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7條詞條名為城隍廟的結果 展開

城隍廟

河南省封丘縣廟宇

徠城隍廟,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

景點簡介


封丘城隍廟位於縣城東大街路北,坐北向南。1983年,重新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創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縣丞張宗海建。弘治十一年(1498),知縣袁仕重建。萬曆十一年(1583),知縣郝國章重修,方亭1座,大門、二門各3間,城隍廟後殿二門上建樓,東西廂房各7間,后寢宮3間,東通錫印宮。清順治九年(1652),河決廟毀,知縣余縉建後殿5間,邑人周維曰升等續建樂樓3間。清乾隆六年(1741),知縣戴兆彳復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謝葆榮主宰封丘時重修大殿3間,拜殿3間,東西廂房各7間,二皂廳、三官廟、土地祠、羅祖廟3間、廣生殿3間、火房3間。修補東屋6間,東樓4間。民國12年(1923),又將大殿、寢宮兩廊、皂君殿、老君殿、牆垣重修。1928年,塑像被廢,設自治籌備處,繼為民眾教育館。1936年,設初級小學。1947年,設中正小學。1958年,拆除戲樓,改建為大門3間和臨街房4間,添建東西廂房各3間,設縣文化館。1978年,老君殿廢。2000年,重修寢宮。今存大殿3間,拜殿3間,大門3間,臨街房4間,東西廂房各10間,寢宮3間.
城徠隍爺威嚴的塑像,他的周圍擺設嚴格。在他的身上,古代的中國人民,寄託了人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