊、殿頂面坡平緩。殿前有一月台。北殿在近年作過修繕,被認為是安國寺的大雄寶殿。
該建築屬我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建築規格很高,雖然歷經多次大修,建築木構已是明清遺留,早期營造手法無從尋覓,但是殿內保存的蓮花覆盆式柱礎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是洛陽老城現存最早的建築遺跡。

寺名由來


《元河南志》是元朝人據宋代及以前的文獻整理而成的洛陽地方志書。該書記載安國寺在宣風坊,即今安樂鎮聶灣村一帶。在唐武宗時期,此寺被毀,后又重建。重建后的寺名,在北宋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中有記載,是天王院花園子,觀堂很少,卻有很多株牡丹。而安國寺移到東城承福門內。東城是隋唐洛陽城宮城之東的一處城池,位於老城南北大街以西區域,承福門為其南門。安國寺移於東城承福門北內,就是今敦志街一帶。
但是,將安國寺移至今址的時間,《元河南志》記載並不清楚。因為元朝時,東城和承福門已不存在。隋唐東城承福門,在北宋時稱洛陽監門。因此,將安國寺移至今址的時間是在北宋以前,應與天王院建設的時間同期。
對今安國寺的歷史沿革,記載最詳細的是清《河南通志》卷五十:“安國寺,在府治南。唐咸通間建,元延祐六年重修。明洪武初修,置僧綱司於其內。成化、弘治相繼修葺,喬縉為記。”
這段文獻說,安國寺在府治南(明代河南府治,在今老集一帶),唐咸通年間(公元860年—873年)建,元朝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重修。明太祖洪武初年修繕,在這裡設僧綱司,這是管理豫西一帶佛教事務的機構。明朝成化、弘治年間相繼修葺,喬縉寫了碑記。
喬縉,字廷儀,洛陽人,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進士,是當時著名學者,纂修了弘治《河南郡志》。清《河南通志》關於安國寺的記載,來自喬縉的碑記,應該是可靠的。
但是,唐代的東城是與宮城、皇城同等重要的中央衙署所在地,唐朝咸通年間在這裡建佛寺,絕不是無緣無故的。實際上,隋朝時,東城南部就是皇家內道場,所謂內道場,指在內城(東城、宮城、皇城)內建的皇家寺廟。
隋煬帝遷都洛陽后,設立內道場,成為皇家佛教研究院,又置翻經館,翻譯各種佛經。洛陽內道場中的僧人,可考知的有智脫、法澄、立身等。翻經館中彙集著一批中外僧人,中國僧人最突出的是彥琮,外國僧人則是來華的南天竺僧達摩笈多。翻經館的位置,史有明載,《續高僧傳》卷一《隋東都洛濱上林園翻經館南賢豆沙門達摩笈多傳》載,翻經館在洛河之濱的上林園。而佛經翻譯后,需要由內道場的高僧審定,再由少府監進行印刷,而少府監就在東城。《元河南志》說:“承福門,有翊津橋通翻經道場。”承福門是東城南門,翊津橋是承福門南漕渠上的橋,過橋就是上林園,翻經場就在承福門外側。而在東城之內有內道場,這樣佛經翻譯、審定、印刷才能比較迅速。

整體概況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洛陽只留兩座佛寺,其餘皆拆除。內道場是保留的兩座佛寺之一。原安國寺拆后,原內道場,改名為安國寺。在此之前,此道場的名字是慧日道場,此名見於《續高僧傳》卷九《隋東都內慧日道場釋法澄傳》。
安國寺歷代修繕,最後一次大修是在清朝乾隆年間。1927年,馮玉祥派兵將安國寺佛像全部砸毀、經卷焚燒,變為兵營。1931年,此處劃歸省立第四師範,新中國成立后劃歸洛陽一中,寺內建築逐步拆除。目前,安國寺復原工程即將啟動,千古名剎,將再現昔日金光流照的輝煌!
安國寺主體建築群坐北向南,以火牆為界分前後兩處院落。前院包括山門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經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幢等。後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還有寺院附屬建築多所。

歷經修繕


安國寺位於洛陽市老城區。敦志街,是老城西南隅的一條老街,老街兩旁分佈著眾多的民宅,在該街南頭的路東側,有一處廢棄的工廠,這就是原洛陽市第一中學校辦工廠。這座廢廠,佔用的就是原安國寺廟院。洛陽安國寺在1927年後,已中斷香火,改作他用。
從工廠大門進入廠區,就會見到南北兩座大殿。南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四周檐下用斗拱,耍頭作龍頭;殿內數根紅柱力托殿頂,柱礎為石鼓柱礎,上部梁枋因幕席遮蔽不明。該殿在幾十年前改作車間,屋頂已遭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