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7條詞條名為城隍廟的結果 展開

城隍廟

上海市黃浦區城隍廟

位於上徠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

歷史沿革


傳說上海城隍廟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 (1403—1424),時任上海知縣張守約將其改建為城隍廟,並改祀敕封的上海城隍神秦裕伯,天順年間(1457—1464),上海知縣李紋重修廟宇,建亭殿前。嘉靖十四年(1535)改建山門,並建造牌坊一座。萬曆三十年(1602)知縣劉一爐重建。萬曆三十四年(1606)焚毀於火,后不久知縣李繼周再次重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縣史彩捐俸倡修,並建鼓亭二所。康熙四十八年(1710)本地鄉紳於廟東構建東園,鑿池造亭,堆疊山石,栽植花草,擴廟基10餘畝,雍正十三年(1735)時住持募修殿宇。乾隆十三年(1748)寢宮焚毀於火,時知縣王促重建。乾隆中葉,鄰壁豫園荒圯,被廟內以廉價購得作為西園,廟基擴大至36畝8分,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會司葛文英募建后樓。嘉慶三年(1798),大殿再次建復,並設道會司和二十四司於兩廡。道光十六年(1836),兩廡及戲樓毀於火,后又得募資重建,道光十六年(1842)英軍佔領上海城,曾以城隍廟為駐地,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佔領上海,設部於廟內,前後住居一年有餘,咸豐十年(1860)該廟成為英法軍隊營房,歷經數次兵占,廟內破壞一空,面目全非,同治年間(1862—1874)知縣王宗濂、巡道應寶時先後倡捐大修,歷時十月,廟貌煥然一新,重複壯觀。光緒十九年(1893)知縣王柔暄募捐建頭門、二門、大殿、戲樓、鼓亭等。民國年間城隍廟兩遭火焚,時有重修,其中1926年由杜月笙、黃金榮等人發起捐資修葺時,始全部建成鋼筋水泥仿古大殿,輝煌壯麗,為上海所未曾有。
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3.3萬多平方米。

上海城隍秦裕伯


徠秦裕伯(1296—1373),字惟鏡、景容,號蓉卿,別號葵齋。上海縣人,原籍淮揚(今江蘇揚州),人稱秦景容。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為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秦觀(少游)八世孫,與其弟秦亨伯合稱“二秦”。曾任湖廣行省照磨(掌管磨勘和審計)、山東高密縣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侍讀學士、待制、治書侍御史。他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辭官后百姓欲留任而不能,特請在大都(今北京)任禮部郎中的明善寫了《秦尹去思碑記》,詳盡記載其政績。后三次拒絕明太祖朱元璋徵召入朝為官令。
秦裕伯生前,朱元璋三次徵召而不受;上海地區又有錢鶴皋可能變作厲鬼、長久作祟之傳說,所以秦裕伯去世后,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為了籠絡江南名紳,他決意“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明洪武六年追封秦裕伯顯佑伯,稱“上海邑城隍正堂”,后又追贈護海公。後人稱其秦顯佑、顯佑公。朱元璋多次稱讚秦裕伯:“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帝數稱之。”後秦裕伯再被敕封為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正四品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殿堂布局


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等組成。
前殿(大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儀門 是過去官衙的第二道正門。儀門前面有二副對聯。在對聯的後面掛著一隻很大的算盤,算盤上刻著四個字“不由人算”,算盤上的算珠有上有下,象徵神界正在進行“大乘除”。城隍廟掛大算盤是有深刻含義的。它一方面告訴信眾,做人要淡泊名利,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人有算計,天有算計,人算總不如天算,過分計較的結果會自食其果。另一方面又是告示天下,天算就是天道,天道自有規律,任何人只有循天道而行才有善終,逆天道而行必然自取滅亡。
大殿 即是重建於1926年的城隍廟大殿,為全部鋼筋水泥結構仿古大殿。
娘娘殿 供奉上海縣城隍神夫人儲氏。城隍夫人儲氏,周浦一帶的望族之女。當時,周浦儲姓家族頗具聲望,祖輩是宋代詞人儲泳(約1101—1165,字文卿,號華谷),隨宋室南遷而隱居在周浦一帶。
城隍殿 為城隍廟內最後一進殿。城隍殿中央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
父母殿 城隍殿東首為父母殿,殿內供奉上海縣城隍神父母。